书城文学新世纪诗典(第二季)
3407300000276

第276章 杂事诗·为东莞市(虎门)工伤康复中心的病友而作

徐江

诗人湘莲子的世俗身份

是著名的心理治疗师

她在自己供职的康复中心

安排了一场由伊沙新译的

泰戈尔诗作朗诵会

听众中有诗人、记者、爱好者

还有她的病人

朗诵会过去了几天

一位病友给主任医师湘莲子

送来了自己写的这么几句诗

“篝火升腾人气旺,

泰戈尔振动到天上。

玉皇问及是何处,

原来人间尽是仙。”

有人看了会笑

我读了却心有酸楚与感喟

多可爱的病友啊

在一个布满灰尘的现世

他在为心灵唱奇幻的歌

我愿意用自己

简陋的想象和理解力

试着为大家把它们“翻译”如下:

那一晚篝火

抢在南国的冬雨来临前升了起来

湖畔的小径和院子

挤满了烧烤和朗诵的人

他们中有泰戈尔的译者和多年的读者

居家前来观赏的中年人

路灯下疯玩的孩子

漂亮的年轻女医生

(日后将被一个疯狂而自卑的

诗歌爱好者在打油诗中意淫成“小姐”)

还有我这样的患着痛风

在烤肉前煎熬的异乡人

还有星空

事实上

在阴云悄悄布满夜空之前

是有星星的

但楼群、灯光和笑声

诗人们透过话筒的诗句

容易使人忽略掉它们

有一瞬我走到了湖边

看着黑暗中的水面

我看不清它

可知道它在动

我还能感觉到在那漾动的深处

藏着恒星的倒影

每颗恒星都是孤独的

像泰戈尔在他的时代

像我这个时代的每一个诗人

每个人都寂寥地固守在

自己寂寥的位子上

像上帝

偶尔领受宇宙暗夜递来的

另一世界的乐音与篝火

“那是——哪儿呵”

上帝在发问

更像是叹息

“那是……人类在朗诵诗篇

——好像是那位印度人的诗”

一个值班的、有点斜视的大天使回答

上帝凝神注目了一下

然后回眸向手里那本

读了许多遍的手抄本《启示录》

投去厌倦的一瞥

“你看看,”他对大天使说

“这种时刻,他们倒比我们更像生活在天上。”

积雨云再过两个小时

就要轻轻朝着湖面

放飞袋中晶莹的水滴

2012年

此次“60后”诗人组团赴台访问前夕,我便向“团长”潘洗尘打好招呼:但凡需要两人合住时,请将我与桑克放一屋。老潘问:为什么?我回答:老同学,有安全感。徐江亦是老同学,有安全感自不必说,对其创作我还多了一份放心感。他写的此诗,我是现场及事后网上见证人,这是一首每读一遍都会有新收获的诗,是一首写作难度很高的诗,是《新世纪诗典》分量最重的诗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