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因素
在第19章,我们已经知道中世纪国王的权力并非绝对,他们受到种种限制,如封建制度、政治反叛、时常选举、种种特许状和议会。在14世纪至17世纪期间的政体产生很大的变化:很多国家的有限君主政体发展成专制政体,或者无限的君主政体。
在中世纪的欧洲,民主政体与君主政体看起来好像基本平等。可是,事实表明,大部分国家的民主政体一定要让位给君主政体。本章打算讲明为什么会这样。
十字军的影响
十字军对推进君主政体的发展有一定关系。因为它让西方基督教国家统治者和东方发生联系,而在东方,专制政体很早便是公认的政体形式。不止是国王们,还有加入十字军的贵族、骑士与平民们都时常听到绝对君主制,多多少少对心理方面产生了影响。
教会的让步
在中世纪期间,基督教教会曾经阻挡专制君王权力的发展。但之后的几个世纪,教会对国王逐渐宽容,认可他们的权力,最后还提供帮助。教会力争用“上帝的和平”“上帝的休战”与其他方式,限制那些蛮横无忌的封建贵族们。而教会在阻止私人混战、削弱封建势力的时候,却又巩固了国王的权力,因为教会认为国王是封建社会良好秩序的保护者。之后,当教会受到内部弊端牵累和受到外部批评时,它觉得有必要向国王靠拢,认可国王的主张。教职人员也通常拥护王室专制。
中产阶级的拥护
中产阶级的快速发展和对国王的衷心拥护是这段时期的明显特征。中产阶层是些有财富与有头脑的人,凭借工业与贸易而发家致富。国王满足了中产阶层的利益需求,保护商人的安全,扶持商业发展。反过来,中产阶级也为国王服务。他们支持并协助君主制。同时还为国王输送法律专家与高效官员方面的人才,为政府出资,也为军队提供人力。
民族性和国王
十字军的力量使弱小的民族发展壮大,各民族语言文学的魅力激发了民族自豪感,民族主义萌芽在西欧诸国日益强大。由于国际战争频繁,民族性迅速活跃。英国、法国与西班牙的民众渐渐地把他们团结起来,让他们成为伟大民族一员的权力结构与个人,备感深深的忠诚。如今人们向国旗欢呼来表达爱国之心,当时的他们却是向国王欢呼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爱国主义帮助国王成为专制君王。
罗马法的复兴
依据罗马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国家的君主或统治者拥有随意制定法律或者违反法律的权力。作为古典文艺复兴中的一部分,罗马法的研究也紧随着恢复了。博洛尼亚与其他大学都开设了罗马法的课程。学习过罗马法的法律专家也都利用罗马法为他们的国王效劳。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
著名的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利在自己的政论文中,特别是在《君主论》一书里,曾主张君王高于法律与议会的原则。虽然教会表示抗议,可马基雅维利的书还是普遍流行,很多野心勃发的统治者都依照他的忠告行事。
火器
火器让步兵比使用矛的骑兵,甚至比身披铠甲手持长矛的骑兵更有杀伤力。国王们开始维持由雇佣兵组成的常备军,而且给他们配以大炮与短枪。军队力量让国王们变成了封建领主的主人,还变成了各阶级臣民的主人。
接下来的每节,将试图讲述有利于专制政体兴起的一些因素。
二、教会的衰弱
前面已说过,在中世纪时期,天主教教会的实力强大,很有影响力。它不仅负责宗教与道德,还做了很多管理工作。之后的几个世纪,也就是14世纪至17世纪,尽管教会的影响与权威仍非常大,但还是明显削弱了。教会的衰弱是有利于专制政体兴起的因素之一。我们现在就来看看究竟是什么让教会衰弱了。
十字军
十字军归根结底反应了对教会,特别是对教皇的不利。12世纪,在十字军狂热高涨与胜利时,发起十字军的教皇们曾得到很高的荣誉;可是13世纪、14世纪的十字军狂热低沉遭遇失败,教皇也相应丧失了荣誉。
过多的“十字军”
反抗穆斯林的十字军未能坚守阵地,因此有损教皇的政治信誉。还有许多善良的人也最终感觉到十字军已被带入歧途,因一些毫无价值的目标被利用了。比如,在教会同国家之间的争斗中,十字军被煽动去反抗神圣罗马皇帝与一些基督教王侯。这让十字军变得既庸俗又可疑。许多忠于教会的成员觉得他们被纯粹的政治阴谋所利用,所以拒绝关注教会发出的各种号召与训示。一位英国修士对此做出评论:“在信徒们听到这个号召的时候,他们感到奇怪,教皇承诺他们去流基督教徒的血的报酬,居然和之前承诺去和不信教者血战的报酬一样。”
金钱的负担
对于前往圣地的十字军士兵,教皇发给他们赎罪券,就是向他们许诺死去之后享有特殊的照顾。为筹措十字军的费用,教皇开始给不上战场只捐钱的人颁发赎罪券。同时,对教士与教会的佃户征收什一税(一种所得税)。然而,部分金钱并未用于十字军,而是花在了其他事情上。在十字军不征战时,钱税仍然照收。教皇开始习惯挥霍,所以征收的教会税种与数量也逐渐增加。最为不幸的是,有一些教皇是世俗而不称职的。当然并非全部教皇都如此,其中大部分还是正直与真诚的。可是称职教皇很难抵消不称职教皇所产生的恶劣影响。不管怎样,教会的税收制度变得愈来愈苛重,愈来愈不得民心了。
政治主张的失败
教会的衰弱不只因为十字军的失败与人民对沉重的金钱负担的憎恶,还因为教会和世俗统治者的政治争吵。法国国王菲利普四世打败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之后,再没有教皇郑重地提出如此极端的主张。大部分人最终赞成了但丁的建议,即教会的领域属于宗教与道德,而非政治。这个意见并未削减教会的精神权威,可的确削弱了它的政治权力,而主要的获利者却是诸国的国王。
“巴比伦式流亡”
前面讲过,卜尼法斯八世之后的继任教皇居住在法国。自1309年至1377年的近70年里,他们都居住在阿维尼翁。这些教皇本身是善良的,可是在法国之外,人们都相信他们只是法国国王的工具。他们居住在阿维尼翁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巴比伦式流亡”,或“巴比伦式监禁”。正是如此,他们被比喻成曾经在古时巴比伦城流放与囚禁长达70年的希伯来人。
意大利人对于教皇们在阿维尼翁的长时间居留当然极度愤恨。罗马民众于1347年在黎恩济的领导下起来反叛,成立了一个共和国新政府。他建立的政府既民主又民族。新政府的成立既是对教皇,也是对意大利统治者的一次挑战。黎恩济于1354年被杀,他的政府也被摧毁了,但事实证明意大利仍有一种非常深的民族感与反教皇情感。
最终于1377年,因为锡耶纳的修女凯特琳的恳请与胁迫,教皇从阿维尼翁回到了罗马,“巴比伦式流亡”到此结束。
教会大分裂
但“教会大分裂”比“巴比伦式流亡”产生的影响更坏。自1378年至1417年存在两位对立的教皇,一位在罗马,一位在阿维尼翁,史上被称作“教会大分裂”。分裂还造成了各国产生敌对的阵容。拥护阿维尼翁教皇的国家有法国、苏格兰、萨瓦、西班牙与葡萄牙;而意大利、德国、英国、匈牙利、波兰与其他国家则站到了罗马教皇那边。分裂于1417年结束,但从此之后教皇的权力相对削弱,国王的权力却相对加强了。
宗教会议运动
在“教会大分裂”之后的一两代内,许多人觉得全体宗教会议应该要比教皇拥有更高的权威。由此爆发了“宗教会议运动”,虽然运动不久便失败了,但运动期间也起到了分裂、削弱了教会的作用。
三、百年战争
在“巴比伦式流亡”与“教会大分裂”期间,英王与法王展开了一场长时间斗争,史称“百年战争”。这并非一场战争,而是一系列的战争,有时这方获胜,有时另一方获胜,整个战争自1337年至1453年持续了一个多世纪。
封建制度里的仇人
自威廉一世与亨利二世的时代开始,英国诸王总被当作是法国国王的封臣,因为他们在法国占据或者宣称有权占据一些土地。这些封建关系是无休无止的冲突的根源。英国诸王尝试摆脱法国诸王的宗主权,同时后者时常警惕着想要削减英王的权力。比如,法国诸王曾帮助苏格兰反抗英国,还对英国人在弗兰德的贸易进行限制。
战争的近因
法王菲利浦六世于1337年宣布,英王在法国作为采邑占据的加斯科尼与吉延两块公爵领地,已经被他依法充公了。他向英国宣战并派遣舰队大举进攻英国。英王爱德华三世立刻编造了一个关于法国王位的法律主张。他与菲利浦六世怀揣野心的封臣们结成了联盟,准备打一场有决定意义的大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