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全球通史
3412200000098

第98章 国际无政府状态(2)

英俄协约

1907年英国与法国的同盟国——俄国签订了一份一样的协约。英国与俄国在亚洲,尤其是在波斯,曾经是相互妒忌的敌人,可是如今却消除了隔阂。英国通过协约与法国以及俄国联合起来,而法国与俄国间有着稳固的盟约。由英、法、俄三强组建成的集团常常被称作三国协约。

日本的地位

三国协约还仰仗日本方面的额外帮助。1902年,英国与日本建立了防御同盟。1904年至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防御同盟得到巩固了,日本与俄国、法国也签订了协议。

意大利的地位

意大利与三国协议也存在秘密谅解。尽管它仍是三国同盟的成员,却与法国有秘密协议,前者想要征服的黎波里,后者想要夺取摩洛哥。假如德法间爆发战争,意大利将会维持中立。

列强的均势

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好像是一个非常平衡的“均势”。在一方的某个成员扩充军队,或是一艘新战舰下水,另一方便会紧张起来,觉得它的安全遭受到了威胁。从1904年至1914年期间,双方的海陆军都以惊人的速度开始增加,直至双方都在极重的负担下摇摇欲坠。

国际危机

“均势”最糟糕的特征就是它的不牢靠。每隔一年左右便会出现一次“危机”,两个同盟已经到了临战的状态。1905年、1908年以及1911年,在摩洛哥与巴尔干半岛的危险行径都几乎引发国际战争。更将欧洲逼近战争的是1912年-1913年的巴尔干危机,那时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保加利亚与希腊进击并战胜了土耳其。整个欧洲战云弥漫。多亏英国外相爱德华·格雷爵士集结列强,及时和解。

愤怒与“备战”

可是德国与奥匈帝国对于这个结果非常不满意。首先,土耳其是德国与奥匈帝国的友邦,它因为战败丧失了很多领土,国力被大幅削弱。其次,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王国是奥匈帝国身边的一根刺,差不多将领土扩张了一倍。1913年夏天,奥匈帝国秘密地向它的同盟国主张采取一些举措来压制塞尔维亚。但是,德国与意大利表示拒绝。表面上暂时维护了和平,可是却维护在危险点上。没人知道下次危机何时发生。同时,欧洲大陆上的全部列强都在狂热地扩充他们的军队。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如何开始的

大公的被刺

1914年6月28日,一位莽撞的南斯拉夫青年发射了几颗震惊世界的子弹。奥匈帝国大公弗兰西斯·斐迪南与他的妻子在驾车穿越萨拉热窝的街道时,被子弹打中丧命了。萨拉热窝属于奥匈帝国波斯尼亚省的一个城镇。因为被刺的大公是奥地利皇帝弗兰西斯·约瑟夫的侄子与最有可能的王位继承人,这个罪行在奥地利掀起了愤怒的浪潮。奥地利人觉得这个阴谋的背后有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王国的拥护,所以一定要惩罚塞尔维亚。

实际上,这个刺客尽管讲的是南斯拉夫语,还有南斯拉夫的民族情感,但却并非塞尔维亚公民,而是波斯尼亚人。塞尔维亚没有任何罪证。奥地利政府的一个特务报告说,他找不到塞尔维亚政府组织这场阴谋的证据。但是,他发现一些塞尔维亚官员曾经帮助这些阴谋者获取武器。这场阴谋是在塞尔维亚的首府贝尔格莱德策划的。塞尔维亚政府准许进行反抗奥地利的煽动。

贝希托尔德的最后通牒

贝希托尔德伯爵是奥匈帝国的外交大臣,他觉得萨拉热窝暴行能让奥地利有理由对塞尔维亚采取强硬举措。塞尔维亚是奥地利身旁的一根刺。假如对塞尔维亚煽动在奥地利的南斯拉夫人不进行阻止的话,或许奥地利终有一天会土崩瓦解的。现在正是采取行动的时候。所以,贝希托尔德于1914年7月23日对塞尔维亚发出了最后通牒,控诉塞尔维亚未能阻止反抗奥地利的阴谋。

最后通牒主张塞尔维亚取缔所有反奥的刊物与社团,将塞尔维亚学校中反奥的教师辞掉,禁止反奥的教学书籍,准许奥地利人协助阻止反奥宣传的工作。塞尔维亚必须在48小时之内给予答复。

战争爆发

贝希托尔德伯爵有意让最后通牒这么苛刻,目的在于让塞尔维亚不能答应。正如他的预料,塞尔维亚拒绝了他所提出的某些要求,但提议将这几点呈交仲裁。俄国与英国都敦促他再给塞尔维亚更多的时间考虑,可是他竟大胆地按照他的计划施行。奥匈帝国于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了。

俄国拥护塞尔维亚

俄国实践了在1908年至1909年危机中许下的诺言,警告奥匈帝国不要攻打这个小斯拉夫王国,沙皇命令动员他的所有军队。

德国拥护奥匈帝国

俄国军队的动员既威胁到了奥匈帝国,还威胁到了德国。它将会让俄国军队靠近德国与奥匈帝国的边界,再开始行动。德国的军事领导者说,对此进行容忍将等于德国自杀;假如战争爆发,这将会让俄国处在有利地位。德国立刻主张俄国停止动员。在俄国表示拒绝的时候,德国便对,俄国宣战了。这是在1914年8月1日。

法国的卷入

法国是俄国的同盟国,德国询问法国政府是否有帮助俄国的意愿。法国拒绝表态中立,德国又于1914年8月3日对法国宣战。

比利时的卷入

比利时阻碍了德国计划的施行,因为德国将军们已经为战争做好了攻击计划:派遣一支军队快速通过比利时与卢森堡,在行动缓慢的俄国军队可能采取行动以前,就给法国以致命的攻击。

包括普鲁士在内的列强在一份条约中曾做出保证,比利时要保持中立。但比利时却挡在了德国入侵法国的路上,这份条约也是德国的障碍。德国宰相认为撇开这份条约、长驱穿过比利时是错误的违约行为,可是他没有胆量反对德国军阀们。德国军队于8月4日进攻了比利时。

英国的卷入

直至此时,英国还尚未确定如何行动。英国政府曾经秘密向法国承诺,假如德国海军攻击法国海岸,英国战舰会进行拦阻。英国不管怎样都会加入战争,它无法允许友邦法国与俄国被打败。但当德国军队攻入比利时,英国的态度便不是问题了。当天英国就向德国宣战了。

不久以后,日本跟随了英国的行动。门的内哥罗也加入到战争中,站到了塞尔维亚一边。

意大利的为难

意大利是欧洲仅存的一个还维持中立态度的强国。表面上它是德国的同盟国。私底下,它与法国有合作协议。意大利表示:德国与奥匈帝国首先引发战争,它没许诺要帮助一场侵略性质的战争。

原因与责任

因为导致战争的外交活动是秘密进行的,起初没人准确知道哪些是真正有罪的国家。协约国指责德国,尤其是德国皇帝。德国人与奥地利人却指责俄国与英国。各国人民依例都愿意相信自己的政府是无辜的,而敌国才是有罪的。后来,很多真相被揭露了,上千的秘密文件被公开了。证据表明奥地利获得德国的许可,故意的、有计划地向塞尔维亚宣战。但不能明确德国是否有意要引发一场大战。在这点上,意见还存在分歧。一些历史学家觉得德国是有罪的,而有一些人却主要指责俄国与法国,还有一些人说双方都应负责任。

所有的真相都还不清楚,大概过去很多年也不会被彻底弄明白。但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德国与奥地利都没有,协约国也未在战争开始时公开所有真相。假如想要了解这场冲突的根本原因,就必须得回溯到1914年7月之前。总结起来,战争的原因可以归纳为:

(1)国际关系处于一种不受约束的无政府状态;

(2)各国之间的领土争端;

(3)新重商主义;

(4)“民族荣誉”的错误见解;

(5)战争意味着“适者生存”的错误看法;

(6)****;

(7)海军主义;

(8)秘密外交与秘密联盟。

这种种原因好像炸药,稍微一碰就会爆炸。萨拉热窝的刺杀与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给这个炸药的爆炸点燃了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