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园冶
3414000000006

第6章 园说

古时造园,不是在建造一座生硬的建筑群,而是在造一个天人合一的生命体。园林风物建筑,杂糅了造园者的品格态度,一个园林就是一个人生动真实的精神世界。

凡结林园,无分村郭,地偏〔1〕为胜,开林〔2〕择剪蓬蒿;景到随机,在涧共修兰芷。径缘三益〔3〕,业拟千秋〔4〕,围墙隐约〔5〕于萝间,架屋蜿蜒〔6〕于木末。山楼凭远,纵目皆然;竹坞寻幽,醉心既是。轩楹〔7〕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梧阴匝地〔8〕,槐荫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9〕,浚〔10〕一派之长源;障锦山屏,列千寻〔11〕之耸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刹宇〔12〕隐环窗,仿佛片图小李〔13〕;岩峦堆劈石〔14〕,参差半壁大痴〔15〕。萧寺〔16〕可以卜邻,梵音到耳;远峰偏宜借景,秀色堪餐〔17〕。紫气〔18〕青霞〔19〕,鹤声送来枕上;白萍〔20〕红蓼〔21〕,鸥盟〔22〕同结矶边。看山上个篮舆〔23〕,问水拖条枥杖〔24〕;斜飞堞雉〔25〕,横跨长虹〔26〕;不羡摩诘辋川,何数季伦金谷〔27〕。一湾仅于消夏〔28〕,百亩岂为藏春〔29〕;养鹿堪游,种鱼可捕。凉亭浮白〔30〕,冰调〔31〕竹树风生;暖阁偎红,雪煮炉铛涛沸。渴吻消尽,烦顿开除。夜雨芭蕉,似杂鲛人之泣泪〔32〕;晓风杨柳,若翻蛮女〔33〕之纤腰。移风当窗,分梨为院;溶溶〔34〕月色,瑟瑟风声;静扰一榻琴书,动涵半轮秋水〔35〕,清气觉来几席,凡尘顿远襟怀。

窗牖无拘,随宜合用;栏杆信画〔36〕,因境而成。制式新番,裁除旧套;大观〔37〕不足,小筑〔38〕允宜。

【注释】

〔1〕地偏:地理位置比较偏僻。这里指距离城市喧嚣之地较远的地方。

〔2〕开林:采伐林中树木,留出可供建造之用的空地。

〔3〕三益:古人把松、竹、梅称为“三益之友”,很多文人把这一称呼写入诗文之中。

〔4〕业拟千秋:流传千秋万代的园林产业。业,园林建筑产业,也代指在园林中的生活。拟,比拟。千秋:千年,泛指很长的时间。

〔5〕隐约:不清晰,不分明。

〔6〕蜿蜒:曲曲折折的样子,这里形容园林的建筑物轮廓曲折有致。

〔7〕轩楹:形容高大轩敞的屋宇。轩指带窗子的长廊,也指在园林里,基于加高屋檐的考虑,在屋檐上“前添长卷”的建造构筑手段。楹,指房屋的柱子。

〔8〕匝地:遍地,满地。唐代王勃《还冀州别洛下知己序》:“风烟匝地,车马如龙。”宋代赵崇磻《蝶恋花》词:“风旋落红香匝地,海棠枝上莺飞起。”

〔9〕竹里:指竹林或者竹林里面。

〔10〕浚:疏浚水道。

〔11〕千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这里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假山之高。

〔12〕刹宇:寺庙。

〔13〕片图小李:指唐代著名的山水画家李昭道。其父李思训也擅长山水画,世称“大李将军”,称李昭道“小李将军”。又因为李昭道更善于画小幅山水,所以被称作“片图小李”。

〔14〕劈石:石头呈现出被刀斧劈削过的形状。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讲究大斧劈、小斧劈的皴法。

〔15〕大痴:常熟人黄公望,自号大痴道人。元代著名的书画家,曾拜在董源的门下,研习山水画,后著成《山水画决》一书。

〔16〕萧寺:泛指佛教的寺院庙宇。

〔17〕秀色堪餐:形容山水景色的秀丽美好。

〔18〕紫气:古人认为紫气是祥和高贵之气,常用来形容珠宝的光泽。

〔19〕青霞:此词从道家的传说中来,后借指仙人所住的宫阙。本文指远处的那些道观可为园林所用,借景取意。

〔20〕白萍:浮于水面的水草,夏季开白花,故称白萍。

〔21〕红蓼:生长于水边的植物,花朵密集,颜色红艳,宜观赏。

〔22〕鸥盟:古人诗词中,常以此指和鸥鸟为伴,隐居江边的生活。

〔23〕篮舆:用藤条编成的轿子、滑竿类的载人工具。

〔24〕枥杖:用栎树木材所做的手杖。

〔25〕堞雉:指城墙。堞,城墙上向外一侧所设墙垛,因形状如美女侧卧,又称女墙。雉:古时候计量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是为一雉。

〔26〕横跨长虹:以彩虹来比喻拱桥。此种拱桥状如彩虹,横跨在水面上。

〔27〕季伦金谷:指西晋富豪石崇建造的金谷园。

〔28〕消夏:用各种方式避暑。此处指在靠近水的地方建造房屋,能得清凉之风,暂避夏日酷热。

〔29〕藏春:位于江苏镇江的一栋建筑,名为藏春坞。

〔30〕浮白:古人把罚人喝酒叫“浮”,称罚大杯酒为“浮一大白”。

〔31〕冰调:用冰块来调制饮料。

〔32〕鲛人之泣泪:形容芭蕉叶上的水珠像珍珠一样美好。

〔33〕蛮女:相传唐代诗人白居易家里有个擅长跳舞的婢女名小蛮,她的腰肢非常纤细,舞动起来婀娜迷人。白居易曾写出“杨柳小蛮腰”的诗句来形容此女。

〔34〕溶溶:形容月光的柔美动人。

〔35〕动涵半轮秋水:映着半圆月亮的池水,在秋风中粼粼闪亮。

〔36〕栏杆信画:很随意地把栏杆的图式画出来。

〔37〕大观:气势宏大,非常壮丽的景物。

〔38〕小筑:面积小的园林,或者是园林中的一些局部小建筑。

【译文】

一般来说,建造园林,不论是在乡间还是在城郊,都以地段僻静幽雅为最佳选择。开垦林间荒地然后修剪荒芜杂草,根据当地的情况借景为我所用,并在溪泉之畔栽种兰花香草。按照古人“三益之友”的风雅典故,沿路种植松竹梅,开辟雅致园路,建成可传千秋的园林产业。围墙掩映于藤萝之间,远处曲折蜿蜒的房屋轮廓犹如悬在树枝之上。

登山间之楼,倚栏远望,壮丽美景一览无遗;在竹林之中漫步,到处都是让人心旷神怡的景观。高大阔敞的屋子、明亮宽大的窗户,能够尽观汪洋千里的水景,迎送四季的花开花落。梧桐浓密的树荫遮覆了地面,老槐树带来的清凉也怡然惠及整个庭院;沿着堤岸种下杨柳树,绕着房屋栽种蜡梅花;选清幽竹林修一座茅屋,疏通水路引出一脉细水;高大山石如同屏障,青翠如玉排列在千寻之山的前面。这些景物虽是人力所为,但欣赏时只觉它天然形成,得造化之功。

从圆形的窗户中远望,山林中隐约可见几座古寺院,就像是唐代李昭道画的小幅山水图;园林中像刀斧砍削的山石峭立,高低变化,就像是黄公望所画的山水图。寺庙可以当作邻居,隔壁吟诵佛经的声音不断地传入耳朵;远处的山峰可以借来造景,俊秀的山景尽在眼中。缥缈之处有紫气青霞,仙鹤悦鸣传到枕上;近处岸边可见白萍红蓼,也可与水鸟做朋友,余生隐居江边。

如果想欣赏山色,就乘一顶竹轿上山;如果想欣赏水景,则可拄着栎木做成的手杖来到水边;城墙高耸斜入云间,彩虹般的拱桥横跨于水面之上;在这里观景能达到赏心悦目的境界,就不需要羡慕唐代山水诗人王维那座辋川别业,也不用羡慕当年石崇的金谷园了。

一脉曲折蜿蜒的清水便可解除夏日的炎热,百亩之阔的园林又岂止是小小的藏春坞可比的;在园里养几只鹿可以和它们一起玩耍,养一池鱼能够满足垂钓的愿望。夏季在凉亭里喝点清酒,用冰块调些饮品解暑,但觉竹林树木生风;冬季在暖阁依偎着炉子取暖,壶中煮的雪水在炉火上翻滚沸腾。如此可消口渴之苦,可去除长日烦闷。等夜雨轻打芭蕉,芭蕉叶上应有鲛人泪般的水珠;清晨微风吹拂着岸边的杨柳,如同细腰起舞的少女身姿。移栽几株竹子到窗前来,再种些梨树在庭院之中;柔柔月色里,风影扰乱了锦榻上的古琴与诗书,池塘里的粼粼波光打碎了半圆月亮的影子。坐在席子上一股清气扑面而来,顿时觉得心胸旷怡,凡尘之事渐远。

窗子上的花纹可随心选择,只要符合主人的心意,并且和身份、环境相符合就行了;栏杆的样式也可以随意选择,只要和环境符合即可。不过图案还是要选择那些雅而不俗的才好,不要太没新意。按照这样的思路,可能不足以建成气势宏大的园林,但要建成舒适幽静的小园林,还是绰绰有余的。

【延伸阅读】

造园之术的记载,可追溯到《周礼·考工记》中对都城街区的规划,但真正的古典园林建造法,形成于秦汉。

造园过程大致是选定某个区域,利用此地的地理环境,借助自然山水或人工叠山引水,并结合植被的栽种和园内建筑的布局,构建成一座山水相映、馆池相间的优美园林,供人游玩居住。中国古典园林建造,所追求的最高审美旨趣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走的是模仿自然山水的路子,力求营造诗画一样的境界。园林建造几乎都带有随机性和偶然性,在布局上千变万化,整体和局部之间也不会规定从属关系,直接来说就是无规律可循。含蓄、虚幻、弦外之音的美感,使人们置身其中有扑朔迷离和不可穷尽的错觉,这都是中国园林最喜欢的境界。

总之,古时造园,不是在建造一座生硬的建筑群,而是在造一个天人合一的生命体。园林风物建筑,杂糅了造园者的品格态度,一个园林就是一个人生动真实的精神世界。

【名家杂论】

对那些羁绊于仕途的士大夫来说,建造园林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享受,更是为自己找到了精神上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地方。少时常住江南,对园林艺术非常熟悉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用重笔描绘了曲直虚实、隐现藏露、布局非常巧妙的大观园。

大观园的重要鉴定者贾元春就说这是一个“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地方,它有帝王园囿气势的省亲别墅,还有几个非常有特色的馆苑。其中能体现田园风光的,莫过于芦雪庵和稻香村。芦雪庵是建在一个小山边的河滩上,几间茅舍,推窗即可垂钓。稻香村借地势之便,在深宅之中假造一处有乡野趣味的茅舍屋院,深得贾政喜爱。无以控制世事,便于繁华中建造一处有田园风味的处所,聊以遣散困顿已久的愁闷——也是园林之于那些士大夫的一种功德吧。至于那些真在田间耕作的农民,如刘姥姥之辈,土屋陋室住得厌了,倒巴不得到富丽堂皇的怡红院睡上一觉呢。

很多优秀的园林建筑,都是有性格有态度的。比方大观园里给各位公子小姐住的处所:怡红院显然是古代贵族园林馆苑的代表,它极尽奢华,彰显出富家公子贾宝玉的雍容华贵之气;潇湘馆千百株翠竹婆娑生姿,又有清泉绕墙,一条石子甬道穿院而过,清幽雅致,一如目下无尘的主人林黛玉;秋爽斋阔朗大气,院中种有芭蕉,落雨之夜,且听雨打芭蕉如诉如泣,也是贾探春诗情闲趣的写照。

古代名家论园林

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要须回环峭拔,安插得宜。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又须修竹、老木、怪藤、丑树,交覆角立,苍崖碧涧,奔泉汛流,如入深岩绝壑之中,乃为名区胜地。

——明·文震亨《长物志》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弈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一石,百钱买一花而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城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明·任光禄《竹溪记》

过红土桥,即随园。柴扉北向,入扉缘短篱,穿修竹,行绿荫中,曲折通门。入大院,四桐隅立,面东屋三楹,管钥全园。屋西沿篱下坡,为入园径。屋右拾级登回廊,北入内室。顺廊而西,一阁,为登陟楼台胜境之始,内藏当代名贤投赠诗,谓之曰诗世界……北折入藤画廊,秋藤甚古,根居室内,蟠旋出户而上高架,布阴满庭。循廊登小仓山房,陈方丈大镜三,晶莹澄澈,庭中花鸟树石,写影镜中,别有天地。……东偏簃室,以玻璃代纸窗,纳花月而拒风露,两壁置宣炉,冬炭,温如春,不知霜雪为寒。……斋侧穿径绕南出,曰水精域,满窗嵌白玻璃,湛然空明,如游玉宇冰壶也。拓镜屏再南出,曰蔚蓝天,皆蓝玻璃。……上登绿晓阁,朝阳初升,万绿齐晓,翠微白塔,聚景窗前。下梯东转,曰绿净轩,皆绿玻璃,掩映四山,楼台竹树,秋水长天,一色晕绿。……随园一片荒地,我平地开池沼,起楼台,一造三改,所费无算。奇峰怪石,重价购来,绿竹万竿,亲手栽植。

——清·袁枚《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