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二十几岁要懂得的99条人生经验
341500000084

第84章 慈善不是富人的消遣,你也可以成为慈善家

中国的慈善事业还在起步阶段,很多国人把公益事业、捐赠行为视为有钱人的消遣,认为只有家财万贯才去慈善捐助。但事实上,慈善事业传递的是一种爱心,只要你有爱心,愿意给予他人关爱,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慈善家。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也不例外。

金钱只是承载慈善行为的一种工具

很多年轻人总是把慈善行为和金钱联系在一起。当一场天灾过后,我们紧盯着那些捐赠数字,互相比较,然后评头论足。这样的关注点玷污了慈善的本质。所谓慈善,就是仁慈和善行,金钱只是一些慈善行为用来承载爱心和关怀的工具。而很多时候,我们的慈善与金钱无关。

1979年,诺贝尔委员会决定从56位候选人中选出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在这次评选中,特蕾莎成为这个奖项的获得者。

授奖公报对特里萨修女的事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她的事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天赋价值。那些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得到了她真诚的关怀和照料,这种情操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临下施舍的姿态。”“她在帮助穷人的事业中,作出了影响世界的最杰出贡献。”

在金碧辉煌的诺贝尔奖颁奖大厅里,特蕾莎修女深怀感激地对全世界说:“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今天我来接受这个奖项,是代表世界上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她宣布,将把得到的这笔巨额奖金全部捐献给慈善机构,全部用来为穷人和受苦受难的人谋利益。

颁奖仪式结束后,特蕾莎修女得知,那天晚上还有一场为全体来宾准备的盛大宴会,总共要花费7100美元。她向诺贝尔委员会提出了真诚的请求:取消按照惯例举行的授奖盛宴,将省下的钱用于帮助穷人。因为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盛宴只供一百多位来宾享用,如果把这笔钱交给慈善机构,可以让1500位穷人吃上一天的饱饭。

诺贝尔委员会很快就答应了这一请求,把7100美元统统赠予了她所领导的仁爱修会。她的请求也没有得罪任何嘉宾,反而深深地打动了他们。与此同时,瑞典全国掀起了向仁爱修会捐款的热潮。自此以后,她帮助穷人的事业,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广泛的支持。获奖后,特蕾莎修女遵守了“自己为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领奖”的诺言,所有全部捐给了一个为防治麻风病而建立的基金会,没有留下一点钱给自己。最让人肃然起敬的是,她将诺贝尔和平奖的奖章也卖了,所得捐给贫困者。

特蕾莎给世界上穷人的帮助和关爱,不是为了金钱,而是出于一颗善良的心。否则她不会把获得的奖章变卖。她做的事业是慈善事业,不是为了寻求任何报答。这中慈善行为传递的不是金钱,而是爱。

所以,当我们知道某些人需要帮助时,不要以贫穷为借口而拒绝伸出援手,付出你的爱心,做你能做到的,你就是在做慈善。汶川大地震之后,捐出成千上万的富翁们是在做慈善,省吃俭用捐出工资的普通平民也是在做慈善,而没有更多的金钱,排队等候在献血车外面的志愿献血者更是在做慈善。所以,慈善与金钱无关。

不吝啬自己善心的人都是慈善家

犹太人认为,提供帮助是“富人的责任”,获得帮助是“穷人的权利”。在长期流亡的艰苦岁月中,犹太富人往往自觉地替穷人掏腰包,接济贫穷在犹太人中成为一种社会习惯。哪怕是家无三餐的穷苦犹太人,也都保存着一个攒钱的小盒子,准备施舍给比他们更穷的人家。《塔木德》中这样记载着:“有钱是好事,但是知道如何使用更好。”这些传统激励着犹太富人总是热衷于捐助公益事业。

犹太人洛克菲勒成为当时世界首富的时候,别人劝他把这些钱留给他的孩子们,洛克菲勒回答:“这些钱是从大众那里来的,因此也应该回到大众那里去,到它们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去。”洛克菲勒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洛克菲勒基金会,他帮助成千上万的食不果腹的孩子,让他们可以吃上饭,让他们上学接受教育,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主要投资在医疗教育和公共卫生上面。他的基金会先后投资达数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机构。

提供帮助不仅仅是富人的责任,无论你是贫还是富,只要你能够帮助到别人,就不应该吝啬自己的善心。普通人也可以成为令人尊敬的慈善家。

上海有一对普通的夫妇,宣正英和孙海明。几年前,他们参加了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和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向孤残儿童献爱心”活动。举办者希望为那些可怜的孩子找到寄养家庭,让他们得到家庭的温暖。孙海明、宣正英报名了。

他们领养了一个患有先天性脑瘫和癫痫症的4岁孤女王凯梅。夫妇俩后来才明白领养一个孤残儿童意味着什么。他们每个星期都要为她就医而奔波,教她喊一声“爸爸”用了近半年时间,还必须和拒绝接受她的幼儿园、小学没完没了地交涉,宣正英满头乌发几年就变得白发苍苍。

宣正英也曾经动摇过,但她和丈夫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她感觉到他们的生命已经联系在了一起。有一次,孙海明因养女的愚笨绝望得躺在沙发上直喘粗气。养女此时表现得极度恐惧,她抱着孙海明大哭:“爸爸,你不能死!你死了我怎么办?”这一刻,这对夫妇知道他们和养女之间已经谁也离不开谁了。

像孙海明、宣正英这样的家庭在上海共有400多家。他们都不是富豪,虽然没有钱,但他们愿意付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更重要的是付出爱。

这样的故事和比尔·盖茨捐出家产一样让人动容,再平凡再普通的人只要有一颗爱心,一样能做出让所有人感动的善行。

其实,在美国的慈善事业里,捐款的大部分都是来自平民。这并不是说美国富翁们没有捐出多少钱,而是因为富翁们的数量相比较更大范围内的普通人要少得多,所以即便是我们听到比尔·盖茨捐出了数百亿美元,这笔巨款在普通人积少成多的巨额捐款面前也显得微不足道了。

所以,年轻人不要把慈善视作有钱人的消遣,当灾祸降临在某些人的身上时,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十几亿人汇集的力量一定可以突破任何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