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期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于1964年提出了期望理论。该理论认为,激发的力量来自效价与期望值的乘积,即:激励的效用=期望值×效价。推动人们实现目标的力量,是两个变量的乘积,如果其中有一个变量为零,激励的效用就等于零。效价是企业和团队的目标达成后,对个人有什么好处或价值,及其价值大小的主观估计。期望值是达到企业目标的可能性大小,以及企业目标达成后兑现个人要求可能性大小的主观估计。这两种估计在实践过程中会不断修正和变化,发生所谓“感情调整”。比如,我认为我有能力完成这项任务,完成任务后我估计老板肯定会兑现他给我晋升工资的诺言,而增加工资正是我的最大期望,所以,我工作的积极性肯定很高;反之,任何一个变量的变化,就会影响到工作的积极性。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使这种调整有利于达到最大的激发力量。
激情的迷思
在以往的管理实践中,管理者为了激励员工更努力地工作,他们费尽心思,尝试了不同的方法,也许这些方法代价不菲,然而收效却甚微。激励为什么会失败?其原因与长久以来存在于人们脑海中的迷思密切相关,这些迷思包括——
激励就是奖励;
惩罚才是真正奏效的激励方式;
激情不是人人都可以拥有;
激励员工是人事部门的事。
1.激励就是奖励
有些管理者理所当然地认为,员工缺失工作激情是因为奖励不够。在短时间看来,金钱、物质的奖励确实可以激发工作动力,但是并不能作为长久的动力源泉。经常奖励员工金钱和物质,管理者很快就会发现,员工的胃口越来越大,他们对小额的金钱和物质奖励不屑一顾。事实上,加薪、晋职、福利、分红等奖励,只能让员工做好本职工作,却不能让他们对工作充满激情,创造卓越的绩效。因为激情不是金钱和物质可以买到的,人心里所需要的,远不止拥有金钱和物质那么简单。
2.惩罚才是真正奏效的激励方式
有些管理者认为,只有让员工明白做错了事将会有什么坏处,他们才会严格按照要求和规范做事。但是,惩罚只是让员工明白什么是不该做的,却没有告诉他们如何将事情做好,如何创造卓越!另一方面,如果惩罚运用得过于频繁和严苛,就会造成员工的抵触情绪,引发消极、逃避、低沉的情绪。
3.激情不是人人都可以拥有
有些管理者认为,激情是人的一种品格。那些天生腼腆、被动、内向的人,无法拥有激情。这种对激情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激情不等于活跃和张扬,激情是由人的内心生发的一种力量,并且要辅以外在的行动。那些活跃和张扬的人,不一定拥有激情,因为他们很可能是空想家和纸上谈兵的人;而那些默不作声的人却可能拥有强烈的热情和毅力,他们决定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其实,不管是什么性格,只要方法得当,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激情。
4.激励员工是人事部门的事
有些管理者认为,激励员工是人事部门的职责,而他自己不是人事部的工作人员,因此,他根本不必要操心激励下属的问题。他们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管理项目、流程、设备、财务等;下属在他们的眼中,只是某种可供利用的资源,他们只管使用,至于“维护”和“保养”的问题,则交给人事部的专业人士吧。
【小贴士】
激励基本原则
1.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
在激励机制中,设置目标是一个关键环节。目标设置必须同时体现组织目标和员工需要的要求。
2.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根本。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以精神激励为主。
3.合理
激励的合理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激励的措施要适度。要根据所实现目标本身的价值大小确定适当的激励量;其二,奖惩要公平。
4.明确
激励的明确性原则包括三层含义:其一,明确。激励的目的是需要做什么和必须怎么做;其二,公开。特别是分配奖金等大量员工关注的问题时,更为重要。其三,直观。实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时都需要直观地表达它们的指标,总结和授予奖励和惩罚的方式。
5.及时
要把握激励的时机,“雪中送炭”和“雨后送伞”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激励越及时,越有利于将人们的激情推向高潮,使其创造力连续有效地发挥出来。
6.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
正激励是对员工的符合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负激励是对员工违背组织目的的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正负激励都是必要而有效的,不仅作用于当事人,而且会间接地影响周围其他人。
7.按需激励
激励的起点是满足员工的需要,但员工的需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并且只有满足最迫切需要(主导需要)的措施,效价才高,激励强度才大。因此,领导者必须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不断了解员工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的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激励措施,才能收到实效。
五步成就卓越激发力
经理人究竟应该如何做,才能令自己的团队激情四射?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证明,组织的激情与组织成员本身性格没有直接关系。很多经理人误以为激情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性格,他们期望通过引进性格开朗、张扬、富有激情的员工,以便使自己的团队充满激情。但是,实际情况却不能如他所愿。一个激情四射的人,误打误撞进入了一个不允许激情存在的组织,他要么被同化,成为一个死气沉沉的人,要么选择离开。
组织激情的建立取决于组织的制度、文化、管理者的领导方式、管理措施等,换而言之,组织的激情是管理者工作得失的一种体现。经理人身为组织管理者,必须通过有意识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让自己具备卓越的激发能力。
本书将从以下五步帮助经理人成就卓越的激发力——
启动梦想;
赋予重望;
充分信任;
树立榜样;
消除激情的敌人。
第1步:启动愿景。愿景是组织的梦想。梦想对于个人成功的催化作用不言而喻,它不仅指引着人的行动方向,而且赋予人不竭的、强烈的前进动力。愿景对于组织而言具有同样的作用。善于激发组织成员激情的管理者,总是致力于寻找组织成员的共同目标,憧憬、展望组织的美好未来,并用生动、形象、富有魅力的形式向组织的每一位成员描述共同目标。
第2步:赋予重望。管理者对每一位组织成员都寄予很高的期望,因为他们知道,高期望值会给员工们造成适当的紧迫感,激发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采取行动。富有激发力的管理者懂得充分认可员工对组织做出的每一点贡献;他们当众表扬成功者,让成功者享受荣誉和尊重,同时通过这种方式激励那些还在路上跋涉的成员们。
第3步:充分信任。富有激发力的管理者充分信任员工,始终坚信他们可以达到自己的期望。因为他们知道,充分地信任员工,他们就会回报自己更多的成果。卓越的管理者充分考虑员工的意见,让员工自己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他们让员工自己管理自己;他们专注于成果,不会斤斤计较于过程;他们在组织内为员工提供公平的竞争机制。
第4步:树立榜样。富有激发力的管理者是自我信念的坚定实践者,他们言行一致,为组织成员树立无可挑剔的榜样——希望成员做到的,他们自己会首先做到;不希望成员去做的,他们自己绝不会破例一试。不仅如此,他们还言传身教,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其他成员共同分享,帮助其他人一起成功。
第5步:消除激情的敌人。缺失目标、谎言、不公平、不能发挥能力、管理者高高在上、变化无常、执行不彻底、过度管控、成果得不到重视……这些消减员工激情的敌人,管理者必须逐一消灭。为了消灭它们,管理者需要掌握必要的方法和技巧。
【小贴士】
激励的“四力”
1.拉力
拉力是指人们为了使命、梦想、信念、荣誉、成就感等,而自动自发地去做某些事情。拉力是管理者对员工的有效激励,使得员工们自动产生前进的力量。为了增加拉力,管理者可以——
(1)让员工参与组织管理,让员工们觉得自己被组织重视,这样他们就会关心公司,就会觉得自己是公司重要的一分子,就会产生归属感。
(2)管理者要虚心听取员工的意见,并将合理意见付诸实施,在组织内建立员工合理化建议系统。
(3)表扬先进者,为其他人树立榜样,学会运用榜样的力量。
(4)举行“我是管理者我会怎么办”的主题活动,让每个员工都上台说。因为每个员工都有一大堆自己的想法、意见和改善公司的建议。
(5)让自己的员工做企业的形象代言人。
(6)辅导员工,对他们进行培训投资,帮助员工成功。
(7)尊重每一位员工,倡导主人翁精神。
2.推力
推力是指外界刺激对员工工作激情的促进力量。在一个人的行为动机里,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他自己能得到什么好处,什么利益。对大部分员工来说,能在公司里拿到多少钱,多少工资,多少奖金,可能是决定性的。一个员工的忠诚度和自己拿多少钱有直接关系。
管理者可以设计一些比工资和奖金更复杂的办法来提高推动力,加强对员工的激励。比如员工可以把存在公司的钱借给公司用,公司反过来再给员工一个很好的利息回报,这样就把员工和公司的利益绑在一起了。如果公司经营不好的话,员工肯定会担心他的钱能否拿到。这样不仅增加了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对公司也很有好处。
员工最关心的物质上的激励就是他自己的薪水,但是薪水的提高,通常的做法是由上面决定,到年底的时候老板说谁不错,就给谁提薪。但是很少有老板让员工说自己觉得自己不错,应该加点工资。其实员工可以提,最后决定权还是在老板的手里,你完全可以根据绩效考评做出加薪或者不加薪的决定。
3.压力
任何一个公司要想激励人,要想让大家动起来,要想让大家的积极性发挥出来,除了前面所说的力量之外,我们应该学会引入竞争机制,从上到下都要引入竞争机制。
有一个故事:渔民去海里打鱼,把打到的鱼运到家里的时候发现这些鱼大部分都死了。但是有一个渔民发现,他打的鱼却没有死。原来他打上来的鱼里面有两条鲶鱼。鲶鱼生性好动好斗,有了鲶鱼在鱼仓里,其它的鱼不活动起来的话就会被鲶鱼咬到。所以其它的鱼拼命地跑,这样渔民把鱼运到家里鱼还都是活的。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在企业里也是一样的道理:竞争导致的压力能提高效率。
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引入了竞争机制。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能把企业的水平提高,能让社会受益,同样,公司内员工之间的竞争也一样能够提高员工的水平,以及公司的整体效率。
如何在日常管理中制造竞争,给员工施加适当的压力?
(1)招聘储备人员。不仅会对员工造成压力,而且在个别员工生病、出意外时能够及时补位。
(2)员工发言的顺序按业绩排。例如,开会的时候,业绩最好的员工首先发言,业绩第二好的第二发言,业绩最差的最后发言。管理者不用说话,大家自然而然就知道问题所在了,只要有这样一个排序,马上就有压力了。
(3)末位淘汰的制度。一个小组,一个工厂,或者一个销售队伍,规定一定比例(例如5%)的人,完不成任务,排到最后几位的员工,到年底就淘汰掉。用这种方式能给所有员工制造一种无形的竞争压力,如果不行就得离开公司,这是一个制度,并不是针对个人。
(4)Up or Out。要么在公司里面把业绩做上去,要么离开公司。
4.自我激励
(1)做好体育锻炼。世界上伟大的管理者,企业家、政治家、杰出人士,他们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锻炼身体。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就会变得烦燥、无礼,一个人的坏心情会把整个公司的氛围破坏掉。所以大家都要找一个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
(2)学会用榜样激励自己。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寻找一位学习的榜样。榜样可以是你崇拜的人,也可以是和你做的事情完全不相干,但在某些方面值得你学习的人。
(3)树立敌人。让自己有一个敌人,这个敌人不是真正的敌人,而是一个假想的敌人。比如你的竞争对手,你把你做的事业和他做一个竞赛,你要超过他。
(4)想办法把自己置身于社会监督之中。一个人在别人盯住自己看的时候最积极主动。如果要想完成一件事情,就要给自己下一个军令状,把它说出去。因为说出去了,别人看你了,你不能不做了。
(5)给自己时间压力。时间压力让人更易于使用80/20原则,把重要的事情做出来。所以,在立军令状的时候,不要多给自己时间,而要少给自己时间,这样反而更容易实现。
(6)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如果要爬一个1000米高的山,很不容易做到;但很容易做到爬10次100米。生活和工作中的任何一件难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一次达不到,但可以把任务和困难分解开,就很容易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