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风投阴谋
3417100000008

第8章 资本为王(1)

著名外交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有过一句名言:“谁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谁控制了货币,就控制了全球经济。”

能源、粮食、资本是当今“世界大战”中的三大致命武器,所向披靡,无人能敌。

当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资本的威力更不可估量。资本市场从来都不只有单纯的金钱游戏,资本从来都是与经济、政治、外交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以华尔街为代表的资本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核心架构。它的一举一动、一起一落,都对这一体系中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每一个人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吴敬琏先生在《华尔街》的序言中如是说。

历经一轮又一轮的危机,那些依旧屹立在资本一线的风投机构,实力与日俱增,它们操纵并控制着资本的瞬息变化。资本市场上巨头垄断的新格局无可避免。

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尽管新生力量不断,但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将”始终把守着各自的领地,有分工,有合作,有激烈竞争,更有联袂共赢。

在资本市场活跃着的主体,如一只只张牙舞爪的章鱼,它们有发达的大脑、厚实的吸盘、强劲的腕足,它们残忍好斗,肆意横行,在经济的生态圈内堪称“霸主”。华尔街华盛顿复合体2006年7月,亨利·鲍尔森接受了时任美国总统布什的三顾茅庐之请,出任美国第74任财政部长。

美国著名大型投资银行高盛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是鲍尔森的前一个身份。

然而,这并不是鲍尔森与华盛顿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早年的鲍尔森有过一段“华盛顿美好时光”。从哈佛商学院毕业后,他曾担任美国国防部长幕僚助理,在尼克松时代任职总统幕僚助理和白宫内务委员会委员。

在“水门事件”爆发后,鲍尔森转战华尔街,从高盛底层做起,20年后执掌了高盛集团,成为华尔街的风云人物。之后鲍尔森华丽转身,回到华盛顿,成为布什的左膀右臂。这是一场完美的轮回。

高盛在人事制度上有一个传统,叫“双头制”,即集团的主席由两人联合担任,内外分工,通力合作。在20世纪90年代,与亨利·鲍尔森在高盛并肩作战,将濒临危机的高盛带入了发展新纪元的,是乔恩·科赞。当时,科赞任主席,鲍尔森任副主席。

鲍尔森与科赞性格迥异,却流着“高盛人”共同的血统。1999年,科赞将帅印转交鲍尔森,离开高盛,率先转战华盛顿,成为参议员,2006年他成功当选为新泽西州州长。只是,让这位新晋州长没想到的是,同在这一年的夏天,昔日的搭档鲍尔森成为了新晋财政部长。

在高盛,诸如鲍尔森、科赞这样的故事并不新奇。

高盛与政界的结缘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财力雄厚的高盛合伙人成立了“战时委员会”,成为美国二战的物资大后方。之后有20多位高盛人陆续走向华盛顿,担任各种政界职务。地位显赫者大有人在: 20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期间,高盛合伙人约翰·怀特海德担任副国务卿;90年代,从高盛辞职的掌舵人罗伯特·鲁宾,在克林顿时期出色地担任了美国财政部长;10年之后,鲍尔森再一次把高盛人从政的传统发扬光大。

高盛——美国政界经济高官的“黄埔军校”,这一美誉日益响亮。在一封公开信中,高盛集团曾非常欣喜地坦言:“高盛长久以来一直有服务于公职的传统,从高盛走出过许许多多服务于政府的位置显赫的前高管,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我们所有高盛人的骄傲。”刘婷: 《华盛顿华尔街复合体: 高盛美国新财长的摇篮》,2006年8月7日《商务周刊》,第7版。

不只是高盛如此。从投行高管到白宫高官,从华尔街到华盛顿,华尔街与美国政界素来交情不浅。肯尼迪时期的财长是狄龙李德财团的创始人道格拉斯·狄龙,里根总统的财长则为美林证券的总裁唐纳德·里甘……据统计,在过去的近50年里,华尔街为美国财政部培养了6位财政部长,任职时间共计超过20年。戴楠: 《“最伟大的财长”罗伯特·鲁宾华盛顿“使者”拯救花旗》,载《环球人物》2007年第43期,第24页。

于是,人们开始纷纷议论,也许美国未来的新财政部长,正在华尔街的某座大楼里忙得晕头转向,或者正在某家投资机构的会客室里紧张地等待着入职面试。

“华尔街历史的主题是金融与政府之间的曲折关系”,金融史的专家查尔斯·基斯特在《华尔街史》中道出了历史的真谛。

1789年4月30日,在华尔街纽交所对面的联邦大厅,美国国会成立,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在此发表就职宣誓。

也许,这一切都是冥冥中注定的。华尔街——美国金融中心,与美国政府的距离只有几米之遥,必定遥相呼应,唇齿相依。

这一年,一个崭新的国家却负债累累。时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决定借助华尔街的力量推行著名的“旋转门”计划,拯救濒临破产的“新生儿”——美利坚合众国。而当时反对这一计划的头号人物,是另一位德高望重的开国元勋杰斐逊——美国《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杰斐逊对疯狂的华尔街、贪婪的资本、野心勃勃的财团有着强大的戒备心。

当时的华尔街,同时居住着汉密尔顿和杰斐逊这两位重量级人物。在势均力敌的僵持之下,1790年夏天,两人达成协议: 杰斐逊同意实施“旋转门”计划,而交换的条件是美国联邦政府迁至华盛顿,与华尔街保持遥不可及的距离。

在汉密尔顿与杰斐逊的协议下,华尔街与美国政府渐行渐远,政府与资本分道扬镳。同时,在美国政府的不作为之下,华尔街的私人金融机构野蛮生长。

100年过去了,华尔街的财团掌控了整个国家的金融权。1893年和1907年,面对美国历史上的两次经济危机,当时尚未拥有中央银行的美国政府无能为力,于是华尔街最大的私人银行家摩根站了出来,力挽狂澜。传记作家说:“在摩根的有生之年,美国没有联邦储备委员会,所以摩根自己承担了中央银行的责任。”1913年,摩根去世之后,对华尔街巨大权力仍然心有余悸的美国国会,迫不及待地成立了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系统。

当年的摩根财团随着历史的推移,褪去了家族的色彩,发展至今的J.P.摩根(摩根大通)公司是美国第五大银行,衍生而来的摩根士丹利是美国最大的风险投资机构。这一切注定了华尔街与美国政府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不解情缘。

由此可见,“华盛顿华尔街复合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幕后典故。

200多年前,在杰斐逊的坚持下,美国联邦政府远离华尔街,以图独身世外。然而,山不动我动,时至今日,资本已经学会放下高傲的姿态,殷勤地向白宫靠拢。

管理资本总值近1000亿美元,全球最大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之一的凯雷投资集团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

在华盛顿特区的宾夕法尼亚大街上,有着“总统俱乐部”之称的凯雷投资集团总部款款而立。安身于美国白宫和国会大厦的中间地带,毗邻联邦调查局和美国各大部级总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足以显示凯雷非同凡响的政治背景。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和老布什、前国务卿詹姆士·贝克、前国防部长弗兰克·卡路西、前白宫预算主任迪克·达尔曼,以及英国前首相梅杰、澳大利亚前总统霍克、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泰国前总理潘雅拉春……这些令人咋舌的名字都出现在凯雷的投资人名单当中。在美国,资本与政治的关系已是公开的秘密,无需遮遮掩掩。

昔日政坛的名流、资本界的大腕,都能在政界与资本领域游刃有余地更换着角色。资本为政治助力,政治必当投桃报李。华尔街与华盛顿的势力相互渗透,互惠互利,是一对打不散拆不开、不离不弃的同行者。

当金融危机又一次来袭,资本势力的恶行与丑态无处遁形,“奖金门”、“欺诈门”、“行贿门”如多米诺骨牌一般轰然倒下,美国经济陷入泥潭。2009年9月,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来到了华尔街纽交所对面的联邦大厅,他站在当年华盛顿站的位置发表演讲:“就在这儿,在合众国最初的日子里,汉密尔顿和杰斐逊就在争论,如何才能最好地管理这个年轻的经济体,如何才能回馈人民天赋与激情。两个世纪后,我们仍然在这些问题中挣扎,这些问题在危急中变得更加尖锐而重要……”

不论是翻阅历史的篇章,还是搜索当下的热点新闻,在美国声势浩大的政治选举上,在世界警察的各种武力“维和”行动中,或者是美国内政外交方针战略的制定中,资本总是以各种身姿出现,影响甚至改变历史前进的轨迹。

当这些“法力”无边的资本势力来到中国上演一场场商业大战,在中国企业奋力与“资本”共舞的时候,其中隐秘的千丝万缕的意义和影响不言而喻,无不值得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警惕和提防。

资本势力与政治权力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对于奥巴马来说只是头痛的“家”事。然而,上升到国与国的层面,资本与政治铰合,以资本开道,当资本之力势不可当时,身后政治势力的入侵和控制则无可避免,“美元加大棒”的伎俩并不新鲜,华尔街华盛顿的复合体只是一种新的模式!

大浪淘沙

2007年3月,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国美电器掌门人黄光裕与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高层携手登台,共同宣布联手成立5亿美元的投资基金,专为中国零售业注入资本之力。

在媒体的闪光灯下,黄光裕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出手阔绰的贝尔斯登也顿时在中国私募基金领域声名鹊起。

一年之后,新闻发布会上的两大主角,都被历史开了命运难以承受的玩笑。

2008年的3月,因次贷危机陷入困境的贝尔斯登,接受了美国摩根大通公司的收购方案。直至2010年,摩根大通宣布不再使用“贝尔斯登”之名,成立于1923年、跻身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的“贝尔斯登”黯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之后是众所周知的,2008年年底,曾经的中国首富黄光裕东窗事发,最终难逃漫长的牢狱之罚。中国大陆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国美电器也一度风雨飘摇。

贝尔斯登的轰然倒下,在外界看来是难以预料的事,但对于华尔街来说,却只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切才刚刚开始。

早在2007年8月,美国最大的次级抵押贷款公司Ameriquest宣布歇业倒闭,其控股方ACC公司宣布相关抵押贷款业务已由美国大财团花旗集团收购,华尔街的投资精英们就已经预感到暴风骤雨即将来临。

随后,“房地美”、“房利美”纷纷陷入巨额亏损,股票大跌,濒临退市。然而,这一切都还只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前奏。

“如果今天的华尔街新闻让你不想起床,你是可以被原谅的,但你无法逃避本周末的消息: 金融界的几大投资银行遭遇大麻烦了……”纪录片《华尔街》主创团队: 《华尔街》,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2010年版,第14页。这是2008年9月美国电台播放的报道。黑云压城城欲摧,华尔街的黑色9月到来。

2008年9月15日,美国银行宣布以5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林证券。身为全球最大的证券零售商和投资银行之一的美林成立于1914年,无奈这家准百年企业却就此乾坤易主。

相比雷曼而言,美林的境况已算是幸运。就在同一天,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直接宣布破产,全球震惊,金融海啸由此凶猛扩散和蔓延。

美国硕果仅存的两大投资银行——高盛与摩根士丹利,也难逃厄运,股票双双急剧下挫,生死攸关。于是,独立投资银行不得不寻求救助,纷纷转换成为银行控股公司,变脸求生。华尔街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在这场交织着恐惧与贪婪的危机中,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华尔街迎来了新的权利版图。

2008年9月,在华盛顿互助银行损失惨重无以为继之时,美国摩根大通公司宣布收购其部分机构和业务。在顺利收购了这家全美最大的储蓄金融机构的优质资产后,摩根大通公司力超花旗集团和美国银行,坐上了美国储蓄机构的第一把交椅。加上其之前以2.4亿美元的超低价收购贝尔斯登,摩根大通在金融危机的“尸骨”中汲取残血,功力大增。

9月底,美国第四大银行美联银行亦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这时,业已收购ACC公司的大财团花旗集团再度出手,意欲以21.6亿美元抄底价收购美联。岂料,半路杀出劲敌,美国富国银行亮出151亿美元的高价,并最终以117亿美元成功达成收购。鄂志寰: 《华尔街风暴现场观察——世纪性金融危机与全球金融新格局》,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版,第40页。

说趁火打劫也好,铤而走险也罢,华尔街的资本从来都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

即使是在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弥留”之际,也依然还有英国巴克莱银行和美国银行,不顾雷曼兄弟那已经开始腐烂的“病体”,试图用收购的方式“拉”他一把。然而最终美国政府拒绝为雷曼兄弟提供融资保障,各大银行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只得扼腕叹息,选择放弃。

2008年的华尔街,在破产、倒闭的混乱中颓废,更在收购、竞争的激烈中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