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大师①视金钱如无物。有一回,他把几千两黄金随随便便就施舍给了灾民,他的义举得罪了当地那些囤积居奇、力图发难民财的土豪劣绅,还招来了一位道士——耿义兰贪婪的窥视。
明万历十八年,耿义兰向憨山提出,海印寺的寺址属于道观。耿义兰②本是个无赖,他的目的只不过是勒索一些钱财而已。但是,出乎他的预料,憨山大师虽然对灾民出手大方,面对他的勒索却分文不给。
于是,恼羞成怒的耿义兰在那些觊觎寺产的乡宦鼓动下,向山东巡抚状告憨山。莱州衙门要派兵镇压,憨山大师拒绝了,为了平息事态,避免流血,他挺身而出,只身一人面对数百情绪激动、怒发冲冠、摩拳擦掌的人群。这时,一位头脑简单的无赖,一手拿着青铜盾牌,一手举着明晃晃的尖刀冲了过来,直接刺向憨山的胸膛……
憨山神色闲定,不躲不避,居然还呵笑出了声音!他笑着对无赖说:“你杀我很简单,不过,你想过没有,杀了我之后,你怎样自处?”
无赖一愣,随即慢慢放下了尖刀……憨山的镇定自若与宽宏大量,使得人们沸腾的情绪渐渐冷静下来,当他们明白真相之后,纷纷向憨山叩头请罪。
几年之后,因丢人现眼无法在当地混下去的无赖道士耿义兰,到了京城。他击鼓状告憨山德清。万历皇帝知道此事后,大为欢喜,因为憨山大师的立场始终站在太后那一边,他想借此机会狠狠打击太后的势力。
于是,万历皇帝立刻下诏,将憨山押解到北京来,并特意授命主审官员严刑逼供,让憨山承认花费了太后给予的内廷金银数十万。
憨山大师本来就是一位情操高洁的禅者,何况是无中生有的诬陷,他如何肯违背佛教戒律而承认呢?当狱卒滥施酷刑之时,他便专心参禅。所以,往往那些狱卒对他打着打着的时候,他竟然进入了神奇的禅定状态,对棍棒、烙铁在肉身上所留下的疼痛似乎全无感觉。
无可奈何的主审官,为了保住皇帝的颜面,只好编造了一个“私建寺庙”的罪名,将憨山发配到雷州。
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春,憨山德清被充军到岭南。
禅者随缘不攀缘,因此处处是善缘。憨山大师被流放岭南,却能将他原来与好友紫柏尊者重新振兴曹溪的计划变成了现实。
韶州曹溪(今韶关南华寺),是六祖慧能开创禅宗的地方,是天下禅僧的法源。自从南宋末年被蒙古兵放火焚烧之后,日益衰败,寺产土地渐渐被豪强蚕食侵占,清静圣洁的禅宗祖庭,竟成卖肉沽洒的污垢之所!曹溪大师经过两年辛劳,终于使得梵宫再现,曹溪中兴,祖庭重光。
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78岁的憨山大师在曹溪端坐而逝。
注:①憨山大师(1545-1623年)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椒县(今属安徽)人。父亲姓蔡讳彦高,母亲洪氏。明中叶,自明宣宗至明穆宗共一百多年,佛教各宗派都衰微不振,自明神宗万历时期,佛教中名僧辈出,形成了佛教在中国重新复兴的繁荣景象,憨山、云栖(即袾宏)、紫柏(即真可)、蕅益(即智旭)四高僧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②耿义兰,字芝山,号飞霞,山东高密人,嘉靖年间进士。后来弃官入道,在崂山太清宫拜师修道。
【禅悟管理】
憨山大师笑对屠刀,酷刑加身而入禅定,以及死后肉体不朽,不是神话,也不神奇,这仅仅是禅者修行达到一定境界的标志。
大师可以做到在任何一个环境下,镇定自若地面对眼前的一切。作为公司的管理者,也应像大师那样,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在面对诸多人事问题纠葛的时候,更应把握好自己情绪上的“阀门”。
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是会互相感染的,有时自己控制得还不错的情绪,猛然间被他人破坏了,而别人的情绪也常常被自己“污染”。问题是谁都讨厌无故伤害别人情绪的人,哪怕是为了公司的业务事宜。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给下属带来一种轻松、合宜的气氛,这既有利于工作,也无疑会令自己受欢迎,这实在是聪明领导者不可不为的行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