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市场经过反复的博弈,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使新的充满活力的卖者不断进入市场,而那些僵化的不思进取的企业则被挤到市场之外。为什么我们的市场会呈现出一派如此繁荣的景象呢?经济学家说,因为有新的企业、新的资本、新的人才不断涌入,使市场处于不断的更新之中,保持了永久的生机。
省钱与花钱的学问
“节俭悖论”是凯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也叫“节约反论”、“节约的矛盾”。凯恩斯认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勤俭节约对于个人或家庭来说是美德,然而对整个社会来说,节约意味着减少支出,迫使厂商削减产量、解雇工人,从而减少了收入,造成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和产量、就业增加。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凯恩斯还引用了一则古老的寓言:
有一窝蜜蜂原本十分繁荣兴隆,每只蜜蜂都整天大吃大喝。后来一个哲人教导它们说,不能如此挥霍浪费,应该厉行节约。蜜蜂们听了哲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迅速贯彻落实,个个争当节约模范。但结果出乎预料,整个蜂群从此迅速衰败下去,一蹶不振了。
凯恩斯上述观点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界得到了相当普遍的认同,许多不同版本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都相当醒目、相当郑重地向读者介绍、阐述这一思想。
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德宾甚至将“储蓄”说成“一个特别危险的自我毁灭过程”。凯恩斯则鞭挞了节俭的储蓄者,1931年1月他在广播中断言,节俭将促成贫困的“恶性循环”。他还告诉大家,如果“你们储蓄五先令,将会使一个人失业一天”。比较起“储蓄是恶习”的说法,勤俭节约一直作为我国的传统美德被颂扬。然而现在,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里,出现了一群独特的“都市月光族”,他们薪水丰厚,却几乎没有存款,一发薪就立即花到服饰、化妆品、餐馆酒吧、旅游等方面,一旦花完就开始过着数日子等发薪的贫穷生活。他们年轻、浪漫,有着体面的工作,秉持着“钱就是用来花的”心态,周期性经历着从富有到赤贫的过程。
这样盲目地消费、支出而不留储蓄,一旦碰上需要用钱的时候,马上就会断粮而陷入困境,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不可能把他们的问题全包下来。中国现在大多数家庭还不是富裕的小康家庭,一部分人还在贫困边缘挣扎,如果没有平时的节省,又怎能拿出钱来支付孩子高额的上学费用,又怎能在有病时买得起昂贵的药品?事实上,对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迫切需要积累资金(资本),应该提倡节俭,鼓励储蓄,通过降低利率而增加厂商对资金的需求,总支出不一定会下降。要解决“节俭悖论”,关键在于不要让储蓄的资金闲置起来,而是要把储蓄转化为投资,扩大和提高生产能力。因此,重要的是银行应增加有效贷款,把钱用到刀刃上。
“节约悖论”提出来以后,常常使人迷惑不解。根据一般人的常识,一个家庭也好,一个企业也好,一个国家也好,如果大家都挥霍浪费,很快就会吃光喝光,破产衰亡。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有两句诗说得好: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那么,凯恩斯提出的上述观点,又该如何解释呢?
要理解这个问题,关键是要注意到: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分析,是在非自愿失业存在的前提下进行的短期、静态分析。通俗地讲,就是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萧条状态,市场上有大量产品积压在仓库中,找不到销路,也就不能计入国民收入统计数字中。显然,如果国民增加消费,积压的产品就能实现其市场价值,从而使统计到的国民收入数字增加;反之,如果国民减少消费,积压产品增加,统计到的国民收入数字就会下降。这就是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分析的实际意义所在,说穿了,凯恩斯提出“节约悖论”实际上不过是推销积压产品罢了。从长期、动态的角度来看,人们会将节约下来的钱用于投资,以增加生产能力,从而使经济趋向更加繁荣。相反,若只图眼前繁荣,大肆挥霍浪费,则会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甚至导致经济停滞和崩溃。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般人们强调节约,反对奢侈浪费。静态地来看,一个人收入越高,其用于消费的比例越低;但动态地来看,在人们收入随着时间增加的同时,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结果消费在收入占的比例并不下降。抽象地来讲,个人收入的一部分会用于消费,另一部分则用于储蓄,而储蓄则会通过金融机构转到厂商手里,用于增加投资。这样,厂商生产的产品就会全部销售出去,其中一部分被消费者购买用于消费,另一部分被其他厂商购买用于投资,整个国民收入就实现了充分就业的均衡。但实际上,厂商生产的产品并不会完全销售出去,原因在于产品结构与需求结构不一致。例如,中国在2000年前后,市场上积压了大量彩色电视机,尽管彩电价格一降再降,但市场反应却十分冷淡。
为什么呢?因为消费者家庭已经普遍购买了彩电,整个彩电市场已经饱和。消费者手里尽管有钱,但并不会用于购买彩电,于是影响到彩电厂商也不会进一步增加彩电生产投资,这样,就导致了市场疲软。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地刺激消费或刺激投资,必然徒劳无功。那么怎么办呢?唯一的出路只能是调整产品结构,使之与需求结构相一致。更明确地讲,必须开发新兴替代产品,使之与消费者潜在的市场需求结构相一致。例如,在模拟信号彩电市场饱和的情况下,应该开发数字化的液晶彩电或等电离子彩电,这样消费者手里的钱就会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从而使市场走出萧条的困境,逐渐复苏,进入新一轮的繁荣佳境。而要开发新兴替代产品,必须有大量投资支持,从而需要大量居民储蓄。从这个角度来讲,节俭非但不会导致经济萧条,反而会促进经济增长,因而它依然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美德。
总之,在学习凯恩斯“节约悖论”时,必须明确凯恩斯观点的前提,弄清凯恩斯使用的分析方法,搞清凯恩斯观点的实质内涵,绝不能不问前提、不问条件,随处套用。特别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刚刚进入小康阶段,整个国家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不能完全依据凯恩斯的观点,大肆鼓吹刺激消费。让我们跳出凯恩斯短期、静态、总量分析思维的框框,着眼现实经济生活,换用长期、动态、结构分析的思路,为明天的经济发展着想,继续保持和发扬节约的美德。只要将节约下来的钱用于投资,用于开发适应消费需求的新兴产品,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富翁“显摆”背后的经济学
几年前曾流传着这样一则征婚广告——“优秀男士,诚觅好女孩”。广告上的“征婚者素描”写道:“男,未婚,汉族,70年代出生,1米7余,硕士学位;私企总裁,年收入千万,资产过亿,现居上海……”在广告中,还有一篇略带诗意的《爱事业更爱——好女孩》的短文。
这是一名亿万富豪征婚的广告。据说该广告共在全国100多家媒体投放,费用高达数百万元。对此,大家不禁要问,难道富人找个结婚对象那么难,需要如此兴师动众?
戴一只几百元的手表和戴一只价值百万元的江诗丹顿手表,其使用功能是相同的,但戴一只用18K金做壳,满是钻石的名牌江诗丹顿表能显示出主人与众不同的身份。经济学家把消费这种价格极其昂贵的名牌商品称为炫耀性消费,其含义在于这种消费行为的目的不在于其实用价值,而在于炫耀自己的身份——通常也称为“显摆”。
“显摆”背后的经济学道理是什么?
其实,这反映了一种消费心理——“炫耀性消费”心理,它是指存在于消费者身上的一种商品价格越高反而越愿意购买的消费倾向。
炫耀性消费这个概念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伦在1899年出版的成名作《有闲阶级论》一书中提出的。作为经济学中制度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对先富起来的资产阶级持批判和嘲讽的态度。他认为,这些人有了钱以后从显示自己的优越和荣誉的心理出发,从事浪费性消费,这就是炫耀性消费。
这种消费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与享受,而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一种社会心理上的满足。由于某些商品对别人具有炫耀性的效果,如购买高级轿车显示地位的高贵、收集名画显示雅致的爱好等,这类商品的价格定得越高,需求者反而越愿意购买,因为只有商品的高价,才能显示出购买者的富有和地位。这种消费随着社会发展有增长的趋势。
由于消费者可能是想通过使用价格高昂、优质的产品来引人注目,具有一定的炫耀性,因而这种现象又被称为“炫耀性消费”。
一般需求定律——即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不仅在富人中不管用,而且还出现了“反需求定律”现象,即富人买涨不买跌:当某种商品价格很高时,富人趋之若鹜;而该商品价格低落时,富人理都不理。
在某个以生产服装而闻名的小城市,一个服装厂老板这样介绍说,当年他那品牌的服装并不好卖,高不成低不就,穷人买不起,富人嫌档次低不愿买。后来他听从了一位海外商人的话,想出了一招,将服装价格突然从原来每套几百元一下子提高到五千多元,没有想到效果奇好,市场一下子打开了。西装还是那种西装,但愿意买的富人多了。原来几百元的西装穿在身上,富人觉得丢人;而现在五千多元一套的西装穿在身上,这些富人觉得很“派”!当然,这种西装如果说当初几百元一套,某些穷人还有所期待的话,那么,现在则完全不会买了。他们真是买不起。
现在众多媒体整日鼓噪一个名词“精神消费”,这绝对是有闲阶层或者说富人们的玩意儿,因为对于穷人来说,所有的收入几乎都用于维持生计了。而所谓“精神消费”,恰会出现所谓“边际效用上升”。比如玩名牌,无论是车还是服装,富人们每增加或购买一套(辆),他会自觉他的身价又增加两分,因此,增加的满足程度会上升;更有玩收藏的,收藏得越来越齐全,他的满足程度不是在降低而是在不断地提高。曾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位大老板,爱收藏世界各地的微型冲锋枪,当他那年终于收集到某种德国造的微冲时,竟然兴奋得心脏病突发,一命呜呼!看来,这一支微冲,其增加的效用竟然比生命还值钱!
穷人与富人的消费行为不同,所以实际上也存在两个市场:一个穷人的市场,一个富人的市场。在穷人这边的市场上,主要是低档消费品与日用品;在富人那边的市场上,主要是高档消费品与耐用品。因为世界的购买力主要在富人手中,所以,占有世界生产份额百分之八十的大厂商都将质优价高的商品对着富人;穷人这边,则是小厂商负责供应。小厂商生产的商品附加值低,为了多赚一点钱,顾不了那么多,于是,假货、勾兑酒、霉米霉面都一齐上。受害的多是穷人,因为富人老早就不在小商店与集市上买东西。为了对付这些问题,政府会强制执行某些标准。但标准一高,成本上去了,穷人又消费不起。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曾经有过这样的报道:中国农村已经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最大集散地;在有政府部门去打假时,竟有农民出来说:“我们需要假货!我们也只买得起假货!”
这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奈,更是一种社会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