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组合理论认为,选择相关性小,甚至是负相关的证券进行组合投资,这样会降低整个组合的风险(波动性)。从实务角度而言,通过投资于不同的基金品种,可以实现整体的理财规划。例如: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流动性较高,收益低但较为稳定,可以作为现金替代品进行管理;股票型基金风险/收益程度较高,可以根据资产管理的周期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选择性投资,以保证组合的较高收益;而配置型基金则兼具灵活配置、股债兼得的特点,风险稍低,收益相对稳定。可以利用不同的基金品种进行组合,一方面分散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合理地进行资金管理。
4.通过基金经理来看基金的发展潜力
一个好的基金经理能给投资人带来滚滚红利,而一个能力不强的基金经理则会让投资人血本无归。如何考察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我们现在来做一些技术性、专业性的分析,这样有利于分析的准确性和专业度。可以通过证券选择和市场时机选择两个方面来评估。
证券选择能力是衡量一个基金经理的重要指标。我们从另一个方面,即将基金收益的来源与基金经理人能力联系起来考察。这种能力具体包括:基金证券选择能力评价和市场时机选择能力。
5.通过“业绩比较基准”看基金的投资回报水平
在证券投资基金领域要善于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评估基金价值及成长性。
(1)业绩比较基准。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是近两三年才为部分投资者所了解的名词。对于很多人来说, 接受业绩比较基准,从而接受基金业绩的相对表现,是一件挺困难的事。当你买的基金跌破面值,甚至滑落到0.9元以下的时候,基金报告里却偏说该基金“跑赢了比较基准,战胜了市场”,是不是让人感到酸溜溜的?
比较基准是用来评价投资组合回报的指标。如果你买的基金是以上证A股指数作为比较基准的话,投资运作一段时间后,我们将基金实际回报和上证A指的回报作比较,可以评估基金管理人的表现。如果基金发生了亏损,但是上证A指下跌得更厉害,基金经理就可以宣布自己做得比市场好;而如果基金赚了钱,但没有上证A指涨得多,基金经理反而要检讨自己的投资水平。
(2)相对的投资表现。引入“比较基准”以后,基金的业绩就成为相对概念了。在上涨的市场中,基金经理的压力很大,因为他必须更为积极地选股,才能保证自己战胜基准;而在下跌的市场中,也许只要保守一点,就可以战胜市场了。在近两年的中国股票市场中,由于大盘下跌的趋势比较明显,基金控制好仓位,战胜市场并不十分困难,所以绝大部分基金都是战胜基准的。
不过,就长期投资而言,战胜基准其实并非易事。因此,海外市场很多投资人已经放弃主动投资,而转向被动投资了,被动投资的典范是指数基金。比较基准对于指数基金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在指数基金那里,作为比较基准的指数就是基金跟踪的标的,实际投资组合要求完全复制指数的成分股,而投资管理的过程就是使跟踪误差最小化。国内目前也已经有了不少指数基金,像跟踪上证180的华安和天同指数基金,跟踪深圳100指数的融通指数基金。特别是华夏50 ETF指数基金,它追求最小的跟踪误差。
现在我国大多数主动投资的基金,往往以获得超越基准的收益率为其投资目标。比较基准的选择充分考虑到基金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风格。
6.通过基金评价来评估挑选基金
面对数百只开放型基金,许多投资者都感到很困惑,不知道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基金。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好独立的专业机构的基金评价体系,来帮助投资筛选。比如晨星的基金评级、证券时报基金评价系统,这些机构一般多采用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以第三方的身份进行客观的评价,而且定期在各专业财经报纸、网站等媒体上予以发布。
这些专业的评价系统一般都包括基金分类、基金业绩评价、基金风险评定与评级三部分,投资者可据此予以筛选。
第一,利用分类判定基金的风险、收益水平。通过基金评价系统中的基金分类可以容易地找到符合自己投资目标与风险承受能力的基金。
第二,利用各期限的基金业绩排名与份额净值增长率来判断基金在同类型基金中的历史表现。评价系统一般都提供了不同时间段内基金的业绩增长情况,用以反映各基金短、中、长期的收益状况。投资者可以参照当时的市场状况,来分析基金的投资风格与应对市场变动的能力。
第三,基金的星级代表其风险高速后收益在同类基金当中的排名,是一个反映基金投资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稳健的投资者可以把这个作为一个筛选器,尽量选取四星以上的基金,再结合其他的指标确定投资标的。当然,星级也仅是代表历史的表现状况,从动态的角度讲,投资者可以选取持续获得高星级的基金,或者星级连续上升的基金进行投资。
第四,风险控制水平也是衡量基金投资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证券市场总是涨涨跌跌,不断波动,基金的风险等级反映了基金投资组合应对市场震荡的能力与资产的变现能力。从长期来看,风险的控制能力甚至是投资成败的关键因素。
基金投资宜放长线钓大鱼
投资基金,最忌讳的是你用价值投资的手段分析一只基金,却用短线手法来交易。频繁的短线交易,不过是为券商带来了丰厚的手续费。曾经有一本关于投资的书叫做《客户的游艇在哪里》,说证券公司的经纪人鼓励投资者频繁交易,最后发了大财,买了游艇,可是客户们并没有在交易中赢利。
短线交易、波段操作的难度其实更大于长线投资,即使运气好,也不过只能挣点蝇头小利,因为缺乏足够的定力,常常在买进几天之后就匆匆卖出,然后再去寻找另外一只基金做“长线投资”。市场上经常可以见到的画面是,你在卖掉一只基金之后,它很快就开始上涨,然后你对着这只基金捶胸顿足。经过几次这样的“经典交易”后,你损失的不仅是宝贵的本金,还有投资基金的自信,失去自信后,你就应该和基金说再见了。
如果想要获得10年10倍的收益,换一种思路或许也能做到,很多人在基金上交易,都希望每年能获得巨额收益,比如一年翻番甚至更多,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常见的结局是,在10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内,你的本金已经所剩无几。如果适当降低你的目标,每年稳定获得30%的年收益,10年后也可以获得10倍的收益。
有一个“72法则”可以简单快速测算出你的资金翻番需要多长时间,用72除以你的预期年收益率的分子,得出的数字就是你的资金翻番需要的年数。假如你预期年收益是9%,你的资金大概在8年后翻番;假如你的预期年收益为12%,大概需要6年的时间实现翻番。所以,在基金投资上,投资者宜放长线钓大鱼。
另一个长期持有基金的重要理由是人民币升值对资本市场长期利好。
人民币升值一直被业内人士视为支撑股市牛市的重要因素之一,2007年,更是成了推动、支撑市场单边劲升的一个主要台柱。因为资本市场和本币挂钩,证券市场对货币价格很敏感,本币升值相当于股票价格也在同时升值。另外,人民币升值促使大量外来资金投入股市,有利于市场资金的扩容,增强市场信心。
自汇改以来,人民币走势已经经历了前期稳步爬升,2006年下半年加快升值,2007年迅猛走高的变化阶段。人民币汇率的一道道防御关口被轻松突破。人民币汇率形成了“加速跑”的高昂态势。
人民币升值的力量是巨大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股市会受到热捧。让我们看看各个国家与地区本币升值带来的影响。日本从1971~1989年的18年,日元对美元从360日元升到120,升值3倍;日本股市18年间从2000点涨到39000点,涨幅近20倍。新加坡从1985~1995年,新加坡元10年升了60%,股市涨到5倍;1995年后,大规模升值过程基本结束,股市大规模单边上涨的特征也结束了。
中国股市目前的涨幅与人民币升值预期相比,几乎算不上什么。对于这一点,不仅世界投资大师看好中国证券市场,境外的其他投资机构也是跃跃欲试,QFII的额度一直是境外众多机构投资者垂涎的美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股市蕴涵着很大的机遇。
如果我们从战略视野观察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就会发现,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发生变化,国际资本持续流入我国股票市场的动力就不会减小,它对于股市的影响就会大于经济增长与公司业绩因素带来的影响。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在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不变的大背景下,我国证券市场可能将继续演绎一轮巨大的牛市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