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与生活全集
342000000051

第51章 爱情婚姻经济学(3)

初恋:幼稚型产业,指在人生过程中,尚未拥有实现规模经济所需的经验或技术的恋爱。该产业通常需要教师或家长的保护,施以教育与责罚等关税壁垒。其结果通常是无疾而终,并被认为是宏观调控的成功案例。

先动优势: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为博弈中第一个采取行动的人,拥有他人不可比拟的优势。价值悖论通常于此时发挥作用,一箪食,一瓢饮,皆为莫大收益。这一悖论由以下事实解释:价格不反映亲吻的总效用,而反映它的边际效用。

失恋:在不完全竞争、不对称信息下的市场经济必然不稳定。令狐冲原来颇得岳灵珊芳心,在华山派可谓如鱼得水,但自林平之到华山之后,他的卖方市场受到双重冲击。根据最大收益原则,买主岳不群和岳灵珊最终选择了林平之,即为其中一著名案例。

多角恋:多角恋是在资源不足的前提下发生的。该商品是稀缺资源,该经济形式属于开放经济,其结果必将产生大量的失恋者。最后胜利的人通常遭受赢者的诅咒,即最高标价者为该商品支付超过它所值价钱,于是为之抑郁愤懑,并将因收益小于预期利润而影响后期恋爱的质量。败者将依成本最小原则行事,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商品。

失恋者:分摩擦性失恋和周期性失恋两种。前者因技术经验不足引起暂时性失恋,在改善以后有重新上岗机会,令狐冲即是汲取了经验教训,遂被魔教公主任盈盈购买。也有部分经验丰富者为寻求更理想配偶进行工作转换而产生,例如楚留香,陆小凤等人。周期性失恋则由总需求水平低下造成。

婚姻:长期交易,女性在GDP连续衰退之前,一种孤注一掷的选择。该交易的特点是一次买断,套期保值。另一种情况是男性在为性交与繁衍后代费用的权衡中,广度经济式的选择——同时生产性事和子息的成本低于单独生产两种产品的成本。隶属封闭经济。

丈夫:归宿,一项或多项税收最终的经济负担者。双重收费的受害者,要为购买婚姻的权利支付一定的初始费用,向岳家支付彩礼及体力、孝心;还要为购买妻子单独支付使用费,即每个月工资奖金上交。

离婚:夫妻双方或一方认为婚姻和家庭的存在,对于他或她而言是一种长期的成本高于收益的行为,在此前提下可能提出不再合作的意向。其诱因可能是丈夫、妻子各方面质量下降引起的价格衰退,或者是有另外更大的买方市场的出现,即婚外恋的产生。

婚姻风险与单身贵族

经济学家们通常用效用论来解释婚姻的衰变。边际效用递减是经济学的一条基本原理,说的是人们在消费同一种商品时,其效用随着单位数量的增加而递减。比如一个饥饿的人吃包子,第一个很好吃,效用最高,感觉最好,越到最后,越没有感觉,如果继续吃下去,就会恶心呕吐,产生负效用。如果我们把这条规律套用到爱情上,就会得到相似的结论,爱情的满意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初尝禁果的滋味一辈子不会忘记,年久月深,慢慢成了习惯,没了感觉,就像“左手摸右手”。既然在一起味同嚼蜡,各自另觅甘果,离婚也就顺理成章了。

婚姻变故的另一个原因,经济学往往用信息不对称来解释。几乎所有的西文经济学教科书在谈到信息不对称时都会提到二手车市场这个经典模型。在二手车市场上,车主总是比买者更了解车况。在对车况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吃亏的总是买主。男女恋爱过程中,双方既是车主,又是买主,他们总是隐瞒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公开或放大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即掩饰缺点,张扬优点。对方看到的往往是完美的你,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连情人头上长的虱子都是双眼皮的。有一些信息是难于捕捉到的,比如性格偏好、对父母的孝顺与否、发展潜力等信息。可一旦婚姻交易成功,进入了制度框架的约束内,双方的缺点就会慢慢暴露出来,如果这些缺点不算大事,人们总是宁愿修修补补,继续维持下去。倘若严重影响婚姻生活质量的话,那么,重新选择就在所难免了。

这里又涉及一个新的问题,就是离婚的成本问题,这些成本包括因离婚给各自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失。离婚的成本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婚姻合约前的沉没成本,主要是双方在实现婚约中的交易成本,婚姻持续时间越长,沉没成本越大。二是道德成本,即因离婚导致的品头论足,亲人和同事对你的舆论等。三是离婚对家庭、对自己心灵伤害的成本以及对下一次婚姻的负面影响。四是解除婚约的交易成本,如诉讼的费用、耽误的时间和精力等。如果离婚成本太大,人们就会继续维持下去,特别是在把离婚与道德问题联系起来的环境中,很多人会选择不离婚而维持“白开水”式的婚姻。倒过来看,如果的成本为零,就不会有人结婚。

与婚姻纠缠不清的另一个问题是“二奶”现象。为什么“包二奶”这一现象越来越普遍,我们只能用成本理论来做出合理的解释。首先,“包二奶”是一种纯粹的经济行为。当事人不是典型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是采取定时定量交钱,随时随地供货的方式来进行交易。其次,“包二奶”是一种理性的经济决策。它有两个参照系:一是纳妾。这是一种事实婚姻,男人要承担对此“姨太太”丧失性趣之后的“法定”支付,花费相对较大。二是嫖娼。对于有身份的男人而言,这种行为有失体统,且安全系数太小。

同时,以上两种参照系在大多数国家都属违法行为,而“包二奶”则避免了这两种选择的弊端,采取的是阶段性占有,随兴趣享受的消费方式。被包的女人,既不是妾,又不是娼,既免了长期受苦的可能,又免了被人轻视的身份。双方各有所得,皆大欢喜。第三,包二奶又是一种相对经济的投资。市场是变动的,各种资源的余缺、供需、价格、质量都是变数,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适当地储藏一批,虽然需要投入一些保养费,但可以随时支配。这也符合用兵逻辑: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一句话,“包二奶”的经济意义,就是将某种资源进行阶段性囤积,暂以租借或短期购入的方式,转化为内部可支配的生产资源,以备随时投入到使用程序中。

总之,婚姻是一种交易,而任何交易都是存在风险的。投资理论认为,“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婚姻的制度约束及性质决定了婚姻只允许有唯一的赌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由于女性的折旧率高于男性,因此女性的婚恋风险也较男性大得多。婚姻的风险来自多种复杂的因素,为了规避风险,人们在选择对象时,总是陷入周密的计算与考虑之中,房子、票子、车子、对方的职业、健康等非纯粹爱情因素成为婚姻是否安全的重要考量指标,婚前财产公证、家庭开支AA制等各种杂音乘虚而入,使原本应是两情相悦的爱情婚姻蜕变成对数量的计算与追逐,使得爱情的领地越来越小,这种理性牢笼成为现代人婚恋中的不能承受之重。

婚后女性的生活很可能不美满,那么选择单身的女性过得又如何呢?

感情的问题,同样也是利益权衡的问题,只不过这里的利益包含了感情而已。爱情和婚姻就像其他人类行为一样,寻求的是实实在在的收益,必然经由理性的选择,并符合经济学效用最大化的理性分析。在经济学家看来,单身同样是一种经济理性的选择。

一次性的男女感情交往就像是购买日用消费品,而婚姻好比是购买耐用消费品。婚姻是需要很大投入的产品,包括丧失一些个人的自由、时间投入、资金投入,在茫茫人海中搜寻中意的男子必需的搜寻费用,找到之后的交往费用,另外婚后每天培养感情还需要投入一些流动资本。

单身女子走入婚姻的机会成本更大,所以宁愿选择单身。一般来说,这个群体的收入高于普通群体,正是因为经济上的独立这个前提条件,她们无须依赖男性,而对婚姻挑三拣四。旧时代的女子单身极少,因为那时的女子一无所有,完全没有经济地位,嫁给男人,失去的是自由,但可以得到饭碗。在现代社会,一个优秀的职业女子面临许多选择,她有很好的工作机遇。对于商家来说,让女人变美永远是最佳的卖点,对于单身女子来说就更是这样。

第三,她们在交友上的费用会高于同龄的已婚女子。情感交流的天然需要,因为不存在婚姻的耐用消费品,单身女子就需要用交友这样的日用消费品来替代。所以,我们看到,已婚女子出门很少,一般都在家中相夫教子,而单身女子则经常会出现在各种热闹时尚的场合。当然,对于一些对婚姻还心存期望的单身女子而言,交友还包含着搜寻的动机,搜寻她的耐用消费品。她购买日用消费品,真正目的在于寻找自己的耐用消费品。

第四,她们为失衡的心灵找回心理平衡的投资更多。单身女子的感情和事业更容易出现失衡状态,这时她们需要看心理医生、找朋友倾诉、买玩具狗熊或者养宠物、读圣经、上教堂。她们还需要酒和药品,比如镇静药安眠药抗抑郁药。她们用阅读来消耗的时间会比已婚女性多,用于CD、DVD的投资也会更大。当心理失衡到一定程度,婚姻也许会成为单身女子的新的选择。一个单身女子到了整夜独看碟的地步,就很可能会现实地开始考虑建立一个家庭了。

第五,单身女子为未来与老年的保障投资的更多。婚姻其实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社会保障措施。单身女子没有可指望的婚姻,对未来的担忧会更多,所以会想办法为自己保障。一般说来,男性会中意带来更大活动空间的车,而女性则更中意于买房,以获得安全保障。如果到了一定年龄,比如35岁以上,她们更会开始为养老做安排,会更愿意购买社会保险。所以,她们其实是保险的重要市场。

学好经济学,成为恋爱高手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爱情,亦有别样乐趣。

“欲望是无穷的,但资源是有限的”,经济学主要探讨的是如何在有限资源下将资源作最佳的配置。如果将恋爱中人的相处看做是“经营爱情”的话,那么对于人而言,“精力是有限的,但欲望是无穷的”。每一名恋爱中人都想投入更多的时间或金钱,让爱情更感动、更温馨、更浪漫,但是精力有限,也正因为如此,如何在有限的精力下将谈情说爱变得浪漫、温馨,成为大家所追求并期望解决的矛盾。

我们先看一则爱情故事:

有一位小伙子带着女友出去游玩。途中,小伙子想吃雪糕,问女友是否也要。女友回答不想,结果小伙子带了雪糕与橙汁边吃边走过来,此时女友甚为不悦,埋怨男友不体贴:“为什么你只买自己的份?”小伙子一脸无辜地回答:“你不是不想吃吗?”接下来一路,气氛凝重,自然也玩得不尽兴,双方差点分手。无奈之下,他们找双方都熟悉的朋友帮忙调解。

朋友问女方:“为何不高兴?”那女孩说道:“类似情形已发生多次,他一点都不体贴。我不想吃雪糕,但我想喝橙汁。”“那你当时为什么不说?”女孩说:“我怎么知道他要买橙汁?”女孩仍然气呼呼。

接下来朋友打电话给男方,询问:“你为什么不帮她买饮料?”“她当时感冒,我想过买热饮,但没卖的。怕她喝凉的对身体不好,所以就买自己的份。”朋友说:“你有没有告诉她这些原因?”“常为这些小事吵,看她不悦,我也不想再多说。”小伙子回答。

二人因为一瓶橙汁与一个雪糕闹了许久情绪,好在僵持了一段时间后两人又和好如初。

这个故事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在恋爱中,女方的要求一般都会多些,她们一般都会希望男友能主动了解她的需求,觉得如果要自己开口,就没意思。男方则希望女友能少一些要求与矜持。女方却认为如果男友不主动有所表示又怎能显出对方是爱自己呢?正因为多数人都认为情侣或夫妻应如此,所以要求对方也就变成理所当然,提出任何需求似乎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