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苹果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3423800000002

第2章 苹果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操作程序(1)

一、病虫害的调查方法

评估果园害虫发生水平是果园综合管理生产制度(IFP)的基础,只有依据可靠的害虫数量评估,才能做出科学的防治决策。以避免盲目用药,同时避免造成产量损失。如果不具备病虫害生物学知识,建议聘用技术人员来监测和治理苹果病虫害。借鉴新西兰的果园综合管理生产制度手册,结合我国果园情况制定病虫害调查方法。

害虫监测方法,包括在特定的时间内对一小部分害虫进行取样,取样方法尽量简化,以便用较少时间就可完成,并能做出正确的防治决策。

在新西兰,每个种植者必须保存一本记录防治病虫害措施的册子。这本册子作为每年评价生产的依据,对于产品的销售有直接影响。在许多情况下,果园病虫害预防可通过果园卫生管理得到解决,如果必须使用化学药剂,要尽量避免伤害天敌。

1.取样部位

每个取样单位为15~30亩,但必须分品种进行取样,因为不同品种对害虫敏感性有差异,如卷叶蛾喜欢短枝型和晚熟品种,粉蚧喜欢大树。不要有意取高密度虫量样本,不要只在周边取样,要使整个区域有代表性。

如果品种混栽要分别取样,分别记载,如果技术熟练,可以进一步调查,如建立捕食螨与螨的数量关系调查。取样要在整个区域多点取样,每点可少取样本,不要在少量树上取大量样本。

2.调查方案

调查方案分叶片调查、新梢调查、枝干调查和果实调查。

(1)叶片调查。由于有些病虫害起初先在内膛成熟叶片上为害,对这些叶片进行取样,利于早期发现、评估病虫害发生水平。其中对象包括叶螨、潜叶蛾及其天敌,褐斑病等。

简化的取样方案,每个果园可以采用5点取样,每点取样可以调查4株树,每株分别取内膛5个叶丛枝上成熟叶片1个,共取20株,100片叶。每周调查1次。如果人员充裕,可以每株取样25片叶子,共取样500片叶子,大样本更能准确判断病虫害发生状况。

(2)新梢调查。对于喜欢为害新梢的病虫害,只有及时对新梢进行取样,才能掌握其发生动态,主要对象包括蚜虫、卷叶蛾、盲蝽,斑点落叶病及其天敌等。同样每个果园可以采用5点取样,每点调查4株树,每株调查5个梢,调查20株,100个梢。每周调查1次。也可每株调查25个新梢,共调查500个新梢。

(3)枝干调查。对于周年在树上为害,扩展比较慢的病虫害,可以在生长季初期和末期进行普查,了解其基本分布与发生状况,指导制定防控方案。主要对象包括苹果绵蚜、介壳虫、腐烂病等。每个果园采用5点取样,花前普查,调查株发生率,每园调查20株。苹果绵蚜调查每株调查主干和4个大枝20个剪锯口。介壳虫调查2年生枝5枝,从基部向端部调查30厘米长。腐烂病调查发病大枝数和总大枝数,分级确定为害程度。同时,在生长期可以不定期调查。

(4)果实调查。主要在为害期集中对为害果实的病虫害进行调查,其中食心虫调查包括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桃蛀螟等,介壳虫包括康氏粉蚧、梨圆蚧等,还有其他害虫,可以从为害初期开始,定期调查,掌握发生动态,为制定防控决策提供依据。

每个果园采用5点取样,分品种调查,每点调查2株树,采收期调查蛀果率每株调查中上部100个果实,每园调查1 000个果。生长期调查监测卵果率,每株调查100个果,调查1 000个果实。

3.诱捕器监测

利用诱剂制成诱捕器,挂于果园对害虫进行监测,具有方便、灵敏的特性,为掌握害虫发生动态提供了便利,但目前多数害虫只能监测发生高峰期,对监测发生量与防治决策的关系,多数害虫需要深入研究。性诱剂诱捕器监测包括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金纹细蛾、卷叶蛾等。可每100米挂1个诱捕器,每园挂4个诱捕器,一般挂在树冠北面背阴处,高度在1.8米左右,诱捕器周围比较空旷,多数害虫采用每周调查1次,并将诱捕器编号,记录每个诱捕器诱蛾量。

二、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

1.防治指标的意义

目前推行的果园综合管理生产制度,其核心是建立在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基础之上,尽量采用环境可以接受的措施防治病虫害,当病虫害发生达到将要为害作物造成损失时要及时进行防治,其中病虫害的防治指标成为基本的要素。我国于1975年在全国植保大会上提出“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目前综合治理的概念为:“从农业生态系整体出发,充分考虑环境和所有生物种群,在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因素控制病虫害的前提下,采用各种防治方法相互配合,把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为害水平以下,并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经济允许为害水平是实际操作中衡量病虫害防治的标尺,防治指标是经济允许为害水平评估中害虫数量的具体密度,是实行科学治理的关键标志。

2.影响防治指标的因素

经济允许受害水平由下式决定:

其中:L为经济允许损失;C为防治费用;Y为产量;P为产品价格;E为防治效果。

制定防治指标要考虑影响其形成的因素,防治费用受到防治方法、农药种类、人工费用等影响,产量受到土壤、人工管理、气候、大小年等的影响,防治效果受防治方法、使用农药种类、操作技术等方面影响,要考虑害虫为害特性,为害果实和为害叶片造成的损失不同,不同虫口密度、龄期为害程度不同,作物对为害的反应受到补偿能力、生育期等的影响。在具体的每项因素中又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如为害程度受到为害部位、为害时期的影响,而产品的价格又随着市场的变化随时在波动。因此,经济允许为害水平是一个理论上的指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考虑综合多种因素,尽量选取具有普遍意义的要素数值。

3.苹果害虫防治指标的使用

目前我国苹果生产中多数防治措施是凭经验决定,缺乏科学的依据,虽然过去对苹果害虫的防治指标也进行了一些研究,但由于其受多种因素影响,在生产中难以推广使用。为了切实利用防治指标指导生产,如果将其划分为理论指标和操作指标可能会更利于推广应用,操作指标是在理论指标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各种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后简化而成,是理论防治指标简单化、具体化,并可根据条件变化修订。据此想法,现将目前我国苹果园发生的害虫防治指标汇总(表1),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根据当地果园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考虑的主要因素简化为果园的产量水平、防治费用、防治效果、需要兼治的病虫害、气候状况、栽培习惯等。

4.防治指标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收集整理的操作指标有些是过去多年前的研究结果,有些是引用国外的资料,适用性有待验证,各地可以根据生产情况适当调整,并且认为建立起防治指标体系框架以后,可以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在喷洒农药后,对其控制效果可以跟踪监测,逐渐修订完善防治指标的适用性,以避免造成盲目使用农药的局面。

此外,在整个苹果生产过程中,要有一个完整的病虫害控制计划,建立以生态控制为中心的综合治理模式,从栽培措施、生物防治、人工防治、物理防治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生长季进行定期监测,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针对主要病虫害进行监测,随时掌握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动态。采取措施时要兼顾其他病虫害的控制。在保证丰产丰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农药使用,减少劳力投入,达到果品安全生产的目的。

三、以生态控制为中心的病虫害综合治理

关键措施

1.果园卫生与树体保健

许多病虫害常年定居在果园,冬春清除病虫源对生长季防治至关重要。例如,早期落叶病、金纹细蛾在落叶中越冬,树上的病僵果、枯死枝是来年的炭疽病、轮纹病、腐烂病的重要传染源,发芽前腐烂病、枝干轮纹病在树上暴露明显,将这些病虫源及时清理出果园,可显著降低生长季的为害。对刮净的病斑应及时用5%菌毒清水剂30倍涂抹,在花芽膨大期再用5%菌毒清水剂100倍全树喷洒。而对白粉病、红蜘蛛、介壳虫严重的果园,可改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洒。保持果树健壮是防治病虫害的基础,许多病虫害的为害与果树的不健康状态相关,腐烂病、轮纹病都是弱寄生菌,当树体衰弱产生坏死皮层时,为病菌提供了定居的场所,病菌也易于侵入衰弱的活组织。营养的失调也使果树抵抗力减弱。因此,果树套袋时疏果使树体负载量得到合理控制,利于树体保健。

特别注意调节树体营养,目前不少果园钾肥不足,缺钾果树易发生腐烂病、轮纹病等,偏施氮肥促使红蜘蛛暴发。所以,应定期进行果园营养分析诊断,保持树体营养平衡,卫生与保健是抵御病虫害的基础。

2.果园生草增加生物多样性

在果园行间有间隙时,果园间作绿肥是病虫害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绿肥不但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并可改善果园内微生态环境,间作绿肥可显著提高果园生物多样性,种植合适的绿肥,其上寄生的昆虫可作为天敌的饲料,进行果树害虫天敌的天然饲养。

可在果树蚜虫、红蜘蛛发生期割倒绿肥,驱使天敌上树控制为害,通过比较试验,种植毛叶苕子繁殖的优势天敌为小花蝽,种植三叶草在开花期瓢虫为优势天敌,果园生草以豆科植物为理想选择。当果园比较郁闭,或者不适合种植绿肥时,可以选择果园自然生草,在农事操作时,剔除果园滋生的恶性杂草,保留适合当地生长的一些低矮、阔叶性杂草,也能够起到保护果园生物多样性的作用,要改变目前进行清耕管理的习惯。

3.果实套袋防病虫

目前果实套袋栽培在各果区大量推广,果实套袋不但可以提高果实外观品质,最主要的作用是防止果实病虫害的发生,其中苹果轮纹病一直是果园病虫害防治的重点,平原区不套袋的苹果园一般年份烂果率为30%~40%,严重年份烂果率可达80%以上,套袋以后苹果轮纹病基本得到控制,平原区烂果率也在5%以下。过去桃小食心虫也是大部分果园病虫害防治的重点,在桃小食心虫产卵前套袋以后,防止了桃小食心虫的发生。目前套袋技术趋于成熟,有套双层纸袋、单层纸袋、纸袋+塑膜袋、单套塑膜袋等。根据地区、病虫害发生程度、生产果实品质要求选择套袋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