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基础与实务
3434900000003

第3章 管理与管理学(2)

1.3.2 管理对象

管理对象,是管理者为实现管理目标,通过管理行为作用其上的客体。

一般来说,组织内部一切资源、事物和组织活动都是管理对象。首先,管理总是对一个群体或组织实施的,所以,管理对象首先可以理解为不同功能、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而任何社会组织为发挥其功能,实现其目标,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或要素。所以,第二,管理正是通过对这些资源或要素进行配置、调度、组织,才使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因此,这些资源或要素就成为管理的直接对象。第三,任何组织要实现其功能或目标,就必须开展一些职能活动,形成一系列工作或活动环节。只有对这些职能活动或工作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目标的实现。这样,这些职能活动或工作环节也成为管理的对象。因此,管理的对象应包括各类社会组织及其构成要素与职能活动。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管理对象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为了方便,研究过程中经常会对管理对象进行分类。比较有代表性的关于管理对象的分类有“七要素”,也称“7M”,是指人员(Men)、资金(Money)、方法(Methods)、机器(Machines)、物料(Material)、市场(Market)、士气(Moral)等;还有“五要素”:人员、物料、机器设备、资金、方法等。

本书将管理对象分为三类:组织、资源要素与职能活动。这三者都作为管理对象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本质上是合为一体:资源要素是构成组织的细胞,其动态组合与运行构成了职能活动;资源与活动又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组织及其行为。组织、资源、活动是管理对象的不同形态,它们都受管理行为的作用,共同影响着管理的成效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1.组织

所谓社会组织,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完成特定任务而结合在一起的人的群体,一般指具有法人资格的群体。社会组织可以因不同的标志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是按组织的社会功能性质来划分:政治组织,如政党、政府等;经济组织,主要是工商企业,即以赢利为目的,从事经济职能的组织,这是社会组织的主体;文化组织,包括教育和各种文化事业单位;宗教组织,如教会;军事组织,主要指军队;其他社会组织。以整个社会组织为对象进行管理的人,主要是组织的上级领导或社会组织的最高层管理者。而更多的管理者是以组织内部的要素或活动作为管理对象的。

社会组织内部的单位或部门。这是指在各种社会组织(独立法人)内部设置的各种单位或部门,既包括履行组织基本职能的各业务单位,又包括行使各种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各种部门。它们不是独立的社会法人,只是社会组织内部半自治性的群体或组织。社会组织内部,除最高管理层以外的大部分管理者都是以这类内部组织为对象进行管理的。

2.资源或要素

组织的资源或要素,作为管理的直接对象,各有其特定的属性与功能。只有对这些资源或要素进行科学的配置与组织,才会有效发挥其作用,以保证目标的实现。管理者必须了解这些资源或要素的属性与功能,以便加以科学的组织和协调。

关于管理要素的构成,管理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管理要素包括人员、资金、物资设备、时间、信息等。

(1)人员。人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人是管理对象中的核心要素,所有管理要素都是以人为中心存在和发挥作用的。人员作为管理对象,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从生产力角度看,人是作为劳动要素出现的,管理者通过合理运筹与组织,实现劳动者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最佳配置,提高劳动的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人又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管理者要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中,通过科学的领导和有效的激励,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性,以保证目标的实现。德鲁克非常重视人的作用,他认为“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组织聚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员,才能使该组织充满生机和活力。

(2)资金。资金包括资金、费用、利润以及反映这些内容的有关账务。资金是任何社会组织,特别是营利性经济组织极为重要的资源,是管理对象的关键性要素。要保证职能活动正常进行,经济、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就必须对资金进行科学的管理。合理筹措资金,正确核算资金,科学分析资金,管好用好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提高管理效益的关键,是管理者管理职能的重心所在。

(3)物资设备。物资设备包括组织的各种设备、厂房、产品、原材料等。物资设备是社会组织开展职能活动,实现目标的物质条件与保证。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使物资设备的数量、质量、技术、经济性等能满足组织活动的正常需要。提高物资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物资设备的作用,保证组织活动的顺利进行,是管理者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4)时间。时间包括工作时间、上下班时间、完成任务的时间、履行合同的时间等。时间是组织的一种流动形态的资源,也是重要的管理要素。管理者必须重视对时间的科学管理,真正树立“时间就是金钱”的意识,科学地运筹时间,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

(5)信息。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信息已成为极为重要的管理对象。管理活动需要信息,信息也需要管理。现代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已不再直接接触事物本身,而是同事物的信息打交道。信息既是组织运行、实施管理的必要手段,又是一种能带来效益的资源。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并科学地管理好信息。

3.职能活动

组织职能活动是由一系列具体活动构成的,一切活动都属于管理对象的范畴。因此,最经常、最大量的管理对象是社会组织实现基本职能的各种活动。管理的功效,主要体现在组织的各种职能活动在管理的作用下更有秩序、更有效率、更有效益。管理者正是在对各种活动进行筹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中,发挥着管理的功能。

1.3.3 管理职能

20世纪初,法国工业学家法约尔在其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写道,所有管理者都行使着五种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两位教授孔茨和奥唐内尔在教科书中把管理的职能划分为以下五种: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控制,全书的结构安排基于这种职能划分。现在大多数流行的教科书依然按照这一体系编写,只不过这些教科书中,管理职能一般被压缩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种。国内的教科书,对管理职能的划分也各有不同,大部分教材中习惯于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五种职能作为教科书的主要体系。

本书中介绍的管理职能也是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组成的。本书认为,任何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实施有效管理,都必须要履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的五大基本职能。

1.计划职能

计划职能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工作所进行的筹划活动,是组织在未来某个时候要达到的目标,是组织决定由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去完成什么任务,为什么要完成该任务,如何完成该任务,将会使用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以及人与人之间怎样分工、协作的一种科学安排。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里的预就是计划。组织活动没有计划,就不能获得成功;组织没有计划就不能生存发展。

计划职能主要包括:调查与预测,制订目标,编制计划,选择活动方式等一系列工作。计划工作是管理的起点,确定目标和实现途径是计划职能所要完成的两大任务。目标反映组织活动的未来终点,指出我们将要到哪里去,而途径则是连接当前与未来的桥梁,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到达目的地。任何管理者要想将工作做好,无论大事小事,都不可能缺少事先的筹划。计划职能是管理者的首位职能。

2.组织职能

组织有静态组织和动态组织之分。静态的组织是指具有宗旨、目标、任务的人群组成的群体,如政府、政党、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动态的组织则是指群体为了实现目标所采取的具体行动、活动、行为,如机构设置、工作安排、员工培训、活动开展等。通常来说,组织职能中的组织主要指动态的组织,也即是人们围绕实现既定的目标和计划,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确定各岗位成员的分工协作及隶属关系的行为。组织是使群体内各部门、单位、人员之间的责、权、利一致并彼此协调,以保证组织目标顺利实现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组织职能的内容主要包括:根据计划中所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分析并确定为完成这些任务,组织应具有哪些工作职能;根据以上分析所确定的职能,组织应设置相应的机构以分解、落实哪些机构履行哪些职能;对组织各个部门和机构的职能进行细分,据此定岗定员,确定不同岗位、人员的权利、义务和相互之间的协调合作的关系;根据每一工作岗位的工作简繁,责任轻重配备工作人员;对各级管理人员乃至全体员工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履行岗位责任的能力;建立健全各项管理的规章制度,使全体组织成员前进有方向、行为有规范、工作有依据、检查有标准、组织活动有成效。由此可见,组织职能内容繁多复杂,是管理者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3.领导职能

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指挥、率领、引导和鼓励下级,为有效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的行为过程。领导职能是通过领导者的领导行为和活动方式来实现的。

领导职能一般包括: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配备好组织的领导班子;做好决策工作;合理用人;运用权威,实施指挥;激励下级,调动其积极性;进行有效沟通,等等。凡是有下级的管理者都要履行领导职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管理者领导的内容及侧重点各不相同。领导职能是管理过程中最常见、最关键的职能。

4.控制职能

控制职能是通过对计划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掌握工作的实际进展情况,把这种实际情况和计划要求相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偏差,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偏差的活动。组织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的,每时每刻都会遭遇意想不到的障碍和困难,必须应对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为确保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管理者必须自始至终地对组织各项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或预见到偏差后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保证组织活动按计划进行。

控制职能一般包括:制订标准、衡量工作、发现问题、纠正出现的偏差、解决问题等一系列工作过程。工作失去控制就要偏离目标,没有控制就很难保证目标的实现,控制是管理者必不可少的职能。但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管理者控制的重点内容和控制方式则是有很大差别的。

5.创新职能

一般认为,创新是淘汰旧的东西,创造新的东西,它是一切事物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事物内部新的进步因素通过矛盾斗争战胜旧的落后因素,最终发展成为新事物的过程。管理中的创新对于管理的意义非常重要,它是组织不断发展的源动力。

创新职能包括:目标创新、观念创新、组织机构创新、制度创新、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经营创新以及环境的创新等。

通常来说,在理论上,管理五大职能的前四个职能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在时间上是继承的,但现实生活中,管理活动并不是严格按照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样的顺序来进行的。组织中的各项管理活动在时间上彼此重叠,在空间上相互交融,多数管理者往往在自己的管理实践中同时进行着若干种不同的活动。另外,创新职能是前四个职能发挥作用的共同要求,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活动都需要创新,创新提高了管理的竞争性,而创新职能也要建立在上述四大职能作用正常发挥的基础上。总的来说,这五大职能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1.3.4 管理原理

管理原理是指管理活动的根本依据和准则,是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它是管理学在不同业务领域都须应用的概念、理论、准则和方法,反映了管理的基本规律。管理原理是对管理实践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而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管理原理具有客观性、概括性、稳定性和系统性的特征。现代管理原理主要包括系统原理、封闭原理、反馈原理、弹性原理、能级原理、人本原理、动力原理、效益原理、责任原理等。本书只介绍其中的几个主要原理。

1.系统原理

系统原理是从系统论的角度认识和处理管理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其内容包括管理的系统观点、系统分析方法和系统模式等。它要求管理应从组织整体出发,按照系统特征的要求从整体上把握系统运行的规律,对管理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系统优化,并按照组织活动的效果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控制组织系统的运行,最终实现组织目标。系统管理原理可以简单表述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社会经济技术系统,管理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设计并运作好这个系统的活动。

系统论的观点认为,任何管理都不是孤立的、个别的、单因素的行为,而是若干个和外部环境有着特定关系的、互相联系的部分有机结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因而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活动是一种系统的活动。任何管理都要从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出发,从各个组成部分的协调和统一出发,这就是系统原理的思想。

管理是一个系统,首先就表现在管理的目的总是多重目标的结合。当提出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任务时,必须同时强调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当力求实现一定产量时,必须保证达到一定质量,不超过一定的消耗标准;当企业提出“质量第一”时,实际上就存在着“成本合理”等目标,因此协调多目标的活动就是一种系统活动。

管理的系统性,还表现在管理总是多方面要素的综合。人、财、物、信息等都是管理的要素。经济活动中,不存在没有人参与的管理,不存在不耗费或不需要任何财力、物资的管理,也不存在不接收或不输出任何信息的管理。充分利用各种要素,使它们紧密结合,协调行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实施任何管理必不可少的条件。各要素协调越好,管理越有效。

管理的系统性,还表现在管理总是多种职能的统一。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不存在只行使一种职能便可实施的管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等职能的统一才构成管理。它们既在各管理环节分别行使,又在同一环节中统一体现。

在现代管理活动中遵循系统原理就意味着: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必须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组织要能够正确处理组织内部与外部、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要懂得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确定正确的组织目标(短、中、长期目标);组织能够合理运用所需的各种要素和资源。

2.人本原理

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人本原理强调管理应以人为中心,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发展人,这是把管理活动做好的根本。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源,因此,一切管理都应为人服务,做好人的工作,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在管理的过程中,以人的管理为中心,多种方法并用,对组织成员积极鼓励、不断挖潜,使组织成员心情愉悦、身心放松、关系和谐、热心参与,深深热爱组织的价值观和人文氛围,发扬主人翁精神,在推动组织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对管理思想发展史的了解中,我们可以看到,从20世纪末开始,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特点就是从“物本管理”到“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原理的实质在于:在管理中,应当把人看做最主要的管理对象和最重要的资源,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及依靠广大员工实现组织发展,运用各种激励手段,调动和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管理过程中贯彻人本原理,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组织内的人际关系。组织是由两个以上的成员组成的人的集合,组织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因此,组织内部要维持和谐氛围、彼此信任、相互帮助,避免不团结、内耗的事情的发生,使成员之间凝聚力更强,以顺利达到组织目标。另外,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形成的合力、产生的团队精神对于成员发挥自身的潜能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在组织面临特殊困难和危机的时刻,更能紧密团结,帮助组织顺利渡过难关。

(2)实行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性化管理包括发扬组织内的民主精神、对成员进行目标管理等。在一个组织中,当大多数员工的知识水平、职业素质都能保持在一个较为理想的水平的时候,管理者不妨在自己的管理手段中加入大量的人性化因素,创造出自由、宽松、民主的气氛,鼓励员工自我管理,充分尊重合理的工作思想和感情,采用正强化的激励方式,以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

(3)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对各种组织内资本的投资中,对人本身的投资是最有价值、回报最高的。将员工作为资源进行开发、挖潜是非常符合人力资本特点的。组织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要在组织成员工作的整个服务期间全过程进行,即从人员的招聘,到员工培训、绩效考评、激励沟通。而人本角度上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要求更加重视组织成员的培训和激励工作上,要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不断提高人的素质。

(4)形成优秀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组织在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一个好的组织除了要拥有过硬的硬件条件,例如先进的机器设备、生产技术,现代化的人才,还应该在组织内部形成一种有效的“软约束”,它体现在组织长期行为活动中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对组织成员进行良性的导引、约束、激励、凝聚等作用。

3.效益原理

效益是管理活动的最终祈求,是管理的永恒主题。效益是有效产出和其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可以用社会和经济两个角度考察,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重视效益,追求效益,以最小的消耗和代价获取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管理的效益原理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在考察效益时,必须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起来,经济效益指的是既能节约消耗,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收益,又能符合市场交换的需要和人民生活消费需要的效益,它一般可以用若干经济指标来计算和考核,可以用货币数量统计和表示,如利润、上交税金、收入等。而社会效益具有间接性,指的是从长远和全局看,是否符合人民生活、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利益,往往是无形的、长期的、难以用货币来计量的,如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精神文明、后代幸福等。总的来说,管理应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管理者如何追求自身工作的效益呢?效益是管理的根本目的,管理就是对效益的不断追求,这种追求是有规律可循的。

(1)经济效益是管理效益的直接形态体现。在实际组织工作中,评价管理效益,首先必须从组织成员创造的经济效益来考虑。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利用最小的投入或消耗,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效益,对社会做出贡献。“效益”包括“效率”和“有用性”两方面,前者是“量”的概念,反映耗费与产出的数量比;后者属于“质”的概念,反映产出的实际意义。效益表现为量与质的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2)局部效益必须与全局效益一致。局部效益与全局效益之间的关系很特殊,有时候两者是统一的:如果全局效益很差,局部效益就难以提高,而局部效益提高往往又会带动全局效益的提高,所以局部效益是全局效益的基础。但是有时候两者又是矛盾的:从组织的宏观角度来讲,全局效益是一个比局部效益更重要的问题,当两者发生矛盾冲突时,必须把全局效益放在首位,做到局部服从全局。

(3)管理应该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组织管理者不能短视,只满足于眼前的经济效益水平,而应时刻将组织置于一种危机压力下,时刻准备接受来自市场的激烈竞争,不断研究新品种、开发新技术,生产出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以应对时代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要求。组织管理者只有不断增强组织发展后劲,积极进行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人才开发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确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要以提高效益为中心。效益原理强调千方百计地追求管理的更多价值。追求的方式不同,所创造的价值也不同,一般表现为下列情况:耗费不变而效益增加、耗费减少而效益不变、效益的增加大于耗费的增加、耗费大大减少而效益大大增加。显然,最后一种是最理想的目标。为了实现理想的管理效益,必须大力加强科学预测,提高决策的正确性,优化系统要素和结构,深化调控和评价,强化管理功能。

4.动力原理

动力原理的含义是指,在现代组织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一切手段,调动各种管理要素和机制来激发组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管理动力系统主要由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和工作动力组成。

(1)物质动力。大多数组织成员都会受到物质利益的驱使,因为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良好的物质条件始终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忽视组织成员的物质要求,会导致管理活动失败;尊重人们的物质需求,会使员工充满工作干劲。当然,一味地使用物质手段,夸大物质动力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因此,物质动力还必须和其他类型的动力配合使用。

(2)精神动力。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动物,人的精神世界非常丰富,所以精神层面上的驱动力也是管理者激励手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动力是指组织形成一种可以有效影响成员的价值观、理想、信仰等精神方面的追求的动力。精神动力可以与物质动力互补,同时,精神动力发挥的效用更持久、更稳定。

(3)信息动力。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的高速发展已经使得现代组织必须依赖信息开展工作。信息的拥有量和利用程度是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高低的象征;组织中的信息发展也成为组织活动的神经系统,是组织经营运作的关键性资源,是组织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信息对于组织成员来说也是举足轻重的,人们通过对信息的掌握来了解社会、收集情报,通过对信息的掌握来协调关系、进行沟通,通过对信息的掌握来比较差距,以求进步。

(4)工作动力。工作本身也是一种动力。科学地进行工作设计,赋予工作更多的新鲜感、挑战性、刺激性,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使他们更积极主动投身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去;合理地授予任务与职权,使组织成员更负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工作动力形成的基础包括:不断晋升发展的欲望;组织内外的竞争压力;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等等。

在管理中,必须综合协调运用上述各种动力,并根据不同的环境、时间、条件和对象,有针对性、有侧重地选择不同动力。

1.3.5 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是在管理活动中为实现管理目标、保证管理活动顺利进行所采取的工作方式。管理方法是管理理论、原理的自然延伸和具体化、实际化,是管理机制的实现形式,是管理原理指导管理活动的必要中介和桥梁,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它的作用是一切管理理论和原理本身所无法替代的。

管理实践的发展促进了管理学研究的深化。在吸收和运用多种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管理方法已逐渐形成一个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研究领域。

1.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指管理者通过对被管理者进行思想、知识、技能等的教育,提高管理对象的全面素质,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劳动者。

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教育和知识技能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民主、法制、纪律、政策教育等;知识技能教育主要是提高组织成员的文化水平、业务技术水平,提高工作能力,保证工作质量的教育。

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大众传媒、组织传媒、工作竞赛、典型示范、预防教育、诱导、讨论、对话、说理、批评和自我批评、谈心等。

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主要有下列几种方法。

(1)正面教育法,即向管理对象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系统的科学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文化知识武装人们的头脑。

(2)示范教育法,即以先进典型为榜样,运用典型人物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教育群众,从而提高人们思想认识和觉悟的一种方法。

(3)比较鉴别法,即对不同事物的属性、特点进行对照,通过比较得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提高人们思想认识和觉悟的方法。

(4)个别谈心的方法,即针对管理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使上下级之间在平等、无心理压力的气氛中交换意见,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思想问题。

(5)自我教育法,即受教育者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做思想工作的方法。它是在群众有较高自觉性、力求上进的心理基础上和较好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思想教育,它能发挥受教育者自身的教育力量,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于一体,主动积极、易见成效。

(6)参观学习法。让员工走出去进行参观、学习,是思想教育的好方式。

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以上的方法要结合使用,同时要将思想和知识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体现教育的实践价值。

2.技术方法

技术的进步直接促进了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对于当今社会的各种类型组织的管理者,要想在日益复杂和多变的环境中,对组织中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协调,以维持、巩固和增强组织的活力,单凭传统管理手段是远远不够的。相反,环境的多变性和组织自身的复杂性决定了管理者必须善于运用已发展起来、被管理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各类技术,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有效的管理离不开技术,尽管不同的管理者,尤其是组织中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技术的依赖程度可能不一样。可以这样说,在当今社会,不使用技术就谈不上真正的管理。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提出管理的技术方法,以突出技术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或技术与管理的不可分性。技术方法是指组织中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包括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根据管理活动的需要,自觉运用自己或他人所掌握的各类技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的管理方法。这里所说的各类技术,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决策技术、计划技术、组织技术、控制技术等。

管理者要想正确运用技术方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技术不是万能的,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在某些场合,技术可能很管用,但在其他场合,技术可能不管用。这就是说,技术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或者说技术是有一定适用范围的。管理者既不能否定技术的重要性,也不能盲目迷信技术。

(2)既然技术不是万能的,管理者在解决管理问题时,就不能仅仅依靠技术方法。相反,应该把各种管理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多管齐下,争取收到较好的效果。

(3)管理者使用技术方法有一定的前提,即他本人必须或多或少掌握一些技术,知道技术的价值所在和局限所在,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让组织内外的技术专家参与进来,发挥他人的专长,来弥补自身某些方面的不足。

3.行政方法

行政方法是指依靠行政权威,通过强制的行政指令等手段,直接指挥和协调管理对象的方法。行政方法是最古老、最基本的一种管理方法,简单易行、作用范围广、适应性强。它通常采用命令、指示、规定、指令性计划、条例等行政手段对下属进行控制。

行政方法主要形式有:命令、计划、指挥、监督、检查、协调、仲裁等。

行政方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权威性。运用行政方法进行管理,起主要作用的是权威。因为在行政方法中,指令的接受率,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以至于整个行政方法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权威。因此,提高领导者的权威就是提高行政方法有效性的前提和主要措施。

(2)强制性。行政方法是通过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对被管理者进行指挥和控制,因而就必然具有强制性。行政方法依靠权威强制被管理者执行。

(3)垂直性。行政方法是通过行政系统、层次来对子系统进行管理的,行政命令通常是通过纵向直线逐层传达执行的。而且下级只服从上一层次的指挥,强调纵向的、自上而下的领导和控制,反对横向传达命令。

(4)具体性。与法律方法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相比较,行政方法的适用范围更为具体。它往往只对某一特定对象在特定时间内有效,不具有普遍的作用。因此,在运用行政方法进行管理活动时,要考虑对象、目的和时间的具体情况。

为了正确运用行政方法,在现代管理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行政方法与其他管理方法相结合。行政方法在现代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在组织管理的实践中,特别要注意把行政方法与其他管理方法相结合,一方面应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情况对行政方法不断加以完善,使其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转变传统的单纯依靠行政机构和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做法,发挥其他管理方法在管理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统一领导是指采用行政方法时,必须服从集中统一的指挥和控制,要把关系到全局的重要权力集中在最高层。分级管理则是指在采用行政方法时,为了发挥下级管理的主动性、创造性,使管理工作更符合实际,必须适当分权,合理划分各级管理机构的权力。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是一个原则的两个方面,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结合好,才能各负其责,同时发挥上级和下级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4.法律方法

法律方法是管理者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社会组织或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管理方法。法律方法所依据的法律主要有两类:一是国家、政府部门所制定的法律、规定、条例、命令、指示、标准等;二是组织内部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如章程、规范、规程、制度等。

法律方法的实施主要通过立法和司法两个手段来实现。立法即建立和健全各种法规,司法即按照法规解决纠纷,审理案件的活动。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立法使司法有章可循,司法又维护了立法的尊严,保证了法规的实施。运用法律方法进行管理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权威性。法律是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管理机关颁布和确定的,国家各级行政机关、社会各级组织和每个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遵纪守法,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法律方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

(2)规范性。法律规范是社会组织与个人的行为准则,法律和法规语言严谨,阐明一定的含义,法律的解释也有严格的规范化程序,执行者不能按照个人意志随意理解和解释法律规范。法律的规范化,有利于保证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

(3)强制性。各项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都会得到国家强制力量的保证,任何违反法律和法规的行为都会受到相应的制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对法律和法规的执行进行阻挠和抵抗。

(4)稳定性。各项法律和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进行,法律和法规不许随便修改,如果要进行修改,必须由立法机构按照法律规定的原则和程序来办理,在新的法律规范没有颁布施行以前,原有的规范必须得到遵守。法律的稳定性有利于工作连续、秩序稳定。

正确运用法律方法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不断制定并完善法律。社会在发展,法律规范也要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把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中成熟的方法、经验及时地用法律、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要同时注意保持法律、制度的稳定性、连续性和统一性。

(2)树立和维护法律的权威。要使法律方法成为现代管理的有效手段,就必须大力加强法制的宣传教育,使人们树立起法制的观念,自觉地维护法律的权威。

(3)重视培养法律专业人才,积极地推行并运用法律方法进行管理。关键是要大力培养法律专业人才,没有足够数量和称职的立法和司法人才,就无法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更谈不上广泛积极推行并运用法律方法进行管理。

(4)积极学习宣传法律。牢固树立法律意识,重视法律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工作,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制度。

(5)严格执法。管理人员应该带头遵守法律,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严格执法、公正执法。要把严格执法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课后练习

复习与思考:

1.怎样理解管理的概念?

2.如何理解管理的性质?

3.管理者的传统概念与现代概念的区别是什么?

4.管理者有哪些类型?

5.管理者的技能包括哪些方面?

6.经济环境对管理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7.怎样理解管理方法的分类?

8.各种管理方法的特点与形式有哪些?

9.怎样有效地运用管理方法?

实务训练:

一、案例分析

三孔啤酒有限公司

三孔啤酒有限公司位于山东曲阜,是1987年由破产倒闭的原曲阜化肥厂改建而成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宋文俊军人出身,授命之初,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烂摊子。经过13年的持续努力,该公司从一个年生产能力1万吨啤酒的小厂起步,走过了艰苦创业—站稳脚跟—称雄鲁西—争强山东—跻身全国的发展历程。1994年,三孔啤酒与德国最著名的啤酒酿造公司DAB公司进行了全方位的技术合作,成为亚洲地区获准生产销售DAB公司世界名牌—汉沙啤酒的唯一厂商。公司现已形成“三孔”、“汉沙”两大品牌,十几个品种和十几种不同包装方式的产品系列,高中低档兼备,风格风味各异的产品线格局。市场以淮海经济区为中心,辐射到全国23个省市。

三孔啤酒厂,较早就开始借鉴国际先进管理模式,按国际惯例建立组织机构,改变过去的科室建制,设立了生产部、营销部、市场部、人力资源部、技术质量部、发展部、供应部、企业文化部和公司办公室八部一室。在三孔啤酒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后,又以其投资中心和控制中心的职能,设立了“一办五中心”的管理机构,即办公室、研究发展中心、人力资源中心、资产管理中心、财务管理中心、企业文化中心。

十多年来,在一个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宋文俊放眼未来,纵观全局,做出了一系列正确而富有成效的决策,为此人们称其为战略家;在驾驭三孔啤酒这条企业之舟时,宋文俊时刻关注着人的作用,除了重视中高层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外,还特别重视普通员工的学习和培训,除了员工的自我学习以外,努力实施企业培训,进行大面积人才开发,培养自己的专家,自我造血,为此人们称其为教育家。

宋文俊带领他的员工,坚持“以厂为家,厂兴我兴,厂衰我耻,与企业共命运,全力奉献,同心奋斗,同力拼搏,让曲阜满天下”的精神,牢记“诚信和善”的经营理念,按照“质量保生存,开发增活力,销售促生产,管理求效益,培训做保证,改革为动力”的经营方针,酿造着优质的产品。2000年制定的公司滚动发展计划目标是:奋争全国啤酒十强,产销量达到80~100万吨。

分析:

结合三孔啤酒厂的实例,找出管理的五要素并做简要分析。

二、实践训练

1.实训项目

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走访一些企事业单位,了解这些组织中的基本管理情况,并运用管理学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邀请一位管理者,请他讲述自己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从事管理工作的体会。

2.实训目的

增强学生对管理和管理学基础理论的认识;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管理现象。

3.实训组织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调研结果提交一份字数不少于1500字的调研报告。

4.实训考核

任课教师对于各小组调研报告的内容及表现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