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肥胖病知识读本
3436700000003

第3章 肥胖病概述(1)

肥胖病简述

一、肥胖病的概念

肥胖病是因机体肥胖而导致的一种疾病,是由于遗传、环境等各种复杂因素引起的一系列进食调控和能量代谢紊乱,使体内热量摄入大于消耗,能量失衡,体内脂肪积聚过多或体重超常所致的一种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

研究认为,肥胖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胆囊炎、胆石症、骨关节病及某些癌症的重要诱因和共同的病理基础。因此从这个概念上讲,肥胖病是一种多因素影响的疾病,可引起内分泌、心血管、呼吸等学科相关性疾病,临床上可能分属于不同的学科研究领域。

文献资料中经常可以看到“肥胖”“肥胖症”“肥胖病”“恶性肥胖”的概念。按照国际疾病标准分类定名为“肥胖病”。因为至今肥胖病因并没有明确,也称之为“肥胖症”。事实上,根据肥胖的危害性及相对独立的发病情况,我们认为以肥胖病称谓更为合适。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中的“肥人”“肥满”等范畴,是由于先天禀赋因素、过食肥甘,以及久卧久坐、少劳、情志因素等引起的以气虚痰湿偏盛为主,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并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的一类病症。

二、肥胖病研究概况

人类对肥胖的认识很早。《黄帝内经》就指出:“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不仅认识了肥胖病,并且阐述了与糖尿病(消渴)之间的关系;西方医圣希波克拉底观察认为:“突然死亡这种情况,往往胖子比瘦子更多见。”

肥胖病概述对于肥胖病的明确认识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但是对肥胖的临床重要性、严峻性、危害性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人们并不认为肥胖是一种疾病。长期以来,中国人对肥胖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并不认为肥胖就是不好的现象。相反在一段时间内,以肥为美,以肥为贵。在近代社会也有这样的情形,尤其是在战争和饥荒年代,与贫苦农民、下层人比较起来,肥胖往往也是一种尊贵、富裕的身份象征。

然而,这种情形如今已经成为过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饮食结构的改变,劳动和生活条件及交通状况的改善,肥胖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长,发生率与日俱增,与之相关的疾病发生率居高不下。我国也是这样,肥胖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人们对肥胖的认识也逐渐深入,与国际研究开始接轨。

正是因为世界包括我国对肥胖的认识不统一,危害性认识不足,从而也导致了医学界围绕肥胖问题进行了几十年的争论。198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专家委员会达成了一致意见,认为“已有大量证据表明肥胖会引发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多种相关疾病,无论是成人、儿童或是青少年,肥胖都已成为一个严峻的健康问题”,并将肥胖定义为“机体以脂肪的形式贮存过多的能量”。人们认识到,肥胖不仅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且是和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肥胖和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胆石症、肿瘤等疾病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是一个涉及内分泌科、心血管科、消化科、妇产科、儿科、骨科、外科等多个临床学科的问题,已成为一种“流行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此背景下,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宣布肥胖是一种疾病。

由此,人类社会逐渐开始了对肥胖病的抗争,充分认识肥胖病及其相关疾病的危害,进而调整生活方式,加强防治措施。1999年6月,欧洲肥胖学会的24个成员国共同签署了《米兰宣言》,该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全世界向肥胖宣战的第一步。近年来对肥胖的病因、机制、防治手段等研究成为国际一大热点,减肥热也成为一场席卷全球的新浪潮。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长期以来在人类健康保障、疾病防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古籍上并没有明确的减肥方法、医案的记载,在涉及具体疾病辨证论治和病因病机分析时,体态肥胖也成为一个考虑的重要因素。而且早在汉代以前,中医书籍中就有关于肥胖病状、病因病机和危害性的记载。

《黄帝内经》认为肥胖的病因与饮食习惯、脏腑功能及体质有关;肥胖的病机与人的气血多少、痰浊及瘀血等有关;肥胖的分型主要以“脂人”“膏人”“肉人”等三型为主;肥人易患中风,用药宜气味厚重、针刺宜深宜久等。如《黄帝内经·奇病论》谓:“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在《金匮要略》中也有“富尊夫人骨弱肌肤盛”的描述。《丹溪心法》说“肥白人多痰”“肥人多是痰饮”,等等。应该说,中医对肥胖是有一定的认识的,而且在病因病机、预防治疗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近些年来,随着肥胖研究的热潮兴起,中医中药在治疗营养代谢性疾病方面的作用被给予极大关注。1992年,钱伯初教授在《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学报》发表了《肥胖动物实验模型》一文,此文章应该是国内对肥胖病研究迄今较早的文献报道。此后,国内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中医工作者都开始了中医药防治肥胖病的研究工作,在肥胖病研究文献、科研、临床、药物发明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肥胖病研究逐步由个人研究而成为多点、多区域、多学科研究,呈现出了良好的局面。

三、说文解字——与肥胖病有关的概念

说肥胖病,要先从“肥胖”字义说起,要搞清楚与肥胖紧密相连的几个概念,这中间就要搞清楚“肥”“胖”“膏”“脂”“油”等单字的含义,从而进一步理解肥胖和肥胖病的概念。

(一)肥胖之概念

“肥胖”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与“瘦”相对,现在临床上主要表示“脂肪多”的意思。而实际上,“肥胖”一词并不是一直就是“脂肪多”的代名词。在早期的使用中,“肥”和“胖”的意思是分开的。

肥的本意指的是“肉多”。《说文·肉部》:“肥,多肉也。从肉部。”《礼运》:“肤革充盈,人之肥也。”《黄帝内经》中的“肥”字是形容肌肉丰满,体形大,皮革充盈的人,不是指脂肪多。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一词中写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我们知道,鱼的脂肪含量是很少的,说鱼肥自然就是是指鱼的肉多,体形大。“肥”恰恰是形容肌肉多的一个词。

上古汉语中“肥”字及其组成的词组,既可以形容人,也可以形容动物、植物,如肥充、肥壮、肥大、肥满、肥硕、肥实,后来渐渐被引申为土地肥沃、肥料、不正当收入如损人肥己等。到了后来,尤其是宋元以后,随着“胖”字的广泛使用,“肥”字才渐渐被淡化了。

“胖”本义指祭祀用的半体牲,《说文·半部》:“胖,半体肉也。一曰广肉。”这里边个人理解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牲畜处死后一劈两半用于祭祀,这种风俗在一些影视作品中还可以看到;另一种就是形容祭祀用的肉体积大,并不是半口牲畜的分量。“胖”本身表示“大”义,可引申为“安适、舒坦、肿胀、胀大、虚浮、不结实”等含义。“胖”由“胀大、肿胀”义进一步引申可指“体态的肥胖”。“胖”表示人体丰满肥胖的意思,到金末元初才逐渐成熟多用。

“肥胖”连用最早见于元代,如元代李行甫《灰栏记》第一折:“我道是谁,原来是哥哥,我看你容颜肥胖,倒宜出外。”《三国演义》第八回:“吕布走得快,卓肥胖赶不上,掷戟刺布。布打戟落地。卓拾戟再赶,布已走远。卓赶出园门,一人飞奔前来,与卓胸膛相撞,卓倒于地。正是:冲天怒气高千丈,仆地肥躯做一堆。”

“肥胖”词语的使用还带有一定的地域性质和情感色彩。在当今众多的汉语方言中,“肥”和“胖”字的使用仍然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南北分界。有人说,南方人习惯说“肥”,北方人喜好说“胖”,如果有人把“肥胖”一起说,这人十有八九是专业医生。在南方,脂肪多的人都叫“肥佬”“肥妹”“肥婆”“肥仔”之类;到了北方,则说成“胖墩”“胖子”。一旦北方人说起“肥”来,多半都不好听。除“肥胖”“减肥”外,北方语系一般不用于人,一般指动物尤其是形容猪,言人“肥胖”略带贬义,往往含有贬损或厌恶的意思。

现在,“肥胖”合用起来逐渐不好听了,渐渐演化为一种带有贬义色彩的词汇。如今社会,由于审美观念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们对美的欣赏层次也在逐步提高。先前因为生活困难、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时的不以为然,到现在变成了格外关注。“仓廪实而知礼节”,同样温饱解决了,对美丽的追求就上了台阶。如今人们见面寒暄,尤其是对女性,要说“瘦了”,说胖了就不高兴,社会已经到了以瘦为美的时代和环境,以至于今天减肥成了热门话题、女人的共同语言、商家的市场蛋糕。像什么减肥操、减肥茶、减肥膏等大行其道,肥胖已经成了众矢之的。

(二)膏脂油的概念

我们经常说“官员榨取民脂民膏”,当然这里的意思主要特指人民的血汗钱、劳动成果。膏脂与肥胖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从词性上来讲,肥胖是形容词,主要是一种描述性语言。膏、脂、油是名词,主要是一种概念性语言,是组成人体的基本元素;这些元素是组成肥胖体质的重要成分。随着人们对肥胖认识的不断深入,已经将脂肪增多定为肥胖根源。因此,研究脂肪与膏脂油之间的联系十分必要。

脂肪,由“脂”和“肪”两个字组成,古代表示的是两个意思。而现代研究表明,膏、脂、油、肪应该属于同一性质的内容,其本质就是脂肪。但是因为脂肪在形状、性质、分布上不同,又因为古代人并没有那么精细的化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去分析各种状态脂肪的分子结构,只能从形象形态上进行命名,从而就有了膏脂等多个概念,相互之间分得很清楚,但是随着时间流逝,在使用时发生了变异。

古人有这样的解释,《说文解字》:“戴角者脂,无角者膏。”《易经》:“有羽者脂。”有角者提炼出来称“脂”,无角者提炼出来称“膏”。长在飞禽的身上的,或者长在有犄角动物身上的古人称作“脂”;长在没犄角动物身上的叫作“膏”。比如牛羊的油一般叫“脂”,猪油古人称为“豚膏”。《周礼》:“宗庙之事,脂者膏者以为牲。”其中脂者代表祭祀用的牛羊,膏者代指猪。《黄帝内经》:“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黄,白如豚膏,黑如乌羽者,生也。”古人之称谓,分别得非常清楚。同是荤油,牛油羊油必称“脂”,猪油必称“膏”。

而同是脂肪,因为形状、分布的不同,也有不一样的称谓。“脂膏以膏之。”——《礼记》。疏:“凝者为脂,释者为膏。”人身上的油,液体、半固体的叫作“膏”或者“肓”,固体坚硬的被称作“脂肪”。脂肪之间又有区别,在脊又曰“肪”。《文选》:“脂在腰曰肪。”肪指的是肥厚的脂,一般长在腰部。其实肪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板油,成块的硬脂。

《后汉书·董卓列传》:“天时始热,卓素充肥,脂流于地。守尸吏然火置卓脐中,光明达曙,如是积日。”这里就很明确地做了说明,董卓身体“充肥”,“脂”流于地。

很显然,能在地上流动的脂,今天已经是很明确的的概念,就是油。

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无油相助,中国烹饪中的煎炒烹炸等手段全部无法施展,也就不会有天下美食、大师厨艺。现在更是无油不成席,下馆子、吃火锅、烤肉等样样离不开油。油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有芝麻油、大豆油、玉米油、橄榄油、菜籽油、花生油、动物油,等等。

根据油的来源主要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人们对动物油的认识可能会更早一些。动物油是从动物身上提取出来。据《齐民要术》的记载,乃“猪肪取脂”。把动物的油脂剥下来切成块炒,炼出膏再凝而为脂。早在周代,就有脂膏的使用,一种是放入膏油煮肉,一种是用膏油涂抹以后将食物放在火上烤,还有一种就是直接用膏油炸食品。这种情况在古代是十分普遍的,至今在一些农村还有炼脂肪取油的现象。这些从猪、羊、牛身上摘下来称为脂肪、板油,而一旦炼制后出现的液体状的物质,才称为油,也有称大油、荤油。早时烹饪基本都用这种提取的荤油。

使用相当长时间的动物油后,因为榨油技术的诞生,才有了植物油,与“荤油”相对应,又称“素油”。素油的提炼,大约始于汉代。随着技术的革新和物种的丰富,人们发现了更多的物品用于提炼油脂,如我们常常能见到的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葵花子油、芝麻油、橄榄油等,品种十分多。宋代庄季裕《鸡肋编》中有一节专记油,详述宋代各种植物油的提取,认为诸油之中,“胡麻为上”。胡麻就是芝麻,至今小磨香油还是油中的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