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策全鉴
3440500000012

第12章 齐策四

齐人有冯谖者

【原典】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①,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②。

【注释】

①属:嘱托。

②食:给……吃。

【译文】

齐国有个叫冯谖的人,穷得没法养活自己,请人嘱托孟尝君,希望能在孟尝君的门下做个食客。孟尝君问:“客人有什么爱好?”冯谖回答说:“没什么爱好。”孟尝君又问:“客人有什么才干?”冯谖回答说:“没有什么才干。”孟尝君笑着答应道:“好吧!”孟尝君身边的侍从以为孟尝君轻视他,就给他吃粗劣的食物。

【原典】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①!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注释】

①长铗(jiá):指长剑。铗:剑柄,这里指剑。

【译文】

住了不长时间,冯谖靠着柱子弹着他的宝剑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啊。”侍从们把这事报告给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吃鱼,就像对待中等门客一样。”没过多久,冯谖又弹起他的宝剑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坐。”周围的人都笑话他,又告诉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备车,像对待上等门客一样。”于是他驾着车子,举着剑,到朋友家串门说:“孟尝君把我当成上等门客对待。”后来又过了不久,冯谖又弹起他的宝剑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去吧!没办法养家啊。”周围的人都讨厌他了,认为他贪心不足。孟尝君问:“冯先生有亲人吗?”冯谖回答说:“有个老母亲。”孟尝君派人把吃的用的给她送去,不让短缺。于是冯谖就不再唱了。

【原典】

后孟尝君出记①,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②?”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③,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注释】

①记:文告,布告。

②责:通“债”。

③懧(nuò):通“懦”,懦弱。

【译文】

后来孟尝君贴出一张布告,征询门下的众门客:“哪一位熟悉会计,能为我到薛邑去收债?”冯谖签下自己的名字说:“我能。”孟尝君感到奇怪,问道:“这人是谁?”侍从们告诉他说:“就是那个唱‘长剑啊,咱们回去吧’的人啊!”孟尝君笑着说:“这位客人真是又本领啊,我对不起他,还从来没有接见过他呢。”于是请他来相见,并向他道歉说:“我被一些琐事弄得很疲倦,忧虑得头昏脑胀,我又生性懦弱,埋头于国家的事务中,对先生多有得罪。先生不见怪,还愿意为我到薛邑去收债吗?”冯谖说:“愿意。”于是套马备车,整理行装,带上债券契约,准备上路,辞行时问道:“收完债,买些什么东西回来呢?”孟尝君说:“就看这我家缺少的东西买吧。”

【原典】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译文】

冯谖赶着马车来到薛邑,叫差役把该还债的百姓都召集前来核对债券。核对完毕后,冯谖站起来,假传孟尝君的命令,把债款全部赏赐给百姓,并当众把他们的债券烧了,百姓们欢呼万岁。

【原典】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①。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②。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注释】

①下陈:堂下的庭院。

②贾(gǔ)利:以商人的手段向人民谋取利益。

【译文】

冯谖驱车一直赶回齐都临淄,一大早就去拜见孟尝君。孟尝君奇怪他这么快回来,穿戴好衣帽来接见他,问:“债收完了吗?回来得这么快啊?”冯谖回答:“收完了。”孟尝君又问:“买什么回来了?”冯谖说:“您说‘看我家缺少的东西买吧’。我想,您宫中珍宝成堆,狗马充满了畜圈,堂下美人都站满了。您家里缺少的就是义啊!我私下为您把义买回来了。”孟尝君说:“买义是怎么回事?”冯谖说:“现在您只有一个小小的薛邑,不把百姓当子女般抚爱,反而还要用商人的手段取利于民。我已私自假托您的命令,把债款赐给百姓,并烧掉了债券,百姓都高呼万岁。这就是我为您买回的义啊。”孟尝君听了很不高兴,说:“好了,先生去休息吧!”

【原典】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曰:“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译文】

过了一年,齐闵王对孟尝君说:“我不敢把先王的臣子做自己的臣子。”孟尝君只好回到自己的领地薛邑。在离薛还有百里多里路的地方,百姓扶老携幼,早已在半路上迎接孟尝君了。孟尝君回头对冯谖说:“先生为我买的义,我今天终于看到了。”

【原典】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梁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译文】

冯谖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窝,只能免它一死罢了。现在您只有一处安身之地,还不能高枕无忧。请让我为您再凿两个洞穴。”孟尝君给了他五十辆马车,五百斤黄金,让他到西边的魏国去游说,对魏王说:“齐王把大臣孟尝君赶到国外,诸侯中谁先迎接他,谁就能国富兵强。”于是魏王就空出了相国的位置,把原来的相国调任大将军,派了使者,带着黄金一千斤,车一百辆,前去骋请孟尝君。冯谖抢先赶着马车回来去告诫孟尝君说:“千斤黄金是隆重的聘礼,百辆马车是显贵的使节。齐王大概听说这件事了吧!”魏国的使者往返多次,孟尝君始终坚持辞谢不去。

【原典】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①,文车二驷②,服剑一③,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注释】

①太傅:官名,齐国的高官,三公之一。

②文车:有彩绘的车。

③服剑:齐王所佩带的剑。

【译文】

齐王听到这个消息,君臣都十分惊慌,派太傅送来黄金千斤,彩饰纹车二辆,佩剑一柄,封好书信向孟尝君表示歉意,信中说:“我很不幸,遭到祖先降下的灾祸,被谄媚奉承的臣子所迷惑,得罪了您,我是不值得您来辅佐的。希望您看在先王的份上,还是回国来治理百姓好吗?”冯谖告诫孟尝君说:“希望求得先王的祭器,在薛邑建立宗庙。”宗庙筑成后,冯谖回报孟尝君说:“三个洞穴已经凿好,您可以高枕无忧,过快乐舒心的日子了。”

【原典】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①,冯谖之计也。

【注释】

①纤介:细微。介:通“芥”。

【译文】

孟尝君在齐国做相国几十年,没有遭受丝毫的灾祸,都是靠冯谖的计谋啊。

鲁仲连谓孟尝曰

【原典】

鲁仲连谓孟尝:“君好士也?雍门子养椒亦①,阳得子养②,饮食衣裘与之同之,皆得其死。今君之家富于二公,而士未有为君尽游者也。”君曰:“文不得是二人故也。使文得二人者,岂独不得尽!”对曰:“君之厩马百乘,无不被绣衣而食菽粟者③,岂有骐麟、騄耳哉④?后宫十妃,皆衣缟纻⑤,食梁肉,岂有毛廧、西施哉⑥?色与马取于今之世,士何必待古哉!故曰君之好士未也。”

【注释】

①雍门子:人名,本事齐都临淄城门名,此为以地为姓。椒亦:人名,雍门子所养的门客。

②阳得子:人名,事迹不详。

③菽粟:豆子和小米。

④骐麟、騄耳:良马名。

⑤缟:素色缯。纻:细麻布。

⑥毛廧:即毛嫱,古代传说的美女。西施:春秋时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

【译文】

鲁仲连对孟尝君说:“您做到喜欢士人了吗?雍门子供养椒亦,阳得子供养某某,吃饭、穿衣都和他们相同,他们也都为雍门子和阳得子卖命。如今您的家比雍门子、阳得子都富裕,但您身边的士人,没有一个为您尽心竭力的。”孟尝君说:“因为我没遇到像椒亦他们那样的士人啊,如果我能得到像他们那样的士人,怎么会不为我尽心竭力呢!”鲁仲连说:“您马棚里的马有上百匹,它们穿的都是锦绣彩衣,吃的都是豆类、小米,难道它们都是骐麟、騄耳那样的骏马吗?您后宫里的妃子,穿的都是素丝、细麻的衣服,难道有像毛嫱、西施那样的美女吗?女人和马匹取用的是现代的,而士人为什么一定要用古代的呢!所以,我说您没有真正做到礼贤下士。”

孟尝君逐于齐而复反

【原典】

孟尝君逐于齐而复反,谭拾子迎之于境①,谓孟尝君曰:“君得无有所怨齐士大夫?”孟尝君曰:“有。”“君满意杀之乎?”孟尝君曰:“然。”谭拾子曰:“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曰:“不知。”谭拾子曰:“事之必至者,死也,理之固然者。富贵则就之,贫贱则去之,此事之必至、理之固然者。请以市谕②:市,朝则满,夕则虚,非朝爱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③。愿君勿怨。”孟尝君乃取所怨五百牒削去之④,不敢以为言。

【注释】

①谭拾子:人名,齐国人。

②谕:比喻。

③亡故去:意即所需要的物品,即使中已经没有了。亡:通“无”。

④牒(dié):书札,古代记事用的小竹片或木片。

【译文】

孟尝君被逐出齐国,后来又返回来,齐人谭拾子在国都边界上迎接他,并问孟尝君说:“在齐国的士大夫中,有没有您怨恨的人呢?”孟尝君说:“有。”谭拾子说:“您把他们杀了,就满意了吧?”孟尝君说:“是的。”谭拾子说:“事物总有它发展的必然结果,道理也有它发展的必然规律,您知道吗?”孟尝君说:“不知道。”谭拾子说:“人总有一死,这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人有钱有势,别人就会来亲近他;若贫穷低贱,别人就会远离他,这是不变的道理。让我拿集市来打个比喻。早晨集市上人很拥挤,晚上就空无一人,这并不是人们早晨喜欢集市,晚上就厌恶它,只是因为早晨集市上有人们所需要的东西,所以大家都奔赴那里,到了晚上,要买的东西没有了,所以大家都离开。希望您不要有怨恨的心。”于是孟尝君就把记在小竹简上的五百个他所怨恨的人的姓名全部划去了,不再提起这件事了。

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

【原典】

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①,宣王使谒者延入②。王斗曰:“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使者复还报。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请从。”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王斗对曰:“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③?”宣王忿然作色,不说。

【注释】

①王斗:人名,齐国人。

②谒者:指掌管接待宾客的人。

③正谏:毫无顾忌地当面提意见,即直言批评。

【译文】

先生王斗登门造访,求见宣王,宣王派掌管接待宾客的人领他进来。王斗说:“我拜见大王是趋炎附势,大王迎接我是礼贤下士,大王预备怎么样?”接待的人回去汇报了王斗的话。宣王说:“让先生慢行,我去亲自迎接。”于是宣王快步前去迎见王斗入宫,宣王说:“我继承先王的大业,得意管理社稷,听说先生能直言进谏,无所讳言。”王斗回答说:“大王听错了。我生于乱世,又侍奉昏君,怎么能直言进谏呢?”宣王听了怒容满面,显得很不高兴。

【原典】

有间,王斗曰:“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籍①,立为大伯②。今王有四焉。”宣王说,曰:“寡人愚陋,守齐国,唯恐失殒之③,焉能有四焉?”斗曰:“否。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宣王曰:“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王斗曰:“世无骐驎騄耳,王驷已备矣;世无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

【注释】

①受籍:授予封地。籍:通“阼(zuò)”,侯伯之位。

②大伯:诸侯的首领。伯:通“霸”。

③殒(yǔn):失掉。

【译文】

过了一会儿,王斗说:“从前先王齐桓公有五种爱好,他九合诸侯,一举匡扶周室,周天子赐给他侯伯的爵位,立他为霸主。现在大王有四种爱好与先王相同。”宣王高兴了,问:“我才识疏浅,治国安邦唯恐有什么过失,怎会与先王有四种相同的爱好呢?”王斗说:“不。先王喜欢马,大王也喜欢马;先王喜欢狗,您也喜欢狗;先王喜欢酒,您也喜欢酒;先王好女色,您也好女色;先王喜好贤士,可是大王却不喜欢贤士。”宣王说:“当今世上没有优秀的人才,我又怎么去礼贤下士呢?”王斗说:“世上没有骐骥、騄耳这样的骏马,可是大王已经车马齐备;世上没有卢氏那样的良犬,可是大王已经拥有善跑的猎狗;世上没有毛嫱、西施那样的美女,可大王的后宫已经充满了美女。大王只是不喜欢贤士而已,那里是因为世上没有贤士呢?”

【原典】

王曰:“寡人忧国爱民,故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①。”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②,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注释】

①縠(hú):细纱纺织成的丝织物。

②便(pián)辟:指国君身边善于奉承,而又受到宠幸的人。

【译文】

宣王说:“我忧国忧民,本来是希望得到贤士的帮助来治理国家。”王斗说:“大王忧国忧民还比不上爱惜一尺的绉纱。”宣王说:“此话怎讲?”王斗说:“大王叫人做帽子,不用亲近宠爱的人去做,而请能工巧匠去做,原因何在?因为他们会做。现在大王治理齐国,不是亲近宠爱的人就不任用,所以我说您忧国忧民还比不上爱惜一尺的绉纱啊。”宣王道歉地说:“我对不住国家。”于是选拔了五位贤士担任不同的职务,齐国因而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原典】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译文】

齐王派使臣去慰问赵威后,威后还没有拆开齐王送来的书信,就问使者说:“年成不错吧?百姓平安无事吧?大王身体好吗?”使者听了很不高兴,说:“我奉命来拜见太后,现在您不先问大王,却先问年成和百姓,难道把卑贱的摆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威后说:“不对。如果年成不好,百姓靠什么生活呢?如果没有百姓,怎么还会有国君呢?哪有舍去根本而去打听细枝末节的呢?”

【原典】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①,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②,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③?是其为人,哀鳏寡④,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⑤,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注释】

①食:动词,供养,那东西给人吃。

②衣:前一个为名词,衣服;后一个为动词,拿衣服给人穿。

③叶阳子:人名,齐国隐士。

④鳏(guān)寡: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

⑤彻:通“撤”,除去。环瑱(zhèn):妇女的首饰。

【译文】

于是赵威后又进一步问使臣说:“齐国有个叫钟离子的隐士,他可好吗?他的为人,对有粮食吃的人他给食物吃,对没有粮食的人,他也把食物给他吃;对有衣服穿的人他给别人衣服穿,对没有衣服穿的人,他也给别人衣服穿。这是帮助大王养活百姓啊,为什么现在还不给他个官职呢?叶阳子可好吗?他的为人,同情鳏寡的人,供养孤独的人,救济穷困的人,补给不足的人。这是帮助大王使百姓安宁啊,为什么至今还不让他出来建功立业呢?北宫的孝女婴儿子好吗?她不修饰打扮自己,老了也不出嫁,而在家奉养父母,这是为民做出行孝的表率啊,为什么至今还不让她朝见君王呢?这两位贤士不能为国家效力,一位孝女没入朝进见,齐王靠什么来统治齐国,做万民的父母呢?於陵子仲还活着吗?这个人的为人,对上不向大王称臣,在下不治理自己的家庭;又不结交诸侯。这是带领大家无所事事,为什么至今还不杀掉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