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强烈吸引对方的魅力
在我进入明治保险公司的头一年(即1930年),由于不谙推销的技巧,开始的一段时间业绩很差。
我凭着一口“永不服输”的气和永不衰竭的傻劲,横冲直撞,四处访问推销。
当时,明治保险公司为了宣传保险,鼓励推销员做直冲访问式的推销。有一天,我来到东京日本桥小传马町,闯进了一家名叫“村云别院”的佛教寺庙。
“请问有人在吗?”
“哪一位啊?”
“我是明治保险公司的原一平。”
“请进来吧!”
在进行直冲访问的推销时,对方一听到是推销保险,10个人中大概有9个人会请你吃闭门羹。所以,我一听到对方说“请进来”就非常高兴,因为既然请我进去,那一定是要投保啦!
我被带进庙内,与寺庙的住持吉田胜逞相对而坐。
见面寒暄之后,我发现住持无拒人之意,心中暗暗叫好。坐定之后,我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向这位老和尚介绍投保的好处。
老和尚一言不发,很有耐心地听我把话说完。
然后,他以平静的语气说:丝毫引不“听了你的介绍之后,起我投保的意愿。”
他接着说:“人与人之间,像这样相对而坐的时候,一定要具备一种强烈的吸引对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将来就没什么前途可言了。”老和尚的两句话,把我“要投保”的美梦打破了。
刚开始,我并不了解住持这话中的含义。依照我平时的习惯,面对此种状况,必定会立刻反击回去。奇怪的是,我似乎被老和尚的气势震慑住了,肚子里面那股气竟然没有发作起来。
我逐渐体会出那句话的意思,只觉傲气全失,冷汗直流,呆呆地望着他。
老和尚又说:“年轻人,先努力去改造自己吧!”
“改造自己?”
“是的,要改造自己首先必须认清自己,你知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到这里,我已丧失谈话的主动权。我把投保的事忘得一干二净,连大气都不敢喘地聆听着吉田和尚的教诲。
“您在替别人考虑保险之前,必须先考虑自己,认识自己。”
“考虑自己?认识自己?”
“是的,赤裸裸地注视自己,毫无保留地彻底反省,然后才能认识自己。”
“请问我要怎么去做呢?”
“要做到认识自己,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困难,去请教别人吧!”
“请教别人?请问如何请教法呢?”
“好!我教你。你手头上有多少已投保的客户呢?”
“有一些。”
“就从这些投保户开始,你诚恳地去请教他们,请他们协助你认识自己。我看你有慧根,倘若照我的话去做,他日必有所成。”
举办原一平批评会
聆听吉田和尚的一席教诲,我的思想整个改观了。
思想的顿悟引导了行动的改变。
首先,我自己先做了一个彻底的反省。以往偶尔也曾以“单眼”看看自己,但睁大“双眼”透视自己,则从未有过。
彻底反省之后,产生了一个有趣的结果,我发现对自己所知有限;说得严重一点,甚至对自己有些陌生。
接着,我想起了吉田和尚指点我的那一句话“要认识自己,去请教你的投保户吧!”于是,我努力地策划了一个批评原一平的集会。
集会的目的在于能够坦率地批评,所以我先确定了下列的三项原则:
1、集会要使人人都能畅所欲言,所以人数不能多,以4人为限。
2.为了要让更多的人都有批评我的机会,每次邀请的对象不能相同。
3.既然是我主动邀请别人来的,他们就都是我的贵宾,一定要热诚地招待他们。
基于上述的三项原则,我做出了下面的决定:
1.集会名称:原一平批评会。
2.时间:每月举行一次,一年12次。
3.地点:在安静的小馆子,以晚餐方式(每人一小瓶酒、一块炸猪肉)进行。
4.邀请人数:每次5人,并请其中一人当会议主席。
5.参加限制:已参加过一次的人,最少隔一年再邀请他出席。
6.礼物:为感谢贵宾意见,会后每人赠送小孩玩具一个。
一切就绪,我立刻去拜访若干关系好的投保户。我诚恳地说:“我才疏学浅,又没上过大学,因此连如何反省都不会,所以决定召开原一平批评会,恳请您抽空参加,对我的缺点加以指正。”
我所拜访的投保户,因为觉得此种性质的集会很有意思,所以都很痛快地一口答应了。
面对投保户们爽快的应允,我是既喜又忧。高兴的是,原一平批评会居然要顺利地举办了;担心的是,我就要现出原形了,内心里十分惶恐。
原一平批评会终于开锣了。
我觉得自己就像板上的一块肉,任人宰割。
第一次批评会就使原一平原形毕露:
你的个性太急躁了,常沉不住气;
你的脾气太坏,而且粗心大意;
你太固执,常自以为是,这样容易失败,应该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对于别人的托付,你从不知拒绝,这一缺点务必改进,因为“轻诺者必寡信”;
你面对的是各式各样的人,所以必须有丰富的常识。你的常识不够丰富,所以必须加强进修,以便成为别人的“生活指导者”;
待人处事千万不能太现实、太自私,也不能耍手段或耍花招,一切都应诚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诚实才会维系长久;
我把这些可贵的逆耳忠言一一记下来,随时反省并勉励自己。
我每次花在批评会的钱是5小瓶酒、5块炸猪肉、5份小礼物,金额固然不大,可是我当时收入有限,这笔开销对我来说也是负担沉重。
由于入不敷出,我只得把衣物送去典当。虽然上当铺的次数愈来愈频繁,可是原一平批评会还是按月举办,绝不中止,因为我发觉整个人就像一条蚕正在“蜕变”。
每一次的“批评会”我都有被剥一层皮的感觉。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批评会”,我把身上一层又一层的劣根性剥下来了。
我想,每个人一生当中最要紧的是什么时候发现这些劣根性,并能有效地剥除它。随着劣根性的消除,我逐渐进步、成长、茁壮、成熟。
我把“批评会”中获得的改进,体现在每天的推销工作上。于是,业绩直线上升,公司每周举办的业绩竞赛我都独占鳌头。严格地说,我的保险工作从此时才正式开始。
从1931年到1937年,“原一平批评会”一共连续举办6年。
在这6年中,我最大的收获是,把我暴烈的脾气与永不服输的好胜心理,引导到了一个正确的方向。
从前,我总是喜欢拿自己和别人比一比,例如:原一平胜过某某人,或者某某人胜过原一平。
今天,我还是很好胜。不过,原一平已经不与别人比,而是与自己比了。今日的原一平胜过昨日的原一平了吗?明日的原一平能胜过今日的原一平吗?总归一句,就是决心不向自己服输的意思。
事实上,每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他自己。人们经常不能发觉自己的懦弱和卑劣,而一味地膨胀自己,并夸说“我胜过某某人”,到头来他会发觉自欺欺人而白走了一趟。
一个推销员之所以难成大器,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在于不能超越自己;此种克己的修身功夫,就是一个人的人格成长。我想任何人不能成功,都是因为未能通过一段人格成长的考验吧!
从昭和六年(193)开始,连续6年之间,我排除万难,坚持做三件事情:推销保险、原一平批评会、坐禅修行。
进入明治保险第一年(1930),业绩为16.8万。
第二年(1931),业绩18万。
第三年(1932),业绩蹿升达68万元。
第七年(1936),业绩遥遥领先于其他同事,成为全公司之冠,并且跃居全国的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