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智慧进退之法
3460700000014

第14章 退亦有道:退比进体现出更丰富的领导智慧(1)

退要讲方式方法,要有战略战术。退却不是逃跑,不是为退而退。战略性的退却不能一触即溃,要秩序井然、有条不紊、不慌不乱。在退却时要善于给将来的进留机会,给有朝一日的东山再起建人脉。判断一位领导者能否经得起风浪、能不能成气候,不是看他进时的风卷残云,而要看他退时的气定神闲。

1.以虚实之道实现成功撤退

当局面对己不利之时,退却也就是必然的选择了。但往往在这种时候,成功撤退与成功前进一样变得非常困难,并非你想退就退那么简单了。懂得撤退的“用兵”之道是十分必要的,而虚实之道就是这“撤退兵法”中很管用的一招。

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家喻户晓的,但那是小说和戏曲的虚构,历史上并无其事。在三国时期,倒是有个人真正使用过“空营计”来打败了敌军,这就是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宝人,他曾经先事公孙瓒,后归刘备,英勇善战,且有智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手下大将黄忠,在汉中定军山一战中击溃夏侯渊,曹兵大败。黄忠斩了夏侯渊,提其头,到刘备那里献功。刘备大喜,设宴庆贺,加封黄忠为征西大将军。

不久有哨马来报:“曹操要替夏侯渊报仇,亲领二十万大军,现已查明,敌军驻守在汉水北山下,现如能夺取他的粮食,必定会挫伤他的锐气!”黄忠说:“老夫愿意担当此任。”刘备说:“曹操非夏侯渊之辈,不可轻敌。你可以与赵子龙一起领兵前往,遇事可以商议。”

黄忠与赵云商量劫粮计策,赵云说:“夺粮之事,非同小可,等我先去,如何?”黄忠说:“我是主将,你是副将,如何你先去?”赵云说:“你我都为主公出力,何必计较,我俩拈阄,谁拈着谁就先去。”黄忠同意了。结果黄忠拈着先去。赵云说:“既然将军先去,我就协助你,我们约定时间,如将军按时返回,我就按兵不动;若将军过时还不返回,我就带兵前去接应。”于是二人约定为午时返回。

赵云回营,对部下将领张翼说:“黄忠明日去曹营夺粮草,若午时不归,我即前去相助。我营面临汉水,地势险要,你要谨慎守寨!”赵云是个十分细致的人,他在事前把这一切都要安排好。

当夜黄忠率领人马,偷渡汉水,直奔北山而去。正当东方欲晓,看见曹操的粮食堆积如山,只有少量军士看守。黄忠与赵云不同,虽然忠勇,但却少了一些缜密,他见如此情景,令部下一齐下马,准备放火,原来,曹操早已有了准备,突然之间,曹操部下大将张的队伍赶到,将黄忠拦截,围困起来,黄忠挣脱不得。

赵云在营中等到午时,还不见黄忠返回,急忙上马,带着骑兵前去接应。一路冲出曹军的几次包围,杀至北山下,救出黄忠,及时杀回本寨。

曹操本来打算杀掉刘备的一员大将来为夏侯渊报仇,没有想到竟被赵云救走,于是大怒,命张、徐晃两员大将追赶。守营的赵云部下张翼,在寨门前迎接赵云入寨,望见后面尘烟滚滚,知道是曹军追来,看看曹操的军队来势十分凶猛,人数众多,自己不可能抵挡,就命令士兵关闭寨门,上城楼防卫。赵云上前阻拦说:“休闭寨门!听我安排。”于是大开营门,停止擂鼓,收起战旗,然后在寨外壕沟内埋伏了弓弩手。赵云自己却不进营内,单枪匹马,巍然立于大营门前。

张、徐晃率领兵马追到赵云营前,天色正黑,见营中无声无息,好像有千军万马埋伏在那里的样子,只有赵云一人单枪匹马立于门前,顿时心生疑惑,怕营中设有埋伏,不敢轻易入内。就在曹军踌躇之间,只见赵云举枪一招,两边壕中弓弩齐向曹军射来,曹军惊慌大乱,天色又黑,自相践踏,拥到汉水河边,纷纷落水,死伤惨重。

赵云大战曹军,汉水边收军器无数。消息报到刘备那里,第二天刘备和孔明一同到赵云营前察看,军士又将赵云大开营门诱敌之事细述一遍。刘备极为赞赏地对孔明说:“子龙真是一身是胆啊!”于是设宴欢庆,慰劳将士,封赵云为“虎威将军”。

兵法有云:“虚实在我,贵我能误敌。”这种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谋略是古代战争中经常使用的战术。然而,如何运用却没有一定之规,必须有相当的识量和经历才能做得比较好。否则,变化不当,反而会自误。如果赵云不是计出必中,敌人一旦闯进开着的营门,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2.战略退却不能顾及战术得失

不到迫不得已,谁都不愿意往后退,因为退却总要付出代价———一时的名利、面子等等。但是既然是为了更大的“得”而退,就不应过分计较小处之“失”。

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争霸。处在晋楚中间地带的郑国虽然弱小,但郑国国君郑襄公却不甘示弱。一次,在朝堂上,郑襄公对众臣子表明了心志,他说:

“从前庄公在位时,我们郑国地位尊崇,敢于向王室挑战,今日想来也是风光无限。我想重振郑国声威,再创霸业,你们当要用心助我。”

众人同声附和,脸上却无欢喜之状。郑襄公十分得意,又侃侃道:

“晋楚虽然看似强大,但是在我眼里却不足为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俗人太注重事物的表面了,而看不到事物的实质。只要我们君臣一心,郑国一定能打败晋楚,恢复祖宗的荣光。”

郑襄公唱着高调,却提不出一项具体主张,郑襄公的弟弟公子良眉头一皱,倒吸口凉气。他犹豫多时,终站出来对郑襄公说:

“主公雄心图治,可喜可贺,但争霸之事臣以为不可。”

郑襄公不料弟弟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十分不快,他阴沉着脸说:

“寻常百姓尚有光宗耀祖之想,何况一国之主呢?我这样做全为郑国着想,你还有理由反对我吗?”

公子良不紧不慢地说:

“天道造就了强弱,这是事实,必须加以正视。身为弱者,可以在心里藐视强者,但绝不可在行动上轻视它。如今晋楚皆强,乃是人所共见,郑国避之尚恐不及,何能与之争锋呢?纵是百般不愿,郑国也要礼敬晋楚,否则吃亏的只能是我们呐!”

郑襄公心中有气,呵斥了公子良一顿,拂袖而去。

朝中百官都赞同公子良的说法,但畏于郑襄公的权威,他们都不敢袒露真言。郑襄公于是独断专行,先是和楚国结盟,后又背楚亲晋,公开向楚国挑战。

公元前598年春,楚庄王亲自领兵讨伐郑国。楚军大胜,郑军节节败退。

这个时候,郑襄公才慌乱起来,他急向群臣问计,说:

“现在形势危急,你们可有退敌的良策吗?只要能保全郑国,尽管讲来。”

百官见郑襄公态度诚恳,方放下顾虑,有人说:

“从前公子良曾劝谏主公,可惜主公不听。我们虽心急如焚,奈何愚钝无知,还请主公垂询公子良吧。”

公子良于是被请到殿上,郑襄公先自责道:

“贤弟有先见之明,只怪我错怪贤弟了。无论为国为家,还请贤弟拯救危难。”

公子良心中感动,动容道:

“主公知错能改,国之幸甚。时下当务之急乃是让楚国罢兵,纵是一时有损主公的颜面,主公也要接受啊。”

郑襄公心头一沉,说道:

“退敌不能有伤国之尊严,否则不惜冒死一战了!”公子良连连摇头,动情道:

“楚强郑弱,岂可硬拼?我们不能抱怨上天不公,而只能设法周旋了。楚国现在以武力来犯,这是我们郑国无法抗衡的,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认清。如果我们表示背弃晋国,亲近楚国,主动向楚王认错,相信楚国也就没有了再攻打的理由。这样做虽然让主公面上无光,但可避免亡国的大患,对主公而言是有小失而获大得,主公当立即实行。”

郑襄公心中赞成公子良的提议,面子上仍感到难堪,公子良于是开导他说:

“对强者保持必要的礼敬,是弱者生存的谋略,主公不要介意俗人的想法。为了郑国的基业和百姓的生死,主公就勉为其难吧!”

郑襄公疑虑顿消,马上派人和楚庄王讲和,态度十分恭敬。这一年夏天,他还亲自参加了楚国与郑国在辰陵的盟会,极力拥戴楚国的盟主地位。同时,郑襄公也没有断绝同晋国的交往。这样,夹在两强之间的郑国左右逢源,化解了重重危机。

以一时的面子之失换来国家的立足之地,郑襄公这一步退得恰逢其时。自己酿下的苦酒即使再难喝,也要自捏鼻子喝下去,为了战略上的成功退却,再大的战术之失也是值得的。

3.极盛时更要常怀退让之心

有为形势所逼不得不退,有为掩饰进击假装后退……但是一旦大权在握、功德圆满便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以一幅小人得志的嘴脸不再把别人放在眼里。而真正聪明的领导者越是在极盛时期却越是怀有退让之心,让我们不能不感佩其领导智慧的精深。

唐朝时,由于治理四川,成绩斐然,高士廉于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上调京师,出任吏部尚书,掌管官员的选拔任命。在这样一个要害部门任职,他不谋私利,处事公允,所奖荐提拔之人都能用其所长。但是,当唐太宗李世民准备册封长孙无忌为司空时,高士廉却站出来反对了。他说:“我所幸能和长孙无忌一样成为陛下的姻亲,我们都已身居高官了,如果陛下再册封我的外甥、您的妻兄为司空,恐怕天下人会说您任人惟亲,不利于陛下您的名声啊!”长孙无忌也极力推让,但唐太宗还是坚持,他认为长孙无忌既有才又有功,仍然册封他为司空,并且因为高士廉的威望与才干,不久也提拔他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官居宰相。

高士廉官居宰相之职,家世又十分显赫。他的祖父、父亲及他本人都任过宰相。他的儿子高履行任过户部尚书,他的外甥任太尉,外甥女为皇后,此等满门荣耀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但是他本人却毫无骄意,非常谦虚谨慎,清正廉洁。他一共有六个儿子,分别取名为履行、至行、纯行、真行、审行、慎行,意即希望子孙后代能戒骄戒躁,有好的品行。在这方面,无疑高士廉升任宰相以后的一言一行是最好的说明。他每给太宗上表章奏折,拟定以后马上把草稿焚毁,这样就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对皇上说了什么。有一次,太宗率师远征朝鲜半岛,留皇太子监国,高士廉摄太子太傅,在后方负总责。每逢料理政事,高土廉与太子同坐一榻,凡事皆仔细参酌,提出建议,务必征得太子同意。他本人每有议案给太子,还在榻前恭恭敬敬地呈上,这样讲究礼节连太子也心有不安,毕竟他比太子长两辈,又是当朝元老。于是太子要给他另排一个座位,议事时直接面对宣讲即可,不必都屈尊奉对。高士廉则坚辞不允,一如既往。

高士廉当宰相的几年,正是唐王朝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的时期。他主要是负责朝廷的日常事务,尤其在官员的选拔任命上恪尽职守,为唐王朝的长治久安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到了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高士廉便请求退休,颐享晚年。唐太宗同意了他的请求,但仍然保留他的宰相称号,以示尊重。第二年又下令将高士廉的画像列入凌烟阁永久保存。这是一种只有德高望重、且对国家立有大功的人才能享受的荣誉。

身进而心退,这对于宦海沉浮的人来说是件顶难做到的事,因为很多人打拼数年孜孜以求的正是“身进”之后的无限荣光和好处。不过,领导者要想身处人生的风口浪尖上而不致被吞噬,还是学一学高士廉为好。

4.个人退一点大局就会进一大步

一个领导者一旦完全操控了局面以后,便会把一切条条框框抛在脑后,此时,很容易形成所有的规章制度都只是用来约束下属和他人的状况,领导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好恶取舍和解读,于是,专制、集权也就诞生了,而这对于大局有百害而无一益。高瞻远瞩、胸怀远大的领导者知道这样一个道理:自己退一点,大局才能进一步。

赵匡胤建立的宋朝是个重视立法的政权。早在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宋朝建国不久,工部尚书、判大理寺(掌刑狱之官,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窦仪奏称:“今国用法典,虽引《大周刑统》(后周世宗详订的法典),其条目繁多,法意不明,不便使用。”并建议修订和编纂一部统一的法典。赵匡胤听后觉得有理,随即下令让窦仪和尚书屯田郎中、权大理少卿苏晓等主持修订。

赵匡胤初建政权,没有成熟的法典来用于新政权的执法,但他却能先采用《唐律》、《大周刑法》为治国法典。由此可见,他的法治意识是很强的。

赵匡胤基本上是个道家思想的实施者,他即位之后,很喜欢读书,以学习历史,以史资治。一日,他读《尚书》,读到其中的《尧典》、《舜典》两篇,慨然叹息道:“尧、舜之时,四凶止于投窜,何(哪里会像)近代法网之密耶。放自开宝(宋朝年号)以来,犯大辟(死刑之罪)、非情理深害者多得贷死(冤死)。”

所谓四凶,是尧、舜时期四个凶恶的人。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混沌;少鮥氏有不才子,毁信废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杌;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尧帝未能除掉这四个人,舜帝流放他们,并将这四凶迁于四裔,以御魑魅。赵匡胤有感于舜帝不将四凶治以死罪,而只流于四裔,赞赏舜帝执法有度,而慨叹当今法网太稠密,以至于往往因过密过严而使有人冤死,他要尽量使法律法规合情合理。

五代时期,中原地区的几个王朝事实上都有法典,但由于这些五代时期皇帝的法制观念多半不强,虽有法律,那也只是为约束百姓而制定,并且在执行力度上也比较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