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企业所得税与纳税指南
3474400000001

第1章 编写说明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其中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与增值税、营业税等流转税相比,企业所得税具有更广泛的征税范围,无论从事何种业务的法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地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有必要对企业所得税法的基本问题有所把握。同时,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是通过单行法律、行政法规规范各税种,因此制定了统一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对一般性的税收征管做出统一规定。《企业所得税法》主要对企业所得税额的计算等实体问题作出规定,税收征管方面仅涉及纳税地点、期间等部分内容,故需要配合《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内容,才能对企业所得税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另外,当前市面上关于税法的案例指导书不少,但以“企业所得税”和“税收征收管理法”为主的案例指导书却不多,且原有书籍引用的法条及选取的案例较为陈旧,无法与现行《税收征收管理法》、《企业所得税法》规范恰当地衔接。

基于此,本书分《企业所得税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两部分展开。具体内容如下:

(一)企业所得税法部分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已将内外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予以统一,不再实行内外有别的政策。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它以利润为主要依据,但不是直接意义上的会计利润,更不是收入总额。在计算所得税时,计税依据的计算涉及纳税人的成本、费用、税收激励或限制措施等各个方面,因此所得税计税依据的计算较为复杂。为加强《企业所得税法》的可操作性,国务院颁布《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对《企业所得税法》中重要概念、规定作出具体解释。同时,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也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出台配套部门规章。

本部分的结构是以《企业所得税法》中的规定为主线,从中提炼出实践中常见的问题,结合《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国务院部门颁布的相关部门规章,总结出主要知识点。同时配合典型案例对相关知识点予以讲解,并在案例中结合具体数据对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税额的计算予以说明。

本部分涉及的法律法规不限于《企业所得税法》,还包括《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和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的配套部门规章。以期尽可能涵盖每一个问题涉及到的全部法律规范。

(二)税收征收管理法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本文简称《税收征收管理法》)自施行以来,在加强税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十多年的实施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收征管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依法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激发市场、社会的创造活力,国务院决定取消和下放部分法律设定的行政审批事项。全国人大常委会则依法对有关法律进行了修订。《税收征收管理法》被作为了修订的法律之一。2013年6月对《税收征收管理法》进行的修订,重要的内容就是将税收设立登记制度由核准制改为注册制。然而我们同时发现市面上现有关于《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著作或参考书寥寥无几,且书中引用的法条及选取的案例较为陈旧,无法与现行《税收征收管理法》规范恰当地衔接。另一方面,税收征收管理作为与社会公民财产权利,社会公共利益紧密相关的行政行为,每个公民对《税收征收管理法》有一定的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笔者将从现有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出发,在选取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对涉及到税收的每个公民关心的、关于税收征收程序、纳税人权利保障和税收强制执行等问题予以说明。

本部分不仅仅针对《税收征收管理方法》这一个法律文本,而是从整个调整税收征收管理的法律规范群的层面进行写作,涉及的法律文本包括《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最新修订的2012年的《税收征收管理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以及相关的《会计法》等法律,力图从一个更为具体的视角把握我国税收征收的相关问题。

鉴于时间及能力有限,笔者不能总结企业所得税和税收征收管理的所有问题并加以梳理,只能选取具有代表性、受大众关注的问题进行说明,以期对社会实践及司法实务助以绵薄之力。同时,我们的学术功底及实务水平亦有限,文中不免存在疏漏、错误之处,殷盼读者予以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