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决定》旗帜鲜明地发出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号召,强调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决定》提出了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特别提出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最高人民法院早在《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2004-2008)》中就已经提出,要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重视指导性案例在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指导下级法院审判工作、丰富和发展法学理论等方面的作用。可见,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充分重视到了案例的作用,并已着手进行案例指导的制度性建设。
案例是法治的"细胞",同案同判是实现司法制度公平、公正、统一、高效的起码要求。对案例的深入研究是法学研究脱离故弄玄虚的宏大叙事和纯粹概念演绎而深入实际社会生活、关注实际利益较量的成熟表现之一。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成文法传统深厚的国家,法律的共性——统一性、相对稳定性和不完全性与现实社会的某些不可预见性和复杂多变性之间的矛盾就更加突出。我们稍加留意即可发现,从早间新闻到午夜闲谈,从街头巷尾到大雅之堂,民众所关心和津津乐道的法制话题不是艰涩严谨的法律条文而是生动有趣的"大案"、"要案"、"奇案"。由此可见,司法公正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要通过无数的个案裁判来加以实现,只有司法个案的公正解决才能够真正将正义的观念运送到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心田。
近年来,以最高人民法院为首的各级人民法院通过各种途径发布了不少典型案例,并于2013年11月21日以法释〔2013〕26号公告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积极推进了裁判文书的公开上网,增强了审判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各界对审判工作的监督力度。今天,我们已经可以欣慰地看到,案例已经越来越成为普及法律和指导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
本书是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基本法律宣讲》系列图书之一,主要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根据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0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根据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0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及其修正案、《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2000年1月10日国务院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2000年1月30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2003年11月12日国务院第28次常务会议通过,2003年11月24日发布,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等法律法规,全书共分为"建设工程质量"、"建设工程安全"、"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所涉及的刑事责任"三个部分,精心挑选汇编整理了五十个与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每个问题的解答由四部分组成,即宣讲要点、典型案例、专家评析、法条指引,以便读者全面理解。
感谢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刘海涛先生、胡玉莹女士的支持与帮助,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他们的悉心指导与建议。
限于编者水平的原因,衷心希望能够得到读者的批评与指正!
王志毅
2014年9月9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