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开玩笑地说,知识分子就是那些把大家都听得懂的事情或道理用大家听不懂的话说出来的人。这种玩笑其实暗含着对当今文风、教风和科研风气的某种批评与调侃。细细思之,不无道理。面对复杂多样的社会生活,博大精深的理论文章,立意高远而论证充分,自有其价值所在,但相对于普通人的生活和体验而言,难免曲高和寡。由此而言,法学随笔对生活的切入较为自然和广泛,更容易为公众理解、接受和喜欢,因而法学随笔比起高深的理论文章往往有更多的读者。其实,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一刻也不能停止理性思维的。这种理性思维不仅体现在高深的理论研究中,而且体现在对日常生活的认识和反思上。真正的大家或大师的文章是能够融会贯通和深入浅出的,即能够用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话语把深奥的道理表达出来。
张军教授这本法学随笔汇集了作者多年执着的思考和心灵的激荡,在转型社会法治意识普遍不高且误区重重的今天殊为可贵。透过这些随笔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如下可贵之处。
一是可贵的人权意识和法治思维。无论哪篇随笔都浸透着这样的基本思维,如《也谈“上访”与“闹事”》一文中作者从宪法和人权角度阐释了“上访”的性质,“上访”现象发生的原因,运用法治与人权的思维分析、解读了其中的问题和规律,结合实际澄清了人们对“上访”现象的认识误区和思维局限。再如《“刁民”是如何“培养”的?》一文,阐释和分析了不同背景和含义下的“刁民”,抨击了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和怕担责任以及不分是非曲直的心理、思维和现象,字里行间浸透着对人权问题的深沉思考,让人读后耳目一新,颇有启示或教益。
二是问题意识和问题思维比较浓厚。随笔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很强,常常是有的放矢。随笔中所涉及的内容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甚至是熟视无睹的现象和问题,张军教授能够敏锐地抓住这些现象和问题,深入浅出,层层道来,足见作者不仅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较为深刻,而且能够保持学者和法律人的那份独有的敏感与良心。如《中国人的“面子”与法治》《行车如人生》《“中国制造”的忧乐之思》等,都是作者的生活体验,就像发生在我们自己身边一样。
三是理论与实践结合,“顶天立地”。随笔层层剖析,娓娓道来,大问题不显得空洞和浮泛,小问题不显得烦琐和浅薄,足见作者有着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严谨的法学专业思维。他能够把生活中一些十分细小的事件和现象上升到理论高度,深入挖掘和透视,从小事件能够看到大问题,并适时从专业角度加以阐释,然后提出某些建设性的思路和意见。其切入点和落脚点是现实的和可操作的,并有一定理论支撑,作者务实的写作态度与方法比起单纯的批判性话语而言更为可贵也更具可操作性。
四是随笔涉及的内容广泛、题材多样。随笔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兼容了通俗性和专业性。很多随笔完全出自作者多年来的亲身体验和思考,让人感觉十分亲切。《红楼梦》里有句话说得好:“世事洞明皆学问。”透过这本随笔文集可见作者宽厚的生活体验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作者的研究视野和思维跨度较大,对现象和问题的分析不是就事论事。撰写这样的随笔要求作者必须具有较高的写作水平和专业资质。
国内每年出版和发表的高水平的法学理论著作和论文为数不少,而既能切中时弊又能提出建设性意见的随笔文集相对较少。纯粹的理论研究是一种功在长远的奉献,“随风潜入夜”式的法学随笔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奉献呢?只是其高端学术性采取了一种更为通俗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而已,并且由于法学随笔深入浅出,其受众面更为广泛,影响也更大。由此而言,如果能有更多的学者既能潜心于书斋从事理论研究,又能走出书斋勇于实践和思考并以严谨的专业态度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总结,再以浅显的文字予以阐释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则于中国之法治和文明进程善莫大焉!
中国虽然已经确立了人权与法治的长远奋斗目标,但要达成这样的目标还要走很长的路,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为之不懈的努力。
我衷心希望有更多更好的法学随笔问世,也祝愿张军教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李步云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
2013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