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伟大的犹太人(下)
3481300000011

第11章 政治家(10)

此时,梅尔夫人临危受命,当天飞往美国纽约,凭着她几十年在美国犹太人中建立起的威望和雄辩的演说才干,一举筹得5000万美元,超出原计划一倍。在战争爆发的第二天,梅厄夫人再次出马,她只带一把梳子和一把牙刷飞往美国,再次为以色列募捐7500万美元,为以色列在中东战争中的胜利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经济实力保证。

面对梅尔夫人如此高效的工作,后来成为以色列第一人总理的古里安如此说:“有一天要写历史,将写上一位犹太妇女,她弄到了使国家能存在的钱。”

令古里安等人要不到的是,梅厄夫人不仅解决了大笔筹款问题,作为一个女人,梅厄在中东战争正式爆发前的6个月里,还作为特殊代表,两次潜入约旦,同约旦国王阿卜杜拉秘密会谈,力图打破阿拉伯国家军事联盟。

梅厄夫人的工作效率赢得了大家的认同,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在战争即将爆发的前夕宣布独立,梅厄夫人同25名全国行政委员会成员一起,在“独立宣言”上签字。

1948年5月15日,这是令很多犹太人都为之兴奋的一天,这一天,以色列正式宣布独立。以色列宣布独立后,具有卓越外交经验和演说才能的梅厄夫人,被任命为驻苏联公使。

同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打交道,这项工作对梅厄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她是个知难而进、决不服输的人,她像家长一样把使馆管理得井井有条,每个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她还安排使馆的每个成员轮流做杂务。

1949年梅厄离开莫斯科回国,同年加入了以色列议会,一直到她1974年退休。

从1949年到1956年,梅厄夫人担任劳工部长一职,这一时期是以色列经济严重困难时期。当时,每人每天肉类食品的定量是3.5盎司。如果某位男士向一位女士求爱,他不是献上一束鲜花,而是送上一颗洋葱,因为洋葱比鲜花更实用。

在议会中,梅厄夫人是一位立场坚定、敢说敢为的女强人,她处处都在维护妇女的权益和地位。一次在内阁会议讨论妇女连续遭强暴的问题时,一位部长建议不许妇女夜间出门。梅厄夫人对此提出了强烈抗议:“是男人在袭击女人,如果需要颁布禁令的话,那么被锁在屋子里的应该是男人,而不是女人!”

在谈到国家独立的问题时,梅厄夫人说:“许多世纪以来,我们第一次赢得了独立。以后再也听不到‘犹太难民’这个词语了。以色列将接纳每一名犹太人。”为了安置成千上万的犹太移民,梅厄夫人发起了庞大的集资活动来解决住房问题。

1956年,梅厄夫人出任以色列外交部长,在总理本古里安的领导下工作。也就是从此时开始,梅厄开始广泛地使用“梅厄夫人”这个称呼。

平时中的梅尔夫人既有刚强的一面,也有幽默的一面,而她卓越的口才直到很多年以后,还被人津津乐道。当她刚刚上任外交部长时,一个记者追着问她:“你作为第一人女外交部长有何感受?”

梅厄夫人巧妙地回答道:“我不知道,因为我从来没有当过男部长。”

梅厄夫人也是一位非常勤奋的部长,她每天工作18个小时,总理对她的坚强意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非常佩服,称她为内阁中惟一的男子汉。一次,总理建议梅厄夫人出去度假好好休息一下,梅厄夫人反问道:“为什么?你认为我累了吗?”

总理笑着说:“不。是我累了。”

梅厄夫人回答说:“那么去度假的应该是你。”

善于理财是梅厄的特长,但不是她得以充分发挥的特长。在接连不断的战争周旋中,果尔达成了一名令世人注目的外交家,成为当今世界上不可多得的谈判能手。

同时,梅厄夫人坦率得老实,顽强得近于固执,机智过人又不失狡猾。她遇上难题从不退缩,她面对失败从不灰心,她决定拒绝就不后悔,她一旦发怒便出言不逊。她是一个通情达理的怪物,又是一位高做得有些蛮横的天使,她让人钦佩又令人感到可怕。

在梅厄夫人外交生涯中,西奈战役后的外交对她来说是一个考验。1956年,由于英、法两国出兵干涉,为对付英法联军,埃及只得抽回坚守在西奈地区的埃军,以色列闻讯大喜过望,立即命令沙龙和瓦莱齐二人率领以军,兵分两路向西奈半岛进发。埃及驻守西奈半岛的力量因大大削弱,致使以军进展顺利,于11月5日,全部占领了西奈半岛。

西奈战争后,以色列孤立了。在亚洲各国,以色列到处碰壁。以色列同美国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同苏联的关系,坏得比紧张还要坏。在联合国的历次会议上,梅厄夫人成了不受欢迎的人。于是,以色列看中了非洲,外交部长梅厄夫人也就开始了对非洲各国的征程。

梅厄夫人是带着以色列国际合作规划前往非洲的。当时,她会见了利比里亚孤独感很强的总统杜伯曼,被果拉部族授予大酋长的光荣称号。她见到了雄心勃勃的加纳总统恩克鲁玛,参加了第一届非洲人民大会,会见了60位重要人物,并且以说真话赢得了非洲各国领导人的信任。

当然,梅厄夫人的非洲之行,并非全部顺利。当时,阿尔及利亚代表用冰冷的语调提出带挑衅性的问题:“你同非洲人民的头号敌人法国保持亲密关系,你该对我们这些人怎样解释呢?”

梅厄夫人对盯着她的非洲领导人说:“当我们的邻国想毁灭我们的时候,世界上唯一愿意向我们出售武器的国家是法国。你们对戴高乐的仇恨我没有。我可以告诉你们实际情况,不管你们喜欢不喜欢,如果戴高乐是魔鬼,我们也要打交道的。假如你们处在这种地位,你们怎么办呢?”

于是,紧张气氛解除了,关系融洽了,因为梅厄夫人说了实话,而说实话总是让人相信和信服的。

梅厄夫人的非洲外交应该说是很有成效的,虽然没能完成结成政治集团的最终目标,但加强了以色列同非洲各国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增强了非洲各国对以色列国的了解和理解。

1965年,梅厄夫人由于多年的劳累过度患上了各种疾病而退出了内阁,她还拒绝了出任副总理的建议。她认为做一名专职的祖母比做一名兼职的总理要好。

过去由于工作的需要她没有尽到母亲的职责,如今她要在孙子们身上弥补自己的遗憾。她从外交部长的大公寓里搬了出来,重新开始了清洁、烹饪、熨烫和采买的工作,她又回到了平凡的家庭生活中来。人们经常能够看到这位和蔼可亲的老太太提着大包到市场买东西。每到节假日,祖孙三代聚在一起,她都要亲自上阵做几道拿手菜肴。看着一家人欢聚在一起,梅厄夫人感到由衷的喜悦。

总理生涯

就在梅厄夫人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1969年2月,以色列总理埃克希尔因心脏病突然去世,工党必须推选新总理。

梅厄夫人是一位非常受欢迎的有影响力的演说家。她最擅长用形象的比喻阐明自己的观点。她在纽约的一次公开讲演中说道:“谁能在真正和平来临之前诚恳地让以色列人回家去?是否有人希望我们开始训练年仅10岁的少年为下一次的战争做准备?你们肯定会说不,所有的以色列人都会说不,我确信世界上每一位公正的人都会说不!”

因为有卓越的口才,又有对工作不知疲倦的敬业精神,1969年3月,梅厄夫人被推选为总理,此时她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按照常规,这个年龄的老人应该呆在家里安度晚年。然而梅厄夫人没有时间顾及自己的小家。她要为国家的利益奔波操劳。虽然她的年事已高,但她追求和平的信念始终没有改变,经过再三考虑之后,她还是同意复出了。

成为总理后,梅厄夫人做出的第一重大行动就是出访美国。当时,以色列刚刚经过对阿拉伯世界的战争,战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也是以色列变得非常孤立。第三世界纷纷与以色列断交,就连美、英、法对以色列也颇有微词。更为严重的是,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开始了长久的消耗战,不停的战争对双方都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在这种情况下,争取头号强国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显得非常重要。9月24日,梅厄夫人一行到达了美国费城,开始了对美国的外交攻势。

在美国的20天里,梅厄夫人一再向美国总统尼克松强调,只有以色列才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为可靠的盟友,以色列越强大,越有利于遏制苏联的扩张。

很快,尼克松及美国政界要人被打动了,梅厄夫人的军事订单被批准了。于是,一架架战斗机飞到了以色列。同时,梅厄夫人提出的贷款也得到了满足。从1969年到1972年,美国给予以色列的军事经济援助,超过了以色列建国后历届美国对以色列援助的总和。

在外交上,梅厄夫人的强硬作风是大家公认的。1971年,尼克松会见法国总统蓬皮杜时,当时的罗杰斯国务卿想使谈话变得轻松一些,就说,世界上两个发生麻烦的地区,南亚和中东,恰巧都是女人当总理。他说,“印度”有个英迪拉·甘地,以色列有个果尔达·梅厄,“也是一个女的?”蓬皮杜嘴上挂着一丝微笑,说了句:“是吗?”

当然,蓬皮杜这样讲并没有轻蔑之意,而是带点奇特的钦佩之情,梅厄的所作所为,说明不论她是男子还是女性,其实都没有多大区别。梅厄和英·甘地有一点是共同的,在同男对手谈判时,她们都是毫不退让,甚至还要使对方退让。但是她们为达到目的所采取的方式截然不同。虽然两人都富有女性特点,但是英迪拉是利用自己的女性特点,梅厄则不然。英迪拉希望别人像对女人那样对待她,而自己却以男人般的无情来行事。梅厄则希望别人像对男人那样对待她,自己也像男人一样行事,她从不由于自己是女性就哀求别人或者饶恕别人。

解决好外部的外交问题后,70多岁的梅厄夫人又开始大力整顿国内问题。虽然在这方面由于总总原因,梅厄夫人可能做的不太好,但作为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她敢于作为的作风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1973年爆发的以色列同埃及和叙利亚的战争,是梅厄夫人就任总理期间经历的最大危机。

这场战争发生于1973年10月6日,起源于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打算收复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在这次战争中,埃、叙经过周密准备对以实施突袭和两线夹击,首战告捷,使阿拉伯的民心士气为之大振。埃军渡河之役显示出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

12日,以色列军用物资即将耗尽,举国上下一片震惊。后来,在美国的帮助下,以色列度过这个难关,但是,梅厄夫人却陷入了政治危机之中。

尽管梅厄夫人预感到埃及和叙利亚准备发动进攻,但她没有立即采取防范措施,还推迟了征集预备役军人的行动,结果在这次激战中以色列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梅厄夫人终日在殚精竭虑中生活,她在自传中写道:“我的余生将伴着惨痛的教训一同度过。”

战前,她认为对方不可能发动这场攻击,战争过后她态度依然十分强硬。特别是在组织新内阁时,他不顾很多人的反对,又把战争期间担任国防部长的达杨拉入内阁,此举更进一步地计划了国内矛盾。

1974年3月,梅厄夫人宣布组阁失败,作为看守总理,她继续留任几个月,直到新新总理选出。几个月后,拉宾成为了新一届以色列总理。

就这样,梅厄夫人的时代结束了!

一个顽强的老人

1974年6月4日,梅厄夫人离任,这时她已是76岁的老妪了。早在她出任以色列总理之前就已经发现自己患有白血病,但她并没有被病魔吓倒,凭着顽强的意志一方面同病魔作斗争,一方面领导以色列人民为争取和平而斗争。

离任后的梅厄夫人并没有闲着,她开始周游世界,向世人宣传她的思想。

梅厄夫人一生都在为追求和平与幸福而奋斗,并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对于自己有一段时间忽视孩子们的行为,对于宁愿献身于工作而导致婚姻破裂的错误而深感内疚。梅厄夫人曾经这样写道:

有这样一种女人,她不愿呆在家里,宁愿将自己生活中的孩子及家庭置之不顾。她生来就需要更多别的东西。她无法脱离更大的社会生活。她不会因为孩子而缩小自己的视野。这样的女人永远不会休息。

卸任后的第二年,梅厄夫人完成了自传《我的一生》,此书立即成为畅销书。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和外交家,1981年美国将《我的一生》拍成了电视剧,3次荣获奥斯卡金像奖的好莱坞明星英格丽·褒曼扮演梅厄夫人,轰动一时。

关于对梅厄夫人的评价,作为同时代并与她有过不少接触的尼克松也许最有发言权。尼克松回忆道:

对以色列人民来说,她则是一位受人爱戴的老祖母式的保护者,一位强健结实而又可以信赖的妇女。她把以色列的重任担在肩上;但她也腾出时间来,在厨房的桌子旁边招待她的助手们喝汤。

1969年,我在悼念艾森豪威尔总统的仪式上所作的悼词中说:伟大的政治家总是在国内受到爱戴、在国外也受到尊敬。

但是,只有少数几位象艾森豪威尔这样的政治家,才能在国内外受到真正的爱戴。果尔达·梅厄也是这少数几个人中的一位。与艾森豪威尔一样,这不只是由于她的所作所为、显然也是由于她的为人,国内外的人们才如此真心地爱戴她。

1974年6月,在她离职才十二天之时,我最后一次见到她。她是在以色列对1973年10月战争中的准备工作发生长期争论后去职的。我们在她在耶路撒冷的简朴的公寓中拜访她。她再次对美国在那次战争中对以色列的支持向我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