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儒学基本常识
3481500000056

第56章 儒学思想辑录(7)

壬水为纯阳之水,名为江河湖海之水,通天河而川流不息,其性猛质硬,灌溉万物,故为阳水。

癸水为纯阴之水,名为雨露之水,有气化之神,其性至静至弱,滋生万物,故为阴水。

十天干所配四时方位

甲乙东方木,丙丁南方火,戊己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

甲乙属木,其时春,触地而生产万物,其位东方,故甲乙为东方木。

丙丁属火,其时夏,火炎其上,使成物生长,其位南方,故丙丁南方水。

戊己属土,其时季夏,得皇极之正气,含黄中之德,能苞万物,其位内通,故戊己中央土。

庚辛属金,其时秋,阴气始起万物禁止,其位西方,故庚辛西方金。

壬癸属水,其时冬,阴化淖濡流施潜行,万物至此终藏,其位北方,故壬癸北方水。

十天干所配人体

十干配身体:甲为头,乙为肩,丙为额,丁为齿舌,戊为鼻面,庚为筋,辛为胸,壬为胚,癸为足。

十干配脏腑:甲为胆,乙为肝,丙为小肠,丁为心,戊为胃,己为脾,庚为大肠,辛为肺,壬为膀胱,癸为肾。

十二地支所属五行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地支。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

寅卯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巳午属火,午为阳火,巳为阴火。申酉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子亥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辰戌丑未属土,辰戌为阳土,丑未为阴土。未戌为干土,丑辰为温土。干土者其中藏火,湿土则其内含水之故。

十二地支配四时方位

寅卯东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戌丑未四季土。

寅卯辰为春季,巳午未为夏季,申酉戌为秋季,亥子丑为冬季。其中辰戌丑未在每个季的最后一个月,皆因土旺于四季,故为四季土。其四时方位之理,与十干四时方位同。

十二地支配人体

十二支配身体:子为耳,丑为肚,寅为手,卯为指,辰为肩、胸,巳为面、咽喉,午为眼,未为脊梁,申为经络,酉为精血,戌为命门、腿为足,亥为头。

五行

五行,较早出现在儒学典籍《易经》中,古代儒学、道学均对此有所论及。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行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

五行学说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五行之间生克关系

一是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金销熔生水;水生木:水润泽生木;木生火:木干暖生火;火生土:火焚木生土;土生金:土矿藏生金。

二是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刚胜柔,故金胜木;因为刀具可砍伐树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因为树木可稳住崩土;实胜虚,故土胜水;因为堤坝可阻止水流;众胜寡,故水胜火;因为大水可熄灭火焰;精胜坚,故火胜金;因为烈火可熔化金属。

三是五行辩证生克。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赖金生,金多水浊。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多水缩;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弱。

金能克木,木坚金缺;木能克土,土重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能克火,火炎水灼;火能克金,金多火熄。

金衰遇火,必见销熔;火弱逢水,必为熄灭;水弱逢土,必为淤塞;土衰逢木,必遭倾陷;木弱逢金,必为斫折。

强金得水,方挫其锋;强水得木,方缓其势;强木得火,方泄其英;强火得土,方敛其焰;强土得金,方化其顽。

两仪

两仪的第一个含义是在《易经》中用以指天地。《周易·系辞上》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即认为在《周易》成书之前,先有混元未分的太极,太极产生天地两仪。

两仪的第二个含义是综合历代易学家理论,有7种说法,即指阴阳、天地、奇偶、刚柔、玄黄、乾坤、春秋,多数指阴阳。

四象

语见《周易·系辞上》:“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系辞传》对《周易》宇宙生成图式及成书过程的描述。两仪,天地,四象,四时。天地两仪产生春夏秋冬四象,四象产生八卦。

所称四象,或象征春夏秋冬,或金木水火,或东西南北,或阴阳刚柔,实际上是在阴阳的基础上生出新的阴阳,象征阴阳的进一步变化。

三才

一个是以八纯卦之初画、中画、上画分别象征地、人、天,称之三才。

《周易》最早最明确最系统最深刻地提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的伟大学说。

这个学说早就深入中华民族之心,贯穿于中华民族的人伦日用之中,牢固地培育了中华民族乐于与天地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对天地与自然持有极其虔诚的敬爱之心。

八卦

八卦也称经卦、单卦或八纯卦,是《周易》中的八种基本符号,即乾、震、坎、艮、坤、巽、离、兑。

《易传》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自然现象,每卦又可象征多种事物。

关于八卦的起源,有种种传说和猜测,如伏羲作八卦说、男根女阴说、原始文字说、龟卜说、结绳说、竹筹蓍草说、天地说、土圭测影说、日月星象说等。

八卦的由下往上排列出于《说卦》。以乾坤为父母卦,各统率三男三女,前四卦为阳卦,后四卦为阴卦。每一卦又叫一宫,每一宫又统帅七卦,各卦中所属之卦,各有自己所处的地位,前五个卦分别称为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第六卦称为“游魂”,第七卦为“归魂”。

七、儒家其他思想

除了以上的修身养性、伦理、礼仪等分类以外,儒学思想人际交往、人性、养生、教育等多个方面,都有不少著名的思想,例如性善论、性恶论、礼尚往来、因材施教等。

这些思想都对我国文化产生过很大影响。

性善论

性善论是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根据,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性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

性恶论

荀子的性恶论是我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两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既然人是由天而生的,人情也就出于天情,同于天情。出于天情同于天情的人情就叫作“性”。荀子和孟子一样,认为食色喜怒等是人的先天性情,是人情之所不能免,是人所共有的。

但是,在性情与仁义的关系上,荀子则与孟子不同。孟子把食色和仁义都看作是出于先天的人性,其中仁义是大体,食色是小体;仁义好比是熊掌,食色是鱼。

荀子则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和小人都一样。至于仁义,则是由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

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

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

以德报德,有恩必报,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当然,往来之礼,也该适度。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敬意答射之意,所称礼轻意重,并非越多越好。

食不语寝不言

所称食不语就是要求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交谈。

其一,吃饭说话会影响消化。因为进食后,身体需要调动更多的血液流向消化系统的不同部位,以便使肠道获得更多的能量去分解、消化、吸收食物。

吃饭时谈话,会使本该流向胃的血液流向了脑,就会影响胃的消化功能。此外,一边吃饭一边说话,还会分散吃饭的注意力,影响咀嚼和消化液的分泌,食物未嚼烂,又不能拌入足够的消化液,必然会增加胃的负担。而且说话延长了吃饭时间,饭菜凉了对胃也是不良刺激。

其二,吃饭时说话,还可能会引起呛噎。因为咽喉部是一个四通八达的通道,向上可通鼻腔、口腔,向下后可通食道,向前则可通气管。吞咽食物时,为了保证食物通路的顺畅,吞咽反射会进行一系列的复杂动作。

一是小舌头上抬,正好盖住鼻腔后部,防止食物进入鼻腔;二是咽部一些小肌肉收缩,防止食物往前流入口腔或误入耳咽管;三是喉头上提,使会厌软骨盖住气管。

这样,四通八达的咽喉就只剩下食道,保证了食物能乖乖沿食管进入胃。而如果吃饭时说话,大声吵嚷或哈哈大笑,都可能干扰到这一过程,使食物误入“歧途”,进入鼻腔或气管,引发咳嗽等问题。

寝不言的道理就很简单了。在睡觉的时候,大脑需要安静下来,但如果继续谈话,讨论问题,就会使大脑兴奋起来,导致失眠多梦,影响睡眠质量。

心宽体胖

儒家认为,有修养的君子平时心胸开阔,所以体貌安泰舒展,悠哉游哉。追本穷源,这句话的本意并不一定全落在养生上,可到后来,却一直为谈论养生的人们奉作经典格言。

孟子和《大学》中的这种养生法,对后世有着很深的影响。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出自《论语》。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

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

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

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

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因材施教的思想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出自《礼记·学记》说道:即使有美味的食物,如果不去吃,就不会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不会知道它的高妙。

因此,通过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通过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困惑不解的地方。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自己困惑不解的地方,然后才能够自我奋发进取。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

学而优则仕

学而优则仕,有余力,学习之余还有余力或者闲暇,就去做官。出自《论语·子张》。

意思是说:“做官的事情做好了,就更广泛地去学习以求更好;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以便给更好地推行仁道。”

华夷之辨

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而周边则较落后,因此逐渐产生了以文明礼义为标准进行人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文化和文明程度,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文明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

华夷之辩实际上是孔子时期的华夏民族主义。华夷之辩讲得非常婉转,意思是说要分清楚华夏和蛮夷。孔子认为,华夏国家要互相帮助,来抵抗蛮夷的入侵。

孔子认为,华夏国家是先进的,不能被落后的蛮夷所蹂躏摧残,华夏国家的君主有义务来保护华夏文明。孔子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保护华夏文明,以及华夏国家的居民不被蛮夷侵犯杀戮,是最大的仁。

孔子的“华夷之辩”,对后世儒家思想有相当大的影响。保护了先进的文明,使得华夏文明得意延续。

我国历史上“华夷之辨”的衡量标准大致经历了三个演变阶段:血缘衡量标准阶段,地缘衡量标准阶段,衣饰、礼仪等文化衡量标准阶段。华夷之辨,不以种族为标准,而以文化礼义作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