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八大家(第三册)
3483400000039

第39章 苏轼卷(21)

(9)蓊然:茂盛的样子。

(10)馀浸:这里指汴河淤涸后留下的水坑。

(11)岩阜:岩石堆成的山。

(12)椅桐:即山桐子,又名水冬瓜。高二丈余,初夏开黄花,本质实,可作细巧器具。

(13)桧柏:常绿灌木,俗叫“子孙柏”,干直立,高丈许,花小,单性,果实球形。

(14)京洛:指洛阳,古代东周、东汉等朝代建都于此,所以称“京洛”。

(15)厦屋:高大的房屋。吴、蜀:两个古国名,地在今江苏省、四川省一带地方。

(16)饱:吃饱肚子,使动用法。

(17)茹:蔬菜的总称。

(18)彭城:今江苏省铜山县。

(19)吴兴:今浙江省吴兴县。

(20)宋:指彭城,春秋战国时属宋国,故称“宋”。

(21)肩舆:轿子。

(22)显人:显要而有名声地位的人。

(23)家:安家,住家。

(24)十围:很粗大的树木。围,计量圆周的约略单位,即两手之间合拱的粗细。

(25)不必仕:不一定作官。仕,做官。

(26)节:气节,节操。

(27)处:隐退。与“出”相对。

(28)出者狃于利而忘返:出,出仕,与“处”相对。狃,贪。返,返里,归家。

(29)泗:泗水,源出于山东省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四源并发,故名泗水。与汴水汇合。这里指泗水的支流。

(30)跬步:半步,跨一步,极言路近,方便。跬,半步。古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

(31)俯仰:低头和抬头,上和下,这里有安处的意思。

(32)循吏:遵理循法的官吏。

(33)泽:恩泽,恩惠。

(34)土风:当地风土人情。

(35)莫余厌也:即“莫厌余也”。意思是没有厌烦我的。

(36)鸡犬之声相闻:鸡鸣犬吠的声音互相听得见,形容很近。

(37)幅巾杖履:都用作动词,戴上幅巾,拄上手杖,穿好鞋子。即作好外出访友的准备。幅巾,古代男子用绢一幅束头发,是表示所谓儒雅的装束。履,鞋。

(38)游:交流,交朋友。

(39)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元丰,宋神宗(赵顼)的年号,公元1078年至1085年。

游桓山记

元丰二年正月己亥晦(1),春服既成,从二三子游于泗之上(2)。登桓山,入石室,使道士戴日祥鼓雷氏之琴,操《履霜》之遗音,曰:“噫嘻悲夫,此宋司马桓魋之墓也。”或曰:“鼓琴于墓,礼欤?”曰:“礼也。季武子之丧,曾点倚其门而歌(3)。仲尼,日月也,而魋以为可得而害也?且死为石椁,三年不成,古之愚人也。余将吊其藏(4),而其骨毛爪齿,既已化为飞尘,荡为泠风(5)矣,而况于椁乎,况于从死之臣妾、饭含之贝玉乎(6)?使魋而无知也,余虽鼓琴而歌可也。使魋而有知也,闻余鼓琴而歌知哀乐之不可常、物化(7)之无日也,其愚岂不少瘳乎?”二三子喟然而叹,乃歌曰:“桓山之上,维石嵯峨兮。司马之恶,与石不磨(8)兮。桓山之下,维水潛潛(9)兮。司马之藏,与水皆逝兮。”歌阕而去。从游者八人:毕仲孙、舒焕、寇昌朝、王适、王遹、王肄、轼之子迈、焕之子彦举。

【注释】

(1)晦:古时每月之末日称晦。

(2)春服既成,从二三子游于泗水之上:大意为,春天的服装做成了,穿着春天的服装,与二三个朋友游于泗水之上。

(3)季武子之丧,曾点倚其门而歌:季武子,鲁国的大夫。曾点,孔子学生。季武子死后,曾点背靠着季武子的门唱起歌来。

(4)藏:坟墓。

(5)泠风:小风,清风。

(6)饭含之贝玉:古人死去,嘴里都要含着贝类制品或玉制品,饭含,死人嘴里含东西。

(7)物化:变幻,变化。

(8)与石不磨:与石头一样,不可磨灭。

(9)潛潛:满满的样子。

石钟山记

《水经》云(1):“彭蠡(2)之口(3),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4),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5),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6):石之铿然有声者(7),所在皆是也(8),而此独以钟名(9),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10),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11),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12),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13),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14),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15)。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去霄间(16)。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17)。”余方心动欲还(18),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19)。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20),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21),涵澹澎湃而为此也(22),舟回至两山间(23),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24),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25),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26)、镗鞳之声(27),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28)焉。因笑谓迈曰(29):“汝识之乎(30)?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31)。”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32),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33),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34),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35),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

(1)《水经》:我国古代一部有价值的地理著作,以简要的文字记叙了我国江河水渠的源流,相传为汉朝人桑钦所作(一说是晋朝人郭璞所著)。

(2)彭蠡:湖名,即鄱阳湖,在江西省北部。

(3)口:湖口处。

(4)是说:这个说法。指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的说法。

(5)磬:古代玉制(或石制)的打击乐器,马鞍形,以木槌敲击而发声。

(6)尤:尤其,更加。

(7)铿然:敲击金属或石头发出的声音。

(8)所在皆是:到处都这样。所在,存在的(地方)。是,这样。

(9)独以钟名:唯独用钟来命名。

(10)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日(阳历七月十四日)。这是用“干支”记日。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等)十二个字依次相配来纪年、月、日。

(11)适:往,去。

(12)赴:赴任,上任。

(13)硿硿焉:硿硿,敲击山石的声音。焉,同“然”,形容词词尾。

(14)莫夜:晚上。莫,“暮”的本字。

(15)森然:阴森可怕的样子。

(16)磔磔:同“吱吱”,鸟叫声,象声词。

(17)鹳鹤:水鸟名,形似鹤而顶不红。

(18)心动:内心惊动,吃惊害怕。

(19)噌吰:形容钟声宏大。

(20)罅:裂缝。

(21)焉:代词,代指“石穴罅”。

(22)涵澹澎湃而为此:意思是说水浪激荡而形成的声音。涵澹,水波激荡。

(23)两山:指上钟山和下钟山。

(24)中流:水中央的激流。

(25)空中而多窍:空中,中间是空的。窍,洞。

(26)窾坎:击物的声音。

(27)镗鞳:钟鼓的声音。

(28)乐作:音乐演奏起来。

(29)因:于是。

(30)识:同“志”,记住。

(31)不余欺:即“不欺余”,宾语(余)前置。

(32)臆断:根据主观想法来作判断。臆,胸,指主观想象。

(33)殆:大概,将近,差不多。

(34)终:总。

(35)渔工、水师:渔夫、船夫。

秦太虚题名记

览太虚(1)题名,皆余昔时游行处,闭目想之,了然可数。始余与辩才(2)别五年,乃自徐州迁于湖(3)。至高邮,见太虚、参寥(4),遂载与俱。辩才闻余至,欲扁舟相过,以结夏(5)未果。太虚、参寥,又相与适越,云秋尽当还。而余仓卒去郡,遂不复见。明年,余谪居黄州,辩才、参寥,遣人致问,且以题名相示。时去中秋不十日,秋潦(6)方涨,水面千里,月出房心(7)间,风露浩然。所居去江无十步,独与儿子迈(8)棹小舟至赤壁。西望武昌山谷,乔木苍然,云涛际天。因录以寄参寥,使以示辩才。有便至高邮,亦可录以寄太虚。

附《秦太虚题名》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道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辩才大师,以事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遗篮舆,则曰以不时。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杖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或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止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辩才于湖音堂。明日乃还。高邮秦观题。

【注释】

(1)太虚:指秦太虚,即秦观,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江苏高邮人。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尤长于词。曾因苏轼的推荐,除太学博士兼国史编修官。著有《淮海词》。

(2)辩才:姓徐,名元净,字无象,浙江於潜人。他十岁即出家为僧,能文,名气很大,二十五岁时赐紫衣及辩才法号。晚年寓居龙井。他与苏轼有着极深厚的友谊。

(3)湖:即湖州。苏轼从徐州移知湖州,是在元丰二年春。

(4)参寥:指僧人道潜,字参寥,於潜人,能诗。苏轼称其诗“清绝,与林逋上下”。

(5)结夏:佛教僧尼自农历四月十五日起静居寺院九十日不出门行动,谓之结夏。

(6)潦:积聚的雨水。这里指泛江湖之水。

(7)房、心:都是星宿的名称,均属天蝎星座。

(8)苏迈:苏轼的长子。

传神记

传神之难在目。顾虎头(1)云:传形写影,都在阿堵中。其次在颧颊,吾尝于灯下顾自见颊影,使人就壁模之,不作眉目,见者皆失笑,知其为吾也。目与颧颊似,余无不似者。眉与鼻口,可以增减取似也。传神与相一道。欲得其人之天,法当于众中阴察(2)之。今乃使人具衣冠坐,注视一物,彼方敛容自持(3),岂复见其天乎?凡人意思,各有所在:或在眉目,或在鼻口。虎头云:颊上加三毛,觉精彩殊胜(4)。则此人意思,盖在须颊间也。优孟学孙叔敖抵掌谈笑,至使人谓死者复生;此其举体皆似,亦得其意思所在而已。使画者悟此理,则人人可以为顾陆(5)。吾尝见僧惟真画曾鲁公,初不甚似。一日往见公,归而喜甚,曰:“吾得之矣!”乃于眉后加三纹,隐约可见,作俯首仰视,眉扬而额蹙者,遂大似。南都程怀立,众称其能,于传吾神,大得其全。怀立举止如诸生,萧然有意于笔墨之外者也,故以吾所闻助发云。

【注释】

(1)顾虎头:顾恺之,字长康,晋代杰出画家。尝为虎头将军,故人称顾虎头。

(2)天:指本质。阴察:暗中观察。

(3)敛容自持:指人板起面孔摆架子作矜持状。

(4)“虎头云”句:语见《晋书·顾恺之传》。略有出入。

(5)顾陆:分指顾恺之、陆探微。陆,南朝时宋人,著名画家,以画人物著称。

画水记

古今画水,多作平远细皱(1),其善者不过能为波头起伏,使人至以手扪(2)之,谓有洼隆(3),以为至妙矣。然其品格,特与印板水纸争工拙于毫厘间耳。唐广明(4)中,处士孙位始出新意,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逸。其后蜀人黄筌(5)、孙知微(6)皆得其笔法。始知微欲于大慈寺寿宁院壁作湖滩水石四堵,营度经岁,终不肯下笔。一日,仓皇入寺,索笔墨甚急,奋袂(7)如风,须臾而成,作输泻跳蹙(8)之势,汹汹欲崩屋也。知微既死,笔法中绝五十余年。近岁成都人蒲永升,嗜酒放浪,性与画会,始作活水,得二孙本意,自黄居宷兄弟、李怀衮(9)之流,皆不及也。王公富人或以势力使之,永升辄嘻笑舍去;遇其欲画,不择贵贱,顷刻而成。尝与余临寿宁院水,作二十四幅。每夏日挂之高堂素壁,即阴风袭人,毛发为立。永升今老矣,画亦难得,而世之识真者亦少。如往时董羽(10),近日常州戚氏(11)画水,世或传宝之。如董、戚之流,可谓死水,未可与永升同年而语也。元丰三年十二月十八日夜,黄州临皋亭西斋戏书。

【注释】

(1)细皱:细小波纹。

(2)扪:按,摸。

(3)洼隆:凹凸不平、高低起伏。

(4)广明:唐僖宗李儇的年号。此年号仅用一年,为公元880年。

(5)黄筌:字要叔,五代前蜀画家,四川成都人。以花鸟画最有名,对后世影响很大。

(6)孙知微:字太古,宋初画家,四川眉山人。他信佛,专门画宗教故事的画,忌讳人们呼之为画师。

(7)奋袂:袂,衣袖。奋袂,即挥动臂膀的意思。

(8)输泻跳蹙:形容水势直下,奔腾翻滚。

(9)李怀衮:宋初画家,四川人,学黄筌,工花鸟,亦善山水。

(10)董羽:字仲翔。初仕南唐李后主(煜)朝,后归宋,以善画龙、水、海、鱼受宋太宗赏识。

(11)戚氏:指戚文秀,善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