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拜水问道:都江堰与青城山
3485600000008

第8章 青城山的传说故事

历来的古迹名胜,都有说不完的故事,青城山作为道教名山自然也有许多曲折动人的故事。从东汉张道陵进山修道,到后来的孙思邈入山,这些名人的到来,都演绎出了许多故事。

青城山的这些传说故事,使青城山这个道教名山,显得更加神秘,也更加令人为之神往。

(一)青城山名称的由来

大禹治洪水、疏九河的传说在中国可以说家喻户晓,但他治理青城山的故事,晓得的人却不多。

据说在宇宙洪荒年代,青城山还是荒山秃岭,渺无人烟。后来,在靠山脚的平坝地,逐渐有了居住,他们在这里休养生息。

大禹的老家在千里峨山丛中的汶山郡。汶山就是汶川,和都江堰紧紧相连。此时的大禹在老家一带治水已经颇有建树。

这一年的春末,一个赶了远路的人跑来,说他是石城山民派来的,请大禹去石城山治水。

大禹一听心想,自己家乡的水还没有治好,怎么能够离开。但看来人说得恳切,又不能不去。好在汶山到石城,山连山,坡挨坡,汶山在山腰,石城在山尾,一路下坡走小道,第二天就赶到石城。

大禹到了石城,气没歇一口,就到山湾察看。连着转了几座山,才吸几口冷气。只见石城山又高又险,高就高在座座山峰平地而起,危岩雄峙,险峰壁立,高触云端;险就险在个个山头光秃秃的,不能存水,小雨小流,大雨大流。

山石泥沙从山上直冲沟底,淤积平山谷,在谷口跑泥龙,漫滤平川,堆起漂石。雨季一过山又大旱,庄稼不长,飞鸟不停。

大禹还没治过这种灾害。家乡山山有树,石石长草,虽说河道泛滥,灾害不断,总是雨过山青,雨停水清。自己年年治水,就是没有治山。他想了想对石城山的人说:“我没拴过泥龙。先试试把水关在谷口吧。”

说完,大禹带着石城山的山民们,勘地势,察山形,划堪基,立界石,吩咐大家沿谷口进山沟,从上往下,由高到低,层层筑起石堪,好等雨季一来,把山洪锁住。

这项工程摊子铺得大,大禹等不及完工,就赶回家去了。谁知这年雨水来得早,来得猛,来得密,山谷堤坝还没完工,就被泥龙冲了个精光,山脚田土又变成烂泥塘。

大家又派人去请大禹,哪料大禹已被中原盟主虞舜请去制伏黄河去了,石城山民使者急如风火,爬山越岭,在渭河边华山脚找到大禹。

那时的大禹正忙着架炉,铸炼劈开黄河上神门、鬼门、人门的神斧,见到石城山民使者,急忙说道:“不治山,只筑堪,费了工又费料,还没拴住泥龙。我对不住乡亲。在中原我见识到他们治山的方法很好,不能光治山谷,还得在山上栽树植草,保持水土,山下就永不受其害。”

石城山民使者为难地说:“石城山上光秃秃的,树籽撒了一箩又一箩,一颗苗也没长出来。”

大禹笑哈哈地说:“娃儿要调教,才能离娘怀,树籽不经佑,哪能长成材。种树收益慢,可以种竹嘛。华山千尺峰顶有的是青竹,你挖些回去种吧。青竹见土生根,当年发兜,明年成林,后年就满山。有了树和竹,就能锁住泥龙。”

石城山民使者听了,高高兴兴地在华山千峰顶,挖了竹根竹鞭,回去栽在石城山36座山峰上。当年雨水好,满山冒竹笋,山民再经心护惜,不两年就郁郁葱葱,翠竹满山。

接着,人们又栽下松杉柏,让山山长树、峰峰挂绿,果然固住了沙土,锁住了泥龙。哪怕是夏天连下几十场雨,哪怕雨点比胡豆大,下到沟底的水也是清亮亮的。

就这样,整个石城山变了样,变得满山青幽幽、绿阴阴的,远远望去,像座青翠的城郭。于是,后来人们就把石城山改名叫“青城山”。

(二)人鬼大战的传说

传说在东汉末年,有个叫张道陵的人,修行多年,斩妖捉怪,为民除害,立下功劳。

太上老君嘉许他道心坚定,遂传给他正一盟威秘录、雌雄宝剑一对、印章一枚,并对他说:“近来蜀中有六大鬼神,残害人民,你替我去整治,使得人鬼有别,昼夜各分,以降福生灵。这样你功德无量,可以名登仙籍了。”

张道陵连忙口称受命,率领门人王长等人,一路前往蜀中而来。

据说当时在蜀中作怪的鬼神,为首的有八个:刘元达专门施杂病,张元伯专放瘟疫,赵公明传痢疾,钟子季播下疮肿,史文业散发疟疾,范巨卿让人浑身酸痛,姚公伯洒下五毒,李公仲带来疯颠病。他们手下鬼兵亿万,到处为害百姓,遭他们暴行枉死的人不计其数。

张道陵到了蜀中,选定青城山为战场。先设置琉璃高座,列成法坛。八大鬼帅率部来攻,一时飞沙走石,空中飞箭如雨。

只见张道陵用手一指,化一朵莲花拒敌。鬼兵们燃起无数火炬,一哄而上,张道陵手一指,那火反而向鬼兵烧。

鬼帅们遥望形势,高声叫道:“你本来住在峨眉山修仙,为什么跑来侵犯我们的地盘?”

张道陵答道:“你们残害生灵,所以奉老君之命来讨伐。”

刘元达等听了大怒,率领鬼兵再次攻上,将张道陵团团围住。张道陵忙用笔向空中遥画一个阵势,鬼众被这无形阵势困住,个个倒仆不起。

八大鬼帅叩头求饶,张道陵将笔倒挥,鬼兵又个个活了过来。张道陵对鬼帅们说道:“你们过来听从吩咐,从今开始赶快远离此地,不要再在人间传播疾病。”

鬼帅分辩说:“降灾给老百姓,是我们本来的职责,怎么把这权利都给剥夺了?不如还留一半地盘给我们享用。”张道陵不答应,喝令他们快避去。

鬼帅们心中不服,第二日又纠集了六大魔王,领兵百万,再次攻打上来。随从见状大惊,说道:“鬼兵势盛,如何抵挡?”

张道陵说:“毋需惊慌,看我顷刻退敌。”再次挥笔一画,鬼众们仍然死于当场,只有六大魔王不死,但也仆翻在地,爬不起来,叩头救饶。

张道陵不许,用笔竖着一砍,将面前山峰劈为两半。魔王再无法飞越山头,大声哀求说:“我们再不敢为非作歹,恳求饶命,此后一定在西方世界居住,再不来此地。”

张道陵这才放他们归去,余下的鬼帅,也表示受管束。张道陵仍怕他们心中不服,于是对他们说道:“看来你们心中不服,且再给你们一个比试的机会,如果斗得过我,便让你们自由。”

刘元达等一听,正中下怀,答:“好,就这么办!”

张道陵命人烧起一堆火来,投身在火中,却脚底生青莲,踩着莲花徐徐出来,鬼帅们也拿出神通,跳入火中,谁知神通不灵,被火烧着。

张道陵又在木、水、土石中进出自如,鬼帅们却处处碰壁,一怒之下,八大鬼帅变成八只大老虎扑来。张道陵变成一只巨狮,将八虎赶走。

鬼帅又变成八条飞龙来抓人。张道陵摇身一变,成为专吃龙属的大鹏金翅鸟,来啄龙的眼睛,八龙只好仓皇逃走。这样变化斗法多时,看看鬼神已近技穷,张道陵用手一指,化一重万余斤的巨石,用藕丝悬着,挂在鬼兵阵营上空,又变成两只老鼠窜上去啃藕丝,那巨石眼见立即要掉下来,鬼帅们这才同声哀求:“请饶我们,一定远离此地,再不敢虐害百姓。”

张道陵于是下令五方八部、六大鬼王统统会盟于青城山。使人住阳间,鬼居幽冥,六大鬼王回到酆都,八部鬼神流放西域。

那些鬼众舍不得四川的好地盘,还赖着不想走。张道陵发起怒来,画一幅符送上云霄,片刻之间,风雨雷电轰鸣,空中飞来无数刀箭,鬼兵这才逃得无影无踪。

青城山人鬼大战惊心动魄,迄今在青城山还留有遗迹:天师洞后有一座十数丈高的巨石,裂成两半,传说便是当年天师诛魔,用笔划开的。

当然,这个世界上并没有鬼,道士更不可能会驱鬼的法术。这个传说多半是后人为神化张道陵而杜撰出来的,但通过这个传说,也可以看出古代人对敢于为民除害之人的敬重。

(三)张天师软禁狐狸精

据传张道陵天师曾经被白果精盗喝了灵泉井的法水,在此以后,他吸取教训,百倍警惕,预防自己外出时被妖魔鬼怪的巧化伪装乘机骗进府内,行邪作祟。因此,他每逢外出便在三道门前施用三道神功妙法,使邪妖不能入门进府。

第一道门,用碗盛满水,将一根筷子横置碗中间。妖精看见天师府门前却是一条大江,江面上是一条长长的独木桥,不敢过去。

第二道门,将一只簸斗挂于上方。妖精至此,见是一只张牙舞爪的大猛虎,不敢进门。

第三道门,用草搓成一根绳子,置放石阶下。妖精看见却是一条张着血盆大口的大蟒蛇,不敢登阶进门。

一年秋天,上清官对面的天台山“迷人洞”里,有只狐狸精,三番五次想进天师府,妄想揭开天师三道法术的秘密,可是却一直无法化身入门。

一天,张天师外出回府很晚,忘记收回门上的三道法术。就在这天晚上,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这时狐狸精又跑到天师府的大门口,它意外的发现门上的法术未收回,心想肯定是天师外出不在府。于是它再次试探了三道门,猛虎毒蛇张牙舞爪仍在守卫,不敢进去。

这个狐狸精“不到黄河心不死”,便乘雷电交加之机,从空而降,不料恰恰落在“三省堂”的中厅。这时,天师正在中厅后的居室休息,忽见一道白光闪入中厅,顿觉奇怪,随即点灯燃烛,但三次都被风吹灭。

天师心想:莫非有邪妖?于是,身佩法剑,默念咒语,才点燃了油灯,出门去看。天师走出房间,闻到了一股狐腥味,便大声喝道:“小狐狸!你狗胆包天,竟敢越门闯府,休想躲藏,快快出来,从实招供,免受一剑。”

狐狸精躲在楼上,被张天师的几句话吓得发抖。心想:“该倒霉,恰好落到张天师的眼皮底下,偏偏他又没外出,看来难以逃脱,不如自首招供,恳求天师高抬贵手。”

于是,狐狸精跳下楼来,“扑通”一声,跪在天师脚下,磕头求饶,并一五一十地说:“小妖来自天台山迷人洞,未走正门,实有罪过。但今晚闯府非怀恶意,也不敢在天师门前为非所歹,更不敢在府内行邪作祟。实因几次下山,看见贵府三道门上的符非常高超,想看个究竟,见识见识,学点……”

“好了!不用再说。我问你,往后……”天师不耐烦的问道。

狐狸精不待天师说完连忙回答道:“求天师饶恕,小妖往后一定改邪归正,请天师指点、赐教,小妖一一从命!若有使用之处,当尽力效劳,报答天师不斩之恩。”

张天师听后接着说:“既然如此,本天师念你此次闯府未持恶意,同时又愿意悔改从善,为我效劳,免你一死。命你在此楼隐修,以观后效。如有擅自行动,定斩不饶!”

从此,这个狐狸精就被张天师软禁在天师府三省堂中厅的楼上,再也没有出现过。

当然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狐狸精,张天师也没有传说中的法术,这个传说只是人们编造出的而已。但这个传说在青城山一带,却有非常大的影响。相传,古代在三省堂楼上东边的一角处,还为狐狸精设立了坛位,每日香灯供祀,这个中厅也就传称为“狐仙堂”。

(四)金娃娃沱的故事

青城山熊耳山下有条大沟,沟中有三个大水沱,最上面的那个叫“金娃娃沱”。为什么叫金娃娃沱,这里还有一个故事。

据说很久以前,有一次天上的王母娘娘要摆蟠桃会,各路的神仙、天王,都在忙着赶制礼品。玉皇大帝也派了他身边的金童和玉女一起下凡,到青城后山来采灵芝。

金童和玉女还是头一次到青城后山,他们看到这儿到处都是山清水秀,绿幽幽的,鸟儿叫,花儿香,风景非常让人喜爱。

金童说:“天上哪里有这么美!”

玉女说:“就是嘛。每天都在玉帝的旁边站着,好累人哟。哪里有这儿好玩哩!”

于是,金童就牵起玉女的手,从这座山跑到那座山,从这条沟窜到那条沟。他们又摘花,又捉鸟,玩得把采灵芝的事都忘干净了。

金童和玉女来到这个水沱边上,你看我,我看你,汗把一身都浸湿了。金童说:“你看这水,好清亮哟,我们洗个澡吧。”

说着,金童和玉女双双跳入水中,顿时,水里泛出金光,金光渐渐扩大到整个水沱。

后来,人们就把金童和玉女洗澡的地方取名为“金娃娃沱”。

(五)药王识川芎的传说

在青城山丈人峰下边,有座小山。相传唐朝初年,药王孙思邈和徒弟寻方采药,从终南山云游到此。但见杂花生树,很有些灵气,便在半坡上的山神庙内住了下来。

一个冬天,山上寒风刺骨,徒弟怕冻坏了师父,劝药王下山。药王却说:“青城山是广出药材的宝地,我真舍不得离开呀!”

于是师徒俩继续在山上采药,走得累了,便在混元顶青松林内歇脚。他们往下一瞧,只见林下山涧边,有只大母鹤,带着几只黄嘴巴小鹤,涉水嬉戏。

药王正看得出神,忽然听见群鹤急躁的叫声。他接着看下去,不觉大吃一惊,原来那只活泼的大母鹤,一时竟抬不起头,哀鸣不已。

小鹤们看到妈妈扑扑颤颤,也吓得凄惨怪叫。此情此景,不用多问,药王早已看出母鹤得了急病。

自从药王云游四方以来,几十年间,不光医治活人无数,也曾治愈龙凤之疾,医好牛马之伤,但这母鹤究竟得的什么病,却一时不能判断。

正想叫徒弟去把病鹤抱来看看,忽然老松林里飞出一群大仙鹤,降落涧边。啼唤几声之后,便有两只大鹤一边一个衔住病鹤的翅膀,腾空飞起,飞向密林深处。

药王异常惊奇,跟着鹤群走进林中,看到它们把病鹤安顿在哪里。

为了看个究竟,第二天一早,师徒俩又来到青松林安顿病鹤的地方。病鹤还在呻吟,过了不久,一阵鹤鸣,几只仙鹤自朝霞里冉冉下降。从它们嘴里掉下几片绿叶儿。

徒弟连忙跑去拣起一看,活像红萝卡缕缕,觉得很扫兴,顺手丢了,药王却叫他拣起来放好。隔了一天,他们又来到青松林。但仙鹤群里已听不到呻吟声。一阵鹤鸣,几只仙鹤自云端直冲树梢,并从它们嘴里掉下一些花朵。徒弟连忙跑去拣起一看,那小白花活像雪莲花。他觉得不稀奇,依然一甩,药王却又叫他拣来放好。

又过一天,师徒俩再到青松林。病鹤已从群内露出身子,白绒毛分外耀眼。他们正欣喜间,几只仙鹤穿过翠谷飞来,从嘴里掉下两陀根块,徒弟跑过去瞄了瞄,好像首乌疙瘩。他白了白眼,连腰也懒得弯,药王却依旧叫他拣来放好。

徒弟问道:“这都是常见的药呀,有啥稀罕。我看,该下山了。”

药王却说:“不是下山,是搬到这青松林安营扎寨。”

徒弟更纳闷了,把头一歪,咕噜起来:“师父,你偌大年纪,何必自讨苦吃。”

药王淡淡一笑:“我们吃点苦,病家福无边。行医的人,没有一片至诚,咋能治好诸般顽症?采药的人,没有详察物候的精神,咋能识得灵丹妙药?”

于是,师徒俩在松林内结草为庵,与鹤作伴。日子久了,那仙鹤渐渐地不避他们。药王终于发现仙鹤爱去混元顶峭壁的古洞。他们也攀附着古木藤条爬到洞口,果见那儿长有一片绿茵茵的药苗,与往日仙鹤衔的有些相像。再命徒弟取来原物对照,简直一模一样。

药王高兴极了,他看了又看,闻了又闻,尝了又尝。那药苦中带甜,芳香扑鼻。早年,他在终南山中偶尔也见到过,但没有这儿的根块大,香味重,药性浓。他断定这是活血通经、法风止痛的良药。便试着用这药来治病,果然确有灵效。

药王命徒弟去常道观、上皇观、丈人观、碧落观,请来众家道长,一起观赏良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决定先在芙蓉坪试种。但药苗太少,如何栽法呢?大家无计可施。

忽然,密林深处群鹤飞来,争啄药苗,赶都赶不起走,眼看良药被啄成断节,众人无不叹息。药王却说:“你们看,这每个节盘上,都有芽苞。一个断节就能抽出一棵新苗呀!”众道长照药王所言栽种,果然节节入土,节节抽芽,柔叶香根,十分喜人。

次年收药季节,道俗人众齐来请教药王:“孙真人,这药也该取个名呀!”

药王想了一想,说道:“青城山是神仙洞府,川西第一山,这药善活头风,又来自天穹。那就取名川穹吧!”

一千三百多年过去了,青城山川芎越长越好,越传越宽,饮水不忘掘井人,大家思念药王,便把他在青城山住过的小山,叫作“药王山”。

青城山的传说故事又多又长,个个曲折动人,它们已成为了一种民间文化,被青城山一带的人们时时传诵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