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关在古代有“南粤雄关”的称誉,是岭外进入岭南的必经之路,也是连接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最近的陆上通道。历朝历代加强中原与岭南的文化、经济的联系,使南蛮之地的岭南最终跟上中原的步伐,成为有朝气的一方沃土。
这种独特的位置,使梅关成了古代形形色色的社会名流的必游之地。因此,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流传着许多历史故事和传说。
(一)夫人庙的故事
在梅岭梅关古道的南坡,有一座夫人庙,是为了纪念唐朝丞相张九龄夫人戚宜芬建的庙宇。
传说唐开元四年,张九龄主持开凿扩展梅关古道,连开七七四十九天,工程毫无进展,白天凿开的石头,晚上又自然合拢。第四十九天夜晚,张九龄登上梅岭峰巅,昂头长叹。
突然间,一位童颜白发老翁走近前来,问道:“相公,这里是山神所管辖的地方,要用孕妇之血祭祀才能破开,否则,任您再干十年,也是白费力气。”
张九龄回来后,整日愁眉双锁、闷闷不乐。张夫人在一天晚上偶然听到神石最怕临盆孕妇的鲜血。她掐指一算,自己正是快临盆的孕妇呀,心想:难道天意要我成全相公修路的大业吗?于是她偷偷地写好遗书,便在深夜时候自杀在神石旁,使得神石得以离开,并使道路最终开凿完成。
张夫人舍弃自己和孩子,帮助丈夫完成了一项功德圆满的好事,使张丞相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有许多人为,从群山之中开凿出通向岭南的道路付出了辛劳和惨痛的代价,因此,当地老百姓为纪念那些筑路先人的功绩,便在张夫人传说的自杀处建庙宇,世代供奉纪念,所以庙宇就叫夫人庙。
(二)梅岭红梅的传说
梅岭地势险要,奇峰叠秀,逶迤数百里。在这片钟灵毓秀、令人神往的土地上,有一个个与景相关的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其中,为构筑梅关而献身的梅绢夫人红梅的故事,却鲜为人知。有趣的是,红梅夫人的献身,带来了梅岭上红梅花优美而又古老的传说。
相传,秦朝末年江西鄱阳东北令吴芮,率领越人起兵,并派遣部下将领梅绢,随刘邦入关。由于吴芮和梅绢骁勇善战,作战有功,刘邦登基称帝后,吴芮被封为长沙王;梅绢被封为十万户,为列侯。因为那时梅绢已驻扎在台岭,即梅岭,所以命她为台侯。
梅岭山峰连绵不断,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梅绢带着妻子红梅夫人和女儿小梅巡视这座山岭后,决定在梅岭上筑一大关,在梅岭右侧筑一小关。大小关隘分别由红梅夫人和小梅带兵修筑。
梅绢则带兵在梅岭脚下、赣江边修筑大本营。三人分手后,都昼夜不断地带着士兵抓紧施工。但不知什么原因,红梅夫人筑的大关和小梅筑的小关总是倒塌。红梅夫人和小梅心急如焚。
因为汉朝得天下不久,四方偏僻地区许多土王不服,仍虎视眈眈,妄想侵犯中原。大庾岭是中原和南蛮的分界岭,也是民族矛盾的前沿阵地,随时都可能遭受土王的攻击。虽说四方土王在大军压境下,大败而归,并表示臣服,可现在汉军已回朝复命,谁知土王们的心思如何。
想到这里,红梅夫人沉沉欲睡。突然,汉皇托梦给她,说四方土王心怀不轨,窥视我天朝,要不惜血筑岭关,维护中原统一。
红梅夫人惊醒后,仔细回味皇上的旨意,她再也坐不住了,于是带上护兵,连夜巡山。果然,梦境成了真。四方土王已经悄悄地在梅岭脚下十公里外的小岭布兵。稍后,他们借口朝贡和为三夷王向小梅求亲,来到红梅夫人的帐营放迷魂阵,迷惑汉军。
早有防备的红梅夫人识破诡计,将计就计,一说感谢他们的朝贡心意,二说女儿小梅的婚事可以考虑。
谢过以后,红梅夫人嘱人安排他们在山下扎下营盘休息,然后下令全体将士夜不解甲,刀箭不离身,并加派了哨位和哨兵。
三更将近,土王突然举兵偷袭汉军。红梅夫人闻报后,飞快地从墙上取下柳叶双刀,领兵抵住南蛮军。双方激战四个多小时,难分胜负。土王见东方渐白,怕援军到来,便施计叫三王、四王抵住红梅夫人,他与二王去攻打右寨。
听说他们去打女儿的寨子,红梅夫人略一分神,就被大夷王偷放的飞刀击中。她也趁机放出两支连环镖,击中了三、四夷王,又忍痛去帮助女儿护寨。
一路上,红梅夫人的伤口血流如注,洒在地上,可她顾不了这些,冲到烽火台上,先点燃了狼烟,向大本营的丈夫报警,而后又骑上快马追赶大夷王,为女儿解围。在右寨的激战中,红梅夫人因救女心切,体力不支,被土王再次投放的飞刀击中她的前胸,扑倒在地。
这时梅绢带领大军赶到,全歼了土王军的残部。回到大本营,红梅夫人已奄奄一息,梅绢伤心自责。
听到哭声,红梅夫人睁开了眼睛,对梅绢说:“刚才在冥冥中,我又接到了皇上的圣旨。皇上说,我们一家是国家忠良,只要沿我的血渍筑关定能筑成,而且永不倒塌。皇上还说,我一门忠烈天地可鉴,那关就叫大梅关。我想,大关叫大梅关,那女儿筑的就叫小梅关吧。”
红梅夫人去世后,梅绢带着儿女及士卒在山上沿着红梅夫人的血渍,果然筑关成功。他还按夫人的要求把她葬在了梅岭上。自打败了四方土王后,这里一派太平。岭南、岭北人民和睦相处,走亲访友不时来往。
这年冬天,经过腊风吹拂,霜雪煎熬,山上千百棵往年开白花的梅树,都开出了红花。守岭将士都说:“这是红梅夫人的鲜血浸润、染红的啊!”
(三)珠玑巷的故事
梅关一带不少乡村氏族的族谱、家谱,都记载他们在新会的始祖是南宋末从南雄,即当时的保昌县珠玑巷迁来的。追源溯流,要从南雄珠玑巷说起。
南雄珠玑巷原名宗巷。唐敬宗年间,巷里居民张昌一家,七代同居,笃爱和睦。皇帝恩赐一批珠玑宝物给他以示嘉奖,因此改为珠玑巷。
唐末宋初,中原百姓因兵灾、天灾而徒迁岭南,过梅关入南雄,有的人就留居珠玑巷,使此地繁荣起来。
金兵入侵中原,宋高宗南渡临安,一部分中原士大夫避难者多在岭南,普通百姓为数当然更多。他们先迁到南雄,后来又迁到珠江三角洲,是很自然的。南宋咸淳年间珠玑巷发生过一次大迁徙,这次大迁徙的原因,传说是由一位皇妃落难珠玑巷引起的。
据新会泷水《麦氏家谱》记载:宋度宗皇帝赵禥咸淳九年,宠妃苏氏貌美而自私,因触犯帝怒,被打下了冷宫。此后,她趁宫禁不严,潜逃出宫,装成一个乞丐,流落到市井。
当时南雄保昌县牛田坊有个富民叫黄贮万,正运粮到临安湾,苏氏下船乞食,黄贮万看见她后,喜欢上了她,就把她带回家,纳为妾。以后黄贮万知道苏氏是皇上妃子,可已经木已成舟,只得把她改姓为张氏,希望瞒过去。
不料此事被家仆告发,朝廷就派兵前来围剿,于是珠玑巷连同周围数十里的民众纷纷逃离家园,大举南迁;而苏氏自感连累大家,投井自尽。数年后,重返家园的乡民为纪念苏氏,在井旁建了一座石塔,塔高3.5米,实心,七层八角,由17块精雕细刻的红砂岩砌成。
由于珠玑巷在历史上,地处中原到岭南的交通要道,因此经济发展迅速,很早就成为较繁荣的居民定居点。自从唐朝宰相张九龄开通梅关驿道后,珠玑巷更成为古驿道上的重镇,客栈、酒楼遍布街市,商贾云集,朝廷曾经在这里设金沙巡检。
(四)老酒坑的传说
相传古时在梅关附近的珠玑巷北,有一个名叫“老酒坑”的村子,村旁就是驿道。有一对姓江的老夫妻在驿道旁摆了一片茶寮卖茶,收入勉强可以糊口。
有一天,一位鹤发童颜的仙翁云游到这里,见老两口为过往客人烧水端茶忙个不停,很怜悯他俩,便用锡杖在一泓清泉中点了一点,泉水立即变成了又醇又香的美酒。从此,吸引了更多的过往旅客,在这儿歇脚饮茶,品尝醇香美酒。
江老夫妻的茶寮每天从早到晚顾客盈门,生意兴隆,老两口的日子越过越美满。
不久,珠玑巷一带发生了一场瘟疫,死人很多。有的人想临死前喝一碗酒,就跑到老酒坑。他们饮了江老汉的酒,居然病也除了,瘟疫也消了。消息传开,来这里饮酒除瘟的人越来越多,江老汉的茶酒生意越来越好,不久,江老汉成了一个小富翁。
隔了几年,这位仙翁又云游到这里,问老头子日子过得怎样。江老汉说:“酒太好卖了,我俩生活过得也很宽裕,可惜有酒没有糟。我想有酒又有糟,这样能养出更多的大肥猪,就满足了。”
仙翁听了,说:“天高不为高,人心更加高;泉水化为酒,又嫌无酒糟。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于是,他又用锡杖向泉水点了点,霎时间,酒变为醋,酸了。仙翁扬长而去。
老酒坑就这样变成老醋坑了。不知过了多少年月,到了元代,官兵侵凌珠玑巷,百姓纷纷南逃,老醋坑也荒芜冷清了。
明嘉靖年间,李坤伍一家搬迁到这里,开垦繁衍,如今这里已发展成三个自然村,有一百六十多户、八百多口人,“老醋坑”再也不叫了,都叫“老住坑”。
(五)张氏宗祠受皇恩
当年,朱元璋率领红巾军与陈友谅的黑衣军在鄱阳湖大战,朱元璋兵败想投湖自杀,被左右部将救起,朱元璋便收拾残兵败将准备退回安徽老家。为了避开陈友谅的黑衣军追杀,朱元璋取道赣北山区瑶里,并在瑶里梅岭作短时休整,以招集被杀散了的兵将。
梅岭的百姓深受陈友谅官兵的欺压,见朱元璋所率的红巾军虽然是溃败之军,但是依然军纪严明,对百姓毫无侵扰。因此,梅岭百姓纷纷捐钱捐物犒劳红巾军。
当时,由于多年征战,百姓的生活也极端艰苦,但是,梅岭百姓仍节衣省食,用准备打年糕的糯米制作麻糍为粮,以腌齑煮豆腐为菜招待红巾军。另外一些青壮年还纷纷参加朱元璋的红巾军。
朱元璋在梅岭经过半个月的休整和招兵买马,红巾军又扩充至一万多人。最后,朱元璋凭借这支红巾军,转战南北,终于打败了包括陈友谅在内的诸路王侯,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大明朝,并定都金陵。
当年,参加朱元璋红巾军的梅岭青壮年中,出现了许多战功赫赫的战将,被封官封侯的大有人在,其中最有名气的要属平陵侯。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回想起梅岭百姓当年对自己的帮助,特地恩准平陵侯回家乡梅岭重修张氏宗祠,准以王家标准建造。这就是现在流传的“朱地张祠”之说,梅岭宗祠称为“江南第一祠”的缘故。
此外,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在吃腻了宫廷内的山珍海味后,又想起了当年落难梅岭时所吃的麻糍和腌齑煮豆腐。于是他下旨特令平陵侯进贡梅岭麻糍和腌齑煮豆腐,以解嘴馋。因此,作为贡品的梅岭麻糍和腌齑煮豆腐在绕州和徽州一带名气很大,成为了这一地区很有名的地方小吃。
(六)状元祖坟轶事
传说的状元祖坟坐落在梅关古驿道的半山腰路旁边。那是一个很不显眼的坟,坟上面用了些土堆了个小土包,前面横放了一块长方条石块,石块上方用水泥分了块平地,横着写了“状元祖坟”四个红字。
据民间传说,此坟的主人当年在梅岭路上有段十分有趣的佳话,而今斗转星移,山川依旧,朝代更迭,是真是假,确是个很难说得清楚的事。
如清史传有记载,此坟的主人是清朝的状元戴衡亨,大余人,7岁能诗文,17岁乡试中举,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考殿试一甲第一名,出任江南、湖北省考官,后晋升为太子少师。戴衡亨的父亲戴第元,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科登进士,授修编。
上述情况,很清楚地说明了当时戴氏父子均为科甲出身,都是朝廷大官。假如主人平日外出,也少不了从仆丫环随身跟着,但传说戴衡亨的母亲只身背着小孩回娘家省亲,是不合这位官太太身份的。
据说乾隆二十五年,一个梅花盛开的季节,大余通往广东的必经之路,弯弯曲曲的梅林古道上,行人不断。当时江西、广东等地的贸易,只有用人力肩挑经古梅关,入广东,此时正是秋末,早晚温差较大,挑着货的人们在通往山顶的古道上,像蚂蚁似的艰难地一步步向前,很像童子拜佛的姿势。
中午时分,大部分行人都在山脚下的阴凉处歇脚,偶尔有少数人为赶时间在山路上走动。这时在梅岭古道的半山腰上,有位少妇背着已满周岁的孩子,满脸是汗地从山上下来。她两眼不停地往地上看,一看便知是在找丢失的东西,刚到转弯处见有位挑着箩筐货的壮年汉子,一步不停地向山上来了。
两人一个上山,一个下山,遇个正着,当时路窄,壮年汉子只有放下担子,让这位背着孩子的少妇过。谁知,少妇也停了下来,腼腆地问这位壮年汉子:“大哥,你一路上可曾拾到了鞋?”壮年汉子抬头一看,见少妇有礼,有貌,背着小孩,满头是汗。小孩在她背上乱抓乱踢,很是可爱。
这人就想,原来山脚下休息处,捡到的那只小鞋是她孩子的,怪不得她这么着急。因为当地的民间习惯,认为鞋是小孩的根基,所以丢不得。幸好自己替她拾到了,不然她背着孩子上、下山够苦的了。
壮年汉子等少妇说完,便伸手从箩筐里拿出一只和她背上小孩那只穿在脚上一模一样的小布鞋。对这位少妇说:“大嫂,是这只吗?”
少妇一见便知是自己孩子已掉的那只鞋,高兴地说:“谢谢你,大哥!”伸手接过壮汉手中的那只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