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世界文化博览(第三册)
3494600000044

第44章 附录(8)

阿旃陀石窟

印度黄金时代最后的伟大建筑

在阿旃陀石窟发现后的25年里,它只吸引了少数的西方学者和游客。1843年,英国建筑学家詹姆斯·弗格森在参观完阿旃陀遗址后,向英国的殖民统治机构东印度公司抱怨说,这个石窟正在遭受天气和寻宝者的双重威胁。于是,东印度公司派遣隶属于驻印部队的艺术家罗伯特·吉尔上尉前往阿旃陀,尽可能将洞窟中的壁画临摹下来。吉尔于1844年到达阿旃陀后,立即投入了艰巨的工作。吉尔的工作持续了将近20年,其间他不间断地临摹壁画并将自己的画作一批批地送往伦敦。在阿旃陀生活了27年后,吉尔去世了,就葬在洞窟的北面。在接下来的年代里,人们又做了很多努力来记录和修复阿旃陀的壁画。直到20世纪20年代,由于意大利专家的出色工作,阿旃陀壁画的照片得以发表。在被忽略了一个多世纪之后,阿旃陀石窟突然之间闯进了西方人的文化视野。那些壁画被称为“也许是亚洲最伟大的艺术奇迹”,古老的印度艺术也成为了20世纪欧洲的时尚。

阿旃陀石窟的由来

阿旃陀石窟位于印度马哈拉斯特拉邦北部文达雅山的悬崖上,西距奥兰加巴德106千米。石窟分布在新月形的山腰陡崖上,高低错落,绵延550多米,以壮丽的建筑、精美的雕刻和壁画闻名于世,与泰姬陵并称为“印度的双璧”。阿旃陀石窟的开凿前后延续近千年之久,而现存的洞窟为六七世纪所开凿的。印度石窟大多开凿在悬崖峭壁上,这大概与佛教的教义有关。最初的佛教没有寺庙。创立人释迦牟尼认为,一个人不受世俗的诱惑,过着刻苦无欲的生活,就能获得心灵上的宁静。于是,追随他的忠实弟子们都抛弃了自己的家庭,到处流浪,宣传禁欲。而当时印度的气候恶劣,雨季难度,到处流浪的佛家弟子不得不寻找一个栖身之所,因此他们开始开凿山洞作为掩蔽所,后来逐渐变成了佛教寺庙。

石窟的开凿过程

阿旃陀洞窟中有六窟没有竣工,科学家借此推断出洞窟最初的修建步骤。首先,建造者要选择一块质地柔软、粗糙并且没有明显裂缝的玄武岩崖壁,然后刻出正面轮廓,再用铁器开凿。

佛国寺

接着从上往下凿,这样就不需要搭脚手架。在向下开凿时,先凿出长长的工作通道,然后留出内墙隔开的几排立柱,等待以后再凿。修造寺院的时候,先是凿出中央大厅,然后再开凿起居用的厢房。一旦粗凿完工,便可开始精雕细刻。据说有些洞窟用了100多年才竣工,如2号洞窟,就需要挖出350立方米以上的硬石。

佛殿与精舍

阿旃陀遗迹由29座洞窟组成,从建筑形式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佛殿,有4窟。佛殿当中有一圆形佛塔,里面藏有法师和长老的舍利。另一类是精舍,是僧侣们居住的地方,有24窟。精舍有前廊,中间是广场,四周是僧房,内部陈设简单,有石床、石枕。1号石窟建于7世纪,是大乘派佛教建筑的典范。窟内有一尊释迦牟尼雕像,高3米,从三个角度观看有三种不同的神态:从正面观看,佛似沉思,左面看似在微笑,右面看又似庄严凝视。拱门和6根大柱上雕有飞天和仙女,刻画细腻精巧,形态优美。中间有一大厅,四周壁画上有500罗汉像,其貌各异,表情丰富。第1窟内壁画场面的幅度皆较大,最著名的是持青莲菩萨像,妙相庄严,头戴宝冠,肌肉匀称。窟内前壁的波斯使节来朝图,反映了印度和波斯聘问通好的场面。在第16窟内左边墙上的壁画,是乔达摩太子出家修道时他妻子悲哀的画面。乔达摩出家修道后,妻子耶输陀罗斜坐在椅子上,微微低头,忧伤欲绝、痛不欲生的神情活现于画面。阿旃陀石窟集印度古代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之大成,融三者于一体。不仅对后来印度的美术产生了巨大作用,而且对印度佛教所曾传播到的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韩国最精美的佛寺

佛国寺位于韩国庆州东南角的吐含山脚下,是韩国最大的寺院之一。佛国寺始建于535年,在751年时由当时的宰相金大城扩建,开始进入其全盛期,规模曾扩展到现在的10倍左右。可惜的是,在16世纪末,该寺隆遭日本人焚毁,其后虽然经过数次修复才重建成现在的模样,但真正保持原貌的只有寺庙的石基部分,如三层石塔、多宝塔等各种建筑物的基座和紫霞门、安养门前的大型高台,以及可以拾级而上的石桥形石砌台阶,它们大都是750年前后建造的。华丽宏伟的佛国寺,表现出一种平衡和谐之美,是韩国石造艺术的宝库。佛国寺是迄今香火始终不断的为数不多的寺庙之一,堪称是代表韩国的名刹,现存的建筑物全部是李氏朝鲜后期的建筑物及1973年按复原的李氏朝鲜样式而重建的,并于1995年12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伽蓝布局形式和新罗时期的双塔佛国寺属伽蓝布局形式,其特点一是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紫霞门、无说殿左右的回廊环绕的院落,和以极乐殿为中心,从安养门左右至极乐殿后的回廊环绕的院落东西并列;另一个特点是释迦塔和多宝塔双塔式新罗的形式。此外,金堂大雄殿的基座、无说殿和极乐殿的基座也属伽蓝建筑物基座形式。在佛国寺的大雄殿两侧,各有一座塔,东塔称“多宝塔”,表现的是女性的简朴。它是建在双层基座上的三层石塔,为新罗石造艺术的代表作品,被列为韩国第20号国宝。西塔称“释迦塔”,表现的是男性的力量。它是新罗的典型石塔,外形质朴,匀称美丽,被列为韩国的第21号国宝。这两座塔是新罗时期宝塔中最精美的,曾经使当时的佛国寺成为最流行的双塔格局的典型,同时也说明当时新罗人的建筑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国宝级的新罗桥梁

大雄殿和极乐殿是佛国寺诵经参佛的地方,而通往殿堂的小路东边是青云桥和白云桥,西边是莲花桥和七宝桥。青云桥和白云桥是连接大雄殿和紫霞门的桥梁,象征着俗世和佛界的连接。两桥共有33级台阶,位于下部的青云桥共有17级台阶,上部的白云桥共有16级台阶。青云桥与白云桥分别代表年轻人和老年人,是人生的象征。这两座桥将台阶建成桥的形式,风格非常独特,是唯一保存完整的新罗桥梁,因而堪称稀有珍贵的建筑国宝。位于西侧的莲花桥和七宝桥是连接极乐殿和安养门的桥粱,传说只有顿悟极乐之道的信徒才能从桥上通行。两座桥共有18级台阶,莲花桥位于下部,共有10级台阶,七宝桥位于上部,共有8级台阶。这两座桥与青云桥和白云桥相比,规模较小,但建筑风格极为相似。莲花桥的每一级台阶上都镶刻着莲花瓣,经过漫长的岁月已经变得模糊或已磨损。现在这座桥不允许通行。这两座桥与青云桥、白云桥都是佛国寺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不过极破旧的桥身已被围起来不让人踏入。尽管经过了近1500年的漫长岁月,其均衡、精巧的石雕依然生动,人们通向极乐净土的路程并未缩短。

石窟庵

按照当年的设计,石窟庵是佛国寺的附属部分。出了佛国寺,沿着一条蜿蜒的山路,穿过景色优美的树林,就可以抵达石窟庵。石窟庵自身为一座完整的寺院,庵内由前室和后室两部分组成,中间有一条走廊相连。前室为正方形厅堂,堂内石壁上有佛教八部神将和金刚力士的浮雕。后室为主殿,拱形殿堂直径6.85米,大殿中央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石窟庵的释迦牟尼像不仅在东南亚,即使在世界上也是极其罕见的。这一出类拔萃的佛教杰作,却在佛国寺建成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被外界遗忘,唯有当地人将其牢记在心,直至20世纪才被“重新发现”。1995年12月,石窟庵与佛国寺作为一个遗址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

圣索菲亚大教堂

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

今天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阿亚索菲亚清真寺,原名“圣索菲亚大教堂”。它不仅是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也是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据说它始建于325年,为君士坦丁皇帝在异教徒神庙的基础上建成,后几经兴毁。529年,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重新建造圣索菲亚大教堂,于537年落成,整个工程历时7年半。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东正教的中心教堂,代表了东罗马帝国建筑艺术的高峰,对其以后的西方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说在教堂举行首次礼拜仪式的那一天,查士丁尼一世刚一走进教堂,就被教堂的壮美震撼了,他激动地喊道:“感谢上帝挑选我来完成这个宏伟的事业!所罗门,我超过你啦!”

(所罗门是古以色列国王,以修建耶路撒冷的宏伟庙宇和宫殿而闻名)历史学家普罗科厄斯也写道:“这座教堂的穹顶看起来好像没有基座,而是靠一条金链悬挂在天堂上。”

清真寺的变身

作为君士坦丁堡的主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在拜占庭帝国中起着重要作用,所有帝王的加冕仪式都在那里举行。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圣索菲亚大教堂其人攻占该城,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对这座建筑大加赞赏。他第一个骑马到达圣索菲亚大教堂前,宣布要将它变成一座清真寺。他下令将豪华的罗马宫殿艺术珍品烧为灰烬,在周围修建4个高大的清真寺尖塔,移走祭坛、基督教圣像、遗物,用漆涂掉马赛克镶嵌画,代之以星月、古兰经读经台、向麦加朝拜的朝拜龛等等,并改名为“阿亚索菲亚清真寺”,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大教堂的面貌。不久,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并将其更名为伊斯坦布尔。从此,大教堂就成了伊斯兰教徒的礼拜堂。

教拜占庭建筑的光辉代表

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建成以前,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教堂主体呈长方形,占地面积近8000平方米,中央大厅达5000多平方米,前厅有600多平方米。大教堂内部装饰精致、富丽,全部用彩色大理石砖和壁画铺砌装点。大教堂的墙上还有天使杰布拉欣的巨幅油画,它向教徒们展现了天国幸福、安详而和平的景象。大厅四周有许多带彩色玻璃的拱形窗户,然而,由于大厅极其宏伟,自然采光的亮度与大厅面积不成比例,因此厅内显得有点阴暗,加上千年浓郁的宗教氛围,让人在厅内有种莫名的压力和恐惧感。特别是当你仰头向大厅顶部望去时,立刻会产生头晕目眩的感觉。圣索菲亚大教堂既有罗马建筑的特色,又有东方艺术的韵味,是拜占庭建筑的光辉代表。它也是世界上唯一由神庙改建为教堂,并由教堂改建为清真寺的建筑。

中央大圆顶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中央大圆顶是世界著名的五大圆顶之一,高度近60米,直径33米,通过帆拱支撑在四个大柱墩上。圆顶之下的内部空间丰富多变,穹隆之下,大小空间前后上下相互渗透,穹隆底部紧密排列着一圈40个窗洞,光线射入时形成幻影,使大穹隆显得更加轻灵高拔。这与罗马人建在筒形实墙上的穹顶效果不同,采取这种结构,能在各种正多边形平面上使用穹顶,使建筑物内外都有集中构图,成为后来欧洲纪念性建筑的先导。

拜占庭建筑的马赛克镶嵌艺术

大教堂内部装饰十分精美,柱墩上和墙上全部用彩色大理石贴面,取白、绿、黑、红等颜色组成各种图案。柱子大多是暗绿色,少数是深红色;柱头一律用白色大理石,并镶以金箔;柱头、柱础和柱身的交接线处,都以包金的铜箍镶饰。穹顶和拱顶全用玻璃马赛克装饰,以金色做底色,也有少量以蓝色做底色的。地面上也用马赛克镶嵌成图案,因而大教堂的上下左右都显得金碧辉煌。马赛克技术的大量使用是拜占庭建筑的重要特点。马赛克是一种涂有色彩的小陶瓷片,用马赛克来拼组图案的装饰方法在罗马帝国初期就已经流行开来,著名的庞贝古城就出土了不少马赛克。将马赛克大量用于教堂内部装饰是拜占庭建筑的特色。耶稣像、天使像、圣徒像等都是用马赛克拼出来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内部的查士丁尼皇帝像也是这样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