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思路决定出路(第二册)
3495200000002

第2章 超越内心的恐惧

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自己,这是因为其他敌人都容易战胜,唯独自己是最难战胜的。有位作家说得好:“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大凡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

一个人具备了敢于挑战自己的素质,就能做成在这个世界上能做的任何事情。

美国《运动画刊》上登载了一幅漫画,画面是一名拳击手累瘫在练习场上,标题为《突然间,你发觉最难击败的对手竟是自己》。这个标题实在耐人寻味。在日本有一个学业成绩优秀的青年,去报考一家大公司,考试结果名落孙山。这位青年得知这一消息后,深感绝望,顿生轻生之念,幸亏抢救及时,自杀未遂。不久传来消息,他的考试成绩名列榜首,是统计考分时,电脑出了差错,他被公司录用了。但很快又传来消息,说他又被公司解聘了,理由是一个人连如此小小的打击都承受不起,又怎么能在今后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呢?这个青年虽然在考分上击败了其他对手,可他没有打败自己心理上的敌人。他的心理敌人就是惧怕失败,对自己缺乏信心,遇事自己给自己制造心理上的紧张和压力。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我们发现一部分人失败了,而另一部分人却成功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前者是被自己打败,而后者却能打败自己。美国有位叫凯丝·戴莱的女士,她有一副好嗓子,一心想当歌星,遗憾的是嘴巴太大,还有暴牙。她初次上台演唱时,努力用上嘴唇掩盖暴牙,自以为那是很有魅力的表情,殊不知却给了别人滑稽可笑的感觉。有一位男听众很直率地告诉她:“暴齿不必掩藏,你应该尽情地张开嘴巴,观众看到你真实大方的表情,相信一定会喜欢你的。也许你所介意的暴牙,会为你带来好运呢!”

一个歌唱演员在大庭广众之下暴露自己的缺陷,首先要用理智说服自己,还要有勇气打败自己。凯丝·戴莱接受了这位男听众的忠告,不再为暴牙而烦恼。她尽情地张开嘴巴,发挥自己的潜能特长,终于成为美国影视界的大明星。

戴安娜·高登,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著名滑雪运动员。在很小的时候她就拥有一个梦想,就是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滑雪运动员。然而,命运却跟她开了一个玩笑,她竟然患上了骨癌,为了保住生命,她被迫锯掉了右脚。后来,癌症蔓延,她先后又失去了乳房及子宫。

这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接踵而来,但是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心中的梦想。她一直都在告诫自己:“我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决不轻言放弃,我要向痛苦挑战!”

最后,她战胜了自己,不但没有被病魔打倒,而且以顽强的生命斗志和无比的勇气和信心,排除万难,终于为自己创下多项世界纪录,其中包括夺取1988年冬奥会的冠军,并在美国滑雪锦标赛中总共赢取了29枚金牌,创造了人生的奇迹。

人有了信心,就会产生强大的意志力。人与人之间,弱者与强者之间,成功与失败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意志力的差异。人一旦有了意志的力量,就能战胜自身的各种弱点。

当你需要勇气的时候,就能战胜自己的懦弱;

当你需要勤奋的时候,就能战胜自己的懒惰;

当你需要廉洁的时候,就能战胜自己的私欲;

当你需要谦虚的时候,就能战胜自己的骄傲;

当你需要宁静的时候,就能战胜自己的浮躁。

一个人有了信心,有了意志的力量,就具备了敢于挑战自己的素质,就能做成在这个世界上能做的任何事情。

智慧之源

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自己,这是因为其他敌人都容易战胜,唯独自己是最难战胜的。有位作家说得好:“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大凡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

思维定式是成功的大忌

思维是人类最为本质的特征,是人一切活动的源头,也是创新的源头。有了创新思维才能开始创新活动,有了创新活动才能产生创新成果。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总体处于发展、变化的趋势中,但也会存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是由一系列的思维定式构成的。

有位警察到森林打猎,他在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方隐蔽起来。忽然,一只鹿跑了出来,这位警察立即跳过灌木丛,朝天开一枪,并大喊:“站住,我是警察!”这个故事看起来是个笑话,但它却说明了思维定式的习惯力量。

人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往往都是凭借原有的思维活动的路径(即思维定式)进行思考的。人们认识未知、解决未知,都是以已知或已知的组合、变换为阶梯。要想提高思维能力,就要突破原来的思维定式,更新原来的思维模式,优化、深化思维的品质。

思维最大的敌人,是习惯性思维。世界观、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都会影响到人们对事对物的态度和思维方式,不过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过去的经验。生活中有很多经验,它们会时刻影响我们的思维。无数事实证明,伟大的创造、天才的发现,都是从突破思维定式开始的。善于创新,不被条条框框所限制是成功最需要的精神所在,固执于原有的思维,过分依靠原有的优势和经验是成功的大忌,只有不被条条框框限制住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有位年轻人乘火车去某地,火车行驶在一片荒无人烟的山野之中,人们一个个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

前面有一个拐弯处,火车减速,一座简陋的平房缓缓地进入他的视野。也就在这时,几乎所有乘客都睁大眼睛“欣赏”起寂寞旅途中这特别的风景。有的乘客开始窃窃议论起这座房子。年轻人的心为之一动。返回时,他中途下了车,不辞辛劳地找到了那座房子。主人告诉他,每天火车都要从门前“隆隆”驶过,噪音实在使他们受不了,房主很想以低价卖掉房屋,但多年来一直无人问津。

不久,年轻人用3万元买下了那座平房,他觉得这座房子正好处在转弯处,火车经过这里时都会减速,疲惫的乘客一看到这座房子精神就会为之一振,用来做广告是再好不过的了。很快,他开始和一些大公司联系,推荐房屋正面是一面极好的“广告墙”。后来,可口可乐公司看中了这个广告媒体,在3年租期内,支付年轻人18万元租金……

成大事者常常能突破人们的思维常规,反常用计,在“奇”字上下功夫,拿出出奇的经营招数,赢得出奇的效果。

亨利·兰德平日非常喜欢为女儿拍照,而每一次女儿都想立刻看到父亲为她拍摄的照片。于是有一次他就告诉女儿,照片必须全部拍完,等底片卷回,从照相机里拿下来后,再送到暗房用特殊的药品显影。而且,副片完成之后,还要照射强光使之映在别的像纸上面,同时必须再经过药品处理,一张照片才告完成。他向女儿做说明的同时,内心却问自己说:“等等,难道没有可能制造出‘同时显影’的照相机吗?”对摄影稍有常识的人,听了他的想法后都异口同声地说:“哪儿会有可能。”并列举一打以上的理由说:“简直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梦。”但他却没有因受此打击而退缩,于是他告诉女儿的话就成为一种契机。最后,他终于不畏艰难地完成了“拍立得相机”。

“拍立得”相机正式投产后,发明者如何宣传和推销这种新式相机呢?经过慎重考虑,兰德请来了当时美国颇有名望的推销专家——霍拉·布茨。布茨一见“拍立得”顿生好感,欣然受命担任专门负责营销的经理。

迈阿密海滨是美国的旅游胜地,每年来此度假的旅客成千上万。精明的布茨认为这里是理想的推销场所,他专门雇用了一些泳技高超、线条优美的妙龄女郎,在海泊浴场游泳时假装不慎落水,然后再由特意安排的救生员将其救起,惊心动魄的场面引来了许多围观的游客。这时,“拍立得”相机立刻大显身手,眨眼工夫,一张张记录当时精彩场面的抢拍照片展现在人们面前,令见者惊讶不已。推销员便趁机推销这种相机,就这样“拍立得”相机迅速由迈阿密走向全国,成了市场的热门商品,畅销不衰。公司因此生意兴隆,名声大振。

很多事情都是因人而异的,一味地因循守旧,是不会取得成功的。我们要打破存在于我们思维里的桎梏,找到适合自己的思路,才能成功。

智慧之源

伟大的创造、天才的发现,都是从突破思维定式开始的。善于创新,不被条条框框所限制是成功最需要的精神所在。固执于原有的思维,过分依靠原有的优势和经验是成功的大忌,只有不被条条框框限制住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勇敢地跳出自我的局限

现实中有太多的人,生活在一种被束缚、被阻碍的不良环境中;生活在一种足以泯灭热诚、丧失志气、分散精力、浪费时间的氛围中。他们没有勇气去斩除束缚他们的桎梏,也没有毅力去抛弃旧有的一切。终于,他们的志向,会因没有成绩、失望之故而归于灭亡。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凡是取得成功的人,都是努力进取,善于打破陈腐的规则,突破自我局限的人。大胆地放开思路,突破自我的思想局限,努力进取,才能取得成功。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永远是那些信任自己的见解的人;是敢于想人所不敢想,为人所不敢为,不怕孤立的人;是勇敢而有创造力,做前人所没有做的人;是那些勇于向规则挑战的人。

一个小孩在看完马戏团精彩的表演后,随着父亲到帐篷外拿干草喂表演完的动物。小孩注意到一旁的大象群,问父亲:“爸,大象那么有力气,为什么它们的脚上只系着一条小小的铁链,难道它无法挣开那条铁链逃脱吗?”父亲笑了笑,耐心为孩子解释说:“没错,大象是挣不开那条细细的铁链。在大象还小的时候,驯兽师就是用同样的铁链来系住小象,那时候的小象,力气还不够大,小象起初也想挣开铁链的束缚,可是试过几次之后,知道自己的力气不足以挣开铁链,也就放弃了挣脱的念头,等小象长成大象后,它就甘心受那条铁链的限制,而不再想逃脱了。”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里,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玻璃,奈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然想到对面去,想尝尝那美丽的热带鱼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断地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得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感兴趣,好像它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会固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它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以此显示海中不可一世的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象罢了,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它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

自我局限是一种画地为牢导致无法突破的执著。各种规则可以帮你轻松地完成某些事,但也让你找到循规蹈矩的理由,束缚你的勇敢精神和创新意识,扼杀你的进取精神。

许多青年男女,都有志于表现他们自己,但被过度的胆怯与缺乏自信所束缚、所阻挡,他们觉得内在力量跃跃欲试,却总害怕失败,不敢行动。怕别人讥讽和嘲弄,害怕流言飞语,这种恐惧心理会导致他们不敢说话、不敢做事、不敢冒险、不敢前进。他们等待又等待,希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可以释放他们,并给予他们以信心与希望。

许多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要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的路程是件绝对不可能的事。在1954年5月6日,美国运动员班尼斯特一举打破了这项世界纪录。人们在惊奇之余,不禁想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班尼斯特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这样说道:“每天早上我起床后,都大声对自己说,我一定能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这个梦想我有信心去实现。我也坚信自己能成功。这样大喊之后,我便在教练库里顿博士的指导下,进行了艰苦的体能训练。终于,我用3分56秒6的成绩打破了一英里跑的世界纪录。”

更有趣的是,在随后的一年里,竟有37人进榜,而再后面的一年里更有高达三百人之多。之所以会有这个现象,是因为班尼斯特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和自己坚定不变的信念。而他的成就又正好给其他人提供了一个新的依据,大家所认为的“不可能”实际上是可能的。

无畏的气概、创造的精神,是一切伟人的特征。对于陈腐的规则和过时的秩序,他们是不放在眼里的。正如成功大师卡耐基所说:“勇于突破自我的束缚,铲除一切阻碍、束缚自我的东西,走进一个自由而和谐的环境中,这是事业成功的首要准备……”

智慧之源

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是敢于想人所不敢想,为人所不敢为,不怕孤立的人;是勇敢而有创造力的人,是那些勇于挑战的人。

好心态是“不倒翁”脚下的“磁铁”

伟大的心理学家阿德勒一生都在研究人类的潜能,他曾经宣布他发现了人类最不可思议的一种特性——“人具有一种反败为胜的力量——那就是积极的心态”。

名叫瑟尔玛·汤普森的女士讲述的她自己的亲身经历正好证实了这一句话。

战时,我丈夫驻防加州沙漠的军事基地。为了能和他相聚,我搬到了那附近。但我发现那实在是个可憎的地方,我简直没见过比那儿更可怕的地方。丈夫出外参加演习时,我就只能一个人待在小房子里。热得要命——仙人掌树荫下的温度也高达华氏125度,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的人。风沙很大,我吃的、呼吸的都是沙、沙、沙!

我认为自己倒霉到了极点,觉得自己太可怜了。于是我写信给我父母,告诉他们我要放弃了,我要回家,我一刻也不能再忍受了,我宁可去坐牢也不想待在这个鬼地方。我父亲的回信只有三句话,这三句话时常萦绕在我心中,并改变了我的一生:

“有两个人从铁窗朝外望去,

一个人看见了满地的泥泞,

另一个人却看到满天的繁星。”

我把这几句话反复念了好多遍,决定找出自己现在处境的有利之处,我要找寻那一片星空。

我开始结识当地居民,和他们交朋友,他们的反应令我兴奋。当他们看见我对他们的编织与陶艺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时,就把拒绝卖给游客的心爱之物送给我。我观察各式各样的仙人掌及当地植物,我尝试认识土拨鼠,我欣赏沙漠的黄昏,找寻几百万年前的贝壳化石,原来这片沙漠在百万年前曾是海底。

到底是什么带来了这些惊人的改变呢?沙漠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我自己。因为我的心态改变了,正是这种改变使我经历了一段精彩的人生旅程,我发现的新天地令我觉得既新鲜又兴奋。我开始着手写一本小说——我逃出了自筑的牢狱,找到了美丽的星辰。

有了积极的心态,你的生活将为之改变,泥泞终将变星辰。心态的作用是潜移默化而又显而易见的。事实上,心态的不同也决定了成功的程度。

有这样一个实验:

两个水平相当的教师分别给两组学生教授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是,其中一个老师被告知:“你很幸运,你的学生天资聪颖。他们中有的人有些懒惰,要求你少布置作业时不要听他们的话,只要给他们布置的作业,他们就能够完成,而且也不必担心题目太难。若你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并倾注着真诚的爱,他们将能取得最优秀的成绩。”另一位教师则被告知:“你教的学生智力一般,他们具有一般的智商和能力。所以我们只期待一般的结果。”

该学年底,“聪明”一组的学生比“一般”组学生在成绩上整整领先了一个学年。其实根本没有所谓“聪明”的学生,两组全都是一般的学生,唯一的区别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不同,导致了对他们的心态也不同,所以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

其实许多事物用不同的心态对待都会产生大相径庭的结果,造成这些惊人差距的原因不是环境的差别,也不是条件的迥异,而是心态的落差。

心理学家罗伯特·洛西斯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被试者是三组学生和三组白鼠,让学生训练这些白鼠走出迷宫。

他告诉第一组的学生:“你们将训练一组聪明的白鼠,这些白鼠已经经过了智力训练且非常聪明,经过训练它们都能走出迷宫。”

他又对第二组的学生说:“你们的白鼠是一般的白鼠,不是很聪明,也不太笨。它们可能走出迷宫,但不要对它们有过高的期望。”

最后,他告诉第三组的学生:“这些白鼠确实很笨,若它们真的走到了迷宫的终点,也纯属偶然。它们是真正的白痴,自然它们的成绩也将不甚理想。”

后来学生们在严格的控制条件情况下进行了为期6周的训练。结果表明,白鼠的成绩,第一组最好,第二组居中,第三组最差。有趣的是,三组白鼠实际上都是从一般白鼠中随机取样和随机分组的。三组白鼠的实验结果显然是由于训练者对它们所持的心态不同造成的。简而言之,学生对白鼠产生了不同的偏见,便产生了不同的心态,所以以不同的方式对待它们。由于这不同的对待方式而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学生们虽然不懂白鼠的语言,但白鼠却“懂得”人对它们所持的心态。可见心态是一种通用的语言。

无论何时何地,当我们做一件事情时,都不要以一种消极的心态来看待它,因为这种态度已经决定了你不可能出色地完成这件事;我们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它,只有这种态度才能使你出色地、超乎寻常地完成每件事,最终收获成功。

智慧之源

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心态会造成不同结果。旅途中鞋子破了,积极者认为回到了远古不穿鞋子的时代,然后兴趣盎然地走到了且的地;而消极者则开始坐在原地埋怨,失落地放弃工前进。仔细分析,一切成败与得失,都可以从一个根源找到答案——那就是对这件事的心态。

让积极乐观成为一种思考习惯

一个瓶子中装了半瓶水,乐观的人会说,太好了,瓶子里还有一半的水呢;而悲观的人则说,太糟糕了,只有半瓶水了。人的一生基本上都只有相对的成功,就如同瓶子中装了半瓶水,就看你怎样看了。

日本的水泥大王浅野一郎,23岁从乡下来到繁华的东京时,看到有人用钱买水喝,感到很奇怪,水还用钱买么?面对此情景,有的人会这样想:东京这个鬼地方,连用点儿水都要用钱买,生活费用太高了,怕难以久居,于是便离开东京。可浅野一郎并不这么想,他从这件事中看到了生机:东京这个地方,连水都能卖钱。他一下子振奋起来,从此开始他的创业生涯,后来终于成为东京的水泥大王。

这就是一位乐观的人的态度。乐观对人就像太阳对植物一样重要,乐观就是人们心中的太阳,这种心灵中的阳光构筑生命、美丽,促进它范围所及的一切事情的发展。我们的心灵能在这种心灵阳光的照射下茁壮成长,正如花草树木在太阳照射下茁壮成长一样。

那些总是只看到事物阴沉黑暗一面的人,那些总是预测自己可能不利和失败的人,那些只看到生命中丑恶肮脏和令人不快的人,将受到致命的惩罚。他们会使自己一步一步接近不幸,看到和他们期待和担心的那些东西。

“思维心理学”大师史力民博士指出:“乐观是成功的一大要诀。”他说,失败者通常有一个悲观的“解释事物的方式”,即悲观者遇到挫折时,总会在心里对自己说:“生命就这么无奈,努力也是徒然。”由于常常运用这种悲观的方式解释事物,无意识中就丧失了斗志,不思进取了。

史力民博士师承行为学派,他还说,人类的所有行为,无论乐观,还是悲观,都是学得的。因而悲观者的悲观性格,并非命中注定的,而是后天养成的。悲观者可以力强而至,学成乐观。同时,史力民博士指出化悲观为乐观的三个原则,人人都有必要学习它:

(1)不要扩大事态

如果你做一桩生意失败了,不要说:“所有生意都难做,以后还是收山好了。”你要对自己说:“这一桩生意失败了,我学到了些什么呢?我下一次应该怎样才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呢?”

(2)不要“人”与“事”混淆

当一件事失败的时候,不要说:“我是失败者。”这样你便将“事”与“人”混淆了。你要对自己说:“我做这件事总有不当的地方,才出了这么大的错。我下次该怎样做才适当?”

(3)不要夸大时间

当不如意时,切勿对自己说:“我时时都是倒霉的。”这是不可能的!你要对自己说:“似乎很多时候我做得不大如意,到底原因何在?”

有些人被打击击垮,就是由于缺乏乐观精神。没有乐观精神,处于困境的企业就无法起死回生;没有乐观的精神,怀才不遇的才子只能一生抱怨,没有任何施展才华的机会。当你立志改变灰色的人生观,树立光明的人生观,成功与健康便不再远离你了。

一群因地震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们,各人的心态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在困境中顽强地生存下去。那些将困境视为绝境的人因意志崩溃而导致体内能量系统不能有效地工作,身体各个机能逐渐丧失。在缺水缺食物的情况下,这将是他们把自己迅速推向死亡的手。而那些意志坚强,坚信光明终究会到来的人,体内会制造出永不枯竭的生命能量,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就是乐观给我们提供的力量,它大到足以支撑整个生命。

那么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养成积极乐观的思考习惯呢?

(1)遇到事情时,我们应该往好的方向想。一定要懂得积极态度所带来的力量,要相信希望和乐观能引导你走向胜利。有时,越担惊受怕,就越遭灾祸。此时,我们应承认现实,然后设法创造条件,使之向着有利的方向转化。此外,我们还可以把思路转到别的事情上,诸如回忆一段令人愉快的往事。

(2)以幽默的态度来接受现实中的失败。有幽默感的人,才有能力轻松地克服厄运,排除随之而来的倒霉念头。

(3)不管多么严峻的形势向你逼来,你都要努力去寻找积极因素。这样,你就不会放弃取得微小胜利的努力。你越乐观,克服困难的勇气就越大。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到处都有一些小的成功,这样,自信心自然也就增长了。

(4)既不要被逆境困扰,也不要幻想出现奇迹,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去争取胜利。

(5)偶尔也要屈服。当事情真的没有办法解决而让你遇到重创时,你千万不要变得浮躁、悲观。因为,浮躁、悲观是无济于事的。你不如冷静地承认发生的一切,放弃生活中已成为你负担的东西,终止不能取得的人生希望,并重新设计新的生活。

(6)在闲暇时间,你要努力接近乐观的人,观察他们的行为。通过观察,你能培养起乐观的态度,乐观的火种会慢慢地在你内心点燃。

(7)当你失败时,你要想到你曾经多次获得过成功,这才是值得庆幸的。如果十个问题,你做对了五个,那么还是完全有理由庆祝一番的,因为你已经成功地解决了五个问题。

(8)要知道,悲观不是天生的。就像人类的其他态度一样,悲观不但可以减轻,而且通过努力还能转变成一种新的态度——乐观。

(9)要意识到自己是幸福的。有些想不开的人,在烦恼袭来时,总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谁都比自己强。其实,事情并不完全是这样,也许你在某方面是不幸的,在其他方面依然是很幸运的。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请记住一句风趣的话:“我在遇到没有双足的人之前,一直为自己没有鞋而感到不幸。”生活就是这样捉弄人,但又充满着幽默之味,想到这些,你也许会感到轻松和愉快。

智慧之源

乐观是一种精神,是在处于困境时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摆脱困境,靠的就是乐观的精神,在乐观精神的感召下不断努力拼搏。因此,年轻的我们应该让积极乐观成为一种思考习惯。

学会调整心态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自我心态的真正主人,能够驾驭、调控自己的心态,那么我们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中就会如鱼得水,随心所欲。

世界上没有一条笔直的路,所以在为人处世中,我们要树立多走弯路以迂回曲折的方式达到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的深刻观念。其实,这是事物发展的本来规律。也许,没有什么比光线更直的东西了,但自然科学家们早已发现了这样一个简单的真理:表面上沿直线传播的光线,如果从微观上分析,其实是以“波”的方式沿曲线向前推进的。光线如此,更何况极其复杂的社会呢?

但人类由于实现目标的愿望过于强烈,往往希望自己的目的一朝达到,希望“罗马在一日之间建成”,一旦自己的愿望和欲求受到阻挠和挫折,往往会“气不打一处来”,由此而导致许多愚蠢和鲁莽的举动。所以,为了实现以迂回的“圆”的方式办好每一件事,首先要学会有效地调整和控制自己的心态。

阿兰·马尔蒂是法国西南小城塔布的一名警察,一天晚上他身着便装来到市中心的一家烟草店门前,他准备到店里买包香烟。这时店门外一个叫埃里克的流浪汉向他讨烟抽。马尔蒂说他正要去买烟。埃里克认为马尔蒂买了烟后会给他一支。

当马尔蒂出来时,喝了不少酒的流浪汉缠着他索要烟。马尔蒂不给,于是两人发生了口角。随着互相谩骂和嘲讽的升级,两人情绪逐渐激动。马尔蒂掏出了警官证和手铐,说:“如果你不放老实点儿,我就会给你一些颜色看。”埃里克反唇相讥:“你这个混蛋警察,看你能把我怎么样?”在言语的刺激下,二人扭打成一团。旁边的人赶紧将两人分开,劝他们不要为一支香烟而发那么大火。

被劝开后的流浪汉骂骂咧咧地向附近一条小路走去,他边走边喊:“臭警察,有本事你来抓我呀!”失去理智、愤怒不已的马尔蒂拔出枪,冲过去,朝埃里克连开四枪。埃里克倒在了血泊中……

法庭以“故意杀人罪”对马尔蒂做出判决,他将服刑30年。

一个人死了,一个人坐了牢,起因是一支香烟,罪魁是失控的心态。

明代吕坤对此类生活中常发生的事看得很透彻,400年前他就说过:“忍、激二字是祸福关系。”忍,是忍耐;激,是激动。二者的区别就在于能不能克制:能克制就能得福,不能克制就可能带来灾祸。所以这是一个必须认真面对的关口。

警察马尔蒂和流浪汉埃里克之间发生的悲剧,不就验证了吕坤的话吗?

唐代僧人寒山曾写诗道:“有人来骂我,分明了了知(心里明明白白)。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这些话很值得玩味。其实,人完全可以调控自己的心态。

有一句名言:人之所以不安,不是因为发生的事情,而是因为他们对发生的事情产生的想法,左右了他们的心态。

的确如此,如果上面那个法国警察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这样认为:瞧!那个可怜的流浪汉需要一支烟!那么,他的心态就会彻底改变。如果流浪汉也改变自己的想法:不就是一支烟嘛,他不给就算了,还可以找别人要。那么,他的心态也会得到改变。所以,我们只要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就能改变自己的心态。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推销员一见到大人物就吓得要死,他去咨询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心理学家问他:“你见到一个大人物时,是不是愿意四脚着地爬进他的办公室里,拜倒在他脚下?”

“当然不愿意!”推销员气愤地说。

“那么你为什么在心理上卑躬屈膝呢?”心理学家又问他,“你走进一个大人物的办公室时,愿意像一个乞丐一样伸着你的手,乞讨一角钱去买咖啡喝吗?”

“当然不愿意!”

“既然如此,那么你就应该明白,你过分关心对方对你的看法,实际上就等于乞怜于人!你难道不明白,你这样做就是伸出手去乞求他的赞许,乞求他把你当人看吗?”

从此以后,他在大人物面前不再感到恐惧和紧张了。心理学家的话改变了推销员对大人物的看法,也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他的心态。

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曾讲过一个故事:

一位老人因自己的老伴去世而痛不欲生,弗兰克尔却对他说,他替他感到高兴。老人不解地问道:“你怎么能这样说呢?”于是弗兰克尔给他指出,如果他先死,他的老伴必然万分痛苦。既然现在是老伴先死,他就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这种痛苦,并为老伴不会受这种罪而感到庆幸。这位老人接受了弗兰克尔的观点,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他的心态也逐渐变得平和起来。

契诃夫在《生活是美好的》一文中更进一步写道:“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燃起来了,那你应当高兴,而且感谢上苍,多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要是手指头扎了一个刺,那你应当高兴,挺好,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要是有穷亲戚到别墅找你,那你就不要白脸,而要喜洋洋地叫道:挺好,幸亏来的不是警察……依此类推,朋友,照着我的劝说去做吧,你的生活会欢乐无穷!”

因此,只要你调控自己的想法,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就可以获得成功、幸福和快乐。

如果我们能够做自我心态的真正的主人,能够调整、控制和驾驭自己的心态,那么,做到待人接物、处事应世上的“圆”,就非常容易了。

智慧之源

人之所以不安,不是因为发生的事情,而是因为他们对发生的事情产生的想法,左右了他的心态。

好习惯是享用一生的财富

柏拉图曾经告诫过一个游荡者:“人是习惯的奴隶。”英国诗人德莱敦也曾说:“首先我们养成习惯,随后习惯养成了我们。”不同的童年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而这个“不同”的基本点就是行为习惯的不同。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齐聚一堂,在会议期间,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是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

“是在幼儿园里。”

“您在幼儿园都学到了些什么?”

“把自己的东西的一半分给小伙伴们;不要拿不是自己的东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主动道歉;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这就是我学到的全部,而它们让我受益终身。”

这段对话是耐人深思的。俗话说:“三岁看大,八岁看老。”这说明从小养成的习惯会追随人的一生,对人的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可见,习惯对人的影响是多么深不可测。

好的习惯对你的影响也许是滴水石穿的,在潜移默化中让你在学术、事业中领先别人,也可能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一个习惯性的动作言语让你打开了成功的大门。

美国福特公司名扬天下,它不仅使美国汽车产业在世界上独占鳌头地位,而且改变了整个美国的国民经济状况。然而,谁又能想到该奇迹的创造者福特当时进入公司的“敲门砖”,竟然是“捡废纸”这个简单的习惯性动作?

当时,福特刚从大学毕业,到一家汽车公司应聘,一同应聘的好几个学历都比他高。在其他人面试时,福特感到自己没有希望了。当敲门走进董事长办公室时,他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他就很自然地弯腰把它捡了起来,看了看,原来是一张废纸,就顺手把它扔进了垃圾篓。董事长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福特刚说了一句:“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就发出了邀请:“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经被录用了。”从此以后,福特就开始了他的辉煌之路,直到把公司改名,让福特汽车闻名世界。

平安保险公司的一个业务员也有与福特相似的经历。他多次拜访一家公司的总经理,而最终能够签单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在去总经理办公室的路上,随手捡起了地上的一张废纸并把它扔进了垃圾桶。总经理对他说:“我(透过窗户玻璃)观察了整整一个上午,看看哪个员工会把废纸捡起来,结果没有想到是你。”而在这次见总经理之前,他还被“晾”了三个多小时,并且有许多家同行在竞争这个大客户。

福特和业务员的收获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他们下意识的动作是出自于自身的习惯,而习惯的养成必然会影响他们命运的走向。

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长时间逐渐养成的,而且习惯一旦养成就不易改变。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叶圣陶先生也曾语重心长地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过同样的话:“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让我们来认真思考一下吧。成功人士并不一定就比其他人聪明,但是,好习惯让他们变得更有教养、更有知识、更有能力、更有天赋,但是,好习惯却让他们训练有素、技巧纯熟、准备充分;成功人士不一定比那些不成功者更有决心或更加努力,但是,好习惯放大了他们的决心和努力,并让他们做任何事情更有效率、更具条理。

琼斯大夫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早晨起床后,坐在餐桌旁,翻一翻有关医疗和临床研究的杂志。没过多久,这一习惯就开始发挥其作用——琼斯大夫慢慢变得博学、更富有经验,也更加专业。在局外人看来,琼斯大夫似乎显得比其他大夫的智力水平高,而事实却是,琼斯大夫智商一般。不过,不论聪明与否,都不会妨碍琼斯大夫比其他大夫更有能力,而这正是因为琼斯大夫拥有了一个好习惯的结果。

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毋庸置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共创造了1093项发明,包括白炽灯泡、留声机、电影等等。在大家眼里,爱迪生确实堪称天才,但他本人却把他的所有成就归功于勤于思考的习惯。他说:“就像锻炼肌肉一样,我们同样可以锻炼和开发我们的大脑……经常恰当地锻炼、恰当地使用大脑,这种习惯养成后,将使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加强和提高。而思维能力的锻炼,又将进一步拓展大脑的容量,并使我们得到新的能力。”爱迪生进一步解释道:“缺乏思考习惯的人,其实错过了人生中最大的快乐。不仅如此,它也会让你因此无法最大化地发挥和展现自己的才能。”爱迪生真正明白,正是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让他把自身更多的潜能开发了出来。

坚韧不拔的习惯更是造就了一位篮球场上的巨星,拉里·伯德(Larry Bird)——一代NBA传奇人物,历史上最杰出的篮球明星之一。毫无疑问,伯德是一位不可思议的运动员。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伯德并非最具运动天赋的人选。然而,正是天赋有限的伯德,率领着波士顿凯尔特队(Boston Celtics),三次荣登总冠军的领奖台。既然天赋有限,那这一切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你或许已经猜到了答案,是的,正是“习惯”。

伯德堪称NBA历史上最出色的三分球投手之一。早在加入NBA之前的少年时代,每天早晨,伯德就有先练习500次三分投篮再去上学的习惯。有了这种习惯,不论天赋几分,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的三分球投手。拉里·伯德就是这样一位依靠良好的习惯把自己推向成功殿堂的人。事实上,贯穿于他整个职业生涯的,正是这些帮助他发挥出所有运动潜能的自律的习惯。

你是否认识这样一些人,他们很聪明,很有天赋,但却总是得不到他们应有的成功。他们的确天赋过人,但是天赋却没有转化为相应的成就。原因就在于,真正让成功者与众不同的,是他们良好的习惯。

芝加哥大学的本杰明·布鲁姆博士(Dr.Beniamin Bloom)开展了对杰出学者、艺术家以及运动员的一项长达五年之久的研究。研究选取了各个领域中最杰出的20位成功人士进行了匿名访谈,其中涉及知名钢琴家、奥林匹克冠军、雕塑家、数学家以及精神病专家等等。此外,还有对这些成功人士的家人及教师进行的补充访谈,以获取更充分的信息。本杰明和他的同事们仔细研究采集到的信息,希望从中能够找出一点蛛丝马迹,以解释究竟是怎样的共同点使成功人士能让他们自己和普通人区别开来。最终,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不是天才和天赋造就了这些原本普通人士的非凡成就,而是坚韧不拔和勤奋,并能在实践中不断地追求与完善这些好的习惯。

好的习惯无疑会给你带来一生受益的财富。从现在开始,从一个行为做起,养成好的个人习惯吧,你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变化,它最终将会给你带来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智慧之源

良好的个人习惯不仅是一个人的修养、素质的体现,同时也是其一生的财富。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一次大胆的尝试,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一种积极的态度和真诚的服务,都可以迸发出生命中意想不到的起点,而它所能带来的,远远不止于一点点喜悦和表面上的报酬。

丢掉那些让人讨厌的恶习

好的习惯能助你成功,而那些坏的习惯则会成为你成功的阻碍。许多大事的成败往往都被一些细节决定,而你的行为习惯就是这些细节的始作俑者。

一位国有企业的厂长,在企业并不景气的情况下,接到了一笔国外订单,价值600万元。全厂职工闻讯无不欢欣鼓舞,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正式签合同那天,厂长与外商谈判十分顺利,眼看快中午了,厂长热情地邀请外商共进午餐,然后再正式签订合同。大功即将告成之时,这位厂长忽然嗓子发痒,习惯性地“啪”——一口痰吐在了地上。外商见状立即止步,表示合同不签了,结束了这还没有开始的合作。原因是连厂长自己都不爱惜工厂的环境,外商怀疑这种企业领导人带领下的职工素质和企业水准。

这件事上,外商看起来似乎有些吹毛求疵、小题大做,但是作为厂长自己来讲必须反省的是:这一悲剧的制造者不是对方,而是自身。表面看是他的一口痰,实质上是他的一种坏习惯,就是这样一个我们很多人不以为然、司空见惯的恶习,毁掉了一笔可观的生意,让全厂职工的希望破灭,也使这位厂长错过了一次成功的机会。成败也许就在一瞬间。

一种坏习惯的养成将会让你失去很多,也许是机会,也许是别人的尊重,也许代价更严重——那就是与成功的永远隔离。坏习惯,真的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面对可恶而又顽固的恶习,我们能够克服它吗?

这里有一个大象“林旺”的故事。

“林旺”小时候被放进了动物园,它的鼻子被一根链条拴在了木桩上。有一次,它想挣开铁链到猴山去看看猴老弟,没想到挣得太猛,把鼻子挣得生疼。“哎哟,不得了!”林旺眼里含着泪,心里自言自语:“我这头小象是挣不开这个铁链的。”半年后,林旺又想到大街上转转,一挣链条,又一次把鼻子挣得生疼:“我是永远也挣不开这个链条了。”两次失败,两次心中自言自语,使得它再也不敢去挣那根链条。后来,年复一年,小林旺长大了。但是,此时它再也不想到外面去玩儿了,因为它以为自己是不可能挣脱链条的。但实际上,这时的它只要轻轻一挣,就完全可以到外面潇洒走一回。小林旺从小到大、从大到老,终于老死在了一个小小的象房里。这样的悲剧故事,岂止是只有动物世界在上演?人们可以自问一声:我是小林旺吗?非常可能!

林旺的悲剧,基于它从两次挣脱动作中得出的一种负面认识:我是挣不脱那根链条的。这关键的两次自我暗示,使两次否定性的自我评价进入了它的潜意识之中,每当碰到这样的事,就会形成习惯性反应。不是我们无法克服,而是我们对坏习惯已经习以为常,认为它已经是我们的一部分,无可逾越了。

那些自己不喜欢的坏习惯,现在,该是对它说“不”的时候了。

改掉坏习惯,我真希望能跟你说那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但是不然,你一定得努力去克制自己的行为,时时刻刻。

也许你以前也曾经尝试过要改掉某些习惯,也许成功了,也许没能成功,但这次你定会成功的,只要按照下列的方法做:

首先,研究一下你的坏习惯,观察它所带来的后果,你就会开始痛恨这个习惯并怀疑你当初是怎么养成的。

然后指出你的坏习惯到底是什么,给它下定义。如果那是你要戒掉的,这么做并不难,但需要具体一点儿,这样能更好地帮助你克服它。比如,“暴饮暴食”,你可以把它具体为:“吃了太多的面包及蛋糕。”这样一来你就知道要避免再去做什么事了。

经过了观察和界定,你就可以开始戒掉它了。诚如我们所知,刚开始,习惯的冲力反而会增加,这也就是为什么人老改不掉坏习惯的原因。下面这些指示会帮你度过这个阶段:

(1)完全停止那个习惯,不要用逐渐减少次数的方法。譬如你想要戒烟,但如果一天里仍需抽它几支烟的话,那些烟反而会激起你更大的吸烟欲望。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一支也不抽。

(2)想改掉某个坏习惯时,千万不要为你坏习惯的坏处打折。例如你想改掉说话太快的习惯,当你将速度减慢时,你或许会想,你这样一来会浪费很多的时间,或是令人不耐烦。但你的这种想法并不可靠,它只是受了想再回复到原先习惯状态的影响罢了。

切记随时提醒自己不要一再地这样想:也许我的这个习惯并不是真的不好?

(3)你突然感觉到有种强大的冲动想要恢复旧习惯时,试着把冲动发生前的情况及心境详细地记下来。例如那时您觉得很寂寞、很愚蠢或是没有自信等。把这些感觉记下来,然后在可能再引发这种情况的时候保持警觉。

(4)有了过失,不要责备自己。先要找出症结在哪里,马上从头再来。比如你一直在改掉咬指甲的习惯,但你却在一次求职面试时又重犯了这个老毛病,真是糟透了,你怎么能不痛恨自己而且再也无心改掉它了呢?其实不必如此。你完全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崭新的人,不是原来那个喜欢咬指甲的人,并记住明天决不再犯今天的毛病了。

(5)不要用补偿的方式来戒掉坏习惯。例如有些人一整个礼拜都在节食,但到了周末却拿大吃蛋糕作为补偿,其结果不只是增加了卡路里,还使暴饮暴食的欲望更加强烈。没有任何报酬,才能显示你靠自己意志把它戒掉的决心。其实,如果你真能改掉坏习惯,之后所得的自由心境也就是最好的报酬了。

(6)时刻记住:你以后的感觉会跟现在的不一样。那就是说,要时刻提醒自己以后自己会更好,要有动力和信心。现在或许你暂时会感到改坏习惯的压力,但渐渐地你就会适应——两个星期,甚至更快。

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后,你就有了一种成就感——你已摆脱了自己不好的习惯,并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我可以克服我自己的恶习!这一点不是最可喜的吗?

智慧之源

“习惯”真的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它几乎无处不在,而且潜移默化地决定着我们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我们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我们的习惯使然。而那些不好的习惯时刻影响着我们,在毫无察觉的时候妨碍着我们的成功。

二十一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

习惯是人生中的一柄双刃剑,用得好,它会帮助我们轻松地获得人生的快乐与成功;用得不好,它就会使我们的一切努力都变得很费劲,甚至能毁掉我们的一生。因此,能否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就是能否获取成功的关键。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行为就会形成一个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它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样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它就会变成习惯性的想法。

习惯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改变,而且你还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如果你没有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就跨入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即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此阶段,一个人就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就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会自然而然地不停地为他“效劳”。

中国有句古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的含义有两层,一层是人的本性很难改变;第二层是人的本性虽然很难改变,但并非改变不了,只是难了一点儿而已。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不容易的,做一个有计划的成功者,就应该去有计划地为自己塑造好的习惯,去做“不容易的事”。

现在开始改变,用二十一天养成一个好习惯,你就会惊喜地发现:你的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智慧之源

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养成一个习惯也是一样,它需要一个过程。但如果你够用心,二十一天,你就能养成一个好习惯,并让它伴你一生,助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