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世世代代居住在中国黑龙江省东北部的三江(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平原和完达山一带。那里景色壮丽,江流宽稳,盛产多种鱼类。山林中有鹿茸、熊胆、麝香、貂皮等名贵药材和毛皮。捕鱼和使用狗拉雪橇是赫哲族的两大生活特点,在古代曾被称为“鱼皮部”和“使犬部”。从前,赫哲人使用鱼叉的技术十分出色,捕鱼手往往叉无虚发。后来也使用钩钓、网捕古每年农历白露以后,他们分乘小船,撒下片片丝网,围捕大马哈鱼。赫哲人也很喜欢狩猎,他们穿踏板在冰天雪地里追踪野兽,滑行如飞。过去,打猎的工具是弓箭和激达枪时(扎枪),主要是捕貂的。使用步枪以后,他们常常集体出猎捕鹿。近百年来,赫哲人也开始学习农耕技术,种植农作物。
赫哲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习惯用汉语文。他们很喜欢一种叫做“依玛坎”的说唱文学,说一段唱一段,不用乐器伴奏,语句押韵,很有艺术感染力。他们信奉萨满教,萨满也参加劳动,请萨满跳神只用酒饭招待就可以了。赫哲人穿的衣服过去大多是用鱼、狍、鹿皮制成的,脚上穿的觐勒也是皮做的。相传有一对年轻的赫哲人夫妇,妻子是缝衣巧匠,丈夫是捕鱼能手。妻子嫌叉到的鱼皮上有窟窿,丈夫就改进技术叉在鱼鳍上,妻子便能用完整的鱼皮做出十分美观的衣服。
4.成吉思汗的后代蒙古族
每年七八月,内蒙古的牧民们扶老携幼,身着节日盛装,乘车骑马聚集到草原上,来参加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每逢这种传统的盛会,平时宁静的草原便顿时热闹起来,惊险动人的赛马,箭无虚发的较射,龙争虎斗的摔跤,运筹决胜的棋艺,引人入胜的歌舞和表演使人一饱眼福。
“蒙古”最初只是众多的蒙古地区部落中的一个,后来演变成民族的名称。
公元13世纪初,成吉忠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后来发展成为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清朝时,外蒙古尽入版图,蒙古族在形成的过程中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化。后来,元朝第一任帝师,西藏喇嘛八思巴在旧蒙古文字的基础上创制了蒙古新字,又几经改革,称为陶德(托忒)蒙古文,沿用至今。
如今在广袤的草原上,绵羊、山羊、三合马,乌珠穆沁牛、阿拉善骆驼络绎成群,逐水草繁生。草库伦建设、畜疫防治、畜种改良等措施为六畜兴旺创造了有利条件。土地肥美的河套平原有“塞上谷仓”之称,东部哲里木的农业区与它并驾齐驱,主要出产小麦、玉米、高粱、甜菜、大豆等农产品。北部大兴安岭的木材、药材、珍禽异兽资源也十分丰富。蒙古族人民利用自然资源发展了经济。
蒙古人的生活方式独具特色。他们冬季穿皮衣,外罩丝绸或者布面,夏季穿布袍,袍身肥大不开叉,俗称蒙古袍。腰上系带,带上佩挂荷包、蒙古刀。妇女喜欢用布包头。蒙古人喜欢吃牛羊肉和奶食品,喝红茶。他们住的是圆形蒙古包,多数用木制的圆形围壁和伞形顶架组合,帐顶和四壁覆盖或围上厚毡,用毛绳缚定。蒙古包预上有天窗,可以通风、采光,农业区的蒙古族由于与汉族杂居,生活方式有所改变。有一个时期,他们盛行信仰喇嘛教,兴建了大批寺庙,喇嘛人数曾经达到全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清朝时,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冲破重重阻难,从伏尔加河脱离沙俄统治回归祖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初期,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曾经率领蒙古马队痛击英法侵略军。现在,蒙古族集中聚集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除内蒙古自治区外,新疆有两个蒙古族自治州,青海有一个蒙古族和藏族、哈萨克族联合的自治州,各省区有七个蒙古族自治县。
5.嫩江养育的达斡尔族
红柳条编织的篱笆内,峙立着“介”字形草房,一位达斡尔族妇女坐在房内的蔓子炕上缝制着皮袍。她的手不停地穿针引线,脚也在不时地移动着。脚一动,脚上拴着的绳子便牵动了吊在房梁上的摇篮,上面挂的兽骨、鱼骨叮咚作响,给婴儿催眠。婴儿睡在摇篮里面要用皮条或绳子缚住,以保证他(她)在今后生活的浪涛中成长为强者。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嫩江两岸,那里资源丰富,河流纵横,可以常年捕鱼;土地肥沃,盛产高粱、大豆、玉米、水稻;山林中有珍稀动物、名贵药材和野生经济作物。直到20世纪中期,达斡尔族仍旧保留着原始公社末期的某些纯朴习俗。达斡尔人过去有18个氏族,同一氏族内禁止通婚。婚姻由父母包办,男方要送大礼、小礼之后才能迎娶,途中遇到行人一律分给酒、肉、点心。入赘婚比较普遍,女婿在岳父家劳动,没有继承妻子财产的权利,所生的子女归属父亲的氏族。一家有了困难,大家都慷慨相助。谁家中宰杀牲畜都与邻居、亲友共享。狩猎或捕鱼归来,所有路上遇到的人都可以分到一份。
达斡尔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他们主要信奉萨满教,喜爱传统的歌舞,经常吹奏一种叫“木库连”的民族乐器。妇女们擅长剪纸和刺绣,用各种绮丽的纹饰来美化生活。
6.住在大山林中的鄂温克族
沉寂的牧村,静谧的夜晚,一个姑娘悄悄地溜出蒙古包,来到已等候多时的小伙子跟前,双双飞身上马,来到男方预先搭好的窝棚里,由等在那里的老婆婆把姑娘的八根小辫改梳成两根小辫就算合法成亲了。这时,男方要派两个人到女方家中,“苦劝”姑娘的父母,征得同意后便可以正式举行婚礼了。在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人中,至今仍保留着这种逃婚形式的自由婚。
“鄂温克”是通古斯语,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七个旗和黑龙江省的讷河县,与蒙古、达斡尔、汉、鄂伦春族杂居。
由于聚居地的不同,他们的经济、文化生活也各不相同。
聚居在鄂温克族自治区和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由三五户或十几户有血缘关系的小家庭组成游牧小集团“尼莫尔”,住蒙古包,逐水草而居。男孩从童年开始就帮助父母照管牛犊,学习骑马,女孩要学会挤牛奶。每年的5月下旬过“米阔勒”节时,人们穿上艳丽的服装,汇集在一起,阉割牲畜,烙印记。姑娘们欢舞,小伙子们套马、驯马。每座蒙古包里都准备了酒肉,等候客人们挨家去吃。
聚居在布特哈旗、阿荣旗等地的鄂源克族主要经营农业和狩猎,也从事伐木,制作大车轮等生产活动。
聚居在额尔古纳旗的鄂温克族以狩猎为生。他们驯养鹿,用驯鹿驮运猎获物及搬家,被称为“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猎人身体健壮,擅长骑马、滑雪,熟悉野兽的生活习性,个个都是神枪手。出外扫猎,往往几个人结伴而行。猎民们在森林仓库中贮存物品从不上锁,其他猎人可以随时取用,事后则自动归还。
鄂温克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多数信仰萨满教,实行严格的族外婚。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鄂温克人都过上了定居生活。
7.兴安岭上的住户鄂伦春族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满岭,打呀打不尽。”这首民歌形象地描绘了勤劳勇敢的鄂伦春族的狩猎生活。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的大小兴安岭一带。那里群山连绵,林海呼啸,野兽出没无常,生活条件艰苦。鄂伦春族既把那里当作天然的猎场,又把那里当作家乡,自称为“山岭上的人”。
鄂伦春人以狩猎为生,直到20世纪中期还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公社残余,实行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制度。
他们出猎分个人和集体两种。凡是季节性打“红围”,由三五个猎手组成叫“阿那格!”的狩猎小组。“阿那格”是自愿组成的,推选一名有经验的狩猎长带队。他们熟悉猎场和野兽的生活习性,用设围、追捕、哨鹿等方法打鹿,用“皮兰”(狍哨)诱捕狍子,有时也猎取熊和虎。马是他们的交通工具,猎犬是他们行围的得力帮手。集体的猎获物在“阿那格”内平均分配,老弱伤残也可以同猎手一样分得一份。猎物的头、内脏、骨头煮熟后共食。妇女从小就学习硝皮子,晒肉干,采集野菜、野果,做针线活。她们缝制的袍皮手套、大衣、皮裤、皮帐篷、皮口袋轻软耐用,上面绘制的图案也十分美丽。
鄂伦春人住的简陋帐篷叫“仙人柱”,用几十根五六米长的木杆子搭成圆锥形架子,冬天覆盖着抱皮和芦苇帘,夏天覆盖桦树皮。仙人柱的中央有火堆,上面吊着铁锅煮肉,屋顶开孔出烟通气。
鄂伦春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他们信奉萨满教,狩猎、住宅都有很多禁忌。
随着时代的发展,鄂伦春族进入了定居生活,开始经营农业,饲养鹿群,使用汉语文,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准不断提高。
中国西北部有哪些民族?
1.散居全国的回族
天刚蒙蒙亮,四方的回族歌手就开始向莲花山进发。路过回族山寨时,歌手们要高歌一曲,再喝上一杯甘美的青稞酒,才准上路。登山开始以后,歌手们一边游山,一边对歌赛诗,莲花山顿时成了歌和诗的海洋。夜幕降临后,在农家的土坑上,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在山坡、河滩的篝火边,歌声此起彼伏,通宵达旦。这就是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莲花山的“花儿会”。“花儿”是甘肃、青海一带流传了几百年的民歌,深得回族人民的喜爱。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他们散居全国各地,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青海、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省也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共有两个自治州,六个自治县,三个与其他民族的联合自治县。
回族的生活习惯有较深的宗教烙印,婴儿出生要请阿訇(伊斯兰教教士)起回回名字,结婚要请阿訇证婚,去世后要由阿訇主持葬礼。葬俗不用棺材,白布包尸,实行土葬。回回人忌吃猪肉,不吃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的动物。男子习惯戴自帽或黑帽。由于长期与汉族人民杂居,现在回族在农饰、姓名、习惯等方面都逐步汉化。
回族的形成与发展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所以中国历史上称伊斯兰教为回回教。回回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奉安拉为宇宙独一无二的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回人习惯在聚居地修建清真寺,并环寺而居,在农村往往自成村落。他们在星期五要到清真寺聚礼,每年要封一个月的斋,过圣纪节、开斋节、古尔邦节三大节日。
回族最初使用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汉语,后来由于与汉族的融合,逐渐通用汉语,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
回族人民为祖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文化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古代回族学者在传播西洋的天文、历算、医药、制炮等科学文化方面有过很大成就。回族中有许多杰出人物,如元代天文学家扎马鲁,明代航海家郑和与进步思想家李贽等。在近现代,广大回民以不同的形式参加了反帝爱国斗争。
2.回族的孪生兄弟东乡族
相传在很久以前,甘肃东乡黑大山上蟒精为害一方,一个勇敢的妇女用酒灌醉了大蟒精,用白布蒙上它的眼睛,然后唱了一句事先约好的暗语“哈利阿宏哟”,人们听到暗语后,冲进蟒洞,把大蟒精打死。为了纪念这位勇敢的妇女,东乡人把“哈利”当作迎婚调。每当举行婚礼的时候,迎来了新娘,“拿杜赤”歌手便唱起了哈利调,众人一边齐声伴和,一边拍掌起舞,十分热闹。
公元14世纪后半叶,居住在东乡的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蒙古人同当地的汉人、藏人等逐渐融合,发展成为东乡族,在历史上曾经被称为“东乡回回”、“东乡蒙古”。东乡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东乡自治县,少数散居在甘肃兰州市、定西地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东乡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生活习惯与回民相似。东乡族至今仍保留着一种称为“阿哈教”的宗教组织形式,每一个阿哈教包括数十户至数百户不等。
本乡人说东乡语,大部分人还会说汉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东乡族人民爱唱“花儿”民歌,并有丰富的群众娱乐活动,如赛马、摔跤、打土坡等。东乡族的民间口头文学也多姿多彩,有各种传说的故事、叙事诗。
东乡族最大的聚居区一东乡族自治县是一个干旱山区,以农业生产为主,畜牧业,特别是养羊,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东乡人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减少了水土流失,发展文化事业,根除了黑热病、麻风病。
3.自称“白蒙古”的土族
当年,雄风盖世的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纵横天下,征服了很多部落。相传,在巍峨的祁连山南麓,美丽的青海湖东畔,驻扎着一支骡悍的蒙古军队,首领是大将格日利特(格热台)。他跟随成吉思汗东征西讨,最后被派驻到这水草丰茂的地方。这支军队与当地的霍尔人通婚,渐渐繁衍成土族。后来,格日利特被追封为“尼达”(土主),被土族当作祖先崇拜。上族自称“蒙古人”(蒙古尔)、“白蒙古”(察罕蒙古尔),主要聚居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以北、黄河两岸及其毗连地区,其中大多住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县、大通县、同仁县等地,还有一部分居住在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