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学生必知的名胜古迹(下)
3512900000008

第8章

(《南邻》)则写出了与邻居交往互访,宾主相得,气氛融洽,送别于柴门而依依不舍的情意。这里,柴门又是诗人送客的相别之处。从这些诗句中,我们不难看到,柴门虽简朴,却给诗人平添了许多生活乐趣。缘于此,清代的重建才有意营造出这座别致、简朴而又风景绝佳、充满清幽之气的建筑并作了如此的命名。今日草堂柴门,较之其它建筑,的确可谓简朴,但其比起当年诗人所建,却又堂皇得多。门上匾额为著名画家潘天寿先生所书,门前楹柱上悬有明人何宇度用杜句所撰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此联由杜诗“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宾至》)点化而来。

上联改“岂”为“信”,下联以“犹”易“漫”,将诗人的自谦之语变成了后人的赞誉之辞,十分精巧而绝妙。确实,正因为杜甫给我们留下了成就极高、震动海内外的不朽篇章,千百年来,才会赢得无数后人的尊崇与倾慕,到此凭吊其故居草堂胜迹。柴门,不会再紧闭不开,而是敞开它的胸怀,迎纳着千千万万的瞻仰者。“少陵草堂”四个大字笔力浑厚,笔姿秀润,此即前已述及的果亲王允礼所题。杜甫草堂何以叫“少陵草堂”呢?这是因为杜甫曾居于京兆(长安)杜陵。杜陵在长安城东南,古为杜伯国,本我杜原,秦置杜县,汉宣帝在此筑陵,才改名杜陵,在杜陵东南十余里有小陵,亦称少陵,为汉许皇后葬处。杜甫在诗中常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因此后人亦称杜甫为杜少陵,杜甫草堂为少陵草堂。碑亭背靠荷花池,周围为生机盎然的花草竹木所环抱、掩映,景色秀雅宜人。明嘉靖末年,明人曾在工部祠院内修建草亭,题名为“乾坤——草堂”,其用意在于象征当年杜甫草堂的茅屋,以纪念诗圣。此举前已述及。今之碑亭亦用茅草作顶,故人们将其作为当年草堂茅屋的象征,常在那儿顶礼膜拜,摄影留念。1997年2月重建落成的茅屋景区。整个景区内,溪流潆回环绕,这就是依杜诗“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江村》)、“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客至》)等句意工凿而成的写意景点——浣花溪(即清江),溪流以卵石铺底,水中点缀沙注洲,岸边种植芭茅、芦竹、迎春花等,充满自然气息。茅屋为典型的穿逗结构。竹笆墙、茅草顶,呈“一”字型而两端略有扩展变化的川西农居建筑,其布局体现了传统的做法,即居中为堂屋,左右为卧室,东头为厨房(杜诗有“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可资印证),整座建筑力图体现杜诗“敢谋土木丽,自觉面势坚。亭台随高下,敞豁当清川”(《寄题江外草堂》)。

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是二千多年前,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而且依旧在灌溉田畴,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同时,这一带风景优美,有不少名胜古迹,又是一处十分理想的游览胜地。

都江堰由鱼嘴、飞沙、宝瓶口三部分组成。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飞沙堰起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因口的形状如瓶颈故称宝瓶口。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从玉垒山截断的山丘部称为“离堆”。都江堰每年都接待不少外国游人,其中不少水利专家,都对它的高度的科学水平惊叹不止。

江堰一带有不少名胜古迹。离堆上建有伏龙观、殿宇三重,顺山势逐级长高。前殿陈列着1974年修建外江节制闸时从河床中挖出的李冰石刻像,石像造于东汉灵帝初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圆雕石像,非常珍贵。后殿陈列有都江堰灌区的电动模型。伏龙现的左侧是宝瓶口,江水奔腾澎湃,气势磅礴。观后最高处建有观澜亭,两层八角,凭栏远眺,可见鱼嘴、索桥及岷江激流、西岭雪峰。

在玉垒山有二王庙,是古代人民为纪念李冰父子治水功绩而建,初建于南北朝,名崇德祠,宋代以后李冰父子被封为王,改称二王庙。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庙宇依山取势,宏伟秀丽,环境幽美。大殿及后殿内有李冰及二郎塑像。庙内石壁有李冰治的口诀:“深掏摊,低作堰”等。

二王庙前岷江上的安澜桥,横跨在内江和外江的分水处,是一座索桥。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毁于战火。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如碗口的竹缆横飞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现在的桥,下移100多米,将竹改为钢,承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混凝土桩。远看如飞虹挂空,又像渔人晒网,形式十分别致。

漫步桥上,西望岷江穿山咆哮而来,东望灌渠纵横,都江堰工程的概貌及其作用,更是一目了然。

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主峰为金顶,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东与世界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像——乐山大佛相毗邻。

峨眉山——乐山大佛是目前世界的十八个,中国的三个自然与文化遗产之一。

峨眉山是历史悠久中外驰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地质地貌独特,生物土壤气候垂直带明显,形成繁多的动植物种类和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从山麓至山顶“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登临金顶,绝壁凌空,高插云霄,巍然屹立,可观云海、日出、佛光、圣灯四大奇观,西可眺皑皑雪峰,东瞰莽莽平川,其气势雄而景观奇,使人感到超然于尘世之外。中部群山峰峦迭嶂,含烟凝翠,飞瀑流泉,鸟语花香,草木茂而风光秀。当您观光冬春的冰花树挂,银色世界;夏季的杜鹃花海、珙桐林园;秋季的温山红叶、层林尽染之时;当您领略“金顶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双桥清音”、“大坪霁雪”、“灵岩叠翠”、“罗峰晴云”、“圣积晚钟”、“云海梵宫”、“雷洞烟云”、“玉笋幽兰”、“龙洞涌泉”、“龙江栈道”、“卧云浮舟”、“冷杉幽林”等美不胜收的景色之余;当你参与戏猴同乐、温泉淋浴、冬季滑雪之后,令您妙趣横生、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峨眉山是“普贤道场”,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山上有各具特色的古刹30余处,四季晨钟暮鼓、香烟迷漫、佛音缭绕。其中著名的有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万年寺、华藏寺。万年寺内供奉有北宋时期铸造的造型精美的重达62吨的普贤骑象铜佛像,它与兴建于元代的峨眉飞来殿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中现有文物古迹点164处,藏品近7000件,其中属国家级保护的有850多件。中国武术三大流派之一的峨眉派,流传至今,得以弘扬。

峨眉山自然和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素有天然“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佛国天堂”之称,并有“峨眉天下秀”之赞誉,是观光游览、朝圣礼佛、休闲度假、健身娱乐、科学考察的旅游胜地。

峨眉山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存完好。基础设施齐备,全山有宾馆、饭店300余家、床们15000八张,星级宾馆、涉外定饭店10余家,旅游车辆200多辆,交通畅达,“食、住、行、娱、游、购”配套成龙,而且管理规范,服务优良,被评为国家级“卫生山”、“文明山”。

峨眉山交通便捷,成昆铁路和103国道贯穿全境。

经成乐高速公路120公里抵达峨眉山。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130公里,距乐山大佛31公里。

峨眉山这颗镶嵌在中国旅游黄金线上的明珠,正敞天博大的胸怀,喜迎五洲四海的佳宾,游天下名山,拜普贤菩萨,览人间胜景。

布达拉宫

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耸立在西藏拉萨市红山之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布达拉”系舟岛,是梵文音译,又译作“普陀罗”或“普陀”,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拉萨布达拉宫俗称第二普陀罗山。

布达拉宫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其中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一应俱全,是当今世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迭,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红幡,交相辉映,红、白黄3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达拉宫是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布达拉宫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地方。

公元631年(藏历铁兔年)布达拉宫由吐蕃松赞干布兴建。当时修建的宫殿有999间,加山上修行室共1000间,后因雷击和战乱遭严重破坏。1645年(藏历木鸡年),五世达赖喇嘛为巩固政教合一的甘丹颇章地方政权,由第司索朗绕登主持,重建布达拉“白宫”及宫墙城门角楼等,并把政权机构由哲蚌寺迁来。1690年(藏历铁马年),第司桑杰嘉措为五世达赖喇嘛修建灵塔,扩建了“红宫”。1693年(藏历水鸡年)工程竣工。以后,历世达赖喇嘛增建了5个金顶和一些附属建筑。特别是936年(藏历火鼠年)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建成后,形成了布达拉宫今日的规模。

布达拉宫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白宫,是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曾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办事机构所在地,高7层。位于第4层中央的东有寂圆满大殿(措庆夏司西平措),是布达拉宫白宫最大的殿堂,面积717平方米,这里是达赖嘛嘛坐床、新政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动的场所。第5、6两层是摄政的办公和生活用房等。最高处第7层有两套达赖喇嘛冬季的起居宫,由于这里终日阳光普照,故称东、西日光殿。

红宫,主要是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各类佛殿:共有8座存放各世达赖喇嘛法体的灵塔,其中以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为最大。西有寂圆满大殿(措庆努司平措)是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的享堂,也是布达拉宫最大的殿堂,面积725平方米,内壁满绘壁画。其中,五世达赖喇嘛去京觐见清顺治皇帝的壁画是最著名的。殿内达赖喇嘛宝座上方高悬清乾隆皇帝御书“涌莲初地”匾额。法王洞(曲吉竹普)等部分建筑是吐蕃时期遗存的布达拉宫最早的建筑物,内有极为珍贵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和禄东赞等人的塑像。殊胜三界殿,是红宫最高的殿堂。现供有清乾隆皇帝画象及十三世达赖喇嘛花费万余两白银铸成的一尊十一面观音像。

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殿,是布达拉宫最晚的建筑,1933年动工,3年建成。此外还有上师殿、普贤追随殿、响铜殿、时轮殿、释迦能仁殿、释迦百行殿、花师殿、菩提道次第殿、持明殿、世袭殿等殿堂。

布达拉宫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包括山上的朗杰札仓、僧官学校、僧舍、东西庭院和山下的宫前雪老城内的原西藏地方政府的马基康、雪巴列空、印经院以及监狱、马厩和布达拉宫后园龙王潭等。

300余年来,布达拉宫大量收藏和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其中有2500余平方米的壁画、近千座佛塔、上万座塑像、上万幅唐卡(卷轴画);还有贝叶经、甘珠尔经等珍贵经文典籍;表时历史上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达赖喇嘛的金册、金印、玉印以及大量的金银品、瓷器、珐琅器、玉器、锦锻品及工艺珍玩,这些文物绚丽多彩、题材丰富。

1959年以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布达拉宫的维修及保护,除常年拨给专门维修经费外,1988年国务院决定拨出巨款对布达拉宫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并于次年10月隆重开工,在藏汉族工程技术人员的团结协作下,工程历经5年,胜利地竣工,布达拉宫这一民族文化瑰宝,以全新的魅力,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国内外来客。

银山塔林

银山塔林坐落在北京昌平区城东北方约30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的理要文物景点。每逢隆冬之季,银山中瑞雪纷飞,山岩银装素裹,冰雪层积而得名,又因山路陡峭,岩壁色黑如铁,称为“铁壁”合称“银山铁壁”为明清时期燕平八景之一。而在此山南麓,自辽代以来相继建起形制各异的佛塔,因塔多似林,乃称“塔林”。“银山塔林”之景名集中体现了这个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紧密相融的旅游胜地的特色。这座位于明十三陵东方约5公里的银山,有前中后三座主峰,基中中峰,“独出去霄”在三峰中最高,海拔达726.81米。银山塔林历史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