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人与处世之道
3515900000090

第90章 操守言行要一致(9)

“清闲无事,坐卧随心,虽粗衣淡饭,但觉一尘不淡;忧患缠身,繁扰奔忙,虽锦衣厚味,亦觉万状苦愁。”这是明代儒哲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的一段议论。的确,抱虚守静,虽不拥有一切,但可坐卧随心。而一旦有太多的事物缠身,就会失去自己。保持内心纯净,超凡脱俗,才是高超的生活技巧。

东汉人梁竦,从小聪明过人,曾经跟从孟喜学习《周易》,深得老师的真传,未到成年,就开始收学生讲授《易经》。梁竦的哥哥梁松,对儒学十分精通,被汉光武帝刘秀看中,招为驸马,与舞阳长公主结为夫妻。后来,梁松犯罪被处死,梁竦无故遭牵连,流放他乡。

梁竦十分注重修养内心,以抱虚守静的态度对待人生。大赦返回原籍后,他闭门读书,以此为乐,写了《七序》一书。东汉著名学者班固读了《七序》后,大为欣赏,并称赞说:“孔子著《春秋》令乱臣贼子感到惧怕,梁竦作《七序》令尸位素餐者感到羞愧。”

梁竦天性乐善好施,不喜欢蓄积财物、广置产业。嫂子舞阳长公主对他的为人和才华都十分敬佩,经常赏赐他许多财物。梁竦每次都将所赐财物分给本族众人享用,从不个人独取。他从小生长在京城,对偏远故乡的生活不太适应,然而,他却常对人说:“闲居可以养志,诗书足以自娱性情。一味沉迷于仕途,供人差遣役使,只能是自寻烦恼。”所以,在他闲居读书期间,虽然朝廷数次征召他为官,他都一概回绝,从未应征赴任。

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信奉抱虚守静的人生智谋。相传,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在一次出游的途中,信步走出,来到一条大江边。此时,虽然大江阻拦了他的去路,但他既没有急忙去寻觅渡江的码头,也没有匆匆往回折返,而是悠闲从容地坐在江边的草地上,心情平静地欣赏着天上的云起云落、云聚云散,品味着这些云彩在时快时慢中变幻不定的图案。就在这种极其宁静致远的心境中,王维吟出了富含禅意的千古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抱虚守静也被一些外国人奉为人生的一种谋略。意大利著名的音乐指挥家、世界杰出的音乐大师阿图罗·托斯卡尼尼就是这样。托斯卡尼尼出生在意大利北部一个贫苦裁缝家庭。

9岁那年,他考入了帕玛音乐学院,很快就被同学们誉为“天才”。他带头在学校组织了一个课外乐队,还先后在几家歌剧院的乐团里当大提琴手。

1886年6月的一个夜晚,19岁的托斯卡尼尼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突然一鸣惊人。那天夜里,一个意大利歌剧团正在巴西访问,准备上演《阿依达》。可是,演出开始前几小时,歌剧团内部闹起了纠纷,指挥被辞退。这时,不知是谁想到了阿图罗·托斯卡尼尼。当这位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出现在指挥台上时,音乐厅顿时鸦雀无声。托斯卡尼尼在向乐队给出第一个暗示动作的同时,下意识地合上了乐谱。当第一场演出结束时,他的才华便征服了所有观众。那年夏天,他在里约热内卢共指挥过18个歌剧,都是不看乐谱,全凭记忆指挥的。

托斯卡尼尼成名以后,始终抱着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用他的儿子华尔特·托斯卡尼尼的话说:“对他来说,不存在什么‘最大’成就,他当时所作的每一件事,都是他一生中的大事,无论是在指挥一曲交响乐,还是在剥橘子。”他曾一度是音乐表演史上赚钱最多的人之一。1946年,第二届拉斯卡拉音乐会的票价每张竟高达1.5万里拉,相当于当时意大利一个中等家庭的月收入。但不仅剧院内的听众达到饱和程度,而且剧院外的广场上还有上万的人在扩音器下倾听音乐会的节目。据说,从1937年开始,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每播出他一个半小时的节目,就要付给他一笔可观的报酬。好莱坞的影片制造商们愿出高于25万美元的高价邀请他为影片录音,他都谢绝了。他从不在乎经济收入,假如他不愿合作的事情,出多少钱他也是不干的。

托斯卡尼尼最讨厌宣传个人。他认为,与他指挥的曲子相比,他自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每次演出,要求谢幕的掌声常常使他感到不安。往往在第三次谢幕之后,他就走到后台对主持人打招呼:“算了!”然后,整个乐团立即起立,迅速下台,托斯卡尼尼也就可以就此脱身。

托斯卡尼尼不愿意抛头露面,在这方面几乎到了羞怯的程度。他常说,只要是到了观众看不见的乐池里,便会感到无限的欣慰和愉快。他一生中没有做过一次公开讲演,并且对新闻记者和摄影师尤其厌恶。他常常这样说:“我不过是一个普通公民而已,至于我长得如何,住在什么地方,系什么样的领带,这又能说明什么呢?”他对自己低下的出身从不隐瞒,不止一次地称自己是一个“农民”。

越是如此,人们越是对他倍加崇敬。1947年,当他80岁时,仍然被人们称誉为“世界音乐家之魁”。他的名声传遍世界各地,甚至是地球上最边远的角落。一位巴塔戈尼亚妇女曾经飞行2千英里来到布宜诺斯艾里斯,站着聆听了托斯卡尼尼的音乐会。

贫不忘学

宋濂字景濂,是明朝初年浦江人。官于学士,承旨知制诰。主修《元史》,参加了明初很多重大文化活动,参与了明初制定典章制度的工作,相当得明太祖朱元璋的器重,被人认为是明朝开国大臣之中的佼佼者。

宋濂少年的时候,家境十分贫苦,但他苦学不辍。他自己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我小的时候十分好学,可是家里很穷,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寻到书看,因此只能向有丰富藏书的人家去借来看。因为没钱买不起,借来以后,就立即抄录下来,每天拼命地赶时间,计算着到了时间好还给人家。”正是如此他才得到了丰富的学识。

有一次天气十分寒冷,冰天雪地,北风狂呼,以至于砚台里的墨都冻成了冰,家里穷,怎么有火来取暖?手指冻得都无法屈伸,但仍然苦学不敢有所松懈,借来的书坚持要抄好送回去。抄完了书,天色已晚,没办法只能冒着严寒,一路跑着去还书给人家,一点不敢超过约定的还书日期。由于这么诚信,所以许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他看。他也就因此能够博览群书,增加见识,为他以后成材奠定了基础。

面对贫困、饥饿、寒冷,宋濂不以为意,不以为苦,同时他所追求的是成大业,努力向学。等到20岁,他成年了,就更加渴慕圣贤之道,可是也知道自己所在穷乡僻壤缺乏名士大师,于是不顾疲劳常常跑到几百里以外,去找自己同乡中那些已有成就的前辈虚心学习。有一位同乡位尊名旺,他那里的名人来往得非常多,名气也很大,有不少人赶来他那里学习,他的言辞和语气十分不客气,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宋濂就侍立在他旁边,手里拿着儒家经典向他请教,俯下身子,侧耳细听,只怕落下什么没有听明白。有时候这位名气相当大的同乡,对他提出的问题不耐烦了,大声叱责他,他则脸色更加恭敬,礼节更为周到,连一句话也不敢说。看到老师高兴的时候,又去向他虚心请教。他还自谦地说:“我虽然十分愚笨,但也学到了许多东西。”

后来他觉得这样学习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就到学校里拜师学习。一个人背着书箱,拖着鞋子,从家里出来,走在丈谷深山之中,寒冬的大风,将他吹得东倒西歪,数尺深的大雪,把脚下的皮肤都冻裂了,鲜血直流,他也没有知觉。等到了学馆,人差点冻死,四肢僵硬得无法动弹,学馆中的仆人拿着热水把他全身慢慢地擦热,用被子盖好,很长时间以后,他才有了知觉,暖和过来。

为了求学,宋濂住在旅馆之中,每天只吃两顿饭,什么新鲜的菜,美味的鱼肉都没有,生活十分艰辛。和他一同学习的同学们一个个华服奇丽,戴着有红色帽缨镶有珠宝的帽子,腰里佩着玉环,左边佩着宝刀,右侧戴着香袋,光彩夺目,如同神仙下凡一样。但是宋濂丝毫不以为那是什么快乐,丝毫也没有羡慕他们,而是穿着自己朴素无华的衣服,不以为低人一等,不卑不亢,仍旧刻苦学习,因为学问中有许多足以让他快乐的东西,那就是知识。他根本没有把吃的不及人,住的不及人,穿的不及人这种表面上的苦当回事。

正是因为宋濂能忍受穷苦,自得其乐,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他的那些同学一个个生活得非常快乐,又有几人名留青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