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方与圆全集
3516400000072

第72章 工作当玩乐(2)

例如学开车的时候,刚学会很紧张,别人跟我讲话,我都不敢搭理,我说:“别跟我讲话,我会撞人的。”但现在车开熟了,别人不跟我讲话,我还要找人讲话,“你们跟我讲话啊,要不然我会睡着的。”一遇到紧急情况,马上就会有本能反应。本能就是潜意识的工作。车学熟了,变成了习惯,大脑就把这个任务交给潜意识,而我们就可以变得很轻松,依靠本能反应来驾驶。

以前我一直不相信潜能说,认为是伪科学,但有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我母亲几十年来一直晕车,基本上不坐长途车,坐车就要带药。那年我第一次买车,回老家后,我跟母亲说:“你不是总想去你的出生地看一下吗,我明天就带你去,我也想看一下你的出生地。”我母亲听了很高兴。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出发了。去我母亲老家开车大约要五六个小时,我们到了她的出生地,看到她出生的那间小屋还在,边上还有一条河,母亲还见到了她少年时的那些小伙伴。我们待了两三个小时,然后驱车回家。回到家里已是晚上时分。我姐是医生,吃饭的时候她突然问母亲:“你怎么不晕车了呢?”我母亲也突然记起来一样说:“我忘了。”

她忘了,就不晕车了。实质是她老人家坐着儿子买的车,实现了数年的愿望,回到了她的出生地。她心里很高兴,忘了晕车这回事,结果就不晕车了,也因此她晕车几十年的毛病从此就好了。

潜意识真的是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我们的血液循环,心脏的跳动,毛发的生长,在睡眠的时候它们仍在自动地运行,这些工作都是潜意识完成的。意识通过五官来感知,它可以进行推理,可以做出选择。例如,你可以选择工作,选择伴侣,选择娱乐。而潜意识却只透过直觉感知,它是产生感情的地方,它是记忆的仓库,它是负责习惯的执行官。

你平时拿着一根线,可以拿得稳稳的,但要你将线穿过针孔时,你的手就会情不自禁地抖起来。这在医学上叫“目的颤抖”。对于目的太过紧张,就像自行车的链条绷得太紧一样,会使你的心理运转受阻碍。

有些人在第一次约会时很紧张,甚至声音都变了。其实他一紧张,就破坏了潜意识的工作,潜意识工作不正常了,在生理上表现出来,就是你的声音都变了,我们就说你“失声”了。第一次约会就“失声”像什么话呢?

所以让潜意识高效率工作的方法就是要排除意识的干扰,尽量放松自己,让心里感受平安和信心。

当我懂得了这条规律后,在要写书时,我就先确定我要写哪方面的书,然后收集各种资料学习、思考、研究,储存在脑海里,然后去湖边、山涧漫步,放松自己,达到忘我状态,这时我的灵感就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书也能越写越好了。后来我知道了很多作家、科学家思考问题时,也都是在漫步时,在思想处于放松状态下进行的,而且效果特别好。

人是不能靠强迫的方式逼自己学习和工作的,否则,你不可能取得大的成功。物理上说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你越是强迫自己,内心的抵触就越大,效率就越低,而且你也越不容易坚持长久。人不是机器,我不相信有哪个人能单靠毅力,强迫自己取得成功。真的不行,我有很深的体会。

你可以观察那些学习最好的同学,他们一定不是靠毅力强迫自己学习。他们之所以学习好。是因为他们认为应该学习,将学习当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因此能在学习中保持一种轻松状态,并从中感受到了一份乐趣。在工作中也同样如此,放下紧张,保持轻松,培养对工作的喜好,去感受工作中的乐趣,这才是使工作取得成功的最有效途径。

我要反驳一个传统而又十分流行的观念。现在很多成功学书鼓励大家,要像奴隶一样地工作,要吃苦、流汗水,要艰苦奋斗,这样你才会成功,才会富有。我说这是鬼话!事实并不是这样,生活得越轻松越好,在放松的状态下工作,做你爱干的事,去感受它的激动和喜悦,这样你就能在轻松快乐的状态下取得成功。而且这样的成功才是幸福的成功。

但放松并不是要你懒懒散散,完全没有压力。

《蓝色狂想曲》是美国作曲家乔治·格什温的第一部交响乐作品,但你知道它是怎样诞生的吗?

有一天,一位爵士乐团指挥请格什温写一部“庄严的作品”,而写惯了通俗音乐的格什温声称对交响乐“一窍不通”,拒绝从命。那位乐团指挥无奈之中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在报纸上发布了一条消息,说三周后在音乐厅上演格什温的交响乐作品。格什温看到后哭笑不得,没想到对方会用这种荒唐的办法逼自己就范。如果三周后拿不出像样的交响乐作品,自己的声誉就要受损,而交响乐对他来说,是一个从未涉足过的领域。他感到自己被逼进了死胡同,似乎在劫难逃。

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埋头苦干。出乎意料的是,两个星期后,格什温居然完成了一部惊世之作——《蓝色狂想曲》。首场演出便获得巨大成功,这首名曲从此奠定了格什温在乐坛上的地位。

人的潜意识就像弹簧,受的压力越大,反弹力也越大,就越能激发出它的无穷能量。

人都是有惰性的,在懒懒散散的状态下,一定无所作为。只有在高压力下,你的思想才能高度集中,才容易进入忘我的境界,才能让意识与潜意识融为一体,才能让潜意识自由发挥它的神奇力量。

有人会问了:那么压力与放松不是很矛盾吗?比如要建造一幢房子,你必须在工期上有一个时间期限,否则就会变成一项渣子工程;但在具体施工的时候,你就不能总是让工人处在压力下工作,这样往往容易出事。就像运动员,在整体上要有一个压力,比如还有多少天要参加奥运会,让他们不能有丝毫松懈,勤奋训练;但到了实际参加奥运会时,却又要想尽方法让运动员放松,以发挥出他们的最佳水平,甚至是超水平发挥。

压力与放松是一种辩证的统一。人在整体时间上要有压力,但在具体工作时,却要尽量处在放松的状态。

其实不论是加压还是放松,都只是为了你能更好地进入忘我的状态,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潜意识的能量。

唯有爱好才能焕发热忱,而热忱能成就任何伟业。寓工作于快乐的氛围,让所有成员都能从工作中得到成就感,并享受工作,正是所有伟大企业的企业文化中所极力倡导的。

老山姆就经常教诲员工:“如果你热爱你所从事的工作,那么,每天你都会想尽办法把工作做得最好,不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都会从你那儿感染上那份热情。”

他主张成功要大庆,失败则不必耿耿于怀。教育员工不要对自己过于严肃,尽量放松,这样你周围的人也会放松,充满乐趣,并经常地显示激情。

他在去日本访问后,感受到日本企业员工每天的欢呼场面,回来就制定了“沃尔玛欢呼”制度:员工在商店里每换一次班就欢呼一次,每天要进行三次沃尔玛欢呼。

他说:“因为我们工作如此辛苦,我们在工作过程中,都希望有轻松愉快的时候,使我们不用总是愁眉苦脸。这是‘工作中吹口哨’的哲学,我们不仅仅会拥有轻松的心情,而且会因此将工作做得更好。”

从此,“沃尔玛欢呼”成为了每一位员工的必修课,也成为了每一天“带给顾客好心情”的前奏。

迪斯尼的管理阶层每年都要接受为期一周的“交叉工作”的训练活动。在训练期间迪斯尼的主管们换下平日上班时的装束,穿上各式的道具服装,在游乐场中客串售货员,卖爆米花、冰激凌、热狗,或是充当导游,收停车费,以及驾驶单轨火车。总之,游乐场有一百多项工作可任其选择。在迪斯尼公司里没有所谓的工作人员,游乐场所里的工作人员都是“演员”,而迪斯尼人事部的工作就是“指派角色”。游乐场犹如舞台,工作人员一进游乐场就等于上了舞台,开始表演并为大家服务。就连在迪斯尼里当售票员,也要在接受四天的训练后才能“参加演出”。一旦有人问起洗手间在哪里、游行什么时候开始或是什么时候回野餐地,等等,他们必须立即一一回答。一位售票员说:“我们毕竟是在舞台上为我们的客人表演一场好戏呀!我们的工作,就是时时刻刻地让顾客玩得开心、尽兴。”

迪斯尼利用一整天“传统”的课程,不断地向新成员灌输迪斯尼公司的经营哲学和作业方式。从副总到最新的兼职人员,每个人都要参加这门课程,目的是让每个“新演员”在开始表演之前都能对公司的历史、成功的背景以及管理风格先有个整体的认识。他们不仅向每一个新职员说明迪斯尼每一个部门和其他部门(如业务部、休闲部、饮食部、销售部、财务部、采购部、娱乐部等)之间的关系,而且要他们了解每部门在“整体演出过程中”的地位,让全体员工都明白我们是“制造快乐”中的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制造快乐”,我们自己首先得快乐起来。

毕加索说:“我工作时,觉得舒服自在;无所事事或谈天说地,令我困倦。”工作就是玩乐,玩乐在工作中,这就是永葆工作热忱和创造力的法则。

美国的天才老爹,著名的笑星,年收入过亿美元,别人问他成功的秘诀,他说:“他们不付钱、我都愿意讲笑话给他们听,我喜欢我的工作。”

正如迪斯尼所总结的:“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把它做好,就要‘热爱’它。没有这种心态,我们做得最好的,就是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