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意思是:治理国家要讲大的德政,而不能用小恩小惠。说明治理国家要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仅仅是给人民一些小的利益。
【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出自《三国志·吴书·孙奋传》。甘之:以之为甘,这里指乐于服用。意思是:疗效好的药吃起来很苦,只有患有疾病的人才乐于服用;忠诚的言语听起来很刺耳,只有贤达之人才愿意接受。
【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出自《三国志·魏书·庞德传》。苟免:苟且求免。意思是:好的将帅不会因为怕死就苟且求免;有志之士也不会毁掉自己的名节而求得生存。
【小巫见大巫】出自《三国志·吴书·张纮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吴书》。意思是:道行小的巫师见到道行大的巫师,其巫术就施展不出来了。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出自《三国志·蜀志·蒋琬传》。意思是:人心各不相同,就像人的面貌各不相同一样;古人所警惕的是那些当面听从,而背后又反对的人。
【识时务者为俊杰】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意思是:能够认清形势的人,才是杰出的人物。
【神交,非外言可间】出自《三国志·吴书·诸葛瑾传》。神交:交心的朋友。意思是:真正知心的朋友,不是别人的言语就能够离间的。
【每有患急,先人后己】出自《三国志·蜀书·许靖传》。意思是:每当有为难或祸患的时候,总是要先想到别人,然后才想到自己。
【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三:非实指。刮目:擦眼睛。意思是:与人分别了三天后,就应当另眼相看了。说明不能用老眼光看人。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出自《三国志·蜀书·秦宓传》。意思是:待人要记住他的好处,忘掉他的过错。后来常用此言作为自我修养和与人交往的一种要求。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出自《三国志·魏书·夏侯玄传》。意思是:士有百种品行,但德是占第一位的。
【苟使国家有利,吾何避死乎】出自《三国志·魏书·古弼传》。意思是:如果是对国家有利的事,我怎么能够贪生怕死呢?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出自《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意思是:不要因为一件坏事很小,就放任自己去做;不要因为一件善事很小,就轻易不做。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三百多万字。《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历史上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资治通鉴》媲美。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出自《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意思是:家道贫困的时候就希望有个能持家的好妻子,国家大乱的时候就希望有个治国有方的好宰相。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出自《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资:资本。帅:统帅。意思是:才能是德行的资本,德行是才能的统帅。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出自《资治通鉴·晋纪》。适:正好。意思是:如果不以正道爱人,那正是害他了。
【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出自《资治通鉴·晋纪》。币厚:礼物很多。甘:甜。意思是:送来的礼物很多,说的话又非常入耳,这是古人所最警惕的事。
【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阍莫甚焉】出自《资治通鉴·周纪》。阍:愚昧。意思是:不辨别事情的是非,而喜欢别人称赞自己,世上的确没有比这更糊涂的了。
【不诚于前而日诫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事前不诚实而事后却表白自己诚实,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怀疑而不相信。
【好胜人耻闻过,骋辩给,炫聪明,厉威严,恣强愎。此六者,君子之弊也】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不愿意听到人家提缺点;喜欢放开自己的舌尖;显示小聪明;对人过于苛刻严厉;顽固不化,自以为是。这六点,都是君子应当特别加以警惕的毛病。
【聪明流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出自《资治通鉴·汉纪》。意思是:聪明通达的人要警惕过于明察;听得少、见得少的人要避免蔽塞无知。
【得财失行,吾所不取】出自《资治通鉴·陈纪》。意思是:得不义之财,我是不干的。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德行胜过才能,叫做君子;才能胜过德行,就叫做小人。
【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敬;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出自《资治通鉴·周纪》。意思是:有道德的人受人尊敬,有才的人被人喜欢;而所喜欢的人容易亲密,对所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观察一个人容易重视才能而忽略道德。
【登进以懋庸,黜退以惩过;二者迭用,理如循环】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让他升任,是为了奖励他的功劳;罢免他,是为了惩罚他的过错,这两方面常常可以交替使用。
【妒前无亲】出自《资治通鉴·魏纪》。前:胜过。意思是:妒忌胜过自己的人,就无人亲近他。
【短于从善,故至于败】出自《资治通鉴·汉纪》。短:少。意思是:不肯向善者学习,这便是失败的原因了。
【凡人之情,穷则思变】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情:
本性。穷:尽头,引申为无路可走。意思是:人的本性是在到了没有办法之时,就要设法改变现状。
【夫表曲者景必邪,源清者流必洁】出自《资治通鉴·汉纪》。曲:弯曲。景:影。邪:不正。意思是:标杆弯曲,影子一定是不直的;源头清澈,流水就必然是洁净的。
【君子陷入危,必同其难】出自《资治通鉴·汉纪》。意思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使人陷入危境,君子必定要和他共患难。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口说:听人说的。意思是:听人说的不如亲身经历,亲耳听到不如亲眼见到。
【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出自《资治通鉴·陈纪》。秽:田中多草,荒芜。意思是:残留在地里的头季谷不早点割掉,它落下的稻谷粒必然使良田荒芜。
【立功者患信义不著,不患名位不高】出自《资治通鉴·晋纪》。意思是:立功的人担心自己的信义不显著,而不必忧虑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不高。
【面从后言,古人所诫】出自《资治通鉴·魏纪》。意思是:古人最忌讳的是,表面服从而背后反对。
【明者销祸于未萌】出自《资治通鉴·汉纪》。萌:萌芽。意思是:聪明的人总是把祸患消灭在没有产生的时候。
【明主用人也,使能者不敢遗其力,而不能者不得处其任】出自《资治通鉴·魏纪》。遗:剩下,留下。意思是:贤明的君主在用人时,能使有才的人竭尽全力,而不让不学无术的人空占着位子。
【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出自《资治通鉴·魏纪》。意思是:一辈子连句怨恨的话都不说,这恐怕连圣人也难于做到。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出自《资治通鉴·唐纪》。脉理:木材的纹理。意思是:木心不直,它的纹理就会歪歪斜斜,用这种木材制造的弓,虽然强劲,可是发射出去的箭矢不会直飞目标。比喻如果心术不正,做的事就不会合乎正义。
【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出自《资治通鉴·宋纪》。择:选择。善:优点。从:追随。意思是:能选择别人的长处去学习它,这种长处自然也就属于自己的了。
【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测也】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发怒是人之常情,但不发怒而常把笑容挂在面上的人,这是最难让人猜测的。
【千钧之弩,不为鼹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出自《资治通鉴·汉纪》。莛:小草。意思是:千钧力量的强弓,绝不用来射杀一只小老鼠;万石那样重的巨钟,用小草敲打它是不会发出响声的。比喻不可大材小用,亦不可小材大用。
【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出自《资治通鉴·晋纪》。去:离开。就:进。道:正理。意思是:离开自己的职位,或继续留任,都能出于正理,这就是高尚的人了。
【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长】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对人不可求全责备,应用其所长,舍其所短。
【人何患其不己知,但当吞之以药而柔调耳】出自《资治通鉴·魏纪》。何患:何必担忧。意思是: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要紧,自己要像吃药那样慢慢地调理。
【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出自《资治通鉴·汉纪》。意思是:任用贤人,天下必会太平;使用不贤的人,国家就要大乱。
【汝知稼穑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如果你能知道种田人的艰苦,就常有这碗饭吃了。
【为人上者至公至明,则群下之能否焯然形于目中,无所复逃矣】出自《资治通鉴》。意思是:在上位的人如果能够公正廉明,那么下面的人是否有才能就一目了然了,就没有能逃过上级眼睛的了。
【任贤使能各尽其心,其本根固矣,奸计立矣】出自《资治通鉴·魏纪》。立:孤立。意思是:如果能够任用贤人,使用其才能,使其各自尽心竭力,那么国家的根本就牢固了,奸邪之人也就会受到孤立了。
【治安则骄侈易生,骄侈则危亡立至】出自《资治通鉴·唐贞观十五年》。意思是:社会安定了,就容易产生骄奢淫逸的思想,一旦骄奢淫逸起来,国家就会立即陷入危机之中。
【官在得人,不在员多】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意思是:选择官员的要点不在多,而在于能真正得到贤能的人。
【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意思是:人们要想看到自己的形象,必须用明镜来自照;君王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听取忠臣的进谏。
【开直言,广视听,理之萌也】出自《资治通鉴·唐纪》。理:治理之法。意思是:广开直言之路,多听、多看,治理之法也就出来了。
【夫行罚先贵近而后卑远。则令不犯】出自《资治通鉴·唐纪》。贵近:贵族和亲近的人,指皇帝身边的人。卑远:指职位低而远离京都的官员。意思是:施行惩罚,要从皇帝身边的人开始,然后再是离京都远的地方官。这样就不会有人违反法令了。
【有功不赏,为善失其望;奸回不诘,为恶肆其凶】出自《资治通鉴·汉纪》。望:期望。奸回:奸邪之人。诘:责问,追问,这里指惩罚。意思是:对有功的人不加以奖赏,那么做好事的人就会觉得失望;对于奸邪之徒不加以惩罚,那么做坏事的人就会更加肆虐。
【罪止于身,家属不问】出自《资治通鉴·陈纪》。意思是:一个人犯了罪,只要惩罚他一个人就可以了,而不要株连他的家人。
【人心不摇,邦本自固】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民心没有动摇,国家自然就会稳定。说明君主要重视百姓的思想。
【贤子心不忘本,犹怀首丘】出自《资治通鉴·晋纪》。首:向着。首丘:指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死后,头总是向着自己的巢穴,这里比喻怀念故乡。意思是:贤德之人永远不会忘了根本,至死也总是怀念着自己的家乡。
【凡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则所短不言自见】出门《资治通鉴·晋纪》。意思是:评论一个人,一定要先品评其长处,这样其短处即使不说也可以知道了。
【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出自《资治通鉴·秦纪》。敬:严肃,谨慎。慢:怠慢,疏忽。意思是:凡事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都是因为严肃认真地对待它;凡事之所以失败,都是因为轻慢、懈怠。说明做事要谨慎,不可疏忽大意。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出自《资治通鉴·魏志》,意思是:仁义之士不会因为形式的盛衰而改变自己的气节,志士不会因为失败或者成功而改变自己的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