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全知道
3516500000074

第74章 文学篇(4)

就文体特征而言,骈文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第一,骈文讲究对偶,并且在句式上多用四六句式,所以骈文又称为“四六文”。第二,骈文讲究平仄。讲究平仄的谐和调,是永明新体诗的追求,但这一时期受永明体诗歌创作的影响,文的创作也注意声调的谐美。尽管骈文创作没有诗歌那样有“四声八病”的严格限制,但追求平仄配合,造成辘轳交往,也是骈文文体的特点之一。第三,骈文一般注意征事用典和辞藻的华丽,因此,可以说骈文实际上是一种诗化的散文。

什么是古体诗、新体诗、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风”,唐代以后指区别于律诗、绝句的一种诗体,这种诗体以五言和七言居多,也有四言、六言和杂言,每首不限句数,不讲究对仗,用韵和平仄相对自由。

新体诗,因产生于齐武帝永明年间,故又称“永明体”。以沈约为代表的诗人,把四声运用到诗歌声律上,同时与诗歌对偶形式相结合,于是形成了一种新诗体。其特点是讲求平仄、音韵,对仗工整,词采华美。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统称,句数、字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什么是律诗?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它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代,共有八句,分为首颔、颈尾四联,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按每句字数的多少,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特殊的在十句以上的,叫做排律。

什么是绝句?

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是押平声韵的,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它们就等于半首律诗。这可以归入近体诗。

什么是词牌?

词牌即词的曲谱。词总共有一千多个曲谱,人们给每个曲谱起了一个名字,就是词牌。最初是先有词,再配上曲,后人就依照前人创作过的曲谱来依声填词,形成了每个曲谱的固定格式,对句数、字数、用韵、平仄等都有一定的规定。有些词牌,正名之外另有异名,也有同名异调、一名数体的。

什么是阕?

阕的本义是“祭祀结束而闭门”,引申为“止息、终了”。在诗词中,歌曲或词的一首叫一阕,一首词的一段也叫一阕,如苏轼的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分上、下两阕。“阕”,也叫“片”、“遍”,指乐曲演奏完一遍。

唐传奇是怎样一种文体?

传奇是唐代开始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逸事。如《柳毅传》。唐传奇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初、盛唐时代为发轫期,也是由六朝志怪小说到成熟的唐传奇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作品数量少,艺术表现上也不够成熟。现存主要作品有王度的《古镜记》、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张鹫的《游仙窟》。中唐时代为兴盛期,从唐代宗到宣宗这100年间,名家名作蔚起,唐传奇的大部分作品都产生在这个时期。元稹、白居易、白行简、陈鸿、李绅等人更以诗人兼传奇家的身份,将歌行与传奇配合起来,用不同体裁不同方式来描写同一事件(如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陈鸿的《长恨歌传》,都有与之相配的长篇歌行),从而既提高了传奇的地位,也扩大了传奇的影响。晚唐时代开始退潮,出现了由盛转衰的局面。虽然此期作品数量仍然不少,并出现了不少传奇专集,如袁郊的《甘泽谣》、皇甫枚的《三水小牍》、裴铡的《传奇》、薛用弱的《集异记》、李复言的《续玄怪录》等,但这些作品大多篇幅短小,内容单薄,或搜奇猎异,或言神志怪,思想和艺术成就都失去了前一个时期的光彩。

什么是变文?

变文简称“变”,是唐代通俗文学形式之一。它是在佛教僧侣所谓“唱导”的影响下,继承汉魏六朝乐府诗、志怪小说、杂赋等文学传统逐渐发展成熟的一种文体。郑振铎认为,“变文”的意义,和“演义”差不多,就是把古典的故事,重新再演说一番,变化一番,使人们容易明白。变文长期以来一直湮没无闻,直到敦煌藏经洞发现大批手抄写本变文以后,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变文包括讲唱佛经故事和世俗故事两类作品。讲唱佛经故事的变文,其内容主要是宣扬禅门佛理和封建迷信,有时还掺杂着儒家道德观念。表现形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故事展开之前先引一段经文,然后边说边唱。另一种是前面不引经文,直接讲唱佛经神变故事。变文在艺术形式上也有独特的创造,除了叙事曲折、描写生动、想象丰富、语言通俗外,体制上韵文与散文相结合是其重要特点。变文的韵句一般用七言诗,也夹杂三言、五言、六言句式。散文多为浅近的文言和四六骈语,也有使用口语白话的。变文对唐代文人创作,特别是传奇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影响。唐初传奇《游仙窟》通篇以散文叙事、以韵语对话,便与变文散韵夹杂、唱白并用的形式基本一致;而且描写细致生动,语言通俗易懂,也接近变文的风格。中唐时期的传奇《柳毅传》、《莺莺传》、《长恨歌传》等,都明显地受到变文的影响。此外,从唐代传奇到宋、元以后的话本、拟话本等白话小说,它们那种长篇铺陈叙事的表现手法,也是跟变文相通的。

词作为一种文体有哪些别称?

词,是“曲子词”的简称。所谓“曲子词”,就是能够合乐而歌的歌词,唐五代时期通常称“曲”、“杂曲”或“曲子词”。因为词的句式大多长短不一,故又名长短句。有人认为,词是诗的余绪,所以词又称“诗余”。此外,词还有乐府、琴趣、乐章等别名。

什么是小令?

关于小令,有多种说法。一种是词中的短小者,明人曾以58字以内者为小令,实则并不绝对。唐宋文人在酒宴上即席填词,利用短篇小调,当作酒令,造句要非常凝练,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第二种是指散曲中的只曲,与“套数”相对:一般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但也有例外,如“带过曲”、“集曲”、“重头”、“换头”等都是小令的特殊形式。第三种是指民间的流行小曲。

什么是“青词”?

青词,又叫做“绿章”,是道教举行法事时献给天神的祈祷词。唐人《翰林志》记载:“凡太清宫道观荐告词文,用青藤纸书朱字,谓之‘青词’。”这大概就是青词称呼的来源。后来,由于道教盛行,写青词的人也就多了起来,青词的作者也多数是文人,逐渐形成了一种文体。比如明代徐师曾的《文体明辨》就专列“青词”一类。明代道教非常流行,例如嘉靖皇帝就是道教爱好者,他所宠信的大臣都写得一手好青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