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打动人心的68个办事技巧(教你成功丛书15本)
3520800000062

第62章 损人利己始,害人害己终

《旧唐书·陆象先传》上说:“为政者理则可矣,何必严刑树威。损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大凡世人,多有利己之心,为人处事之时,难免有损人利己的念头,殊不知常言说得好:“损人利己始,害人害己终。”办事过程中因为一念之差,而将自己陷入绝境的例子比比皆是。

从前,有一条金鱼和一只老鼠是邻居。金鱼生得漂亮而可爱,老鼠却显得丑陋而猥琐,金鱼拥有五彩斑斓的花纹,老鼠一身灰色皮毛,贼头贼脑。加上老鼠的名誉一向不好,金鱼因此特别看不起老鼠,以有此邻居而感觉到耻辱。

有一天,金鱼决定给老鼠一点颜色看看,让老鼠知道它的利害,最好是能因此将老鼠赶跑,为此金鱼想了一个很好的主意。于是金鱼游到了老鼠家门口的小河边,热情地对老鼠打了一个招呼,然后对老鼠说:“天气这么热,我们一起到水里边玩吧?”

老鼠看见一向不爱搭理它的漂亮金鱼主动跟它打招呼,自然非常开心,可是听了金鱼的提议之后,老鼠却显得很为难,说:“我不会游泳。”金鱼见老鼠心动,连忙说出自己的办法,说道:“把我们用绳子绑在一起,这样我就可以在水里带着你了。”

老鼠听完这个主意,觉得很有道理,料想自己和金鱼绑在一起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于是非常开心地答应了金鱼的要求。

金鱼用一根绳子把自己跟老鼠绑在一起,然而到了水里以后,金鱼就上下左右、来回地游动,不会游泳的老鼠哪里受得了这个,三两下就把它转得晕头转向,不由得吱吱直叫,嚷嚷着不玩了。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金鱼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天上飞过来一只觅食的老鹰。看见在水面来回翻腾的老鼠,老鹰一个俯冲,一爪子就把老鼠抓上了高空,两口就吃掉了,而拴在一个绳子上的金鱼,怎么也挣不脱绳子的束缚,自然也成了老鹰的口中餐。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金鱼的做法就是典型的损人害己,它本意是捉弄老鼠,最后却连自己也搭了进去。

动物如此,人也一样。“堪叹老衲性愚蒙,枉作人间一寿翁。欲得袈裟传远世,岂知佛宝不凡同!但将容易为长久,定是萧条取败功。广智广谋成甚用?损人利己一场空!”这首诗中就蕴含着一个损人终害己的故事。

吴承恩名著《西游记》之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说那唐三藏和孙悟空师徒二人到达观音院之后,观音院的老主持,200多岁的金池长老,看中了唐三藏随身携带的佛门至宝——斑斓袈裟,遂起了贪心,想占为己有。于是跟众僧人合谋,意图抢夺袈裟,谋财害命。并定下夜里放火,将唐僧师徒二人烧死的毒计。不料想这件事情被孙悟空发现,于是驾起筋斗云,飞到南天门,找到广目天王借来辟火罩,罩住了唐僧,白马和行李。

事情办妥之后,孙悟空就坐在金池长老的房间上,等着和尚们放火之后,施展法术,弄来了一阵风,结果风助火势,一把大火把一个金碧辉煌的观音院烧成了残垣断壁,而唐僧居住的房间因为有了辟火罩的保护而丝毫未损。

与此同时,跟金池长老交好的黑风山妖怪黑风怪,看见观音院起火,赶紧飞来探看,它本意是救火。但是到了金池长老房间发现了斑斓袈裟之后,既不浇水,也不救火,而是趁火打劫,顺手把这佛门至宝给盗走了。

等到唐僧一觉睡醒之后,发现观音院已经烧成了精光。于是向金池长老索要袈裟。那金池长老弄巧成拙,一把火把自己的观音院烧光了之后,还发现那宝贝袈裟也失去了踪影,闻得唐僧来要袈裟,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一头撞在墙上死掉了。

想这金池长老,已经二百七十岁了,修炼了这多年,却六根不尽,贪婪成性,一看见好东西就心生歹意,不但谋财,还想害命,结果偷鸡不着,反蚀了一把米,不但没有利己,最终还害了自己性命。

吴承恩在此章小说中阐述了一个观点——损人利己,最终是害人害己。事实上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如果因为嫉妒别人的成功,或者因为一己之私,从而做出了不理智的事情,结果往往是自掘坟墓,最终将自己置入绝境。相反,宽容待人却能够化干戈为玉帛,让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战国时期,魏国与楚国为邻国,纠纷不断,为了防止对方有不轨之举,就分别在国界边境设立界亭。多数时候两国倒也相安无事,于是亭卒们就各自在自己这边的土地里种上蔬菜瓜果,供平时食用。魏国亭卒非常勤劳,每天都用心管理田里的蔬菜瓜果,锄草、浇水、施肥、除虫,整日里忙个不停,地里的瓜果蔬菜也没有辜负他们的勤劳,长得又快又好。楚亭的亭卒却十分懒惰,整天只知道睡大觉,玩游戏,把种子扔进地里就不管了,根本不管那些蔬菜瓜果的死活,那些幼苗自然长得又瘦又弱。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到了收成的季节,魏国人的蔬菜瓜果吃不完,而楚国人的地里杂草丛生,其中只稀稀疏疏地生长着几棵蔬菜,瓜果更是连影子都没有。楚亭的人又羡慕又嫉妒,觉得自己没了面子,于是在一个没有月色的夜晚,越过边界,把魏亭的蔬菜瓜果偷了回来,拿不走的也就地毁坏。第二天早上,魏亭人发现瓜果被偷,菜地被毁,气得火冒三丈,急忙报告了边县县令,并表示要对楚亭亭卒实施报复行动。县令劝解亭卒们说:

“偷盗毁坏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确实很卑鄙!他们这样对我们,我们很生气,那为什么还要反过来去效仿他们呢?别人不对,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此外,想要报复,也去毁坏它们地里的东西吗?它们地里只有野草。要不,就为此跟楚国人开仗?值得吗?这样吧,以后你们要竭尽全力去帮助他们打理蔬菜瓜果,给地里浇水、除草、施肥,不过你们一定要注意不要让他们知道。”

魏亭人认为县令的话很有道理,就压下心头的不忿,照办了。第二年,楚亭人还是一如既往的懒惰,但是他们地里的瓜果蔬菜,却一天天地好了起来,蔬菜比以前长得强壮、高大了许多,楚亭人觉得很奇怪,仔细观察才知道,原来每天早上菜地都被人浇过,而为菜地浇水、除草的正是魏亭人。

楚国边县县令得知此事后,对魏国人的做法敬佩不已,于是把这件事上报给了楚王。楚王听说后,赠送重礼给魏王,向魏王道歉,并表示愿意与魏国结成友好邻邦。

很显然,魏国县令的做法就比较理智,也更加高明。他明白,损人利己的做法所能换来的不是长远的利益,而是祸患。假如当时他同意魏国人对楚国人实行报复,小则引起纠纷,大则战争爆发。两个相邻的国家之间,因为这样的小事而引起纠纷甚至爆发战争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在做事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身正心直,别人拥有的好处和优点那是别人的,自己也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东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万事万物都自有其优点和长处,就如同农村山清水秀却交通不便,城市四通八达而环境糟糕,钢铁坚固耐用但是容易生锈,瓷器不会生锈却容易破碎一样。春天有春天的美,秋天有秋天的好,爱护别人才能利人利己,而损人利己最终是害人害己。

有些自私自利的人认为,损害别人的利益,把不幸转嫁到别人身上,这样自己就可以找到平衡.就可以使自己获益,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以这种方式做事,就如同想陷害老鼠的金鱼,觊觎唐三藏袈裟的金池长老,最终不但不能让自己获益,反而害了自己性命。

做事的时候,请记住这一点:损人终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