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理财技巧(教你成功丛书15本)
3521200000064

第64章 玩财富游戏的目标就是胜利

在财产的增值游戏中只有三种可能结局,要么就是赢,要么就是保值,还有就是输,对于后两者来说都不是想要的结果,保值或者输的最后结局都不会让你成为大富翁。最终的胜利才是一个人游戏的目的,否则就没有了意义。

想要得到胜利,必须要冒险,不敢出手、畏首畏尾的人绝对得不到好机会,只有在安全策划与周全的考虑之后勇敢地出手,才能够利于不败之地。

理财的目标,乃是实现真正的财务自由。我们大多有一份收入,满足生存压力乃是工作最重要的任务,有多少人是为了理想,为了兴趣,为了自我实现的需要。

当实现了财务自由后,我们便可以理直气壮、毫无顾虑地寻求理想。

怎样才算实现财务自由?一本经济学的经典里曾经讲过,美国在数十年来,制造的财富中有75%分配到劳动者身上,资本家得到剩下的25%,这一比例大致固定。

由此我想,只要投资收益达到工薪收入的三分之一,我们便可以在剥削和被剥削中达到某种平衡。再进一步,如果我们每年的投资收益可以稳定达到工薪收入的50%到60%以上,就基本具备了与一般工薪阶层不一样的资格。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这个道理,有钱人还是少数,敢于守住自己资本的人还是多数,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

记得我在大学上心理学的时候,老师曾经在学生中做过一个试验,他让学生在两种情况下选择其中一种,一个选择是可以得到一万元现金,另一个是用这一万元去买股票,这样可能会得到更多的钱,但是也可能会一文不值,连原来的一万元也得不到了。当时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前者,他们认为拿已经到手的一万元去购买有可能一文不值的股票,实在是太冒险了。要知道,一万元在当时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选择用一万元去买股票的同学寥寥无几,其中就有我。一万元当然可以实现很多的愿望,满足很多需要。这一点我和其他人一样明白。

但是我想得到更多的东西,而不是仅仅守住这一万元,或者把它们放进银行里以获取定期利息。用钱来买股票,当然会有风险,但是如果四平八稳就可以财源广进,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穷人了。

“途之人皆可以为禹”,这里的“可以”仅仅表达了一种可能性。没错,人人都可以成为有钱人,但并不是说你坐在那里,拿着工资,不担任何风险,就可以进入有钱人的行列。在一场游戏中,如果你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不输,那么你最好的结局就是不输,而不可能是大赢。要想成为有钱人,你必须有一点冒险精神!

在我接触过的人当中,有身价过亿的有钱人,也有一文不名的穷人,他们最大的区别恐怕就在于有钱人愿意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去冒各种各样的风险,而穷人则恰恰相反,他们宁愿饿着肚子,也不愿去冒哪怕是一丁点的风险。

8848米大约是一座3000层楼房的高度,也是珠穆朗玛峰的高度。2003年5月22日,一位房地产开发商来到这座“楼房”前,一步一步地爬上了“房顶”,他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拥有几十亿资产、上万名员工。在他登山的前一天,公司股票收盘价亮起了红字,而当他登上珠峰,公司股票的成交量和交易额暴涨,增长的幅度几乎是前一个交易日的一倍。

这位房地产商攀登珠峰,肯定是有风险的,但是他用这种冒险获得的收益,就不是用一两百万这样的简单数字能衡量出来的了。通过这次精心策划组织的冒险,房地产商成为最大赢家,公司的品牌、形象亮相珠峰后,他和公司的名字再次惊天动地,对公司的品牌无疑也是一次提升。

难道这位房地产商天生就喜欢拿自己的生命来冒险?我看未必,有钱人往往比穷人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

但有钱人不愿意像穷人那样在贫困中安然度过自己的一生。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游戏中获得胜利,他们甘愿冒险。

很多讨论如何致富的书,都得出结论证明,有钱人并不比普通人聪明,学识也不一定比一般人多。他们之所以能成功,而很多智商、学识远远高过他们的人却成功不了,那是因为有钱人具有的冒险精神或是敢想就敢去做的精神确实比别人多。

有钱人是否比穷人更富冒险精神?为弄清这些问题,英国大学研究人员曾经针对电视比赛节目《谁想当百万富翁》展开为期两年的研究。研究收集了关于收入、性别及年龄对冒险行为产生影响的详尽数据。节目的参赛者每答对一道问题,其奖金就会翻一倍,直到封顶奖金100万英镑。每道问题后给出4个选项,参赛者看到题目后可以选择放弃或者继续。风险专家伊恩·沃克尔教授说,“新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人们在游戏中的行为,来研究他们对风险的不同态度。人们的态度究竟如何,我们几乎一无所知,而如今进行的研究中真的会涉及大笔的钞票,其中风险更大。人们在金融市场做出投资决策时,这一点体现得最明显。”

研究人员最感兴趣的是参赛者选择不继续回答问题的一刹那,而不是他们答错时的表现。研究结果发现,那些敢冒最大风险的人都是一些有能力支付得起赌注的人。百万英镑大奖赢家中,2/3都是有钱人。

有钱人对于冒险的狂热,实际上是因为他们对此获得的回报有一个巨大的预期,这也是他们之所以冒险的最重要的动力。很多人在事业有了一定成就时就会有很多顾虑,比如家庭以及已经取得的成就等等。这样的人对冒险获得的巨大回报不会有太大兴趣。但有钱人不是这样,他们对赚钱的热情和期望远远大于一般人,他们喜欢下赌注,而且一定要赌成功。对巨大回报的狂热期待是他们的生命特质。

有钱人的这种冒险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盲目追求刺激,而是建立在正确评估之上的冒险。虽然他们也很想赢,但是他们会有预先的策划与考虑,而不是想冒险了就去冒险。和常人不同的是,有钱人更具备胆量和胆识。

一个不能也不会冒险的人即使具备了所有的优势,但是如果他胆量和胆识并不过人,那他也做不了这些事情。

我曾经有幸聆听过金融大鳄索罗斯的演讲。他能从一名普通的金融业者成为令人羡慕有胆寒的金融大鳄,凭的就是他敢于冒险、善于冒险的精神。

1944年,随着纳粹对布达佩斯的侵略,索罗斯的幸福童年宣告结束,随全家开始了逃亡生涯。那是一段充满危险和痛苦的岁月,靠着父亲的精明和坚强,凭借假身份证和好心人提供的庇护,他们一家终于躲过了那场劫难。后来索罗斯说,1944年是他生活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他从生死危难中学会了生存的技巧,这其中的两条经验对他此后的投机生涯很有帮助,第一是不要害怕冒险,第二是冒险时不要押上全部家当。50年代,带着5000美元,索罗斯来到了纽约,在朋友的介绍下,成了一名专事黄金和股票的套利商。虽然在后来,套利已成为最火爆的金融赌博形式之一,但是,在30年之前,它却是非常萧条的。没有人愿意投入大额股份,以期从公司的接收股中赢利几百万美元。在生活很单调的50年代,像索罗斯这样的生意人,只能通过小心翼翼的研究,利用同一种股票在不同市场的微小差价,通过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来赢利。不过那时,欧洲人只同欧洲人打交道,美洲人只同美洲人接触。这种地方观念使索罗斯有利可图,使得他在欧洲证券方面大有作为。

960年,索罗斯第一次对外国金融市场进行了成功的试验。通过调查,索罗斯发现,由于安联公司的股票和不动产业务上涨,其股票售价与资产价值相比大打折扣,于是他建议人们购买安联公司的股票。摩根担保公司和德雷福斯购买了大量的安联公司的股份。但其他人并不相信,事实上,索罗斯对了,安联股票的价值翻了三倍。索罗斯名声大振。

成功学大师贝克·哈吉斯说:“世界上没有万无一失的成功之路,动态的市场总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各要素变幻莫测,难以捉摸。”在不确定的环境里,人的冒险精神是最稀有的资源。经营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冒险与收获是结伴而行的,要想有丰硕成果,就得敢于冒险。不冒险就等于放弃获得丰硕成果的良机。只有少数人认为:与其不尝试就失败,不如尝试后再失败。结果他们抓住了机遇,他们成功了。为什么多数人不能成为有钱人,是因为多数人总是选择“万一”,你为什么是穷人?答案是你总是去想万一。这就是许多人贫穷的原因。大家都很想变成有钱人,不知道该怎么做,而当他知道该怎么做时又不敢真的那么做。总是有太多的顾虑,面对未来的许多不确定因素,他不去想一万,总是去想万一,越想越可怕,结果无数可能性就在这种犹豫和等待中化为乌有。要做成功者,就要当那少数人,敢于冒险,敢于创新。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就能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东西。事实证明,赚钱的都是那些最先知道消息,并敢于冒风险去大胆尝试的人。那些看到人家赚了钱才明白过来,于是就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跑的人,注定与有钱人无缘。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在同一件事情上,有钱人和穷人会做出多么不同的决定。比如开一家餐馆,收益率是100%,投入2万,一年就净赚2万,对于穷人来说很不错了。穷人的决定仅限于此,不肯往前再走一步。穷人即使有钱,也舍不得拿出来,即使终于下定决心投资,也不愿意冒风险,只会把钱放在银行里。穷人最津津乐道的就是鸡生蛋,蛋生鸡,一本万利,但是要想仅凭一只鸡去实现有钱人的梦想,等于是在做白日梦。

同样是开餐馆,有钱人的想法截然不同:开一家餐馆只需2万,如果有一亿资金,岂不是要开5000家餐馆?

有钱人决不会仅仅局限在只开一家面馆上面,即使每个餐馆赚的少一点,规模效益也足以令人神往。但穷人是绝对不肯这么去做的。他们不仅不会采取行动,比如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还会对这种冒险的做法表示怀疑:

要管理好5000家餐馆,需要操多少心,累白多少根头发呀?万一经营不善亏损了,欠的债务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还清。穷人的这种心态可以归结为:不输即可。在这种心态的指引下,穷人就形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一方面,穷人赚不到很多的钱,另一方面,穷人也不会把赚到的钱投到收益很大但有一定风险的项目上。基于“我不能承担风险”的想法,他们的财务管理会越来越保守,这意味着他们的财务知识匮乏,他们必须依附于工作,他们必须安全运作。所以许多收入不足的人更容易陷入财务困境。为增加现金,他们有时不得不出售资产。这样他们赚的钱只会原地踏步,甚至会越来越少。距离有钱人也越来越遥远。

而有钱人则恰恰相反。他们的目标是要获取胜利,取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只要能实现这一目标,他们愿意承担必要的风险。在这种心态的指引下,他们更有可能实现良性循环。一方面,他们通过经营赚到了比穷人多得多的钱,当然这其中有一定的风险。另一方面,他们又会把赚到的钱或者用于扩大原有的经营项目,或者会转而投资到其他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上,这是他们有可能赚到更多的钱。同时,他们还不满足于用自己的钱进行投资,还会通过银行借贷、民间融资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用来投资和卖保险。他们用的钱,就是穷人存在银行用来生利息的。所以,穷人的钱在为有钱人工作。有钱人是用自己的钱和别人放在银行里的钱为他们工作。穷人不能责怪有钱人,因为穷人自愿把钱放在银行,而银行需要把钱借给会赚钱的有钱人去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