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让你开拓进取的创新故事(智慧背囊16本)
3522400000015

第15章 想象,出奇才能制(5)

有一次,为了能够证实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他纵身跳进水中,险些淹死。当他看到母鸡孵出小鸡时,也学着母鸡的样子趴在鸡蛋上……在母亲的精心教育下,爱迪生在成长中进步。因为家庭条件方面的原因,爱迪生12岁的时候就在火车上卖报纸了。然而,即使是在火车上,他对科学实验的兴趣也有增无减。在征得列车长的同意之后,他把行李车厢当做实验室,一有时间就在那里做实验。有一次,他在做实验时不小心使“实验室”

着火了。火虽然及时被扑灭,但爱迪生的耳朵却被暴怒的列车长打聋了。那一年,他才15岁。

在1869年初,因为给劳斯金融报告公司解决了一道难题,爱迪生被公司经理任命为总技师长。后来,没多久,爱迪生就跟几个同事合作创立了一家公司,研究出了新型的文字电报和能迅速印刷黄金行情的报价机,并因此获得了4万美元的专利费。他用这笔钱作基金,专心致力于发明研究的工作。

当时,人们普遍在用贝尔电话,这种电话不仅声音非常小,使用起来也很不方便。爱迪生经过多次的实验,终于发明了一种新式电话,使电话的清晰度提高了很多倍,即使是长途通话,也能听得十分清楚。

有一天,爱迪生突发奇想:“有没有可能让这黑夜也如同白天一样明亮呢?”于是,他开始致力于灯泡的研究。为了寻找一种能在灯泡里发光而且不易断裂的材料做灯丝,他先后做了六千多次实验,历经十余年的努力,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在很短的时间内,纽约、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先后使用起了爱迪生发明的电灯。

1931年10月18日,爱迪生离开了人世,在为他举行葬礼的那天晚上,全美国停电1分钟。伴随着这片刻黑暗的结束,爱迪生的形象在亿万人的心中更加光彩夺目。

创新,带动科技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又是一声技术革新。创新的确是技术领先的根本,然而创新确实来自于生活。

创造源于探索

◆文/佚名

196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鲍林从小就非常喜欢从事药剂师工作,他经常跑到父亲的实验室里去玩。他非常崇拜能调配药物的父亲,很想亲自动手做实验。父亲很早就注意到儿子对实验的浓厚兴趣,慢慢开始教鲍林怎样调配药品,怎样做实验。鲍林高兴极了,每天放学后就到父亲的实验室去做实验。那段时间里,他学到了许多知识,更重要的是,父亲教给他自己去探索的精神。

鲍林9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鲍林一度陷入对父亲的深深怀念当中。后来,他从消沉中走了出来,重新走进了实验室。当他知道好友杰弗里家有个小实验室时,就经常到好友家的实验室去。有一天,好友的父亲做的“高锰酸钾产生气体”实验,让鲍林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鲍林迷上了化学。他一直在做各种各样的实验。正是父亲的鼓励让鲍林走上了探索科学的道路,后来鲍林在化学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事实上,孩子们在探索活动中得到的不仅是乐趣,还有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创造力的发展。

思考方能显智慧

◆文/佚名

苏门答腊岛上有一个十分贫苦的农夫。他的小小的一块地上,长着一棵香蕉树。

有一天,有3个过路人走过这个农夫的草屋。这3个人,一个是和尚,一个是郎中,一个是高利贷者。

高利贷者第一个看见这棵香蕉树。于是他对他的同伴说:“我们有3个人,那个农夫只有一个。他怎么能不让我们尝尝他的香蕉的味道呢?”

其他两个人也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于是这几个不老实的人,津津有味地吃起香蕉来了,并且当着那个贫苦的农夫的面,吃得不亦乐乎。

“尊贵的先生,你们在干什么啊!”贫苦的农夫在绝望中大声呼喊道。

“这是你的香蕉吗?吃一点又怎么啦?”和尚厚颜无耻地说。

“我们一定得尝尝这些香蕉的味道,所以我们才吃的。”郎中添了一句。

“你可别来管我们,要不,给你点颜色看看!”高利贷者恐吓说。

“他们有3个人,可我只有一个,”农夫想,“我的力量敌不过他们。但我不能就这么眼巴巴看着,让他们在我的地里胡作非为随便吃我的东西。”

于是,他想了想,对那几个不速之客说:“在家里要是看见僧人和有名的郎中,我觉得这是很大的光荣。不过我很奇怪,像放债这样卑鄙的小人,也会和你们待在一起。你们瞧他是多么贪婪:你们只吃一根香蕉,他已经吞了5根,还是最好的。”

听了农夫的话,和尚愤愤地嚷道:“贪得无厌的放债人,你对神仆太不尊敬,还不趁早滚开!要不,我们就要收拾你!”

“他们有3个人,可我只有一个。真是寡不敌众。”

高利贷者战战兢兢地走掉了。

和尚和郎中仍旧吃着树上的香蕉。

于是农夫对郎中说:“别对我生气,尊敬的先生,我觉得你的医术治不好人的病。”

“胡说八道!我的医术你懂得些什么?!不少人多亏听了我的话,病才好起来的。”

“可是照我看,他们的病会好是天意,而不是因为你的医术高明。”

“这跟天意有什么关系?!”郎中高声嚷道,“替人看病的是我,不是天!”

“你在说些什么啊,你竟敢触犯天神!”和尚火冒三丈,“你竟敢怀疑天神的威力。”

“大师父,他侮辱天神!”农夫紧跟着和尚嚷道,“同这种对天神不恭的人在一起,是天大的罪过。”

“马上给我滚开,我不要看见你!”和尚高声大喊。

“他们有两个人,可我只有一个。”郎中悻悻地跑掉了。

当农夫和和尚一个对一个时,农夫说:“你研究过神圣的经书,经书上是不是说过允许一个人侵占别人的财产?”

“当然不允许喽。”和尚说。

“那你为什么吃我的香蕉呢?我又没有请你吃。”

和尚正想强词夺理,见农夫已拿起一根粗大的棍子。

“走你的路吧,大师父,以后休想再走近我的树!”

农夫替和尚指着路说。

和尚斜眼瞧了瞧农夫手中的棍子,连忙溜走了。

这个机智的农夫就这样赶走了3个不速之客。

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智慧。只要我们勤于动脑,积极利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就一定会实现人生的辉煌。

你能成为千万富翁吗

◆文/佚名

一位商人,出生在一个嘈杂的贫民窟里。和所有出生在贫民窟的孩子一样,他经常打架、喝酒、吹牛和逃学。

惟一不同的是,他天生有一种赚钱的能力。他把从街上捡来的一辆破玩具车修整好,然后租给同伴们玩,每人每天收取半美分租金。一个星期之内,他竟然赚回了一辆新玩具车。他的老师对他说:“如果你出生在富人家庭,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商人,但是,这对你来说不可能。不过,也许你能成为街头的一位商贩。”

中学毕业后,他真的成了一个商贩,正如他的老师所说。不过在他的同龄人当中,这已是相当体面了。他卖过小五金、电池、柠檬水,每一样都得心应手。最后让他发迹的是一堆服装,这些服装来自日本,全是丝绸,因为在海上遭遇风暴,结果一船的货都成了废品。

这些被暴雨和颜料污染的丝绸数量足有一吨之多,成了令日本人头疼的东西。他们想低价处理掉,却无人问津。想搬运到港口扔进垃圾堆,又怕被环保部门处罚。

于是,日本人打算在回程的路上把丝绸抛到海中。

有一天,商人在港口的一个地下酒吧喝酒,那天他喝醉了,当他步履蹒跚地走过一位日本海员旁边时,正好听到有人在谈论丝绸的事情。

第二天,他就来到了海轮上,用手指着停在港口的一辆卡车对船长说:“我可以帮忙把丝绸处理掉,如果你们愿意象征性地给一点儿运费的话。”

他没花任何代价拥有了这些被雨水浸过的丝绸。他把这些丝绸加工成迷彩服、领带和帽子,拿到人群集中的闹市出售。几天之后,他靠这些丝绸净赚了10万美元。

现在他已不是商贩,而是一个商人了。

有一次,他在郊外看上了一块地,就找到土地的主人,说他愿花10万美元买下来。

主人拿了他的10万美元,心里嘲笑他的愚蠢: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段,只有呆子才会出这样的价。

一年后,市政府对外宣布,要在郊外建造环城公路,他的地皮一下子升值了150多倍。从此,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

在他77岁时,终于因病躺下了,再也不能进行任何商务活动。然而,就在临死前,他让秘书在报纸上发布了一则消息,说他即将要去天堂,愿意为人们向已经去世的亲人带一个祝福的口信,每条收费100美元,结果他赚了10万美元。如果他能在病床上多坚持几天,可能还会赚得更多。

他的遗嘱也十分特别,他让秘书再登一则广告,说他是一位礼貌的绅士,愿意和一位有教养的女士同卧一块墓穴。结果,一位贵妇人愿意出资5万美元和他一起长眠。

有一位资深的经济记者,热情洋溢地报道了他生命最后时刻的经商经历。文中感叹道:

“每年去世的富人难以数计,但像他这样怀着对商业的执著精神,坚持到最后的人能有几个?”这就是一个人怎样成为千万富翁的全部秘密。

我的成就,应当归功于有力的思索。

聪明的马克·吐温

◆文/佚名

1890年,美国著名的幽默作家马克·吐温等一行20多人参加道奇夫人的家宴。

餐厅里气氛融融,人们有说有笑。不一会儿谈话声越来越响,慢慢地每个人的嗓音都越提越高,拼命想让对方听到,声浪冲击着小小的餐厅。

马克·吐温看着四周每个人那拼命喊叫的样子,皱起了眉头,心想:这真像一场骚乱,一次起义,有伤大雅,太不文明了。如果这时候大叫一声,叫人们安静,其结果肯定是惹人生气,甚至会不欢而散,怎么办呢?

沉思了片刻,马克·吐温心生一计,便对邻座的一位太太说:“我要让这场吵闹安静下来,法子只有一个——您把头歪到我这边来,做出听得非常起劲的样子,这样,旁边的人因为听不到我的说话,就会想听我的话。我只要如此叽叽咕咕一阵子,你会看到,大声谈话的人会一个个停下来,那时便会一片寂静。”

那位太太会心地笑了,侧过身子,把脑袋歪向他,马克·吐温便耳语起来:“11年前,我到芝加哥去参加欢迎格兰特的庆祝活动时……”

果然,过了一会儿,对面桌上闹哄哄的声音小了下来。人们不知道马克·吐温与那位太太在嘀咕什么,都注视着他们,侧着耳朵想听个究竟。

好奇的人们一对对、一双双地安静下来。马克·吐温用更轻的声音一本正经地讲下去:“在××先生默不作声时,坐在我对面的一个对他的邻座讲的故事快完了……”

这时,餐厅里一片寂静。马克·吐温的叽叽咕咕声已达到了目的。他见时机已到,便开口说明自己为什么要玩这个游戏,是想请大家把应得的教训记在心上,从此要讲些礼节,顾念顾念别人,不要一大伙人同声高喊。

大家连连点头,高兴地继续用餐。

不下决心培养思考能力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

自由女神像下的垃圾

◆文/佚名

有位犹太人带着儿子到美国做生意。一天,父亲问儿子:500克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答40美分。父亲说:

“对,整个美国都知道500克铜的价格是40美分,但作为犹太人的儿子,你应该说4美元。你试着把500克铜做成门把手看看。”

10年后,父亲死了,儿子独自经营铜器店,他曾把500克铜卖到4000美元,这时他已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了。

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成功的脚印。1974年,美国政府为清理给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废料,向社会广泛招标。但好几个月过去了,没人应标。

他听说后,看了看自由女神像下堆积如山的铜块、螺丝和木料,未提任何条件就签了字。

当时不少人觉得他的这一举动不可思议。因为在美国垃圾处理有严格的规定,弄不好会受到环保组织的起诉。

他却开始组织工人对废料进行分类:让人把废铜熔化,铸成小自由女神像,把木头加工成木座,废铅、废铝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最后,他甚至把从自由女神像身上扫下的灰尘都包装起来,出售给花店。

不到一个月时间,他让这堆废料变成了400万美金,每千克铜的价格翻了上万倍。

最完美的答案

◆文/佚名

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目:“公园的树上有8只鸟,开枪打死1只,还剩几只?”

孩子们觉得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都抢着说答案。

老师看见只有威廉没有吭声,他安静地坐在那里思考。

老师问:“威廉,你觉得是几只呢?”

威廉反问了一句:“在公园里打鸟不是犯法的吗?”

老师说:“我们假设不犯法。”

“打枪人使用的是无声手枪吗?”

“不是。”

“枪声有多大?”

“80~100分贝。”老师有点摸不着头脑,“这些问题跟还剩几只鸟有关吗?”

“是的。”威廉继续问道,“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

“确定。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鸟不就行了吗?”

“我还想问一句,树上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鸟?”

“没有。”

“还有没有其他的树,旁边的树上有鸟吗?”

“没有,只有这一棵树。”

“有没有残疾的或饿得飞不动的鸟?”

“没有。”

“鸟里边有没有聋子,听不到枪声的?”

“没有。”

“有没有傻得不怕死的?”

“都怕死。”

老师不耐烦了:“威廉你到底知不知道答案?”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老师,算不算怀孕的小鸟?”

“不算。”

“哦,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打鸟人的眼也没有花,”威廉自信地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摔下来,那么就剩1只,如果掉下来,就1只不剩。”

老师和同学们听了这话,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世界上最强大的人,就是最有独立精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