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封建社会,整个国家的命运是掌握在皇帝的手中的,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皇帝并不是完美的人,甚至还有一些是昏庸愚昧的国君。所以就必须有一些人要承担“佐君主、成大业”的重任。这个人主要是帮助国君治理国家,这就要求他不仅要有高深的学识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而且要有高尚的人格,忠于自己的国君,尽心尽力为国家和人民谋求发展。在我国历史上就曾经涌现出过许多优秀的“名臣”,与杜如晦并称为“房谋杜断”的名相房玄龄就是其中之一。
他是唐太宗的得力助手,不仅出谋划策帮助唐太宗打下了江山,而且为“贞观之治”盛事的出现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人格上更是一个杰出的榜样,无论是对君主的忠诚——尽心竭力,还是对父母的孝顺——诚心之至,都为后人做出了一个表率。在这里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房玄龄的一生。
少年有为帝师之才
房玄龄(579年一648年),字乔,生于北周宣帝大成元八年(579年),原为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人。房玄龄出生在书香门第,曾祖和祖父都分别为北魏、北齐的朝廷献过力。而其父房彦谦则是魏、齐间山东著名学者,房玄龄的父亲在学术上有自己的一套见解,而且经常与当时有名的学者进行交流,所结交的朋友也都是“一时知名雅澹之士”如当时的著名学者王邵、李纲、柳或等。其中隋代著名文学家薛道衡,也是其父的一位至交。薛道衡因敬重房彦谦的为人和做学问的精神,经常和他一起讨论问题,两人结下了深刻的友谊。每次薛道衡出差经过房彦谦的住处,都会留住数日,与之一起探讨问题、谈诗作辞,总是十分愉快,临走时依依惜别,甚至两人都会涕泪相送,相约下次再见。房玄龄的父亲不仅在学术上成就丰厚,而且在政治上也有自己独到的想法,他曾连任北齐和隋朝的中级地方官吏,尽管对官场的斗争厌倦,但迫于隋王朝的压力不得不接受任命,虽然做官非他的本意,但他依然有自己的原则,为官期间一直善待百姓,实行善政,希望可以造福百姓,为百姓多谋求利益,以致被当地人民“号为慈父”;其父刚正不阿,决不奉承权贵,对那些对国家人民不利的事情直言不讳。曾经尖锐地向当时权重一时的宰相高熲和负责宫廷建筑的张衡提出:对吏治要严于管理;对“穷极侈丽”的建筑,要立刻停止。房彦谦对政治有很强的敏感,很早就预感到了隋朝的覆灭。他曾经对朋友说:隋炀帝生性多忌刻,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而且施行的是苛刻残酷的政策。不要看现在天下平静安宁,日后必会出现亡国的危机。
这就是房玄龄成长的环境,在这样儒雅的环境里,房玄龄从小就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继承了其父的许多优良作风,而且自幼其父就对其进行严格的教育。年纪轻轻的他就已经写得一手好字。不仅字写得好,而且房玄龄还广泛的阅读书籍,精通儒家经书,并且写得一手好文章。写文章一向都是信手拈来,洋洋洒洒几万字,在当时被人们誉为少年全才。而且少年的房玄龄就已显露出了他强烈的政治敏感。房玄龄少年时隋朝还处在安康的局面里,国家还很兴旺。从表面上看天下安康,百姓安居乐业,并没有危及国家的安全,大家都认为国家可以将这种安康的局面持续下去做到“国祚方永”。但青年的房玄龄却早就意识到了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并预言了隋朝的覆灭。在房玄龄青年时也就是在隋朝末年,房玄龄和父亲来到了当时的京城,当时的京城四处一派繁华昌盛的景象,百姓们也都认为国家很强大、昌盛,生活很安详平和。然而年纪尚轻的房玄龄却对其父说:
“现在的隋朝本来就没有作出公德来,只不过欺骗百姓,现在又在皇位方面互相倾夺(指隋炀帝与其兄杨勇、弟杨谅之间争夺皇位),贵族们只注重在生活奢侈上攀比。这样的王朝终归要矛盾百出,内部争权夺利,最终会走向灭亡之路。而且这种局面马上就会来到了。”从言语中我们就能看出,房玄龄透过了当时的太平盛世看到了统治者的昏庸,看到了国家潜藏的危机。但其父听到房玄龄的话还是十分吃惊,一来害怕不谙世事的儿子口出狂言,惹祸上身。二来是不曾想房玄龄小小年纪竟然能有如此眼界,不禁在心中暗暗为房玄龄观察时事之精微而感到惊喜。年少的房玄龄不仅表现出了惊人的才华,而且为人的品格也已经很优秀了,从对其父的孝顺上就可见一斑。房玄龄和其父从京城回来不久,其父就患了重病。在其父患病的十余月,房玄龄寸步不离地守在父亲床边,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和用药上,甚至在这期间房玄龄都未曾脱过衣服,但却从未听他说过一声累或抱怨过任何一句话。但孝不敌病,其父的病情还是一日一日地加深,没有丝毫减轻的征兆,最后其父终因不治,撒手而去。房玄龄极度伤心,几天几夜不食不眠。从中可以看到他的孝心。他不仅对自己的亲生父母行孝道,而且他对继母也是如此,史称对继母“恭谨过人”,继母病了,请医生过来为其诊治,每次迎接大夫房玄龄都垂泪哭泣,到后来继母病死,房玄龄更是伤心不已,到了不思饮食、骨瘦如柴的程度。房玄龄这样的人品和学识在当时就为人们所赏识和赞美。
主管人事的隋朝吏部侍郎高孝基对人评价他说:“我看人多了,从来未见到这样的年轻人,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
走上仕途投明弃暗
带着众人的赞誉,房玄龄十八岁时,被本州推举为进士,朝廷授予羽骑尉(羽骑尉,是校尉名,隋唐时增设该官职)的官职。虽然被朝廷任命,但房玄龄早就看到了其中的弊端。所以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李世民被派到渭北攻打隋军。房玄龄早就听说李世民骁勇善战,自小便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而且喜欢有学识的人才。早就厌倦了隋王朝的房玄龄,认为这是一个脱离隋王朝的好时机。这时正任为隋隰城(今山西汾阳)尉的房玄龄,终于“杖策谒于军门”,毅然脱离了隋王朝。当时李世民“徇兵渭北”,主要指泾阳(今陕西泾阳)、云阳(今陕西三原西)、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一带,这一地区离隰城距离约有七、八百里之遥。
房玄龄是徒步追寻李世民的,为了能够加入他的军队付出了相当大的辛苦。终于在李世民攻占渭水北边的土地时,房玄龄到军门求见,向李世民毛遂自荐。李世民与房玄龄一见如故,双方都感觉像是遇见了知己。而且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温彦博也在李世民的旗下,他对房玄龄的才华早有耳闻,所以也向李世民大力推荐他,最终李世民让他代理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一员猛将,如果遇到了赏识自己的主人,又有让自己施展才华的战场,当然会全力以赴、用尽心力地打拼。
正如房玄龄所预言的,由于隋末炀帝的苛酷暴政,压榨百姓供己享乐,使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李世民不忍心看见百姓身处痛苦中,于是力劝李渊起兵推翻暴政,最后终于在儿子——李建成、李世民的协助下灭了隋朝。炀帝大业十四年(618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灭隋建立了新朝代,国号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房玄龄就开始了在秦王府对李世民的十年辅佐。
秦府十年助主称帝
房玄龄自从开始跟随李世民,就开始将自己所有的心思放在了辅佐李世民上。很快他的才能就展露了出来,他时时处处都以自己的团队利益为重,比其他的文臣武将思想更为深刻,更有着政治眼光,看得远、想的全面。
比如,在李世民攻打隋朝建立唐朝的战争中,每打胜一处,众人都只想着要分金银财宝,无人考虑被俘人员的去留,更没人去想在其中选拔人才以备以后治国之用。
唯独房玄龄考虑到了这一点。他考虑要将其中的谋臣猛将召集在李世民的旗下,共谋发展。所以房玄龄在这一过程中,有意结交了许多有才能的谋臣猛将为友,结成了一派很大的势力。这就等于为李世民招贤纳士,搜罗人才。而与房玄龄齐名的杜如晦,就是由房玄龄发现并努力保护其留下的,最终成为股肱之臣。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其祖父杜果官至隋朝工部尚书,其父杜咤为隋朝昌州长史。杜如晦与房玄龄一样出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喜好文学历史,也是一个很有见解的人才。
隋炀帝大业年间曾作为一个小官的候补官员,但不久也就辞官回乡了。李世民平定京城时,发现了他的才华,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但唐建国之后李建成看到秦王李世民府中聚集了太多优秀的人才,怕日后其中有人会对他自己不利,就假借各种原因,将秦王手下的许多人才调离秦府,而杜如晦也是其中之一。就在这时房玄龄对李世民讲:“府僚去者虽多,不足惜也。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之才。大王您如果想经营天下,非此人不可!”房玄龄虽未明确要李世民将杜如晦留下,但向李世民讲出了杜如晦的重要。李世民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感激地对房玄龄说:“你不说,我几乎失去了这个人才”,于是忙把已经调离的杜如晦追回,召回之后李世民立即开始重用杜如晦,将其作为自己的心腹谋臣。而杜如晦也的确不负众望,在日后辅佐李世民的过程中,屡建奇功。
包括:在平定薛仁果、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的战争过程中,杜如晦作为李世民高参,对军旅戎事剖断如流,深为时人敬服。在“玄武门”之变中杜如晦虽然被外调,但悄悄潜回秦府帮助秦王出谋划策与房玄龄功德相当。
在随同秦王李世民扫平割据的过程中,房玄龄一路上还注意收集隋朝留下来的书籍和典章,为日后治国时作参考。《旧唐书·太宗纪》曰:李世民攻下王世充、段达等盘踞的洛阳,房玄龄当即想到要把隋王朝留下的图籍保存起来,以备将来治国之用。
随着李渊称帝,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房玄龄升任为秦王府记室,被封为临淄侯。这样一来房玄龄的工作就越来越繁重了,而且由于他谨慎的工作作风,加之他对秦府事务最为了解,所以事无巨细,他都要管,尤其是军事和政治文书,最后都要他圈定。但房玄龄依然将政务处理得有条不紊,其中更有不少出色之处。如:一些军事文书和上奏给唐高祖的重要文件,房玄龄都是即兴完成的,但文章一点也不粗糙,相反文采优美,条理清楚,堪称佳作。史称他“在秦府十余年,掌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瞻,初无稿草”。这样的能力就是房玄龄在随秦王南征北战中练就的。
唐王朝建立以后,由于次子李世民在与隋军的战争中,表现出色,李渊给予了李世民很多特殊的权力,包括:
加号为“天策上将”,李世民的“天策府”可以自署官吏。
这些权利使“天策府”实际上独立形成了一个“王国”。
这样一来被册封为太子但一直嫉妒弟弟战功和地位的李建成和皇弟李元吉(李渊四子)对李世民的势力产生了很大的疑虑,再加上李渊的后宫嫔妃因索要金银珠宝不遂而对李世民产生了愤恨,李世民在李渊那里的信任程度也开始下降。同时李世民也不断在朝廷内扩大自己的势力,笼络人心,这就更加剧了最高统治集团之间出现了争权夺利的斗争,主要表现李世民与李建成的皇位之争。而一次李世民应太子之邀去其住处饮酒,饮酒完毕李世民回到“天策府”忽然感到心中一阵暴痛,然后就吐血数升。这一事件犹如惊雷,使整个秦府顿时感到了恐慌,同时大家感到直接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了。这也最终使皇位之争的事情发展到剑拔弩张的地步。李世民恢复之后就开始积极召集谋士们准备对策。
在这场皇室斗争中,作为秦王的心腹,房玄龄起到了关键的谋划作用。但实际上房玄龄在跟随秦王李世民征战多年中,早就发现李世民是一个宽厚仁爱,重视人才,任人唯贤的皇子,认为他有足够的能力一统天下,发展唐朝,为百姓谋福。只做一个亲王实在是太可惜了!
而且在高祖武德四年,他曾和秦王一起拜访过一位叫王远知的道士,道士就对李世民说:“方作太平天子,愿自惜也。”更加深了房玄龄帮助李世民取得天下的决心。
现在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终于爆发了冲突,这正是一个助主称帝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