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3523700000105

第105章 清(4)

康熙在收复雅克萨之后,立即着手平定噶尔丹。噶尔丹在沙俄侵略者的支持下,四处吞并其他蒙古各部,于公元1688年向喀尔喀蒙古发动突然袭击,喀尔喀蒙古的宗教首领哲布尊丹巴毅然拒绝了沙俄的威逼利诱,率喀尔喀蒙古回归了祖国。噶尔丹便以追击喀尔喀为名,于公元1690年南攻到内蒙古地区,其前锋还曾打到离北京仅有900里的地方。

面对要不要平叛的问题,朝廷内部又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反对康熙出征的人在朝廷内占大多数。康熙则认为噶尔丹一日不除,边陲便一日不宁,只有平定叛乱,才能巩固国家的统一。公元1690年,康熙亲自率军亲征,在离古北口400余里的乌兰布通与噶尔丹相遇。噶尔丹用万头骆驼俯伏于地,在驼背上搭上箱垛,盖上湿毡,布下“驼城”防线,进行顽抗。清军用火炮击破驼城,噶尔丹一败涂地,好不容易才突出重围。噶尔丹败逃后仍贼心不死,又与沙俄勾结再度叛乱。公元1696年,康熙决定再次亲征噶尔丹,在茫茫沙漠中,康熙写下了《瀚海》一诗,记述其行军过程:

“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

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

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

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此次亲征,又在昭莫多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噶尔丹率几十名亲兵狼狈逃走。公元1697年,康熙第三次亲征,终于平定了为时10年的噶尔丹叛乱。粉碎了沙俄分裂中国的阴谋,巩固了西北边疆。

整顿吏治发展生产

康熙在进行统一大业的同时,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他非常注意整顿吏治,广揽人才,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经济,制订了一系列符合当时生产发展的措施。

康熙对贪官污吏勒索压榨百姓的行为是深恶痛绝,他十分注重对官僚队伍的整治,尤其是特别注意处理腐败的高级官僚。他曾经将贪污成性的山西巡抚穆尔赛、湖广总督蔡毓荣等人处以严刑,并将有包庇行为的大学士勒满洪等人处以降级的处罚。

在惩治贪官的同时,康熙也大力颂扬清官廉吏,非常信任被康熙自己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等人,还赐给于成龙“高行清粹”四个大字。

为了争取民心,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康熙对汉族历史传统和儒家文化非常尊重,他南巡时就曾多次亲自拜祭明太祖的陵墓,并亲笔题写了“治隆唐宋”的匾额,挂在陵殿前。他还亲自到孔庙祭祀,对孔子后人大施行恩宠。除了进行正常的科举考试以外,康熙还特别设立了“博学鸿词科”,千方百计地吸引明朝遗老和各种人才参政。公元1679年所进行的体仁阁考试,康熙亲自阅卷,并对不愿意为官的汉族学者非常迁就,即便他们为不想被录取而故意写些不同文理的文章,康熙也加以录用,并封为翰林学士,负责编修明史。通过这些方法,确实让其中部分文人放弃了反清立场。

同时,康熙也对汉人十分猜疑,在他统治时期,就曾发生多起文字狱。

尽管如此,康熙还是召集了大批人才,共同为发展社会生产作出了贡献。康熙在经济发展方面所施行的一系列措施,也是非常切实可行的。

公元1669年,康熙就下令废止代表农奴制生产方式的圄地,但受到鳌拜等人的阻止,成效甚微。康熙又于公元1685年第二次下令禁止圈地,使大批土地回到农民手中。同时,康熙采取了奖励垦荒的措施,而且还规定新开土地不准圈占,还发布命令,承认部分中小地主和农民对明代废藩土地的所有权,即改为“更名田”,自己开垦的土地归自己所有。康熙还十分注意边远地区的开垦,鼓励人民前往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开荒。在康熙奖励垦荒政策的推动下,在他统治期间,全国耕地由527万顷增加到851万顷。与此同时,康熙又下令减轻赋税,对赋税制度进行重大改革,规定全国赋税以康熙五十年为准,以后所增人口不再多征,称为“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康熙末年,在四川、广东等省又实行“摊丁入亩”、“丁随地起”的办法,后来推广到全国。

康熙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另一项主要措施,就是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淮河和运河。自明末以来,由于频繁的战争,黄河长年失修,到康熙初年造成严重水患。黄、淮二河泛滥后,洪水便倒灌运河,使得漕运受阻。为了根治黄河,变水害为水利,康熙任命水利专家靳辅等为河道总督,用疏通和筑堤相结合的办法治理黄河,恢复黄淮故道“好黄、淮一带在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免除了水患的威胁,同时漕运也得以恢复。”康熙本人对水利和测量学也很有研究,三十年的治河过程中,他曾六次南巡,视察河工,逐渐成为一名治河专家。从第三次南巡后,治理黄河的工程基本上是由他亲自设计实施。

康熙还很注意节俭。他本人生活简单朴素,成为清代诸帝的楷模。他要求政府机构压缩开支,并对开支制度实行严格的检查,命令户、工两部所用钱粮须每十天就奏报一次。但对于治河修桥诸事,即使开支数百万两巨资,也从不吝惜。

康熙既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科学家。他是封建社会中历代君主中最注重科学、尊重科技人才的帝王。他本人在自然科学上的成就与贡献,与各代帝王相比,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认真地学习了代数学、几何学、地理学、地震学、天文学、医学、解剖学、农学、气象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并重视科技的推广与应用。

康熙在巡视丰泽园稻田时,发现了一株水稻高出众稻之上,而且已经结粒。于是他就把这株稻种收起来留作第二年试种,结果第二年这种稻子又于六月份早熟了。

康熙便开始命人在北京、承德试种,使承德这个从来没有种过稻谷的地区从此有了稻田。经过30多年的试验和培育,他又开始向江南推广。康熙还非常注重灭蝗,曾写过《捕蝗说》一书。

康熙还十分注重学习地理学和进行地理调查。曾组织测绘人员走遍全国各地,用十多年时间绘成了著名的《皇舆全览图》,成为中国地理学史上的一项重大成果,也是世界地理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康熙还非常注重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曾把养心殿改为学习自然科学的教室。除了自己向欧洲人学数学外,还十分注意培养自己的数学人才,他与著名数学家梅文鼎、梅谷成、陈原耀、何国宗、明安图等人经过十年努力,编纂了一部集当时乐律、天文、数学之大成的巨著《律历渊源》。

康熙还曾对天文学有过涉猎。为了解决新旧历法无休止的争论,他经过二十年的学习,成为一个天文学家。

还曾研究过园艺学和气象学,并曾下令在北京设立气象站,命令各省逐日逐月作气象记录,向他报告。他写的研究地震的文章,在科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满招损,谦受益”是康熙常说的名言,他为政讲求实效,反对浮夸。平定噶尔丹后,大臣们又要给他上尊号,这已经是第五次请上尊号了,但康熙还是坚决拒绝。他说:“天视天听,视于民生。后人自有公论。如果自己夸耀自己的功德,以取一时的虚名,大非朕意,不必敷陈。”康熙不仅是一个务实的皇帝,还是一个勤奋的君王,他一生勤于读书,勤于理政。每天凌晨三点就起床,开始忙于处理政务。他在出巡的时候,有很多官员为讨好皇上,敬献美女,他反对这种诱惑和腐蚀,就冷眼对待,并把这些官员予以惩办。他的这些做法,在封建社会的帝王中,确实是罕见的。

这个伟大的康熙,在做了61年的皇帝后。于公元1722年农历十一月七日病逝,成为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世宗胤禛

(公元1678年~公元1735年)

在位时间:公元1722年~公元1735年

曾用年号:雍正

谥号:不详

庙号:世宗

安葬地:不详

关于雍正即位的野史传闻也有很多版本,其中最有说服力的版本说的是,康熙本来是把皇位传给十四于胤程的,但在临死前,雍正与负责收藏康熙传位遗诏的隆科多合谋,先趁机将病入膏肓的父亲康熙闷杀,然后将传位遗诏中的“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因而得以继承皇位。几百年以来,雍正因这个弑父改诏得以即位的故事,遭到很多文人的口诛笔伐,雍正也被他们誉为清朝历史上最为残暴的皇帝。但这个故事本身的疑点就很多,最大的疑点便是改遗诏的事情。清朝的诏书一向是以满文书写,入关之后,随着汉族官吏的增多,才逐渐改为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诏书,而满、汉两种文字是根本不同的。如果按照故事里面改遗诏的方法,即使改得了汉字,也改不了满文,况且用汉字书写的遗诏中,按规定也应该在“十四子”之前加上“皇”字如果真按照这个传闻,且不就成了“传位皇于四子”,除非雍正手握重兵和众多的支持者,其他诸皇子不敢与之争夺皇位,众皇子和王公大臣才不可能看出来。但当时的情况是雍正并没有太多的支持者,也没有手握重兵,当时被封为大将军的十四子倒是拥有重兵和众多的支持者。

看来雍正的皇位来历是很清楚的,并非所谓的弑父篡位,但为什么雍正会在历史上留下这么个印象呢?这只有用雍正即位后所施行的一些措施才能说明。

其实在康熙末年,由于康熙对臣下过于宽仁,使得吏治逐渐腐败,官僚贪污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加上康熙对边疆的多次用兵,造成了国库空虚,钱粮短缺。雍正即位后,为解决这些问题以富民富国,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

首先便是整顿吏治,雍正即位之时,便下令户部全面清查官员积欠国库钱粮的命令。这个命令看起来是非常苛刻的,要求所有拖欠钱粮的官吏必须在三年内还清补齐,清查中即使涉及高级官员也决不容情,当时就曾出现很多郡王、贝子不得不将家产变卖以赔补亏空的事情。如果官员不能按时还清补齐,雍正就抄他的家,以家产赔补亏空。对地方的清查更是彻底,许多地方官员因亏空被抄家的抄家,革职的革职。当时被革职罢官的地方官员竟多达三分之一,有的还达到一半以上。三年之内,雍正基本上清查了康熙以来的所有积欠,充实了国库,打击了贪官。但因此举而得到雍正“好抄家”的名声,并得罪了很多官吏。

雍正得罪官吏的第二项措施便是“火耗归公”。“火耗”是指在征收赋税时收上来的是散银,上交国库时要熔铸成银锭,因此要有损耗。这就是“火耗”的来历。

为了填补损耗,在征收赋税时便要多征一些。由于当时清朝的俸禄大低,一品官员的俸禄每年才180两银子,七品才45两。这点银子,别说应酬,就连养家糊口都不够。因此地方官便靠征收赋税银两时加收“火耗”,以贴补俸禄,这在雍正以前的清朝已经成了一个惯例。

但后来这“火耗”征收得越来越重,有的地方甚至达到1两加征4、5钱,这就增加了人民的负担,给清朝的统治酿成了隐患。雍正帝在权衡利弊后,毅然决定实行“火耗口,公”,规定各地“火耗”必须全部提解到省,再拨出一部分作为养廉银分给官吏,其他则用于地方公费。养廉银的数额很多,如一品官的养廉银就达到每年2万两,七品官的养廉银也达到2000两左右。

其实此单只是将“火耗”填补官吏俸禄公开化,并增加了地方公费,可谓是一石二鸟。虽得到部分清廉官吏的响应,但大多数官员还是因此举减少了很多收入。雍正又一次得罪了官吏。

雍正第三个措施的实行,也得罪了人,这次得罪的范围也扩大了,基本上所有的地主官僚都得罪得一干二净。雍正为了增加国家收入,避免地主官僚逃避赋役,将负担转到农民身上的情况,于公元1725年决定实行“摊丁入亩”制度。规定将丁役摊到土地上,谁的田地多,谁出的力役就多,没有田的就少出役或不出役。这个办法当然是对小农有利的,此后便没有了丁役,小农负担得以减轻,富户遭到压抑,彻底解决了丁役不均,放富差贫的弊端。同时由于丁粮合收,使清政府的丁银收入有了保证,对国家非常有利。所以这次赋税改革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但那些养尊处优的地主老爷们根本不会考虑国家有不有利的问题,自然对这项改革非常抵制,对雍正也恨之入骨。

雍正第四个得罪人的措施便是完善密折制度。清朝官员上呈皇帝的公文主要是由通政司负责送皇帝的,但在送到皇帝之前便已经由内阁看过了,因而公文都是公开的,使得官员不敢公开讲有些事情,皇帝便无从知道。

康熙在位期间,为了解下情,便采取了秘密奏折的补救办法。康熙将上秘折的权力只是交给了最信任的心腹大臣,其所奏内容,包括风俗民情、地方治安、官员情况、以及气候、粮价、民间琐事等等。这种奏折直接送皇帝,别人不得开启。皇帝看完,批示后发回本人保管。但是康熙时期,能用密折奏事者不多,还没有形成严格的密折制度。

雍正即位后,认为密折是了解下情的最好办法,于是扩大了可写密折的人的范围,使各省督抚都有权力上密折。后来又扩大到包括提督,总兵官、布政使,按察使和学政官员,就是一些中下级官员,在得到雍正特许后,也有权力上密折。密折制度的建立,使雍正更能对全国上上下下了如指掌,处理各类事情都能洞察秋毫,加强了行政效率。同时又起到了控制官员的作用,使官僚人人自危,密折就像一根无形的鞭子,驱使他们兢兢业业地一心为公。当然在他们兢兢业业一心为公的同时,心里难免对这个苛刻的雍正皇帝心怀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