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3523800000036

第36章 南北朝·北朝·北魏(1)

贺氏——道武帝拓跋圭太后

公元386年(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1月,在云中盛乐宫(今内蒙古和林格尔)称王,建代国。同年4月,自称魏王,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后来,拓跋圭占有今山西、河北地区,并于公元398年(东晋安帝隆安二年)12月,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成为北魏的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圭建立北魏,是与他的生母贺氏的支持分不开的。拓跖圭于贺氏是鲜卑族,父亲野于是东部大人。她年轻时被选为代男主拓跋什翼犍的儿媳,生下拓跋圭。当前秦来侵时,她携子及故臣避难北徙,历尽艰险,保护儿子。尊她为太后。同年,她的少子秦王觚使于燕,被燕主慕容垂留止,贺氏忧念成疾病故。被谥为献明皇后,葬于盛乐之余陵。

慕容氏——道武帝拓跋圭皇后

拓跋圭即皇帝位时,后宫的上百名姬妾,都想做正宫娘娘,一个个都着意向拓跋圭献媚邀宠。最后年轻貌美、风流婀娜的慕容氏击败了所有的美人。

慕容氏是后燕王慕容宝的女儿,拓跋圭皇始二年(397),破后燕都城中山后,将慕容氏占为姬妾,带回平城皇宫。慕容氏既得宠,左丞相等大臣便奏请立她为皇后。于是,拓跋圭下令,要慕容氏按拓跋部落的规定铸铜为像,若铜人铸成,便可立为皇后。不久,铜像铸成,慕容氏正式被册立为皇后。

拓跋圭过了3年,对慕容氏渐渐厌倦,想另选佳人,派人向后秦王姚兴求婚,想纳姚兴的女儿为皇后。姚兴知道拓跋圭已经立了皇后,便加以拒绝,皇后地位到终生。

窦氏——太武帝拓跋焘皇太后

明元帝拓跖嗣公元423年病死,长子拓跋焘即位,是为太武帝。拓跋焘的生母是杜贵嫔。她是魏郡邶(今河北临漳)人,阳平王杜超的妹妹,泰常五年(420)病死后,为拓跋焘找窦氏养母。

窦氏天性仁厚,对拓跋焘就像自己的儿子一样,除照料他的生活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他耐心教育,拓跋焘的启蒙主要应当归功于窦氏。拓跋焘从懂事开始,对窦氏就像对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温顺听话,到了少年时,对窦氏的关怀达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拓跋焘始光元年(424),当上了皇帝。为了报答窦氏的厚恩,拓跋焘把她尊称为保太后,后来封她皇太后。

窦氏地位虽然变了,但她那颗诚实、仁慈的心始终没有变。自被封为太后之日起,她兢兢业业总管皇家的内部事务,又有扬人之长隐人之短的美德,谁都对她敬畏三分,所以,将皇家内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柔然可汗昊提太延五年(439)九月,乘拓跋焘率兵出征凉州之机,向北魏发起猛烈进攻,很快到达了吐颓山。平城内的官兵惊慌失措,市民纷纷出城逃命。负责守城的穆寿见状,请求保窦氏赶快带上太子到南山避难。窦氏对穆寿厉声说“胆小鬼”,转身盒起战刀,命令司空长孙道生、征北大将军张黎带兵火速到吐颓山抵御柔然军队。窦氏目送长孙道生、张黎出城后,又积极组织民众做好迎战准备。由于北魏官兵的英勇杀敌,很快击退了柔然的进攻。以罪徒之身入宫,以养母之身出头,但始终能保持本色,乃至做了皇太后以后还能清清醒醒,强似许多出身名门显贵的后妃。

太武帝拓跖煮皇太后窦氏在她63岁时(太平真君六年)去逝。

赫连氏——太武帝拓跋焘皇后

赫连氏是匈奴族人,是大夏国国主赫连勃勃的妹妹。

太武帝拓跋焘始光四年(427),攻破夏之都城统万(今陕西靖边白城子),赫连氏与两个妹妹一同被收入太武帝的宫中。

赫连氏初封贵人,后立为皇后。赫连氏于高帝初年离开人间。

郁久闾氏——文成帝拓跋浚母恭皇后

郁久闾氏出身名门,是河东王郁久闾毗的妹妹。太武帝拓跖煮浚在位时,把她选定为皇太子拓跋晃的妻。夫妻两人十分恩爱,于太平真君元年(440)生下拓跋浚。后来,拓跋晃遭到中常侍宗爱的陷害,被太武帝杀死。郁久闾氏悲痛不已,过了几年,也离开了人间。拓跋浚即位后,追谥母亲为恭皇后。

冯氏——文成帝拓跖浚皇后

身为死囚犯的女儿,幼叶只女子随姑姑一道远离家乡,来到北魏后宫。随姑姑一起到后宫生活,使她学会了算账、识字、宫廷礼仪,很快就为皇太子拓跖浚所欣赏,15岁时就登上了皇后的宝座。但好景不长,24岁便成了文成帝的未亡人。身为皇太后,冯氏开始了对北魏朝廷的控制,她有胆有谋,对北魏朝廷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给北魏的政治注入了新的活力。垂帘听政20余年,冯氏得到了北魏人人民的喜爱,被后人称为文明太后。

孝明帝元诩皇后胡氏

冯乐,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生于长安。祖父冯文通原是北燕国君冯跋的小弟,冯跋死后继承帝位;父亲冯郎原为北燕的方平公,因母亲王氏被废,于北魏延和元年(432)与胞弟冯邈逃奔辽西,劝说大哥冯崇一起投奔北魏。冯崇被北魏封为辽西王,冯郎后来做上了秦、雍二州刺史,西郡公。冯郎在北魏犯了死罪被杀,冯氏便随姑姑冯昭仪来到北魏后宫,相依为命。姑姑冯昭仪是在北魏延和三年(434)由冯文通主动送给北魏世祖表示停战言和。冯昭仪担当起了教育冯氏的重担。冯氏几年后,她学到了不少知识,说话温文尔雅,做事符合礼仪,很快成了后宫中引人注目的人物,深受太子拓跖浚的钟爱。拓跋北魏兴安元年(452)当了皇帝,冯氏被封为贵人,又在太安二年(456)被立为皇后,即文明皇后。

26岁的拓跋浚北魏和平六年(465)五月,不幸病死于北魏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年仅12岁的太子拓跖弘继承帝位,是为北魏献文帝,冯氏被尊称为皇太后。

献文帝拓跋弘刚亲政时,有很多事情都不敢做主,事事均向冯氏禀报,对献文帝较为满意和放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拓跖弘对她的专权越来越反感,不仅不听她的话,有时还故意找借口与她别扭。拓跖弘皇兴四年(470)十月,借故把冯氏的面首李奕和李奕的哥哥李敷杀掉。这下可捅了马蜂窝。文明太后闻讯后,就如同一头被激怒的狮子,大骂献文帝拓跖弘。

本以为乘自己风华正茂之年,大干一番事业,可现在受制于太后,任凭自己有天大本事也施展不开。弄不好还要丢掉脑袋,不甘心拱手让冯氏掌握大权:决定将帝位让给叔父拓跋子推,这样就可以限制太后。

冯氏最初听说献文帝准备让位,以为是让给太子,心中暗喜,一个5岁的娃娃总比18岁的小伙子更好控制。当冯氏得知献文帝是要让位给拓跋子推,心里又急又恼,怕拓跋弘的想法变成事实。献文帝于皇兴五年(471)八月的一天,把大臣们召集起来讨论让位事宜。大臣们一致反对将帝位让给拓跋子推,意见是将帝位传给太子拓跋宏。直到这时,冯氏才放心,又可以专权了。年仅5岁的拓跋宏同年丙午这天,登上了皇帝宝座。

拓跋弘延兴三年(473)十一月,南下视察路过怀州时,薛虎子求见,要求恢复被罢免的枋头将的官职,献文帝当即恢复了他的官职。冯氏虽对此极其恼怒,但她克制自己,等待时机。冯氏在承明元年(476)初夏,列出献文帝拓跋弘:延兴四年(472)二月,晕祖戎装出城,在北郊指挥各位将领反击柔然进攻;同年十一月,他又骑上战马,亲自讨伐柔然,一直打到漠南,把柔然赶出几千里外;次年十月,显祖一度打算南征刘宋。:延兴四年(474)二月,南下视察,次年十月,又在北郊举行阅兵仪式。延兴二年(472),颁布诏令,让工商杂伎全部务农,禁止滥杀牲畜,保护农业生产,还严格考核官吏,明确指出:对那些克己奉公、廉洁公正的牧守可以长期任用,对那些成绩显著的官员晋升一级,对那些贪婪残暴、榨取民脂民膏的官员严惩不贷。延兴四年(474)六月,再次命令:处理一切案件都应按法律程序办事,用刑应当慎重,尤其用重刑更要慎之又慎。经过总结对此分析,冯氏心中产生了铲除后患,杀掉献文帝计策。冯氏在六月辛未这天,派心腹害死了献文帝。拓跋弘的死,引起了很多人对冯太后的不满。兰台御史张求见冯我杀戮无辜。他们商议乘天宫寺一年一度的大法会,设下理伏,乘冯氏进香拜佛之机,将冯氏囚禁,命她归政于孝文帝。但此事很快败露了,冯氏派人拘捕了张求诸人,并杀死与此案有牵连的几千人。为稳定政局,冯氏再次临朝听政。

冯氏诡秘地毒死了献文帝后,虽暂时解除了对她权势的威胁,但她并没有松弛下来,再次临朝听政独揽大权。冯氏镇压了献文帝拓跋弘同党代表人物李诉及他的两个儿子李和、李令度及许多人。冯氏灭了献文帝拓跋弘的同党后,把斗争矛头指向了拓跋宏母亲李氏一家。

李氏是南郡王李惠的长女,18岁那年被选入东宫,献文帝即位后被封为贵人,天安二年(467)生下皇子拓跋宏。两年之后,在拓跋宏被议定立为太子后,冯氏对李氏说:“我们老祖宗为了避免中原王朝母后干政和外戚专权的祸害,早在代北的时候就立下了一条规矩,凡是后宫生下的皇子如被立为太子,他的亲生母亲就要被赐死。我知道你还年轻,很爱孩子,但老祖宗的规矩不能更改啊!”李氏听了冯氏的话,无法抗拒这条极其残忍的规矩,只好含恨结束了年轻的生命。李氏的父亲李惠的弟弟李初、李乐,李惠的堂弟李凤以及几个兄弟,在拓跋宏继承帝位后,很有势力,时刻准备操纵拓跋宏。冯氏深知处理外戚要有合情合理的借口,决定诬陷李惠准备外逃刘宋王朝,给他定下叛国罪名。冯氏太和二年(478)十二月癸这天,以叛国罪名将李惠一家杀害。

冯氏在清除了异己之后,仍感到忧郁寡欢。她年轻时守寡,正是青春年华的大女子时光,文成帝去世时她才24岁。她想永远操纵大权,也想满足生理需要,于是开始为自己寻找面首。她首先找到的是王瑾。男悦女欢之后,开出一场物品清单,在夜深人静时命宦官悄悄地把物品拉到王瑾家中。就这样,冯氏很快就让王瑾当上了富瓮。

冯氏的另一个面首。李冲与王瑾的阳刚恰女子相反,他是一个深沉而又工于心计的书生。冯氏为了对他带来的温情,慰藉和欢乐表示感谢,一个月之内就对他赏赐了几千万,使家境贫寒的李冲在短时间内也成了一位富瓮。李冲并不是一个贪财人,他把这些财物大多送给了亲朋好友、街坊邻居,有时还分一些给乡村的平民百姓。

冯氏和王瑾、李冲的风流事传到了大臣们的耳中,冯氏怕的是德高望重的元丕和游明根等人对她的行为说长道短。为了堵住他们的嘴,在给王瑾、李冲财物时,也给元丕不游明根一份:给王瑾建造一座豪华的住宅时,也给元丕建造一座。新宅落成时,她还率领文武大臣前去剪彩,并暗中塞给元丕一颗金印。冯氏在与面首打得火热的同时,又在宦官当中培植自己的心腹,便把在宦官中精心选择的赵黑、剧鹏、李丰、张瑾、王遇、抱疑、苻承祖,李坚等人作为她的私党。

很有自知之明,她明白时晚有一天,也会像普通人一样离开了人世,时常考虑为自己选择一块比较中意的地盘作为自己的阴宅。冯氏有一天游性大发,在文武臣的簇拥下到了方山。她站在山顶,略带感伤地对大家说:“我死以后,你们把我安葬在这里就行了。”聪明的小皇帝拓跋宏一回到平城就下令她在方山建造陵墓,在陵墓的南部建永固石室。太和五年(481)开始动工,太和八年(484)人部竣工。

冯氏作为一个汉族女子,进了北魏后宫,在没有实权的情况下,她也无可奈何。当地毒死献文帝拓跋浚,再次临朝后,就萌发了一种变革的念头。冯氏承明元年(476),她先做了一次尝试。有的官员要求对管理太庙内献文帝神主的执事官赐给爵位。冯氏却板起面孔对他们说:“今后讨论任何事情都应依照‘古典正言’,不准遵循什么先例!”大臣们听后无言以对。这次尝试的成功,令她充满信心,开始精心设计全面改革方案。

冯氏临朝听政后,对做官的应该发给俸禄,如果他们有了俸禄,一般就不会再贪污了,也不会变换手法向百姓勒索了。冯乐还认为,对那贪婪成性、恶习不改的人,必须严惩;只有严惩,才能保证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于是便在太和八年(484)开始实行班禄,给了俸禄后,如果再有贪赃枉法者,只要够了就要处死。条例颁布后,拓跋宏也积极配合奶奶的行动,亲自审问大贪污犯秦益二州刺史李洪之。冯氏对40多位利欲熏心以身试法的官员判处了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