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3523800000038

第38章 南北朝·北朝·北魏(3)

胡氏深得宣武帝元恪宠爱,不久就有孕在身。可胡氏却眉头紧皱,担惊受怕。北魏后宫立下了规矩:后宫女子生的儿子五旦被立为太子,生母就要被赐死。胡充华开始也像她的后宫姐妹一样祈祷过,不过,时间不长她的恐惧感就没有了。她反复地想:魏世宗爱她如痴如狂,从情理上就不会轻易把自己处死:北魏现在的文明程度比以前要高山许多,孝文帝时已出现了想废除这一陈规陋习的端倪,这次,自己也许会免于一死。如果能生下太子,为国家留下继承人,死也值得。后宫的嫔妃见胡充华的肚子越来越大,一再劝她及早堕胎。胡充华对她们说:“天子怎能没有儿子呢?我们怎能贪生怕死而使皇家断了后嗣呢?”

就在永平三年(510)三月丙戌这天,宣光殿东北方向,一道金光闪过之后,一声婴儿啼哭,胡充华的儿子元诩落地,他就是后来的北魏肃宗孝明帝。年已27岁的宣武帝元恪在此之前的后子均早死,十分悲伤,元诩的降生,给他带来了极大欢乐,他对儿子特别钟爱,精心选择了良家妇女当奶妈,在非常安全地方精心喂养,还严格规定:高皇后和胡充华一律不准前去探视,怕她们害了皇子。

宣武帝想把3岁的元诩立为太子,下令把永平五年(512)改为延昌元年,到了这年十月,宣武帝宣布元诩为太子。诏书传出后,宫中女孩子心人为胡充华提心吊胆。这次册立太子改变了北魏老祖宗的规矩,没有赐死胡充华。但高氏却暴跳如雷,竭力反对。

高氏本来也长得楚楚动人,开始很受宣武帝的宠爱。

自从胡充华入宫后,遭到冷落,内心非常痛苦。胡充华有孕在身后,高氏由痛苦转为高兴,可以借北魏宫廷规矩将她赐死。元诩生下后,高皇后和伯父高肇多次劝说宣武帝,把胡充华赐死,宣武帝不但不听,反而把胡充华由世妇升格为贵嫔。贵嫔的地位仅次于皇后,这下可把高氏激怒了。她诅咒胡充华,发誓把胡充华置于死地。

延昌四年(515)正月丁巳这天,33岁的宣武帝在式乾殿过早地离开了人间。高氏悲痛欲绝,立即布置人马,准备加害胡充华。她身边的宦官刘腾得知高皇后的阴谋后,立即告诉了左庶子侯刚,侯刚又立即告诉了侍中领军将军于忠,于忠又连夜向太子太傅崔光处询问对策。胡氏又让侯刚、于忠、崔光等人在宣武帝死的当天夜里拥立她的儿子元诩登上皇位,即孝明帝。胡充华又有了靠山。她拉住孝明帝这面大旗,尊她为皇太后,架空强迫高氏到瑶光高氏搬到瑶光寺当尼姑,并给她下了戒令:不是重大节昌或国家大庆,不得随意进宫。神龟元年(518),胡充华把高氏杀死。士大夫和当权派都对他不满。

在元恪去逝之积,高肇正带兵西征。当他接到讣告时,对宣武帝之死的哀伤之感。正当高肇身穿衣服,号啕大哭,来到阙下,然后跟随百官到了西廊。这时。刑豹、伊瓮生等10多名壮士蜂拥而上,抓住高肇头颈及四肢,用立一拉,高肇被杀。

延昌四年(515)年正月,领军将军于忠和侍中崔光委托右卫将军侯刚把胡充华的儿子元诩从东宫迎到内殿登基即位。是北魏历史上的肃宗孝明帝。

一个多月之后,元诩把胡充华尊称为皇太妃,过了半年,元诩又尊称为皇太后。肃宗即位时只有6岁,这给胡太后召集大臣当即议定垂帘听政。开始还大臣们称她殿下,后来干脆令改文武大臣止书时一律称她陛下,她也自称为朕。

北魏皇帝延昌四年(515)十二月,要大飨宗庙,当胡氏太后意识到这是表现自己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时,便借口萧宗年龄太小,不能亲自祭祀,要模仿周礼上国君与夫人交献的古制代行祭礼。胡氏很快想出了用帏帽把自己遮挡起来,观察三公行事的办法。崔光曲意逢迎,把东汉和熹邓太后荐祭的先例抬了出来,这正中胡太后下怀,便以崔光所引据的作为铁证,备齐全副仪仗队,在文武大臣的簇拥下,亲自到宗庙代替萧宗祭祀。

胡氏首先培植私党。宦官刘腾在保护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胡氏封他为长乐县开国公,食邑1500户,封他的妻子为钜鹿郡君,还把他的3个养子分别提拔为郡守和尚书郎。刘腾病重卧床不起时,胡氏曾多次亲自登门看望。侯刚在胡太后受到高皇后的威胁时,为胡太后通风报信、出谋划策,封他们武阳县开国侯,食邑1200户,后来又为他进了一级爵位,成了开国公。于忠在这4个人当中功劳最大,胡太后把他封为常山郡开国公,食邑2000户,又升为尚书令。人们的尊重。树立了胡氏优良的政治形象。

胡氏又下达了一份诏书,公告北魏的老百姓说:“年岁大了或者孤寡老人已经失去生活能力,由政府供给粮食、布帛,不要为吃穿担忧;失去土地流离在外的人或者卖给别人当奴婢的,马止到家中和父母团聚;长期在外打仗的士兵,由政府派人前去慰劳,赐给他们衣服良马;沿边州郡,担负着保卫国家领土的重任,辛苦至极,应当多给他们一些好处,让他们感受到政府的温暖;有一些人由于种种原因长期留在民间没有受到提拔,应当不拘一格地升迁。”使下层百姓也感到,胡氏听政会给他们带来福音。

胡氏下达命令,制造一辆“申讼车”,从云龙大司马门开出,绕到宫殿西北,再从千秋门开进宫内,这样一来,不少状子投到了“申讼车”中,胡氏把这些状子亲自处理或督促有关部门迅速处理。不少冤假错案得到了平反和昭雪。

监狱里的囚犯熙平二年(517)突然增多,不少人鸣冤叫屈。胡氏作了一次私访。九月十五日,她离开洛阳,走州过郡,奔县赴村,亲自调查案由,处理一些案件。胡氏的武功技艺也足以慑服百官。一次,她和大臣们在西林园游玩,举起弓箭射中了针孔,博得了大臣们的一阵喝彩声。

胡氏有一天,接到一份报告,说南讣的萧梁所筑淮堰即将竣工。胡氏心中禁一怔,她深知淮堰一旦筑成,萧梁不仅可以抵挡北魏军队南下,而且更重要的淮堰将成为萧梁进攻北魏的大本营。胡氏立即起用杨大眼为平南将军。争夺淮堰。梁主萧衍邓上派左将军赵祖悦偷袭北魏的西硖石,进逼寿阳,包抄北魏。由于萧梁比较被动,结果被北魏定州刺史崔亮击败。崔亮乘胜进军,但因寿阳镇帅李崇贻误战机,北魏军队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当胡氏了解到几位将领各自为战导致这次作战失利时,马上派吏部尚书李平率2000人的精锐队伍奔赴寿阳,指挥作战。李平临走时,胡氏一再对他说。如再有胆大包天违背军令者,务必按军法惩处。

李平到了前线,对水陆大军作了合理部署,北魏官兵奋力出击,梁朝将士丢盔卸甲,纷纷向北魏投降。萧梁的左游击将军赵祖悦开始还负隅顽抗,坚守城门,一夜之间被攻陷,赵祖悦的军队全部被俘。胡氏得到了声誉,巩固了地位。

胡氏富有文学修养。一天,太后带着孝明帝元翊游幸华林园,在都亭曲水帝与群臣欢宴。她令王公以下各赋七言诗,并自赋曰:“化学造物含气贞”,表达对自己政治行为的自许,孝明帝元翊赋曰:“恭已无为赖英”,表达对这位富有才干的母亲的依赖。

胡氏的父亲胡国珍在太和十五年(491)承袭了父亲胡渊武始侯的爵位。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按照惯例在承袭时必须降一下等,这样,胡国珍就成了武始伯。这一爵位对胡国珍来说是五位之禄,可胡氏眼里,显然与她的身份地位很不相符。

胡氏先把父亲封为光禄大夫,不久,又给了他侍中的头衔,还把爵位连提二级,成了定郡公。为了与父亲的身份相匹配,胡太后为他挑选了一座豪华的房子,送给他大量的布帛粮食,成群的奴婢,十分考究的车辆,肥壮的牛马。胡氏的母亲皇甫氏虽过早去世,享受不到今天的富贵,胡太后为了让母亲在九泉之下分享到她的荣誉,特意调了10户专门负责她的坟墓,管理她的陵园。

胡氏延昌元年(512)十月,在胡国珍原有侍中官的基础上,又给了他中书监和仪同三司两顶纱帽。过了一段时间,胡氏又颁布诏书,让胡国珍依照汉车千秋、晋安平王前例,可以自由出入掖门和宣光殿。到熙平元年(516)八月,胡国珍已经有了侍国、国书监、仪同三司、安定郡开国公、雍泾岐华秦豳六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刺史等桂冠。

胡氏一天到外祖父的墓地仔细看了一下,只见坟墓低矮石歪斜,陵园荒冷,光景惨淡。没过多久,她就调去众多民工,把坟墓修缮一新。陵园有了门阙、有了牌位。

胡氏父女都是虔诚的佛教徒。胡国珍虽已年迈,身体很结实,到了晚年还能跨马据鞍,犹如一位南征北战的将军。神龟元年(518),胡国珍过了80大寿,四月七日从家中到了闾阖门,徒步行走四五里路观看佛像。第二天,又伫立在佛像跟前,聚精会神地凝视着佛像,似乎要把安印记在脑中。由于劳累过度,胡国珍回到家中就患病在身,卧病不起。在胡国珍生病期间,胡氏时时处处都显出一个孝女的样子。亲自为父亲煎药喂饭,端茶倒水。

一天,崔光当着胡氏的面半开玩笑地问胡国珍:“我衷心地希望您长命百岁。不过,您作古之后是长眠在此,还是回到老家安定呢?”胡国珍没加任何思想就回答:“当然是陪葬天子的陵墓。”到了病危时,胡氏又问起此事,胡国珍迷迷糊糊地说:“叶落归根,还是回安定老吧。”胡氏踌躇不决,向清河王元怿和大臣崔光等人征求意见。元怿认为,昏迷中的话是失去理智的情况下说的,不足为凭,还是应当安葬在洛阳。胡氏虽觉得元怿的话有理,但心里仍想着父亲昏迷中的话,于是对元怿说:“我父亲思念他的二位亲人,也像我们思念自己的父亲一样。”胡氏转念一想,以后的路还很长,很坎坷,不宜在这件事情上得罪元怿,只好在洛阳大兴土木,营建陵墓。不久,胡国珍去世。胡太后把父亲安葬不久,又把她母亲的灵柩迁来的父亲合葬,还把母亲称为太上秦君。胡国珍死后,其子胡祥承袭爵位。按照北魏惯例,凡是世袭爵位一律要减少封邑,胡国珍临终之前,胡氏答应胡祥多多关照,所以在胡祥承袭爵位时得到了全部封邑。胡祥爬到了殿中尚书、中书监和侍中的高位。

胡氏不仅对自己的亲属封官加爵,就是他们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情,也极力为他们开脱罪责,加以保护。如岐州的最高长官是她的侄女婿元谧,狗仗大势,在那里胡作非为,把招兵买马有岐州城的士兵当成自己的奴仆,随意拉来使用,动辄拳打脚踢,还无辜在城内残杀6人,激起了民愤,导致了暴动。胡氏平时对元谧的行为有所耳闻,但根本没有想到暴动会突如其来地爆发。胡氏想出了两全其美的办法,把元谧调离岐州,听侯处分。元谧离开了岐州到洛阳,胡氏派专人迎接,只是轻描淡写地批评了他几句,竟然还任命他为太司农卿、散骑常侍、平北将军、幽州刺史。

胡太后清楚是由于自己从世妇到贵嫔再到太后的历程,为使自己的家族朵耀起来,她动了一番脑筋:要想永远光宗耀祖,还是要培养像自己一样的人物,于是乎她把视线放到了自己的堂兄胡盛的女儿身上,最后把胡盛的女儿立为萧宗皇后。

胡氏尽管自临朝听政以来十分得意,却难以弥补寡妇的空虚与孤独。每当处理政务和空暇,她就感到无比寂寥。为了从寂寞中解脱出来,她仔细物色了周围的人,终于选中了清河王元怿。

元怿从小聪颖过人,成人以后,博涉经史,才华横溢,又是一个仪表堂堂的美男子,喜怒哀乐不形于色。但胡太后毕竟以太后自居,总还是要先遮掩一下人们的耳目。为此,胡太后经常在臣们面前说起元怿德高望重,是当今的周公、霍光。不久,胡氏对元怿委以重任,不管大小事情一定把他叫到眼前商量。过了一段时间后,胡氏在夜里到了元怿家中,元怿即惊又喜,很快摆布一桌丰盛的酒宴。酒不醉人,人自醉,胡氏喝着喝着,对元怿目逗眉挑,暗送秋波。元怿并非酒色之徒,不愿而且也不敢和嫂子勾搭,只是虚与周旋,未曾沾染。

胡氏欲火甚烈,忍耐不住。一天晚上胡氏以讨论公务为名,把他召直寝宫。元怿原以为有什么重要事情,进宫后方知上了胡太后的圈套。在胡太后的逼迫下,只得和她同枕共欢。从此元怿便陷入深潭不能自拔,以至于出入宫闱顾了家常便饭,天天和胡氏如胶似漆,不可暂离。天长日久,丑名自然传出。但是,由于元怿素有才能,辅政也很有成绩,还礼贤下土。然而毁不掩誉,时间一久,就遭到了人们的攻击。侍中、领军将军元叉凭借父亲元继的权势和自己又是胡氏妹夫的裙带关系,骄横不法,为世人所痛恨。由于元怿曾经难为过元叉,元叉一直怀恨在心,而且元叉更瞧不起元怿的叔嫂私通。元叉料到元怿与胡太后关系非同一般,于是便和宦官刘腾进行密谋,准备先向元怿动手。

刘腾在宫中是个关键人物。在胡氏临朝听政时,他出了不少力,很受太后的信任。主管任免官吏想巴结刘腾,提出了提拔刘腾弟弟的秦章,上秦朝廷。元怿认为刘腾弟才能一般,就把此事压了下去,刘腾知道底细后,对元怿怀恨在心,便私自和元叉勾搭起来,准备干掉元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