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3523800000005

第5章 汉·西汉(3)

正在甘泉宫养病的武帝听说本子起兵,顿时龙颜大怒。武帝赐诏刘丞相:“以牛车为死,毋与叛贼短兵相接,用弓弩射杀。坚闭城门,毋令反贼逃出。”武帝抱病移镇长安城西的建章富。征发长安一帝的军队,由刘丞相统率,镇压叛乱。太子刘据势单力薄,乃赦免长安城中的囚徒。把他们武装起来;征发长水、宣曲两支少数民族骑兵,与丞相指挥的军队大战于长城中。双方血战5日,最终太子寡不敌众,兵败,逃跑。20天后,走投无路的太子刘据自杀,卫子夫也被汉武帝刘彻诏令废黜皇后卫子夫在绝望中含冤自杀而死。

上官氏——昭帝刘弗陵皇后

上官氏是昭帝刘弗陵皇后也是汉年代年龄最小的皇后。武帝刘彻在后元二年(前87)二月病逝,刘弗陵即位,是为昭帝。昭帝8岁即位,未谙世事,于是,群臣商量决定由鄂邑公主养护昭帝,并以昭帝的名义下诏,尊鄂邑公主为鄂邑长公主,让她人住皇宫,养护昭帝。

汉武帝遗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磾为车骑大将军,桑弘羊为御史大夫,上宫桀为左将军,共同辅佐皇太子,3年后顾命大臣之一的金日磾病死。霍、上官两家结亲,霍光的女儿嫁给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为妻,由于这层关系,上官桀的权势仅次于霍光。

昭帝刘弗陵12岁那年,鄂邑长公主为其选皇后。多方挑选,最后,鄂邑长公主看中了一个姓周的女孩,打算让昭帝娶其为后,上官安的女儿,年方6岁,上官安早就有心让女儿入主后宫,上官桀更是如此。上官父子见公主选了周家女入宫。上官安便风风火火地去找岳父大人霍光,恳求岳父出面,让他的女儿、即霍光的外孙女人主后宫。霍光也有他的打算,他觉得昭帝还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还不到立皇后的年龄;外孙女也太小,另外,他也不愿让上官安的后代做皇后,故没答应。

上官安又去找丁外人,丁外人是鄂邑长公主的情夫。霍光为讨好公主竟以昭帝名义,让丁外人专职侍奉鄂邑长公主。上官安与丁外人关系甚密。上宫安讨好地对丁外人说:“听说公主有选立皇后的打算,我有个女儿,容貌端丽,请长公主垂受。这事成与不成,全仰仗阁下。汉家惯例,列侯尚公主,阁下何悉不封侯?”丁外人大喜,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凭他与公主的关系,这还不是小事一桩。于是,他马上去找鄂邑长公主,长公主对丁外人向来是言听计从,二话没说遂改初衷,答应立上官女为皇后。6岁的上官氏被迎人皇宫,封为婕妤。婕妤是后妃中的第三等级,位次皇后、昭仪,位视上卿,爵比例侯。一个月后,上官氏封为皇后。成为汉代年龄最小的一个皇后。

上官父子感恩丁外人,上官安天天去为丁外人求封,霍光就是不答应。无奈上官安只得退一步恳求霍光给丁外人封光禄大夫,谁知霍光还是不答应。上官父子极为恼怒。鄂邑长公主听说霍光拒绝封她的情夫,也甚为怨恨。

受遗诏辅政四大臣之一的御史大夫桑弘羊是前朝权臣,论资格、功劳、才能,他都自以为在霍光之上。但其权势不仅低于霍光,也不如上官桀。他曾替子弟谋宫,遭到霍光的严词拒绝,他对霍光也极为怨恨。

上官父子、鄂邑长公主和桑弘羊结成联盟,携手反对霍光。他们担心朝中势力不够,又联络了燕王刘旦。燕王一直对昭宗和霍光不满。所以,四方一拍即合,马上着手行动。

上官桀等人暗中收集霍光的材料,由刘旦遣人上疏,弹劾霍光道:“霍光去长安东的广明亭检阅御林军,道上驻跸,太官供备饮食,僭用了天子礼仪;他任人唯亲,长吏杨敞无才无功,却封其为搜粟都尉;霍光专权自恣,擅自调动校尉。臣怀疑他图谋不轨。臣愿归王玺,宿卫京师,保卫皇上。”不料,昭帝刘弗陵识破了他们的计谋,把燕王的奏巯留下,不肯下发。上官桀一伙仍不甘心失败,决定铤而走险。他们密谋后定计:由鄂邑长公主出面宴请霍光,伏兵格杀霍光,同时除掉燕王刘旦,废除昭帝、拥立上官桀为帝。

不料,他们的阴谋被稻田使者燕仓听到,后又奏告昭帝与霍光。霍光发兵,果敢地逮杀上官子、丁外人,燕王刘旦、鄂长公主自杀身亡。

上官皇后年仅8岁,没有参与父祖的阴谋活动,加上她是霍光的外孙女,所以不但保全了性命,且皇后的凤冠也没被摘掉。这场政变后,朝政安定。

霍光的政敌在这场政变中均被铲除,为了延续霍氏家族与刘氏家族的皇亲关系,霍光急于想让外孙女生个皇储。此时宫廷的一切大权全由霍光把持,所以宫廷大臣和御医都看霍光的眼色行事。他们领会霍光的用意,马上上书昭帝,建议皇帝除了皇后外,应当少近女色才能保证龙体安康。于是,他们让皇后下了一道命令:为了龙体圣安,后宫的宫女不得侍宿皇上。命令宫女须穿连裆裤,多扎几条腰带。这样除了上官皇后外,众多后宫佳丽再无可能侍宿昭帝。虽然上官皇后专房擅宠,却没如愿以偿生个皇子皇女。

昭帝刘弗陵在元凤七年(前74)去逝。上官氏做了10年的皇后,豆蔻年华便成了寡妇。昭帝无嗣,霍光等迎立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为帝,尊上官皇后为皇太后,移居长乐宫。刘贺荒淫无道,于是霍光等人来到长乐宫,奏告刘贺无道,不可为帝。上宫太后同意废黜刘贺。

废黜刘贺后,霍光等在上官太后面前把武帝曾孙刘询夸赞了一番,奏请迎立武帝曾孙刘询为帝。上官太后准奏刘询登上了帝位,是为宣帝。年方16岁的上官太后,成了太皇太后。上官氏是汉年代最小的太皇太后,她享受荣华富贵,她夹在父祖与外祖父争权夺利的斗争中,自始至终,稳坐皇后宝座,子昭帝刘弗陵去逝后,不再问政事在长乐宫中颐养天年,在建昭二年(37)去逝,结束了一生。

王氏——宣帝刘询皇后

玄帝刘询开平元年(前74)登上皇帝宝座后与王氏的父亲因有相同的“斗鸡”嗜好而成为密友,他不忘旧情,将其女王氏召为妃子,后来又被立为皇后。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霍光等拥立刘询做了皇帝,是为宣帝。宣帝人承大统,想起在民间时因斗鸡结识的老友王奉光,便把他那个女儿召进宫中,做了一名妃子。

其实宣帝对王奉光的女儿毫无兴趣,只是出于对王奉光的友情,所以王氏入宫多年,难得见上宣帝一面,在孤独中混日渡生。本始三年(前71)春正月,身怀皇子的许皇后被权臣霍光的妻子指使人毒死。霍光的女儿霍成君当了皇后。宣帝立许皇后的儿子刘爽为皇太子,为此,霍皇后耿耿于怀。和母亲合谋。想杀掉刘,但没有得手。地节四年(前66),霍夫人与儿子霍禹等谋反被杀,霍皇后被废黜。

宣帝刘询可怜儿子刘爽早早地失去了母亲,想选一个行为谨慎而又无子女的妃子为皇后,让她来养育刘奭。宣帝左思右想,最后觉得入宫多年的王氏是最合适的人选。

元康二年(前64)二月,王氏被立为皇后。一场宫廷斗争结果,使灰心丧气的王氏被宣帝刘询立为母仪天下的皇后。王氏做了皇后以后,像从前做妃子一样,她仍然难得见宣帝一面。不过,她极心尽力养育刘无微不至。她把一具女人所有的爱都给了刘奭就是她的寄托和希望。王皇后虽没得到宣帝的宠爱,但他的父亲斗鸡翁王奉光却因女儿而贵显,被封为邛成侯。

宣帝刘询在黄龙元年(前49)去逝,刘奭即位,是为元帝。成帝尊王氏为皇太后,封太后的哥哥王舜为安平侯。过了两年,王奉光病逝。元帝命置园邑200家守护他的坟墓。

元帝刘爽在竟宁元年(前33)去逝,刘骜即位,是为元帝。元帝尊王太后为太皇太后。当时,成帝的母亲王政君被尊为皇太后,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习惯上都称“太后”,为了与王政君太后相区别。人们把太皇太后呼作“邛成太后”。

70多岁的邛成太后王氏在成帝永始元年(前16),这位既不争权又不争宠的太皇太后走完了她平平安安人生路程。

王政君——元帝刘皇后

王政君婉顺贤惠到了婚嫁之时,还未迎娶,所许缘之人便暴病而亡。她父亲王禁十分奇怪,找人算卦,算卦人说:“你的女儿乃富贵之命,将来所嫁之人一定是显贵之人。”王禁很高兴,便教政君写字读书,弄琴鼓瑟等待良机。王政君18岁那年,王禁把她送进了掖庭。

司马良娣皇太子刘爽的爱妃临死前,对皇太子说:“妾本不该死,是那些妃嫔咒的。”司马良死后,刘爽悲痛万分,他想起司马良娣的话,发誓不再接近嫔妃。汉宣帝刘询听说后,怕断了后嗣,便命皇后另选一名宫女送去东宫侍奉太子。皇太子早上朝见母后,皇后叫出挑好了的5个宫女,王政君是其中的一个宫女。

皇太子无意于这5个宫女,碍于母后,便随口说道:“这个就行。”当时,王政君距太子最近,看王政君长相还说得过去,更何况皇太子点头,于是忙命把王政君送去东宫。王政君的相貌平平,偶然的机遇使她成为太子妃,太子刘爽与王政君侍宿一夜而怀孕生子。此后太子刘爽再也没临幸于她。宣帝听说有了嫡孙,高兴万分,亲自给他起名为骜,字太孙,而且时常抱刘骜,逗他玩。

宣帝刘询于公元前49年驾去逝,刘骜3岁。皇太子刘奭爽在当天,登上未央宫前殿的龙位,他就是汉元帝。刘骜是他的长子,元帝遂立刘骜为皇太子。母以子贵,刘骜被立为皇太子,王政君应该头顶凤冠。但元帝犹豫不决,因为他不宠爱王政君。他最宠爱的妃子是傅氏和冯氏。傅妃聪明伶俐,善解人意,所以在宫中的人缘极好,虽专宠于元帝。但并不道众嫔妃的嫉妒。王政君生了刘骜不久,傅妃生了儿子刘康,冯妃生了儿子刘兴。元帝想把皇后的凤冠戴在傅妃的头上。但是,刘骜既立为皇太子,皇后的桂冠按传统的规制当属于王妃。元帝整整踌躇了3天,他不愿引来非议,最后还是无可奈何地立王政君为皇后。刘爽又创设了一个在宫中的地位次于皇后的名号——“昭仪。”昭仪位视丞相,比诸侯王,他心爱傅、冯二妃为昭仪,立刘康为定陶王,刘兴为信都王。王政君皇后徒有皇后尊号,被冷落一边。而且她的儿子、皇太子刘骜也越来越让元帝刘爽不满。

刘骜曾好读经书,恭谨有礼。有一次,元帝召他,他闻诏忙跑。刘骜不敢横穿皇帝专用的驰道,而是绕了一个大弯。元帝见太子来迟了,责怪太子。刘骜说明了原因,元帝很高兴。但好景不长,刘骜对经书渐渐厌烦了,整日游手好闲喜欢喝酒、游玩。元帝多次训斥,但太子屡教不改,于是元帝打算废黜刘骜,另立爱妃之子刘康。元帝刘爽在竟宁元年(前33)病重,傅昭仪、刘康在侧侍奉,王政君皇后、刘赘太子被拒之门外。

元帝刘爽一天向其近臣透露他要废黜刘骜,另立刘康为继承人的心愿。王政君皇后、刘赘太子听说后,惶恐不知所措。元帝宠臣侍中史丹闯进元帝寝宫,顿首涕泣而言:“皇太子名闻天下,臣民归心。今臣听陛下有废立之意。若是这样,请陛下先赐我死吧!”元帝齐爽说:“没有这回事。皇后谨慎,先帝又疼爱太子,寡人岂敢先帝之意?”王政君保全了皇后的凤冠。刘骜保全了皇太子的名号。

刘爽在竟宁元年(前33)五月死于未央宫,终年43岁。刘骜即位,是为成帝。王政君成了皇太后,移居长乐宫。成帝任命帝舅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掌理朝政。成帝自己整日游山玩水,斗鸡走狗,朝政大权实际上掌握在皇太后王政君和她哥哥王凤的手中。

成帝刘赘身体多病,即位多年无子。定陶王刘康采朝,成帝留他在京师伴驾,有以刘康为帝位继承人之意。王凤对此不满,担心刘康做了皇帝对王氏外戚不利,遂借日食为名,奏谏成帝刘赘遣刘康回他的定陶国去。成帝对于自己大权旁落,王凤专权用事,日渐不满,有罢免王凤之意。恰好京师地方长官京兆尹王章上书成帝,建议成帝贬王凤,推荐中山王的舅舅冯野王取代王凤,结果他们的密谋让王音知道了。

王音是皇太后王政君堂弟王弘的儿子,他官至侍中,在成帝左右侍奉。成帝与王章密谋时,他不露声色,事后偷偷地通报王凤。于是王凤在家装病,上书辞官。成帝刘赘觉得这是罢免王凤的大好时机,谁知,皇太后王政君出来作梗,她哭哭啼啼,不吃不喝。向成帝施加压力。成帝只好把王音打入死牢,杖毙狱中,妻子流放边陲。当王氏外戚一个个贵显无比,趾高气扬、骄奢淫逸的时候,年仅13岁的王莽与母亲相依为命,他被服简陋,举止恭谨,小心翼翼地侍奉执掌朝廷大权的姑伯。与那些王家贵公子相比,洁身自好、恭俭有礼的王莽格外引人瞩目。

王凤在阳朔三年(前22)病重,王莽在侧侍候,数月未解衣带。王凤十分感动,弥留之际,嘱托皇太后和成帝授给王莽一官半职。王莽更加小心谨慎地侍奉姑叔。皇太后王政君对侄子颇有好感。王凤在死后,王根辅政五年,因病上书辞职,推举侄子王莽出任大司马一职。

刘赘在绥和二年(前7)去逝,定陶王刘康的儿子刘欣即皇帝位,是为哀帝。哀帝尊皇太后王政君为太皇太后。哀帝即位后,他的祖母傅昭仪、母亲丁姬两家成了新的权贵,与王氏外戚在权益分配上发生冲突。太皇太后王政君命王莽辞职以缓和矛盾。王莽极不情愿地上书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