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将军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3523900000005

第5章 先秦(4)

二、被疑遭忌丹心可鉴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卒,孝成王立。赵孝成王六年(前260),秦军和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对峙。赵王派廉颇为主将率兵抗秦。秦军多次打败赵军,赵军于是加强防御,固守营垒,秦多次挑战,廉颇坚持不应战。廉颇用兵持重,固垒坚守三年,意在挫败秦军速胜之谋。秦国看速胜不行,便使反问计,赵王相信了反问计,用赵括为将。秦国大败赵括军于长平。

长平之战后,燕国乘赵国在长平遭受重创,举兵击赵。赵使廉颇为将,大破燕军于部(今河北柏乡北),杀栗腹,燕割五城请和。廉颇因功封信平君,为相国。

赵孝成王去世后,其子悼襄王继位,派乐乘代替廉颇。廉颇因受排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于是离赵投奔魏国大梁。廉颇在大梁住了很久,魏国并不信任和重用他。赵国因为多次被秦军围困,赵王想再任用廉颇,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赵王派使者去探望廉颇还是否可用,廉颇的仇人郭开给了使者很多金钱,让他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者见到廉颇后,廉颇在他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有用。但使者回来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很好,可是和我坐在一起,不多时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任用他。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秘密派人去迎接他。廉颇担任楚将后,没有建立什么功劳。他说:“我想指挥赵国的士兵!”后来,廉颇殁于楚国的寿春(今安徽寿县)。

赵奢

赵奢(生卒不详),战国后期赵国名将。

赵奢初做赵国的田部吏(征收田赋的小官),收租税时,执法无私。平原君家不肯交纳,赵奢依法处置,杀平原君家主事者九人。平原君发怒,要杀赵奢,赵奢趁机说道:“您是赵国的贵公子,现在纵容您家不奉行公事,那么国法就会削弱;国法削弱了,国家就会衰弱;国家衰弱,各国就会进兵侵犯;各国进兵侵犯,赵国就不能存在,那时您还怎么保持现在这样的富贵呢?像您这样地位高贵的人,如能奉公守法,那么全国上下就会公平合理;上下公平合理,国家就强盛;国家强盛,赵国的统治就巩固了,您作为国君的亲族,难道会被天下人轻视吗?”平原君听了这番道理,认为赵奢是位很贤能的人,便向赵王举荐。赵王任用他管理全国的赋税,国家赋税因之公平合理,百姓富裕,国库充实。后来被任用做将军,悉心治军,对下严而和,凡有赏赐必分给部属。

赵惠文王三十年(前269),秦军围攻赵地阏与(今山西和顺),赵王召见廉颇等人问“可救否”。廉颇、乐乘都认为“道远险狭,难救”,而赵奢却说:“道远险狭,正好像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勇者胜。”赵王于是派赵奢为将,去援救阏与。赵奢以攻其不备的方略,西出邯郸(今河北邯郸)三十里即滞留不进,就地筑垒,造成不敢与秦交战的假象,并借秦间谍之口使秦军作出赵军懦弱不前的判断。随即卷甲疾行两日一夜,赶到离阏与五十里处扎营,接受军士许历的建议,抢先攻占北山高地,依据地势优势发动进攻,大破秦军,解了阏与之围。因功,赵惠文王封他为马服君,地位与廉颇、蔺相如相等。

赵奢用兵谨慎而又灵活善变,曾与田单论用兵之多寡,认为古今异势,战争规模日益扩大,用兵数量当然随之增多。其子赵括只善纸上谈兵,视用兵为易事。赵奢深以为忧,并预言赵括为将必败,后果如其言。

赵括

赵括(?~前260),战国时赵国大将。马服君赵奢之子,人称马服子。其人徒能夸夸其谈,毫无实践经验,成语“纸上谈兵”说的就是他。

赵括自小学习兵法,常议战略,大有天下第一兵家的味道。赵奢同他谈战阵布设也难他不倒,但赵奢对儿子并不认可。

赵奢死后,赵孝成王立,秦国派重兵攻打赵国,与赵军相拒长平。赵将廉颇使用坚壁固守的策略,意在消耗秦军。秦军看到难以迅速取胜,于是使用反间计,宣称只怕赵括。赵王听信其言,以廉颇怯战为由,命赵括接替廉颇为将。

赵括即将出战,赵括之母上书赵王,认为赵括为将傲慢,贪于钱财,与其父截然不同,提出赵括不可为将。赵王说:“做母亲的不要管这种事,我主意已定。”赵括母亲说:“既然陛下主意已决,如果他不称职,请不要株连我。”赵王答应了她的请求。

赵括走马上任,一改廉颇的纪律、号令,撤换了军官。秦将白起得到情报,运用奇兵谋计,假装战败退去,诱赵括出营追击,却从背后偷袭,断绝赵军粮道,把赵国的军队截成两部分,赵军军心开始动摇。四十多天里,军中缺粮,士兵挨饿。赵括无奈,亲自带精兵与秦军苦战突围。秦军射杀赵括,赵括军大败,降秦四十余万人全部被坑杀。赵王因赵括母亲有言在先,没有为难她。

白起

白起(?~前257),战国后期秦国杰出将领。郿(今陕西眉县东)人。以深通韬略著称,一生征战,使秦国夺得大片土地,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

一、横扫六国长平大胜

秦昭王十三年(前294),白起做左庶长,领兵攻打韩的新城(在今河南伊川西)。次年,由左庶长迁左更,出兵攻韩、魏,用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斩获首级24万,俘虏大将公孙喜,攻陷五座城池。因功晋升为国尉。又渡黄河攻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十五年,再升大良造,领兵攻陷魏国,占据大小城池61座。就这样,白起由基层将官做起,因功晋升。此后20年间,秦昭王横扫六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秦派王龅攻韩,夺取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驻兵于长平,镇抚上党之民。四月,王龅攻赵。赵派廉颇为将抵抗,双方僵持多日。秦相范睢派人携千金向赵国权臣行贿,用离间计使赵以赵括替代廉颇为将。

秦见赵中了计,暗中命白起为将军,王龅为副将,并严令军中泄漏白起为将军者斩。在白起指挥下,秦军大败赵军,射死赵括。白起义以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为由,使诈坑杀了赵国40万降卒。秦军先后斩杀和俘获赵军共45万人,赵国上下为之震惊。

二、称病拒命蒙冤而亡

长平之战后,白起本拟乘胜灭赵。昭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再次平定了上党。之后军分二路:一路由王龅率领,进攻皮牢(今河北武安);一路由司马梗统领,攻占太原;而白起自己率军围攻邯郸。韩国和赵国惊恐万分,派苏代用重金贿赂秦相范睢,说一旦“白起得胜、赵国灭亡,其地位必在范睢之上;不如让韩、赵割地求和,不让白起再得灭赵之功”。于是范睢以秦兵疲惫、亟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昭王应允。白起闻知此事,从此与范睢结下仇怨。

当年九月,秦又发兵,正赶上白起有病不能走动,即派五大夫王陵攻赵国邯郸。第二年正月,王陵攻邯郸不大顺利,秦王又增发重兵支援,结果王陵损失五名校尉。白起病愈,秦王欲以白起为将攻邯郸,白起对昭王说:“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因此不可发兵攻赵。”昭王亲自下命令行不通,又派范睢去请,白起始终拒绝,称病不起。

昭王改派王龅替王陵为大将围攻邯郸,久攻不下。

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率兵十万攻打秦军,秦军伤亡惨重。白起听到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现在如何?”昭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睢请求,仍称病不起。于是昭王免去白起官职,降为士兵,迁居阴密(今甘肃灵台西)。由于白起生病,未能成行。这期间诸侯不断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军节节退却,告急者接踵而至。秦王派人遣送白起,令他不得留在咸阳,并与范睢等群臣谋议处死白起。白起离开咸阳,到杜邮时,昭王派使者拿了宝剑,令其自裁。白起伏剑自刎时说:“我做错什么得罪于老天?竟落得如此境地!”良久又说:“我原本该死,长平之战,赵国降卒数十万人,我骗了他们而后坑杀掉,这就足以死了。”于是自杀。

白起之死,时在秦昭王五十年(前257)十一月。白起死非其罪,秦人很怜惜他,乡邑地方都祭祀他。

李牧

李牧(?~前229),战国末年赵国名将。又名繓。长期驻守赵国北部边疆,以防匈奴。屡立战功,深得人心。

李牧在北部边疆驻守代、雁门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军队的战斗力,严令不准士兵擅自出战,有效地防备了匈奴的侵扰,赢得了士兵的爱戴。

李牧的避战政策被匈奴认为是怯懦,一些守边将士也有同感,赵王因此而责备李牧。但李牧我行我素,终于激怒赵王,把他召回,另派将领替代。在以后匈奴同赵军的遭遇中,匈奴来犯,赵军必迎战,可每次出战都是失利,死伤惨重,边境地区不能按时耕种、放牧。于是赵王又请李牧复出,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一再恳请,李牧提出:陛下一定要任用我,要让我用以前的办法,我才能接受命令。赵王答应了他。

李牧再次走马上任,法令一如从前。几年当中,匈奴一无所获,但始终认为李牧胆怯。戍边的将士日日受到犒赏而不被使用,都盼望能打一仗。李牧看准了时机,挑选兵车1300辆,战马13000匹,获赏百金的勇士五万人,优秀射手十万人,组织起来进行军事演习,且放出大批百姓四处放牧。匈奴以小股兵力入侵,李牧佯败,丢下几千人给匈奴。单于闻之,率大军入侵赵地。李牧以两翼包抄战法出其不意,歼匈奴十余万人马。接着又乘胜灭檐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远远逃走。其后十多年,赵国北边稳固,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的城邑。李牧也因此成为继廉颇、赵奢之后赵国的重要将领。

赵悼襄王元年(前244),赵国派李牧攻打燕国,拔武遂、方城。赵王迁三年(前233),李牧又大破秦军,官封武安君。

秦王政十八年(前229),秦国派王翦攻赵,赵以李牧、司马尚抵抗。秦出重金贿赂赵王宠臣郭开,让他在赵王面前散布李牧、司马尚想谋反。赵王中计,派赵葱和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从命,赵王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撤换了司马尚。三个月后,秦乘势急攻,大破赵葱,虏赵王迁及颜聚,赵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