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3524000000030

第30章 李师师

李师师,是北宋末年一位很有名的妓女。她本姓王,四岁父亡,入娼籍李家,后因才貌双全,善词曲,工歌唱,名噪汴京,名士周邦彦等多与之交往,相传徽宗也曾屡至其家。靖康之难后,被张邦昌抓获欲献给金人,她被迫吞金簪自杀,以身殉国。她缠绵曲折的一生遭遇令人扼腕称叹,后人把她与赛金花、董小宛、陈圆圆并称为“四大名妓”。

一、沦落风尘

李师师的父亲叫做王寅,是北宋开封府东二厢永庆坊的一位染布匠,她的母亲在刚生下她不久,就得病去世了。她的父亲王寅非常疼爱这个没有了母亲的孩子,把她视为掌上明珠,李师师像细心呵护。三岁那年,王寅想让她得到一生平安,便为她举行舍身入寺的仪式,祈求佛主的保佑。王寅觉得女儿与佛主有缘,是个佛门的弟子。因为当时佛门弟子都被人叫“师”,于是王寅一时兴起,给女儿起了个特别的名字,叫做“师师”。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名字后来竟与北宋王朝皇帝的荣辱连在了一起。

师师命中多劫,当她刚满四岁时,家里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她的父亲王寅因为窝藏盗贼被官府捉拿了去,后来便死在了狱中。可怜的师师失去了她唯一的亲人,无处容身的她只好流落街头,饥一顿饱一顿,苦不堪言。有一个叫“李姥”的妓院鸨母,见她是个美人胚子,心想长大后说不定能为自己赚大钱,便收养了她,并慢慢地教给她一些琴棋书画和唱歌跳舞的技巧。师师天性聪明,很多东西一学就会,不用人教第二遍。有的时候她也会自谱一些小曲,自弹自唱,很多乐师都对她谱的曲子很惊讶,自叹不如。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转眼师师出落成一位楚楚动人的少女。她平时经常临窗静坐,独自弹着瑶琴;或者是到幽篁闲处,一边喝茶,一边下棋;或者到书房去吟诗作画;或者去轻歌曼舞。她幽姿逸韵,令很多人羡慕不已,都把她喻为“雪中红梅”、“空谷幽兰”。她一时名冠京城,许多名人雅士、风流少年争相与她交往。

二、情牵徽宗

宋徽宗登基以后,整天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而把国事全部交给大臣们处理。当时他最宠幸的就是蔡京、童贯、王黼等一批弄臣,他们把持朝政,欺上瞒下,把整个朝廷弄得乌烟瘴气,民怨沸腾。为了笼络民心,蔡京等人劝说徽宗恢复了前朝王安石等人草拟的一些改革制度,使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每天去市场、酒店征收的税赋总数达万数民之多,国库里的绫罗绸缎、金银玛瑙都装满了,一片盛世景象。这时蔡京等人为讨徽宗欢心,知道他爱吃喝玩乐,便在汴京北部建了一座极奢华的行宫,把所有能征集到的美女佳丽、奇花异石全部放在里面,供徽宗日夜玩乐。

刚开始几天,徽宗对这富丽堂皇的行宫还有点兴趣,但时间一长,就乏味了,常想到宫外去玩乐。高俅和杨戬便投其所好,让徽宗微服出宫,到京城名妓李师师那里寻欢。

宋徽宗像三人进入堂内,师师早已出来迎接,招呼三人坐下,并执壶进酒。待问起姓名时,徽宗便自称是江南富商,名唤赵乙。李师师本来就认得高俅,高俅也编了假名,一边还给师师使眼色,帅帅心知这必定是个贵人,便使出浑身解数,轻歌曼舞,轻微挑逗,眉目传情,把徽宗迷得神魂颠倒。转眼夜已很深了,徽宗还丝毫没有回宫之意。高俅早已窥破圣意,便与杨戬悄悄退出,让徽宗与师师入帷安寝。这一夜,师师百般奉承,让徽宗无比欢心,直至天亮才不得不抽身离去。

徽宗回到宫里后,不得不处理政事。但是师师的倩影在他心总挥之不去。一连几天来他都茶饭不思,一心想见李师师。一次,他向跟随在旁的大学士王黼,暗示自己想出去微服私访,不知道现在是否方便。王黼为人相当圆滑,精于迎合圣意,深得徽宗信任,被擢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这时他早经过杨戬等的指点,知道皇上迷上了李师师,便顺从皇上的心意,搬出了昔日赵匡胤经常深夜冒着风雪微服行访宰相赵普的故事,鼓励徽宗大胆私访。于是徽宗大喜,在王大学士的陪同下直奔李师师的家,李师师是个明白人,见上次高俅随侍,这次又是王黼随侍,知道此人必非同一般。便曲意奉承,极力巴结,与徽宗重续前欢。徽宗更加心花怒放,终于在情浓之际,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这下使李师师大吃了一惊,她原本以为他只不过是王公贵族,想不到竟是当今圣上。

徽宗夜宿李师师处之事一时在朝廷内外传为笑谈,大臣们都知道徽宗的个性,他们噤若寒蝉,沉默不言;有的一笑置之,做个心知肚明。这时偏偏有一个不大知趣的下级官员挺身而出,上书谏诤。这个官员叫曹辅,任秘书省正字,即掌管订正典籍讹误的官员。他上书徽宗,认为徽宗此次微行,宿于娼妓之家,让天下人耻笑,让后世蒙羞。谏疏中用词刻薄,毫不顾及徽宗脸面,一下子击中徽宗的痛处,徽宗看后暴跳如雷,恼羞成怒,当即下诏把曹辅收押,带到政事堂审问。在审问过程中,曹辅威武不屈,认为官有大小之分,但爱护皇上之心却是一样的。当王黼等人假装不知皇帝微服出行之事时,曹辅当即斥责:“这件事街巷小民无人不知,你们是当奴才的人,怎么会不知道?如果真不知道,那要你们有什么用?”王黼等人听后大怒,便以诬蔑天子的大不敬罪名将曹辅打入天牢,并同时向徽宗上奏,认为如果不杀一儆百,就不能制止流言诽谤皇上。此言正中徽宗下怀,立即将曹辅编管郴州。

就这样,徽宗自与师师往来,对她非常宠爱,日日临幸,几无虚夕。一日,徽宗与师师玩双陆,输了;下围棋,又输了,于是便赐给李师师白银二千两。师师过生日,徽宗又赐珠钿、金镯子各一对,珍珠串儿一箱,毳锦若干丈,鹭毛缯、翠羽缎一百匹,白银一千两。有一次,辽国战败后,归还了侵占的许多土地,徽宗为了庆贺,不仅对朝廷和地方官员大加封赏,还一次性赐给师师一千两黄金和绫罗绸缎若干,以及许多美酒佳肴。

徽宗一位很宠爱的妃子问他,李家那丫头有哪一点与众不同,能令皇上念念不忘呢?徽宗不假思索地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如果让你们这一百多人都卸下艳装,换上素服,再把师师放在里面,那么别人一眼就看出她是多么的与众不同了,她的那种幽姿逸韵,不是一般的容貌可比的。因为皇宫离李师师所在乐坊有一段距离,徽宗来回行走很容易抛头露面,于是就叫太监张迪等人在上面的官地上盖了几百间房子,充当行宫侍卫的值班室,并在下面挖了一条地道,一头连着皇宫,一头直通李师师家,以与师师朝夕相处。

当时有位名士叫周邦彦,号美成,钱塘人,善作词,尤其擅长作乐府长短句,词韵清雅,而且博学多才,涉猎百家,人也长得俊秀风雅。元丰年间,他到汴京游玩之时,曾作过《汴都赋》,神宗见了相当欣赏,便封他为太乐正。他与师师经常往来,师师所歌乐曲,多为周邦彦所编,正因周邦彦的词曲好,师师才能以善歌而名冠京都。两个人花前月下,感情很好。谁料平空里杀出了个徽宗,圣驾不时降临,不但惹得平时那些与她交往的王孙公子、臣宦豪族都不敢来了,连平日里与师师交情最好的周邦彦也吓得不敢再去尝这块禁脔,与皇上争风。

但是,两人时常趁徽宗偶尔不来临幸的间隙,仍相聚在一起,细述衷情。

有一次,师师与邦彦两人正在互相慰问,没想到正在叙谈之际,徽宗来了,周邦彦只好连滚带爬地钻入了床底下。李师师匆匆将床前的团花床布拉好,这才回过身来,拉开房门,把徽宗迎进卧室里。然而他们所说的话让床下正屏气敛息的周邦彦听了个一清二楚。

后来,周邦彦心有所感,便赋词一首《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昭雪,纤指破新橙。锦幄初温,曾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问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一天,正是天气晴暖的日子,师师闷倚楼栏,独自低唱前几日周邦彦送来的《少年游》词,以排遣胸中的郁闷。被宋徽宗听到了。听了师师所唱内容,竟完全说的是那日在师师房内的事情,不免大为吃惊,转而一想,便明白那日邦彦必是隐匿房内,窥见了自己的一举一动,才写了这首词来嘲笑自己,于是心中十分愤怒。于是便找了个理由,将周邦彦革职查办,克日押出都门,不许再在开封府内住留。

过了几天,徽宗又想念起师师,于是来到李师师家。恰逢师师外出,徽宗心下狐疑,不知师师到哪去了。于是便坐在房中等候,好不容易熬到初更,才见师师带着满脸愁容,匆匆自外归来,眼中泪痕尚未干。徽宗见了,很是怜惜,便问她为何心中不快,师师也毫不隐讳,直言说因为周邦彦今天被押出京,她特地到南城门外相送。

徽宗叫师师把周邦彦临别时谱的词唱给他听,师师遵命,于是便准备酒筵,亲奉金樽,一边唱着,一边偷偷用红巾拭泪。当师师唱到“酒趁哀弦,灯映离席”及“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等句时,想到周邦彦因己而获罪离京,不禁悲伤欲绝,几乎歌不成声,徽宗听了,不觉大动怜才之念。又深知师师也不愿意周邦彦离京,于是便赫免了周邦彦的罪名,把他召回,封他为大晟乐正,命其订正雅乐。

三、自杀殉情

1125年,徽宗禅位给太子钦宗赵桓,太子尊徽宗为道君太上皇帝,徽宗则住在太乙宫内,专奉道教。不久,金兵大举入侵,宋军节节败退,一时之间叛国投敌者,不计其数。李师师听说河北告急,军情紧张,粮草不足,便将以往徽宗赏赐给她的那些金银财宝收拾起来,开了一张清单,交给开封府尹,表示愿意全部捐献给官府作为河北抗金的军饷,府尹相当感动。

后来李师师通过张迪等人向徽宗请求,愿意出家当女道士,徽宗同意了,并赐城北的慈云观给她居住。

没过多久,金兵便攻破汴京。金军主帅挞懒派人到处搜寻李师师,说金太宗早就听闻李师师的大名,很想得到她,但搜索了很多天,都没能找到。汉奸张邦昌打听到她的消息之后,便把她抓住,献给了金人,面对这些国家的败类,师师便破口大骂,自称自己虽是一名卑贱的妓女,但承蒙皇帝眷顾,现在只有一死,没有其他的想法。又骂张邦昌等人受朝廷的高爵厚禄,朝廷从来没有辜负他们,而他们却处处想颠覆国家,现在又认贼作父,想把她送给金人,作为他们晋升的阶梯,真是猪狗不如。于是拔下头簪,刺喉自杀,没有成功,又将金簪折断,吞食而死。

徽宗和钦宗在上国城惊闻师师被逼惨死,不禁涕泪横流,泣不成声。

后人因为怀念李师师,便传说李师师实际上没有死,只是让侍女兰儿代为尽忠,她自己则独走江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