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选拔人才、用人之道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德才并重;着重于德
这一点和曹操的做法很不相同。曹操认为“有行(道德)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所以他要求地方举荐人才,哪怕是“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诸葛亮本人就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过人的才能,因此他用人的标准,就是在德才并重的前提下,更着重于德。他施政治国所任用的一批人,都是品行纯正的才智之士。如蒋琬的“托志忠雅”,费伟的“雅性谦素,家不积财”,董光的“秉心公亮”,陈露的“忠属,老而益笃”郭攸之的“以器业知名于时”,姜维的“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杨洪的“忠清款亮,忱公如家”,邓芝的“坚贞筒亮,临官忘家”,王平的“忠勇而严整”李恢的“公亮志业”,吕凯的“守节不回”,射援的“少有品行”等等,一批“贞亮死节之臣”。
正因为诸葛亮选择严格,蜀汉的人才虽然不如曹操手下“谋臣如云,武将如雨”那样多,但从质量上看,却要比曹魏高得多。
这一点,夺取汉中时,法正就看得很清楚,他曾向刘备说过:“魏之将帅,比不上蜀国的将帅。”(《三国志·蜀书·法正传》)而直到蜀国灭亡,郭颁在其《世语》中还称赞蜀国的官员大多属“天下英俊”。
对于诸葛亮这种选拔人才的精神与做法,后代的学者都给予相当高的评价。明代的方孝孺在《诸葛丞相论》中就认为,自秦汉以下为相者都不如诸葛亮。而清代的史学家赵翼在《甘一史札记》中,把诸葛亮与曹操、刘备、孙权加以比较后,认为:就用人来说,曹操用权术来驾驭人才,刘备以他的挚诚来笼络人才,孙氏兄弟用意气相投来网罗人才。用权术驾驭可以说是一种机谋,用挚诚与意气都是诚心的表现。而兼有这三者长处的人,只有诸葛孔明一人而已。
诸葛亮治国“开诚心,布公道”,用人重德讲才,同时兼蓄各类人才,他量才授任,扬长避短,也使用了不少有所短的智能之士,表现出用人之度。这一点,将在下文专节叙及。
2.取人不限其方,不以资历出身为限
诸葛亮选拔、使用人才,不搞宗派,不存门户之见,不讲资历和门第,而是以“德才”为标准,以才干为依据,这些方面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就不搞宗派,不存门户之见来说,只要看看刘备集团中各级官僚机构的人员组成情况,就可以明白。
在以刘备和诸葛亮为首的蜀汉统治集团中,有很早就跟随着刘备东征西讨的北方旧人,如关羽、张飞、赵云、孙乾、简雍等,又有在刘备占领荆州后,跟着刘备入蜀的荆楚人士,如庞统、蒋琬、陈震、马谡、向宠、黄忠、张南、冯习等,还有原为刘璋旧部的益州人士,如法正、李严、吴懿、费观、董和、程畿、张嶷、马忠等,甚且还有从敌对国归顺过来的,如姜维等,这些人可以说来自五湖四海。不管来自何等地区,参加蜀汉集团是否先后,只要忠诚于“复兴汉室”大业,有一定的才能,诸葛亮都尽量录用,尽力发挥他们的作用,公正地对待他们,甚至让他们担任重要的官职,处于显要的地位。这种选士授职不以主观色彩和从狭隘的本派私利出发,而是着眼于整个集团利益的作风,表现了诸葛亮杰出的政治家风度。
诸葛亮擢升官吏,不讲资历出身,不计门第,对于有卓越才干和特殊贡献的人予以破格提拔、他认为“亘木出于幽林,直士出于众下”,因而他处处留心,时时注意从下层官吏中发现、选拔人才,破格提升了不少有才能、有功业的新人。
巴郡人张嶷,出身寒微,刘津时只是个下级官员,诸葛亮发现他“识断明果”,并有“忠诚之节”,提拔他为越巂太守。张嶷到任以后,在处理本郡复杂的民族关系方面,显示了他灵活机动的领导能力,一时之间,“蛮夷皆服,颇来降附”(《三国志·蜀书·张嶷传》),在贯彻诸葛亮“安抚”的民族政策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巴西郡人王平,出身士卒,手不能书,文化水平很低,原是曹操手下的小军官,刘备征汉中时投降刘备、由于他“遵履法度”(三国志·蜀书·王平传》),实践经验较丰富,在街亭之战时立了功,诸葛亮提拔他为讨寇将军。在日后诸葛亮北伐等战役中,他也屡立战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杨洪原是犍为太守李严手下的功曹小吏,当刘备北攻汉中急需援兵时,诸葛亮向他征求意见,发觉他很有政治头脑,于是提升他为蜀郡太守。何抵原是杨洪门下书往,因有“才策功干”,又被诸葛亮提升为广武太守,这里还有一段轶闻。据说每当朝会,何祗与杨洪平起平坐,杨洪开玩笑地对何祗说:“你的马怎么跑得那么快?”何祗回答说:“不是我的马跑得快,而是你没有快加鞭啊!”一时传为美谈(见《三国志·蜀书、杨洪传》裴注)李严、杨洪、何祗三人原来官职悬殊,而后来却同为太守,这件事使人们看到了诸葛亮不拘一格提拔人才,能“尽时人之器用”的用人风格。费祎、董允俱为太子舍人,职位较低。费伟“有俊才”、“识悟过人”,董光能“斟酌规益,进尽忠言”。诸葛亮发觉他们各自的才干之后,分别委以重任。费祎在完成联吴修盟的外交活动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董允为侍中,领虎中郎将,恪尽职守,处事干练,是蜀汉优秀的高级官员。费祎、董光以及蒋琬,是继诸葛亮死后主持蜀汉军政事务的重臣,时人把他们与诸葛亮并称为“四相”,又号“四英”。
3.采取措施,广泛延引人才
在延引人才方面,诸葛亮是通过这么几条途径来完成的。
首先,前面已介绍过的许靖,他与当时著名学者蔡邕、孔融齐名,资望颇高。刘备人益州时,本不想用他,但法正认为应该起用,以扩大影响,诸葛亮也非常赞同法正的意见。因而许靖官至司徒,“爱乐人物,诱纳后进”(《三国志·蜀书·法正传》),对人才的招纳起了不小的作用。诸葛亮对他也很敬重,经常以学生的身份去拜访他。
再如,对待杜微也是如此。杜微是一个“行义素著,乡里敬慕”的老儒生。刘备人益州时,他已是一个双眼昏花、两耳失聪的老人了。他闭门不出,采取与刘备集团不合作的态度。诸葛亮为丞相后,用车把他请了出来,由于杜微耳聋,诸葛亮用书面与他对话,对他说:“君但当以德辅时耳,不责君军事,何为汲汲欲求去乎!”(三国志蜀书·杜微传》)最后征得他的同意,拜他为谏议大夫。
像许靖、杜微这样的老懦生,应该说是没有多大实际工作能力的。但诸葛亮这样做的目的,是在表示对书生儒士的重视,以便招引更多人才。
其次,诸葛亮特别鼓励和奖赏属下及各州郡长官向他举贤荐能。他因丞相椽,当过广汉太守的阆中人姚伷向他推举了一批“文武之士”,还专门写了一篇教令号召大家向姚伷学习,教令中说:“当臣下对国家最忠诚、最有益处的工作,莫过于为国家多推荐人才。姚伷能够这样做,希望大家都来学习他。”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诸葛亮不仅自己当伯乐,还鼓励大家都当伯乐。这样一来,何愁人才不会向蜀中大批涌来!
另外,据《诸葛亮集·故事》卷5中记载,为了延引人才,诸葛亮做了丞相之后,还专门在成都城南修筑了一个读书台,“以集诸儒,兼待四方贤士”,这对于人才的吸引,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4.循名责实,注意对官吏进行考核
为切实做到“任人唯贤”,诸葛亮以“循名责实”对官吏进行考核,要求官吏们为政要讲求实效,他特别强调“治实而不治名”这条原则,反对名不符实、表里不一的作风。
诸葛亮考核官吏的标准,也是他考察。识别、使用人才的标准。他提出了七条“知人”之道,即分别对人从“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进行了解、考察的办法。“志”就是“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即向对方提出是非不同的问题,观察其志向;“变”,就是“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即向对方提出复杂的难题,考察他对问题的解答、应变能力;“识”,就是“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即向对方征询计策,以观察其见识;“勇”,就是“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即告诉对方有艰难险阻的存在,考察其是否有临危不惧的精神;“性”,就是“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即考察其在醉酒之后所显示的品性和本色;“廉”,就是“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即把对方安置在有利可图的位置上,考察其是否廉洁;“信”,就是“期之以事观其信”,即托对方办事,考察他是否守信用(以上见《诸葛亮集·文集》卷4)。
除了“七条”,诸葛亮还严格地考查官员身上是否存在着“五害”。这“五害”分别是:“因公为私,乘权作权”;“内侵于官,外采于民”、“过重罚轻,法令不均,无罪被宰,以致灭身”;“纵罪恶之吏,害告诉(上告申诉)之人”;“阿私所亲,枉克所恨”,“不承法制,更因赋敛”,“诈伪储备,以成家产”;“民失其职”(即加重人民负担,使人民无法生存)。对犯有“五害”的官员,一定要严惩不贷;没有“五害”的官员,一定受到奖赏(以上见《诸葛亮集·文集》卷3)。
诸葛亮举贤授能的用人之道,从上所叙可以见其梗概。在蜀汉复杂的人事环境中,诸葛亮凭自己的政治文化素养和聪明才干,举贤用人,形成了有特色的养才用人之道,保证了蜀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的安定和团结,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他重视人才,“取人不限其方”,用人能“尽其器能”,能比较公正地对待各种人才等等做法,是难能可贵的,也是我们今天所应该借鉴的。
六、治军·木牛流马·八阵图
以身兼将相而自许的诸葛亮;在治国理政的同时,未尝一日不在思谋治军、用兵之道。陈寿呈献给晋武帝司马炎的《诸葛氏集目录》中,就有《兵要》、《军令》等篇章。至今留存在《诸葛亮集》中就有“兵要十则”、“军令十五条”,以及有关谈兵治军的论述。
治军是为了治国,这是作为政治家又是军事家的诸葛亮治军的一贯指导思想。治军是为了“存国家安社稷”,“国以军为辅,君以臣为住,辅强则国安,辅弱则国危”(见《诸葛亮集·文集》卷3),国家的安危在于军队的强弱,这是诸葛亮高度重视武装力量建设的思想根源。
既然国家的安危系于军队的强弱上,而军队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将帅的素质和才能,那么选择将帅之重要就可想而知了。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说的就是对将帅选择的重要与要求之严格。诸葛亮时将帅的选择,与他治国举贤授能一样,注重德才并重。德,就是良好的道德,这里面包括对国家的忠诚,处事以公的原则,同时也包括爱民的思想。“非民之将,非国之辅,非军之主”(同上),意思是说,眼里如果没有老百姓,处事不考虑民众利益的将帅,他就不是国家的良辅,就没有资格当军中的主帅。才,就是要求作为将帅要精通军事,懂得谋略,善于打仗。
在蜀国,能够称得上合格的将帅,在诸葛亮的心目中并不多。从《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所叙,以及《出师表》中所涉及的,只有将军向宠和后来担任蜀汉主帅的姜维,诸葛亮才认为他们够得上是德才并重的将帅,可见他对将领的选择要求之严。
对军事将领全面军事素质的要求,集中体现在下面的一段话中:
一个将领要审知天时与地利,更要注意人和,要关心和爱护部属;既要熟悉各种攻防兵器,擅长运用掌握,又要注重赏罚公正严明对士卒作战勇敢与否所起的作用;要洞察敌人的阴谋,善于掌握敌人的动向,要了解进军路上的险阻,何处安全,何处危险,要变被动为主动,讲军和退却,要掌时机;防守要充分部署、提高警惕,进攻要加强力量,扩大声势;攻与防,都一定要积极发挥士兵的作用;对成功和失败都要充分估计到,要争取尽量减少伤亡(原文见《诸葛亮集·文集》卷3)。
总而言之,诸葛亮强调:一个优秀的将领,一定要深谋远虑,要集思广益,切不可独断专行。
在具体治军的方法上,诸葛亮采用礼治和法治相结合的办法。
所谓礼治,就是用儒家思想进行教育。诸葛亮在治国治军方面,最反对“不教而诛”,平时要重视教化,对军队要“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故人知劝。”这就是说,要在思想上用礼义忠信的封建伦理观念武装将士们的头脑。为什么要这样做?诸葛亮解释说,从军事观点上讲,一个将帅能够“善养士卒”就可称得上是“仁”;将士如果能“以身殉国”,就是“忠”;不为利禄富贵所动摇,就是“义”;胜利了不骄傲,不居功,是“礼”;能够“奇变莫测,动应多端”,就是“智”;“赏不逾时,刑不择贵”,就是“信”,能够做到忠、义、礼、智、信的军队,就是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以上见《诸葛亮集·文集》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