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文人传说(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3524400000014

第14章 三国两晋(4)

嵇康是曹操之孙沛王曹林的女婿,在政治上属于曹魏集团,所以对司马氏采取不合作的强硬态度。由于他是“竹林七贤”领袖人物,士绅钟会仰慕他的名气,专门前来拜访。嵇康知道钟会与司马氏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表现得非常冷淡,他翻着白眼对钟会说:“贵人光临贫贱之地,不知有何见教?”钟会是当地一霸,有什么人敢这样对待过他?他气得七窍生烟,袖子一甩转身就走,临走前抛下一句:“哼,不识抬举,走着瞧!”

从此钟会对嵇康怀恨在心,有一次趁着进宫的机会对司马炎说:“嵇康这小子狂得很,他一直对司马氏心怀不满。说他是一条龙,迟早要兴风作浪。陛下可要小心啊。”不久,司马昭派人将嵇康抓去,押赴东市斩首。

听说嵇康要被处决,太学生三千人前去认请嵇康为师,并上书为嵇康求情。但司马炎不许。

临刑前,嵇康要求抚琴一曲以壮行。琴取来后,他弹奏了从鬼魂那儿学来的《广陵散》,长啸一声:“世上从此无此曲。想起孙登,真是惭愧啊!”死时年仅四十岁。

一言心语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才华出众,但不谙保身之道,终于死于派别纷争之中,这早已为道长孙登所料。

可能临死时他才感到孙登的先见之明吧。

王羲之的传说

王羲之(303—361,一作307—365,一作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琊(今山东)人,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出身于士族名门,后朝中召他为侍中、吏部尚书,都辞谢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之职,也称“王右军”。

王羲之机智解危

王羲之的家族,是东晋的名门望族,他的两个伯父是拥立司马睿建立东晋的佐命功臣,一位叫王导,任东晋宰相,另一位叫王敦,任大将军,掌管东晋的兵马大权。

当时社会上流传着“王与司马共天下”的说法。王氏家族在东晋政权中,权势之盛,地位之高,无与伦比。

王敦虽已位极人臣,享尽荣华,但他的野心很大,一心想尝尝当皇帝的滋味。王敦的谋士钱风,一直在给王敦问鼎的野心鼓动打气,他自己也存心借此捞个开国元勋。二人气味相投,成为知己。

初夏的一个早晨,王敦起床不久,钱风急如星火地走进王府大门,直奔客厅而来。王敦得报后立即到客厅与他见面。钱风欲言又止,向王敦使了个眼色。王敦抬起右手挥了挥,几个仆人都心领神会地退了下去。二入关起门来,谈起了“谋反”的机密。

钱风用极为神秘的口气,小声地对王敦说着。二人叽叽咕咕地谈了好一阵子,王敦突然站了起来,手一挥,正在开口说话中突然停了下来,原来他透过窗子,看到对面房间里睡着的帐子动了一动,这使他想起侄儿王羲之还在床上睡觉。

王羲之这年才十一二岁,平时最受王敦器重。王敦把聪明机灵、悟性极高的王羲之,看做是维持王家世家大族地位的“荣誉”标志之一,是王家下一代人中的佼佼者。因此,经常把王羲之带在身边,留他在自己府中生活。这一次,王羲之已连续几天吃住在王敦家中了,他的卧室恰好紧挨着客厅。当钱风到来时,因为双方都很紧张,王敦便把王羲之在屋里睡觉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直到王敦站起身来,看到帐子动了一下,才想起来。于是,王敦大惊失色,对钱风说:“不好!羲儿还在这里睡觉。我们刚才说的话让他听去了可怎么办?”

策划起兵、夺位,是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一旦走漏风声,策划者的身家性命将彻底毁灭,王敦和钱风对此是十分清楚的。经王敦一提起,两眼射出凶光的钱风对王敦急促地说:“大将军,计划泄漏出去,我们便死无葬身之地了。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啊!”钱风怂恿王敦去杀王羲之。

“大将军,要成大事,不敢作为不行。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钱风焦急地催促王敦下手。

听了钱风的话,王敦心一横,脚一跺,说:“对,不能儿女情长。”接着转头向着王羲之睡觉的那个房间叫道,“羲儿呀,你就莫怪这做伯伯的无情无义了!”

王敦说着拔出了寒光逼人的青龙宝剑,提剑直奔王羲之睡觉的床前。

王敦撩起帐子,正待挥剑砍下去,却突然停了下来。

原来王羲之这时发着微微的鼾声,睡得正香甜,头歪在一边,胸脯随着均匀的呼吸一起一伏,王敦掀起帐子,王羲之也毫无反应。王敦爱怜地望着十分钟爱的侄儿,庆幸自己的密谋并没有被侄儿听见,于是,打消了杀侄儿的念头。王敦收回宝剑把它插入鞘中,拉着钱风的手走了出去。

真玄哪,王羲之差一点就成了伯父王敦的刀下鬼了。

实际上,打钱风进门时趋,王羲之就已醒来,无意中偷听到了伯父与钱风的谈话。很快,王羲之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当王敦提剑向他走来之时,王羲之紧张的心几乎堵住了嗓子眼,他尽力使自己平静下来,两眼闭着,神态自若,完全像睡着一样,一点破绽也没有露出来。王敦因此才没有下手。

王羲之以自己的机警,避免了一场无妄之灾,保住了自己的小命。

一言心语

在不同情况下应有不同的灵活反应,这是化解危难扭转险境的重要所在。

另辟蹊径成佳婿

郗鉴是晋朝明帝时的车骑将军,在他的女儿郗睿成年后,为了选出一个门当户对的好女婿,他征得宰相王导的同意,派了一个人到王导家,从王导的众多儿子中去物色最佳人选。王导的几个儿子早就知道郗睿才貌双全,听说此事后,都想纳此佳妻。到了郗鉴派人来的那一天,一个个都穿戴得衣冠楚楚,光彩照人,而且显得举止潇洒,风度翩翩。

郗鉴派去的人对王导的几位公子逐个地细加端详,比来比去,怎么也分不出个高下优劣来。最后只得回去如实向郗鉴禀报:“王丞相的几位公子,都想娶我家小姐。他们个个都一表人才、超群出众,实在难以比较出哪一个是最佳人选。只有一个公子若无其事地躺在东厢房的床上,还把肚子都袒露在外面。”郗鉴听说竟然有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公子,连忙说道:“就选这一个,这一个好!”于是,王羲之便这样被他的泰山大人选中了。

原来王羲之明明知道郗鉴派了人来家里物色女婿,他也早就了解郗睿小姐才貌双全,为什么他这一天要躺在东厢房的床上,还把肚子都袒露在外面,表现出漠不关心、若无其事的样子呢?是他与弟兄们不同,不想娶郗睿小姐吗?非也!他也同样希望能娶郗睿小姐为妻,只不过他的看法与做法不同。他认为,要能被选中,不能步其弟兄们的后尘,应该另辟蹊径、独树一帜。

他深知,他的弟兄们个个都是“好样的”,又都希望能娶到郗睿小姐。如果他也如法炮制,来一个油头粉面、锦衣华履,那么,在他的众多弟兄中,未必能脱颖而出,很难会受到特别关注。

一言心语

王羲之匠心独运、别出心裁,在众兄弟中脱颖而出,如愿地摘取了爱情之果。可谓思维灵敏。

王献之的传说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是东晋时的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精通书法,其中行革最出名。在承张芝、王羲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了当时的书风,有“破体”之称,和他的父亲齐名,并称“二王”。

王献之与柳砚

王献之从小在父亲王羲之的培养下,就很出名。那时,他住在南京。

一天,有个朋友告诉他,在桃叶渡对岸,有个老头卖的砚石可好啦:像一个大桃子似的,一尺来长,八寸宽,砚石上雕着山,山上还有一棵桃树,树下还有一个放牛娃骑在牛背上吹箫呢。

王献之听说世上竟然有这样好的砚台,十分高兴。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过了桃叶渡,在一个墙拐角头,果然找到了卖砚台的老人。王献之买了一个砚台,临走时,老汉告诉他,这个砚台最好用桃花水洗,这样墨不会干,写出来的字又匀又好看。老汉还说,桃叶渡口那里有一大片桃树林,林里有一个池塘和秦淮河水相通。每年春暖花香的三月初三,他都在桃花潭里洗砚台。王献之把老汉的嘱咐牢牢记在心中。

第二年三月初三这天,王献之就带着书童,到桃花潭洗砚台。他卷起袖亲自动手,哪知他刚往潭边走几步,还没蹲下身子呢,脚底下一滑,便跌倒了。书童急忙去拉,王献之却叫书童先把砚台捧上去。站在桃树边一个卖扇子的姑娘看到他这样一副呆相,“噗哧”一声笑了出来。

这时,王献之只顾捧着砚台仔细瞧,看摔坏了没有。这姑娘也凑过来看,叫道:“哎呀,这砚台是我家的。”王献之好不奇怪,问姑娘:“这砚台明明是我的,怎么说是你家的?”这一问,姑娘哇的一声哭了。

原来她家过去也是个读书人家,现在穷了,借了人家银子,还不起,他父亲只好卖了心爱的桃砚还债。家里东西卖光了,又只好做扇子卖啦!

王献之很可怜这姑娘,本想掏几两银子给她,一则身边未带,二则怕姑娘不肯要,就想出个法子帮助她。

在姑娘卖的几十把扇子上写了好多诗,叫姑娘去卖。姑娘一见落款是王献之,心想:王献之的字,那些有钱有势的人,请他写都请不动呢。

王献之抬眼细看姑娘。这一看,不觉愣住了,这姑娘长的真漂亮,柳叶眉,糯米齿,一笑还有两个小酒窝,着实惹人喜欢!王献之心里想:这样好的姑娘,却落了这般的苦命。那王献之还是个少年人,没有成亲,在姑娘面前,一颗心“扑通,扑通”像打鼓一样跳个不停。

姑娘对王献之又敬重,又爱慕,也羞得满脸通红。王献之看看还剩一把扇子,对姑娘说:“这把扇子你就不要卖,留着自己用吧!”随手在上面题了一首诗:

三月桃花里外红,

黄蜂采蜜在花中;

两人来看池中水,

不知哪年再相逢。

王献之又问姑娘的姓名,姑娘摘了一段桃枝,对王献之说:“你猜,我的名字还没发芽呢!”王献之可是个聪明人,张口便说:“你叫桃(陶)叶。”姑娘拍手笑道:

“真给你猜到了!”

这陶叶姑娘是卖砚台老汉的独生女儿。自从在桃花潭和王献之分手后,她每天都摸弄那把王献之题了诗的小扇子,真是茶不思,饭不想!

第二年冬天,老汉病重离开了人世。不久陶叶自幼定亲的男人,也死了。婆家怕陶叶守不了这“望门寡”,败坏门风,欺她家孤女寡母,就起了歹念头,带了一伙身强力壮的人,闯到陶家,不由分说硬要把陶叶抬去婚葬。抬到半路,陶叶急昏过去了。抬的人以为陶叶死了,就把她往男人坟边一丢算数。

陶叶被冻醒了。一个人睡在荒郊野地,想想自己身世悲惨,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她翻身起来,从雨花台外乱葬岗,跑到秦淮河畔桃叶渡,寻思了半天,决心跳进桃花潭,一死了事。

说来也巧,这天正是三月初三。王献之又来桃花潭洗砚台了。他听说陶叶已叠出嫁,想到去年今天的情景,望着桃花潭的流水,不觉发起呆来。王献之洗了砚台,在渡口又转了一阵,正打算回家,陶叶恰好也来到渡口,两人相见,都疑心是在做梦。

“陶叶!”

“先生!”

王献之急忙迎了上去,哪晓得跑得过急,一头栽倒,把砚台摔出好远。姑娘连忙赶过去,捡了起来,双手交给王献之,说:“完好无损!”

王献之一听这话心中有数,她不光说的砚台,也是说的自己,便说:“跟我回去吧,不要怕旁人冷言耻笑!”

陶叶点点头,又欢喜,又感激,那止不住的泪水,把桃砚都滴满啦。王献之捧起桃砚,伴着陶叶回到家。

很快称心如意地完了亲。

一言心语

一个偶然的巧遇,便演绎成一场情牵梦挂的相思,这无疑是心有灵犀,结果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更是一种缘份吧。

顾恺之的传说

顾恺之(346—407),字长康,江苏无锡人(今天的江苏无锡)。擅长诗赋、书法,而且绘画最精,为东晋最杰出的画家。人称“三绝”包括才绝、画绝、痴绝。

著有《论画》、《画云台山记》、《魏晋胜琉画赞》三篇论画专著,但多数都已失传,现在只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摹本。

价值百万的点睛之笔

大约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南京有个慧力和尚,打着东晋皇帝的牌子,到处化缘捞钱。有一天,他假借要在中华门内花露岗南边造瓦官寺的名义,又想捞一笔钱来花花,特地请来了赫赫有名的王、谢、庾、桓“四大家族”和一些权贵,还把画家顾恺之也请来作陪,一共有二三十人。

慧力和尚是个势利小人,看见那些权贵,低头哈腰。

对顾恺之这些没财没势的文人,只是倒了一杯茶,就让他一边坐冷板凳了。顾恺之看了,只顾喝茶,并不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