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文人传说(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3524400000041

第41章 清代(5)

纪昀的传说

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直隶献县人,清朝时期的著名学者、文学家。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馆总纂官,纂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纪文达公遗集》、《阅微草堂笔记》等。

留诗惊才子

传说有一次,纪晓岚赴江南主考,到了武昌,便在街上随便溜达溜达。他抬头见一座酒楼上,有不少才子汇集一处在谈文论诗,准备应试。他看到这个情景,便匆匆上楼,凑到近前坐下。众才子见来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老头,招呼也不打,就毫不客气地坐下,甚是稀罕。

其中一才子对纪晓岚说:“明日就要应考,我等会聚一堂,以文会友,入座者不可无诗,请老先生献章。”原来,这才子心想,你做不成诗,不用我们撵你自己就走了。

这伙才子可万万没想到前前这位人是他们的主考大人。

纪晓岚干咳了一声,低声说:“哦,做诗,我多少也懂一点点,不妨试试。”才子们也想看个笑话,便去取来文房四宝。纪晓岚也不客气,提笔就写,头一句写的是:

一上上到楼上头

土气得很,这哪里像诗?逗得大家哄堂大笑。才子们心里想,不知从哪里来了个疯魔,便调侃地催他再写下去。

十二栏杆接斗牛

嗯,多少有点诗味,于是才子们又催着他写。纪晓岚故意作戏,恳求说:“不才生来胆小,临场胆怯,请诸位暂且回避一下,不知行不行?”众才子说:“当然可以。”纪晓岚见众人离开,挥笔疾书,写完,放下笔,扭头就走,匆匆下楼。众人阻拦不住,都道:“疯魔,十足的疯魔,让他走吧!”

众才子回到屋里一看诗句,大惊道:“哎呀,咱们有眼不识泰山,不知主考大人到此,如此失礼,得罪了他,这还了得?”大家面对诗文呆若木鸡,但见上面写的是:

纪郎不愿留诗句,恐压江南十二州。

纪晓岚从此成为才子们十分尊敬的人物。

一言心语

“恐压江南十二州”。并非是纪晓岚惟我自大的狂妄。

而是表现了对故意卖弄、目中无人之徒的蔑视与强有力的回音。

“并吞六国”

传说,有一天,纪晓岚和另外六位文人一块儿喝酒。

这六人事先商量好,想捉弄一下纪晓岚。那位年长的文人说:“喝酒要行酒令。我做令官。今天的酒令是各人说一个典故,要和桌上的菜肴有关。说得出的拿去吃,说不出的不能吃。按年龄大小,一个个地说。”

人有七个,纪晓岚最小,可菜只有六样。

令官说:“姜太公钓鱼。”他就把那碗鱼抢到自己面前。

第二人说:“时迁偷鸡。”他把鸡肉端到自己面前。

第三人说:“张飞卖肉。”他把猪肉端去了。

第四人说:“苏武牧羊。”他把羊肉端去了。

第五人说:“朱元璋杀牛。”他端去了牛肉。

桌上只剩下一碗青菜,第六人说:“刘备种菜。”把桌上的青菜也端去了。

令官于是说:“大家不要客气,各吃各的吧。”六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看看纪晓岚,他们很得意,都哈哈大笑起来。

纪晓岚不慌不忙地说:“且慢,我还没有说呢!”

接着两手把袖子一捋,做好手势,大声说:“嘟,秦始皇并吞六国。”一下把他们面前的菜肴统统搬到自己面前来。

六个人无言可答,只好对纪晓岚说:“佩服,佩服!”

纪晓岚哈哈一笑道:“今天算我请客,我们大伙一起吃吧!”七只酒杯碰到一起,直饮到尽欢而散。

一言心语

“并吞六国”的传说,展现出了纪晓岚更高一筹的智慧。文人之间的确有怡人开心的雅趣。

智对乾隆

有一年,乾隆下江南,纪晓岚也同皇上一道来到了杭州城。一天,纪晓岚陪同乾隆遛街,一行人路过一家杂货店。乾隆见门前高挂着一块黑漆嵌金字的招牌,佯作不知地问:“这是什么?”他想为难一下纪晓岚——因为纪晓岚如果直接回答说是招牌,那等于说堂堂的大清天子连招牌都不识,便有讥笑皇上之嫌。

纪晓岚抬头一看,原来上面写的是“黄杨木梳”。

他马上猜透了乾隆的心思,灵机一动,故意说:“这是对联。”“对联哪有成单之理?”乾隆乘机反诘。纪晓岚说:

“陛下也许还不熟悉此暗藏着各种巧对。有上句必有下旬,全靠学生留神观察,心领神会。”“那它的下联在哪儿呢?”乾隆又问。

这样,君臣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已走过了几家店门。

纪晓岚笑着指了指前面的一块招牌说:“陛下请看,这就是下联。”原来那招牌上写的是“白莲藕粉”四个字。

乾隆一琢磨,和“黄杨木梳”合在一起的确对仗工整,浑然天成。

乾隆明明知道这是纪晓岚在信口开河,但说得却像真有此事,无懈可击。不过,不驳倒纪晓岚,乾隆总觉得不甘心。这时两人正好走进一家裱画铺。乾隆一见心中大喜,他对纪晓岚说:“按你方才的说法。这‘精裱唐宋元明历代名人书画’,难道也能算是上联吗?”纪晓岚边边点头称是:“不错不错,它的下联就在刚才来过的那家药店内,这里还能看见。”

乾隆回头一看,顿时语塞,真是太巧了,只见那边一家店铺的招牌上写着“采办川广云贵各省地道药材”。

一言心语

有道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饱读诗书,胸藏百卷的人,自然会脱口而出,信手拈来。

李调元的传说

李调元(1734—1802),字羹堂、赞庵、鹤洲,号雨村、童山蠢翁,四川德阳人,清代戏曲理论家、文学家,戏曲论著有《雨村曲话》、《雨村剧话》,又著有《童山诗集》,辑有《全五代诗》、《粤风》等。

李调元酒宴嘲举子

四川才子李调元学问渊博、才华出众,能应声作对、随口吟诗、挥笔成文,因此,被人们称为是个奇才。

到了大比之年,李调元上京赶考,先坐船出三峡,然后乘马北上。一天他来到一个州城,正碰上当地州官在传经书院摆设酒宴,请了当地的名人学士,为州城上京赴试的举子们饯行。

李调元向往这里的山水人物已久,听说传经书院有这般盛会,也兴冲冲地赶去了。到了书院,只见那里已聚集了许多人,一个个穿着讲究,三三两两地高谈阔论。

书院的正厅上高悬一块匾额,上书“起凤来龙”四个大字。

右厢房题名“大块”,里面陈列着许多当地名士的文章;左厢房题名“玉珠”,里面全是本州墨客的诗词。李调元正浏览间,酒宴便开始了。他想抽身离去,不料众人见他也是文士打扮、仪表不俗,便邀请他一同入席。李调元推辞不得,只好坐在末座。

饮酒间,大家谈诗论文,你炫我耀。到了酒酣耳热的时候,更是狂呼沫溅、旁若无人,大有“天下奇才尽此州,此州奇才唯独我”的气概。座中有人忽然谈到对四川的李白、三苏很表敬重。不想旁边一人却插口念道:

“白也诗无敌,我看亦平平。”

另二人又接口道:“三苏文薄浅,不如《三字经》。”

众人听了拍手附和,露出非常轻薄的样子。这时,又有一人说:“听说四川又出了个李调元,才气很大,诗文两艳。”坐在首席的一人“哼”了一声说:“我看过他的诗文,文章通篇胡说,诗也写得有如放屁。”引得众人哄然大笑,态度极端傲慢。李调元自顾埋头饮酒,不动声色。

正哄笑间,州官命人拿出文房四宝,请众人作对,规定上联以右厢房的题名“大块”作起句,用正厅匾额上所写“起凤”的“起”字落末句;下联以左厢房的“玉珠”作起句,用正厅匾额上的“来龙”的“来”字落末句。众人都想交头卷显露一下,无奈搜肠刮肚也做不出来,急得一个个抓耳搔头。

这时,李调元从容来到桌旁,挽袖提笔,立即写成一联:

大块投河,方知文从胡说起,

玉珠系鼓,始信诗由放屁来。

众人一看,明知被他骂了,却又奈何他不得,只好按住一肚皮的羞愧、懊恼,硬着头皮上前问他的姓名。

李调元不吭声,挥笔又写诗一首:

李白诗名传千古,

调奇律雅格尤高。

元明多少风骚客。

也为斯人尽折腰。

写完将笔一掷,便飘然去了。

众人惊讶得你望我,我望你。忽一人发现诗头“李调元也”四字,不觉失声惊呼道:“我的天,原来他就是李调元!”

大家义回过头看他写的对联,对“大块投河”与“玉珠系鼓”两句都不理解,不知用的是什么典故。正在苦思苦找的时候,书院的看门老头儿在一旁插话说:“这有啥难解的!投河、系鼓的响声都是‘扑通’,李调元是说你们连那些‘大块’、‘玉珠’都不通。”众人听了,个个脸胀得通红。

一言心语

所谓真人不露相。越是浅肤的人越是喜欢卖弄。

李调元趣对

四川名士李调元,于清乾隆初年,任广东学政,从长江顺水而下,出三峡,途经湖南。湖南巡抚在洞庭湖畔为他设宴接风。宴席上,一位候补道台想在巡抚面前卖弄才华,就即席施礼说:“学政大人,久闻蜀水巴山,诗人辈出、才子云集,不乏能诗善文者,而且长于趣对,不才想借今日盛宴,求教于学政大人,取乐于抚台和席上诸公,不知学政大人肯不吝赐教乎?”

首座的湖南巡抚,只是拈须微笑,任凭幕僚和局下的文人打趣相邀。

李调元含笑说道:“学生才疏学浅,但盛情难却,只好班门弄斧了,冒昧献丑,还望诸公不要见笑。”

那位候补道台见有抚台大人暗许,又自恃自幼善对,便吟出上联:

洞庭湖八百里波滚滚浪滔滔大人由何而来

上联一出,巡抚面带喜色,众属下交口称赞,都认为这一联既有地方特色,又寓诙谐于对,定夺优势。不料,李调元并不思索,一口饮干杯中之酒,对出下联:

巫山峡十二蜂云霭霭雾腾腾老子从天而降

如此快的对出下联,使得巡抚也忘了身份要敬李调元一杯。

但这个候补台学也不简单,立即又出了一对:

四维罗夕夕多罗汉请观音客少主人多

这上联刁钻古怪,而又挖苦刻薄,候补道台要将李调元比为观音。男尊女卑在当时是属于正统思想,似乎罗汉总比观音强。哪知李调元冷冷一笑,随口对出:

弓长张只只双张生戏红娘男单女成双

这一联,不仅用典有据,对仗工整,而且针锋相对,候补道台顿时瞠目结舌,连巡抚和其他幕僚宾客也暗暗怪他多事。

但那位候补道台并不罢休,随手在湖畔的一棵果实累累的李子树上摘下一个李子,扔在洞庭湖中,吟出卜联:

李打鲤鲤沉底李沉鲤浮

吟罢说道:“学政大人,此对叙眼前之景,抒胸中之情,下联若能如此,当甘拜下风。像这洞庭湖畔的蜂儿一样,重采诗情,再酿文采,永不歇息,再不自满!”

当时,正值仲夏,瓜花献蜜,蜜蜂飞进飞出,李调元眼观此景,道出了下联:

风吹蜂蜂扑地风息蜂飞

此联一出,众皆哗然。那位候补道台至此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从此竟然无心仕途,一边养蜂,一边习文。

有一年夏未初秋,李调元告病还乡。小憩之后,便顺着田间小路,来到一处农家小院,发现几个农家妇女正在稻场坝晒谷子,就直朝那个地坝走去。

场内有一个农妇认得李调元,见他走过来,赶快拿了一张凳子,一边请他坐下,一边又倒了碗老萌茶递过来,说:“李大人,我们刚才还谈到您的对子呢。我们也有一句对子,不晓得李大人愿不愿意同我们对?”

李调元一听农妇有对子,又吃惊又高兴,赶快说:“愿意,愿意,就怕对不上来。大嫂,你且说来!”

话刚说完,突然从场院那头窜出一群各色各样的鸡,趁照看稻场的农妇们在这边和李调元摆龙门阵,拼命地啄食晒坝上的早稻谷子。

那位农家大嫂见了,顾不得讲话,吹嘘一声,就准备过去吆鸡。可是,还没等她走过去,从一家屋檐下跑出两个拿竹筒筒刷巴的幼童来,挥舞竹筒把那群鸡吆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