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这本没有错,问题是怎样一个追求法,快乐在怎样的追求中才能获得,什么样的快乐才是人生的真正的快乐。我想,这才是我们每一个人所要认真思考的,因为这才是生命问题的本质。
我以为真正的快乐,来源于智慧的获得。通俗一点说,人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获得快乐。因为人终究是人,他不同于一般的动物,他是靠大脑的劳动进步文明起来的一种高级动物,他有丰富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是主宰人真正生活快乐的最终源泉,而精神生活又与人的智慧性劳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说,人,只有靠智慧性的劳动,才会快乐起来,幸福起来。因为这种劳动是带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创造性的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这样的快乐是幸福的,也是无与伦比的。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智慧不等于聪明,聪明可以作为产生智慧的良好基础,但不能以为聪明就是智慧。智慧是一种带有长期性的苦思冥想性的劳动而产生的一种突发性的东西,而聪明则往往带有先天性的一种敏捷而灵动的悟性。智慧可以使人的生活道路更富逻辑性和传承性,可以使人活着的目标方向更明确更清晰,迈出的步伐更坚定更沉稳。因而即使受到这样那样的打击,或遇到那样这样的挫折,他都能保持清晰的头脑和坚定不移的意志,哪怕是为了最终的目的暂时性地受一些委屈或误会等,那也值得的。因为他认定这对他获得最终的结果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聪明则往往不具有长远性和可预见性,其人生的脚步往往不带有确定性和坚定性,得到的结果往往是偶然性的居多。智慧可以使人产生飞翔飘逸的灵魂和安详丰富的心灵世界,而聪明则往往只给人带来一种暂时的喜悦,而且缺乏明确的方向和灵魂的牵引。
写到这里,我想起教学时期班里学生所呈现的“前十名现象”。从现在的发展结果来看,前十名学生都是当年班里学习比较用功成绩比较好的那类,但在以后的生活中,不论是他们上了怎样的大学,学到了怎样的专长,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往往都缺乏智慧性和情趣性的色彩,大多属于安分守己、平平淡淡、顺顺当当过日子的那类。虽然我们常说平平淡淡才是真,但那是相对于大彻大悟并在一个新的更高起点上所说的人生境界,绝非是平平淡淡、不作为、无境界、无智慧色彩的那种。所以,我当老师的时候,更注重调皮捣蛋、聪明顽皮、好玩不受拘束的那类学生。因为他们各方面的发展没有成定式,纯粹是任其自由,顺其自然,因而他们缺少负担,缺少约束,只要稍稍加以引导或点化,便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快速变革,其智慧可以不知不觉地在社会生活的潮流中得以磨砺和升华,所以他们在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财富的同时,也享用到了自己智慧的快乐。
但是,不管是平平淡淡顺顺利利者也好,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如鱼得水者也好,倘若没有灵魂的牵引,其平平淡淡的生活也如一杯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其所谓的顺顺利利也不过是一条直线,没有多少可值得留恋或欣赏的风景;其如鱼得水也不过仅仅是一条被人观赏的鱼而已,因为他很难拥有灵魂的翅膀使自己在飞翔起来的过程中观赏到更为广阔的天地,体验到更为美丽的人生。现代诗人卞之琳有一首极含哲理的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好诗往往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但它确实描述出了一种人生的境界。我常常就在这样的境界中告知自己,不要太自以为是,也不要太容易满足,“山外有山楼外楼,天外有天人上人”,经常想一想自己的渺小或不足,快乐或幸福的感觉就会永远存在于不懈地追求中。谁停止了追求的脚步,谁的快乐或幸福也就停止了,即便他说是快乐或幸福,那也不值得令人羡慕或赞美。因为他已经停止了智慧性的思考,智慧性的东西已经离他远去,他的快乐和幸福的感觉不过是建立在狭小和低水平的生活层面上,所获得的人生奥妙甚少,所知晓的宇宙万物甚窄,所体验和感知的快乐自然也就浅薄不值得赞赏了。
所以说智慧可以拯救人的灵魂,可以让人的灵魂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具有一种卓尔不凡的智慧的人,物质世界在他眼里仅仅是一种工具和象征,而绝不是追求的最终目的。他不会无所事事地在自我遵循的平平淡淡顺顺利利中自我沉溺,也不会通过无限制的精神世界的追求来使自己的物质世界一贫如洗。他的目标似乎是要承担一种更为广泛的使命,为自己,也为更多的人提供一种活得更有质量的生活艺术。
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灵魂的世界有多高远,人的追求也就应该有多高远。如此,人的智慧才会不停歇地闪烁着光彩熠熠的烛照,引领着我们一往无前地追求下去,快乐幸福便会相伴到永远。
感悟
本文是一篇充满思辨色彩的文章。人们常说,知足常乐。而本文对快乐又是如何解读的呢?
“我以为真正的快乐,来源于智慧的获得。”
“人,只有靠智慧性的劳动,才会快乐起来,幸福起来。”
“经常想一想自己的渺小或不足,快乐或幸福的感觉就会永远存在于不懈地追求中。谁停止了追求的脚步,谁的快乐或幸福也就停止了,即便他说是快乐或幸福,那也不值得令人羡慕或赞美。因为他已经停止了智慧性的思考。”
“灵魂的世界有多高远,人的追求也就应该有多高远。”
这些思想或许能让你对快乐有一种全新的理解。其实,快乐来源于智慧性的劳动,来源于人的追求。生活因智慧而快乐!
凡人贾平凹
陶方宣
西安有一条小巷叫“五味十字”。某天我就在巷口买肉夹馍,贾平凹推着一辆哐啷作响、连小偷都不看的旧自行车,埋头大嚼着肉夹馍走过。我隔着马路看他,五短身材,眼泡有点肿,不是他是谁?我目光一直追随着他,兵马俑、古城墙、贾平凹都成为“西安三景”了。
在这个早晨,贾平凹像西安许多普通市民一样,啃着肉夹馍去上班,没有任何人注意他。半个月后,我在一个聚会上再次见到贾平凹,天气已经较热了,他仍旧穿着长呢衣。那次聚会贾平凹坐在主席台上,轮到他讲话时底下鸦雀无声,大家和我一样一直希望听到他讲话。可他讲话拖泥带水又含混不清,同时伴随着一些摸额头、提衣领等琐碎的小动作。我无端为他捏一把汗,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会是这样子?散会后有人听说他再婚喜得千金,上前恭贺他。他脸一阵红一阵白,手摸摸后脑勺又拍拍大额头,脸上似笑非笑欲言又止。
作家张敏先生说贾平凹最抠门,有次发高烧到三十九度,不舍得花钱去医院看。张敏看到他穿着他老婆的大花裤衩在床上直哼哼。老婆在边上骂他:“死了活该。”张敏急了,到屋后向菜贩子借了辆架子车要拉他去医院。贾平凹死活不肯,说:“你去买个西瓜让我抱着。”他老婆说:“张哥你别管他,死了倒省心。”张敏说:“你抱西瓜干吗?”他答:“你别管,花三毛钱买一个来。”当时西瓜便宜,四分钱一斤,张敏跑去挑了大的抱回来。贾平凹抱着西瓜睡到半夜,人果然退了烧,醒来破开西瓜就吃,说:“花三毛钱治好了病,还有西瓜吃。”
还有一次,一个香港女作家来访贾平凹,那小妮子看上去很美,小说写得又特开放,在她眼里,好像所有的男作家都对她有点意思。她当着老贾的面把《废都》贬得一无是处。老贾说你完了没有?美女作家感觉特棒,理也不理他,两片红艳艳的小嘴唇嘀里嘟噜说个没完。老贾窝了一肚子火,本来打算请她上酒楼的,结果临时改变主意,请她吃西安著名小吃“葫芦头”。吃完问她:“你知道‘葫芦头’是啥?”美女作家一脸茫然:“是啥?”老贾答:“是猪的肛门和痔疮。”美女当街“哇”的一声吐出来,裙子、大腿上到处都是脏物,恨不得要抽他一个耳刮子,而贾大才子早兔子一样跑没影了。
感悟
《凡人贾平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作家平凡而真实的一面。他的不修边幅,他的抠门吝啬,他的“睚眦必报”,恰恰表明,作家也是人,生活中也有柴米油盐,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七情六欲。因为真实,所以平凡;因为平凡,才有了那感人至深的一本本好书。
等门
张鹰
有一个家就会有人为你等门,或需你为家人等门。字面上的“等门”美丽而温馨,生活中的等门却往往似抽打心灵的长鞭。
小时候常见姥姥等门,那是姥爷出去说书的时候。估摸姥爷将回,姥姥便温上米酒热上菜,将手臂粗的门栓轻松地斜挂着,然后便坐在油灯下纳鞋底,此时姥姥的脸温柔而有光润。我一觉醒来发现姥姥还坐在灯下,那瘦削的身影在光晕中,犹如一张单薄又孤独的剪纸人像。
“姥姥,姥爷不会回来了!”“回的!囡囡先睡。”外婆侧着耳朵更加仔细捕捉门外的声响,一旦姥爷熟悉的脚步声传来,姥姥疲惫发黄的脸霎时射出红光,喜得竟像捡了一个大元宝。有时姥姥也会等空,那一夜,姥姥灵巧的手总会被针戳出几个血珠,门也会“吱呀吱呀”地响好多次。第二天,姥姥的眼圈就青着,有时还红肿着。
母亲也等门。在父亲出差将回那天,她总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还破例在镜前耽搁一会儿,换上平日舍不得穿的衣服,在短发上卡一只振翅欲飞的塑料红蝴蝶发夹,整个人立即显得生动好看,然后上街买父亲爱吃的菜肴。父亲也不是次次准时,那时,母亲就会沉不住气,一会儿坐在门边,一会儿站在窗前,一会儿又下楼探望,焦急忧虑全写在脸上。有一回,母亲久等父亲不归,竟领着我的大姐,火急火燎地找遍了方圆数里的几家医院。
后来,我也等门。这才体会到等门的滋味。那真是一种难挨的刑罚,使人坐立不宁、魂不守舍。尤其是电话和手机尚未普及的时候,等门既给人“独上高楼倚危栏”的情感体验,也有“玉郎还是不回家,教人魂梦逐杨花,绕天涯”的幽怨,甚至还产生过“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的愤恨。
有时,想淡化一下等待的焦急,捧起一本书,满目文字却不知道读的是哪一章,哪一页;有时,想让时间过得快一些,就立在窗前,看雨打树叶,帘卷西风,可那风声、雨声和脉搏的跳动浑然一体,更觉度时如年;漫无目标地走出家门,在岔路口前徘徊不前,猜不出“冤家”走的是哪条道……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后来有了手机,不必再受“望断天涯路”的煎熬。可一旦先进的通信工具出错后,等门的恐怖程度更高。记得去年丈夫从美国归来,手机锁住打不开,我怎么也联系不上,就在家里等着,心如一团乱麻。想出几百种不测,把自己吓出一身冷汗;推出几百种后果,使自己一惊一乍。希望与失望起伏交错着,祈祷与埋怨交替进行着。那份煎熬怎一个“愁”字了得。
终于等到让人揪心、“怨恨”的人之后,便觉得心平、气爽、浑身通泰,这才发现所有的煎熬都是幸福,所有的委屈都价有所值。
为人妻,我读懂了姥姥和母亲等门的焦灼;为人母,我理解了在院子门口东张西望的母亲等到我时,含泪扬起的巴掌。
等门很美,说明亲人深深地牵挂着你;等门很暖,亲情在等盼中不断浓稠;等门很苦,假如你爱你的亲人,就不要让她(他)遭受那份罪。倘若你出门在外,你一定要记住家里有一盏灯为你亮着,有一颗心为你悬着,有一扇门为你虚掩着,有亲人为你焦急地等门,你要尽可能早回,准时回啊!
感悟
亲情是我们生命中不缺少的一部分。亲情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亲情是一本读不完的生命之册,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它。无论何时何地,亲情的温馨总是人们力量的源泉,奋进的动力。一位诗人说过:“友情是画,它是绚烂的;爱情是诗,它是浪漫的;亲情是歌,它是缱绻的。”亲情是真切的,是凝重的。亲情使我们不由得去捡拾记忆的彩贝,体味人世间那份至纯至真的美好情怀!
微笑是一种修养
佚名
生活并没有拖欠我们任何东西,所以没有必要总苦着脸。应对生活充满感激,至少,它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生存的空间。
微笑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跟贫富、地位、处境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富翁可能整天忧心忡忡,而一个穷人可能心情舒畅;一位残疾人可能坦然乐观,一位处境顺利的人可能愁眉不展;一位身处逆境的人可能面带微笑……一个人的情绪受环境的影响,这是很正常的。但你苦着脸,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对处境并不会有任何改变。相反,如果微笑着去生活,那会增加亲和力,别人更乐于跟你交往,得到的快乐也会更多。
只有心里有阳光的人,才能感受到现实的阳光,如果连自己都常苦着脸,那生活如何美好?生活始终是一面镜子,照到的是我们的影像,当我们哭泣时,生活在哭泣;当我们微笑时,生活也在微笑。
微笑发自内心,不卑不亢,既不是对弱者的嘲弄,也不是对强者的奉承。奉承时的笑容,是一种假笑,而面具是不会长久的,一旦有机会,他们便会除下面具,露出本来的面目。
微笑没有目的,无论是对上司,还是对门卫,那笑容都是一样,微笑是对他人的尊重,同时是对生活的尊重。微笑是有“回报”的,人际关系就像物理学上所说的力的平衡,你怎样对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你,你对别人的微笑越多,别人对你的微笑也会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