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智慧背囊
3524700000036

第36章 真情驿站(5)

此后,又经过长达20多年的奋斗,他终于成长为一位像柯布西耶那样的大师级人物:从1987年开始,只有高中学历的他先后被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聘为客座教授:1995年,在他54岁时,他获得了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立兹克奖”,成为有史以来获此殊荣的第三位日本建筑师……他就是与“鸟巢”设计者赫尔佐格、央视新址设计者库哈斯并称为世界三大建筑师的,被誉为“清水混凝土诗人”的安藤忠雄。

“偶像复制”是走向成功的捷径,但这条“捷径”走起来却并不轻松,因为它和其他成功之路一样,同样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与努力。不同之处或许仅仅在于,我们可以借此迅速地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并沿着这条已被前人证明可行的道路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心灵感悟

复制偶像的过程,不是单纯地模仿与照抄,而是一种学习与汲取,对成功人士所具备的一些精神和品质的学习。但是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又怎么会有完全相同性格的两个人?学习归学习,一些共同的品质要素是可以后天塑造的,不过要注重自我实现和自我塑造。只有在自己实际条件的前提下的创造复制才是真正的成功之路。

善良最能温暖世道

马德

善良是挂在心底里的一轮澄澈的明月,它照亮的,是一个人精神的天空。

一个一辈子行善的人,心底里的月亮,已经超越了个人,升起在尘世寥廓的江天之上。它洞照的,是这个世界所有人的良心,以及灵魂的纯度。

这样的大善,看起来,似乎只是对被救助者境遇的改变。实际上,它改变的,是所有沐浴在月色中的人的心灵。

善念是一粒种子,善心是一朵花,善行是一枚果实。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怀揣着这样一粒种子,它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长出最富人情味的奇葩。然而,有的人丢弃了它,逐渐变得冷漠;有的人玷辱了它,最后走向邪恶。

更多的人,内心都要散发出花的幽香,或恬淡,或浓郁,丝丝缕缕,飘散的,都是人性的芬芳。

善行的果实里,藏着这个世界最深沉的厚道,以及最醇厚的温暖。生命的花园中,如果每一粒善念的种子,一心想着为他人长出温暖的果实,那么,这个世界必将是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人与动物永远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人性。这也是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的尊严,是靠人性来支撑的。而在人性的体系中,善良是从精神的圆点出发的坐标,它所架构的,是人的高贵。

没有谁不需要善良,也没有谁不被善良感化。即便是自私的人,尽管自己不愿为别人拿出善和爱来,却也希望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善的呵护与抚慰。即便是一颗坚硬如铁的心,坚船利炮攻不破、打不败,有时候,一丝善良,就可以把它温柔地感化。夜晚的天幕上,缀满无数的星星。这些星斗与我们相隔千万里,遥远的,我们永远无法触及。然而,每个晚上,一转身,一仰首,我们总能看到它们那熠熠的光辉。

善良的人的内心就像这星斗,他们远离喧嚣,蛰伏在寂静的远方。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关注尘世。天上每一颗闪耀的星辉,都是善良的人,投向尘世的不灭的悲悯目光。

善行的大小,并不决定于你拿出了多少金钱、干出了多么轰轰烈烈的事情,而是决定于对所施救的人境遇的改变以及对这个生命的最终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你能拿出的只是一元钱,只是一个关爱的眼神,所行的,依然是人间大善。最高境界的行善,是不在意结果的。也就是说,你施救于一个人,没必要苛求对方感恩;你帮助一个人,没必要等着对方报答。毕竟,行善不是往银行里存钱,所以不要想着连本带利的回报。

当然了,善良也有被欺骗被利用的时候。譬如,捐钱给一个落难的人,对方却是一个以行乞为生的骗子;救助一个倒在路上的老人,却被家属无辜赖上。这都是人性的恶在为非作歹,这不是善良的过错。

行善,永远不会错。你拿出爱心来,无论给了什么人,无论最后是个什么结果,本质上,你都是一个天使。

心灵感悟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历采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生命因善良而美好,心地因善良而清澈,人生因善良而快乐,生活因善良而简单。

让明月照彻你的心

张俊明

“有一个未来的目标,总能让我们欢欣鼓舞。”汪国真这样告诉我们。我说:心灵中有一颗月亮,总会令人从容无忧。

林清玄在《逆风的香》中说:如果我们的内心就是一个花园,人生的哪一天不是最美丽的花季呢?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我们跌倒了,有时我们跨不过那道坎了,有时我们可能遭到狂风暴雨的肆虐。我们面对厄运伤心,忧郁,心中潮湿,下着淫雨,蔚蓝的天空霎时变得阴暗如晦。于是,弱者消沉自毙,强者东跌西撞,而智者则选择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照明。心有皓月,一路光明。

心静如水是嵇康的月亮。洛阳城外,隐隐竹林,铮铮铁声,声声古琴曲。他留给司马氏一个冷冷的背影,留给钟会一句颤人的话语,留给山涛一封坚定的回信。愤世嫉俗的他不需要官权爵位了,看淡生死的月亮把自己照得清澈透明,他的人生充满诗意。一曲《广陵散》,余韵无穷。

有月亮的心,总能像那如水的辉光一样看清这浑浑噩噩的世界。只要心如止水,又怎么会为那繁冗琐屑的世事所羁绊困扰呢?

参透人生是苏轼的月亮。少年得志,进士及第,笔下生花却突降噩运,冰镣冷铁给仕途正顺的苏轼迎头一击。是就此一蹶不振吗?不,襟怀旷达的苏轼跳出樊笼,冷眼静观,终于了悟人生之真谛,于是在阴暗的囚牢中他心底升起了智者的月亮,从此不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而忧心伤神。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明白了“人生到处之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一轮冷视尘俗的明月引领他人生价值观的超越。

当你为错过太阳而不断地伤感流泪时,那么你也将错过美丽的星辰。还是在黑暗的晚上给心装颗皎皎之月吧,那才是智者的选择。

王国维没有给心造个月亮,所以他同大清帝国一样在人们的哀叹中逝去;老舍没有给心装颗月亮,所以他没能像季羡林一样在风雨中再次升华;海子没有给心造颗月亮,所以他如同他的诗一样用期待结束了生命。

面对困境,我们不该选择放弃;面对逆境,我们不应选择逃避,我们都应学会创造个月亮给自己照明。要知道:没有挫折的人生不一定是壮美的人生,但沉沦于阴霾的人生注定是痛苦的人生。

葡萄美酒月光杯,何不给自己造个月亮,借着月光,对影成三人呢?心有明月,坦荡人生。让明月照彻你的心扉吧。心灵感悟本文的最大特色就是引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从不同角度论证。充实了内容,增强了说服力。文章的语言鲜活生动,比如引用的事例既概括简练,又形象传神,体现出议论散文的优势。比如写嵇康的文字:“洛阳城外,隐隐竹林,铮铮铁声,声声古琴曲……”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人物的精神气质与人生态度。能恰当引用古人诗句,增强了表达效果和文化底蕴。

“东林六君子”的喉骨

陈鲁民

明末东林党人是中国历史上一群最勇敢的人,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辉楷模,在昏暗荒唐颓败的明末,以他们的良知和不屈抗争,给了腐朽政权的黑暗统治有力的一击。虽然东林党的英雄志士最后大多或身陷囹圄,或被迫害致死,但其伟大精神和坚强意志,不仅深深感动了人民,也令政敌魏忠贤胆战心惊。

“东林六君子”杨涟,忠心报国,力战“阉逆”,史家评价他“为人磊落负奇节”。他在狱中写下了著名的《狱中绝命辞》。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笑大笑还大笑”的英雄人物,他的死状却是无比凄惨:“土囊压身,铁钉贯耳”,尸体被领出时,竟已全部溃烂,惨不忍睹。等到收殓时,仅得破碎血衣数片,残骨数根。

“东林六君子”中的魏大中死后,魏忠贤不许下葬,一直拖了6天才准许从牢中抬出。还有铮铮傲骨不逊于杨涟的忠毅公左光斗,当史可法看到他“骨断筋折、血肉俱脱”,却依然以死相抗、誓不屈服时,由衷敬佩地叹一声“吾师乃铁石铸造之肺腑也”。

杨涟等六君子被残害身死后,魏忠贤仍不肯罢休,命令打手们用利刀将他们的喉骨剔削出来,各自密封在一个小盒内,直接送给魏忠贤亲验示信。面对英烈的喉骨,魏忠贤得意洋洋道:诸公别来无恙,还能上书否?天启4年(1624)6月1日,杨涟在奏书中列举了魏忠贤的24条罪状,揭露他迫害先帝旧臣、干预朝政,逼死后宫贤妃,操纵东厂滥施淫威等罪行,请求熹宗“大奋雷霆,集文武勋戚,敕刑部严讯,以正国法”。杨涟此书,如雷霆万钩,击中魏忠贤的要害。魏惊恐万状,慌忙跑到熹宗面前哭诉其冤,蒙混过关。所以他对杨涟恨之入骨,必置之死地而后快。这还不解恨,他竟然把杨涟等人的喉骨烧化成灰,与太监们一齐争吞下酒。流氓嘴脸,小人心态,由此可见一斑。

为什么对六君子的几块喉骨如此深恶痛绝?《东林悲风》的作者夏坚勇说得精彩:“就因为它生在仁人志士的身躯上,它能把思想变成声音,能提意见,发牢骚,有时还要骂人。喉骨可憎,它太意气用事,一张口便大声疾呼,危言耸听,散布不同政见;喉骨可恶,它太能言善辩,一出声便慷慨纵横,凿凿有据,不顾社会效果;喉骨亦可怕,它有时甚至会闹出伏阙槌鼓、宫门请愿那样的轩然大波,让当权者蹀躞内廷,握着钢刀咬碎了银牙。”

因而,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上,从发出“天问”的屈原到为李陵辩护的司马迁,从在宣武门外鼓动学潮的太学生陈东到哭庙抗议的金圣叹,从不肯沉默的鲁迅到宁鸣而死的闻一多,从建言上书的胡风到孤军奋战的马寅初,从“一鸣惊人”的遇罗克到不肯闭嘴的张志新,酿成自己人生悲剧的都是这块不安分的喉骨,同样,创造自己人生辉煌的也仍是这块不屈服的喉骨。

从根上来说,古今中外的知识分子之所以被称为“社会的良心”,关键就在于有“两骨”:一为脊梁骨,一为喉骨。能顶天立地,不卑不亢,是因为有了坚强的脊梁骨;能为民请命,为国分忧,则是因为有了喉骨。脊梁骨容易被压垮,禁锢、流放、宫刑、杀头,都可奏效。不让喉骨发音,也各有高招,或用毒酒捂住了苏格拉底的嘴,或用火刑逼着布鲁诺封口,或把不肯噤声的耶稣钉在十字架上,但把杨涟等“六君子”的喉骨烧化成灰,与酒同饮,无论如何也是一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魏忠贤还真不是个“一般人物”呢。

心灵感悟

陶渊明归隐田园,就因为“吾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名利富贵捆不住高贵的灵魂,他在熙来攘往的名利之徒中卓然不群。“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是五柳先生在滚滚红尘中的幡然醒悟。崇尚这样的生活,才获得这样的快乐。《红楼梦》中那首《好了歌》,是对世俗深刻的写照。看透了生命意义的,总会对世间万事有准确的把握。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看到“东林六君子”的流血牺牲,忽然想到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那种耿介不屈、为理想甘于牺牲的精神深深地留在中国人的血脉中了。

傲慢与非偏见

吕麦

学者钱钟书生于诗书世家,聪慧过人,被称为“民国第一才子”。青年时期的钱钟书颇有些自负自许,恃才傲物。

1929年,钱钟书以英文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成为吴宓教授的得意门生。他上课从不记笔记,总是边听课边看闲书或作图画、练书法,但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甚至在某个学年还得到清华超等的破纪录成绩。吴宓对这个天才弟子“青睐有加”。常常在上完课后,“谦恭”地问:“Mr.Qian 的意见怎么样?”钱钟书总是先扬后抑,不屑一顾。吴宓也不气恼,只是颔首唯唯。

1933年,钱钟书即将从清华外文系毕业,校长冯友兰亲自告诉他,将破格录取他留校继续攻读西洋文学研究硕士学位。钱钟书却一口拒绝,并狂妄地说:“整个清华,叶公超太懒,吴宓太笨,陈福田太俗!没有一个教授有资格充当钱某人的导师!”

不久,“长舌”的周榆瑞将这话告诉吴宓。吴宓一笑,平静地说:“Mr.Qian 的狂,并非孔雀亮屏般的个体炫耀,只是文人骨子里的一种高尚的傲慢。这没啥。”1937年,钱钟书分别在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学习和研究西洋文学。在此期间,“浪漫”的吴宓几经反复,打算和32岁的情人毛彦文举行婚礼。消息传出,钱钟书特撰文一篇,发表在国内某知名大报上,刻薄地调侃恩师的新娘为“Superannuated coquette”(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卖弄风情的大龄女人),使吴宓的“罗曼蒂克爱情”,成为一时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