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智慧背囊
3524700000071

第71章 别出心裁(3)

于是,销售部门立刻展开行动。他们先是寻找理论依据,邀请了研究人员检测认定富士山空气有益于人体健康,并大张旗鼓地展开宣传。接着,又策划产品包装,将空气装进一个个印有富士山图案的金属罐子里,取名“富士山空气罐头”。

“富士山空气罐头”里面装的是空气,换句话说,也就是一个什么都没装的空罐子。虽然这个“空罐子”成本低廉,但出售价格却不低,一只约合人民币50元。出人意料的是,它一被摆入纪念品商店的货柜,立刻受到众多游客的追捧。游客们认为,在空气污染越来越危害到人们健康的今天,带点富士山的新鲜空气回家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拿它赠送亲友,不仅很有创意,还体现了关爱之心。不久之后,随着“富士山空气罐头”名气的逐步加大,它又从单纯的纪念品演变为商品,陆续打开了美洲和欧洲的市场,卖向了全世界。

空气遍布全球,人人无偿享有,当它变身为“富士山空气罐头”后,却独此一家,价格不菲。这其实体现了智慧的价值。只要能敞开思路,用心发现自身的特点,擅于捕捉他人的需求,任何东西都可能由稀松平常转化为珍贵。

心灵感悟

这是一个智慧博弈的社会。智慧能改变产品的价值,影响产品的价格;智慧也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我们可能成不了爱迪生、史蒂芬·霍金、杨振宁那样的科学家,可能也成不了张朝阳、马云、王石那样的商业骄子,甚至成不了唐骏、李开复、吴士宏那样的出众的打工者,但是我们可以运用智慧审视自己,思考自身的优势,捕捉他人或企业的需求,让自己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拥有一席之地,既让别人重视了自己,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当你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的时候,别灰心丧气,别一蹶不振,因为只要敞开思路,运用智慧,你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收藏家的还价原则

蒋光宇

马未都是我国著名的收藏家。一天,有位记者在采访马未都时,提了一个很实际且有趣的问题:您是行家,买了这么多的宝贝,是如何跟卖家还价的呢?

马未都回答说:我跟卖家还价的原则是让做生意的人都有钱赚。比如我看中一个东西,卖家要价12万,我还价10万。他会说,好,成交。虽然他的要价是12万,但我知道,给10万他就能卖。他多要两万,是等我还价呢。对此,我们彼此之间心里都是有数的。

记者接着问:那您为什么不试试还价8万或9万?

马未都回答说:人家的东西值10万,如果非给8万或9万,那就离谱了。适当地多给人家一点钱,让人家多挣一点。当人家再有古董的时候,想到的第一个买家,一定是历史上让他挣过钱的人。他可能说:“马未都这个人不错,让我挣钱了,这古董我得先给他看。”

我一看,嘿!这东西我喜欢,就买了。这样,就保持了一个进货的通道。要是人家说:“我卖给谁也不卖给马未都,这主儿一分钱没让我赚过,还老让我赔钱,回回把我弄得半死,我才不给他呢。”这条进货的路不就断了嘛。

记者又追问:搞收藏的人有的是,为什么您的机会比别人的机会多得多?

马未都回答说:谁坚持让人家有钱赚的原则,人家就会想着谁,谁的进货机会自然就会多。双赢比起单赢有个大好处,就是双方都能赢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心灵感悟

商业上的竞争,是互相谋求更多利益的行为,而不应该是你死我活的互相倾轧。生活也需要双赢,《菜根谭》中有言“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资本”。利益共享不仅是人类追求幸福的必由之路,同时也该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之源。

现代社会的发展已使人们意识到“你死我活”的独占欲望,得到的只是比以前更坏的境遇;而改变这种境况只有使双方从对抗到合作,从无序到有序的双赢。

冯·卡门的老师

沈园

1881年5月11日,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一个叫冯·卡门的男婴出生了,没有人会相信他在日后会成为一位航空科学家。因为他的父亲是一位教授,他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也能跟他一样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所以在父亲的影响下,冯·卡门也爱上了读书。

那是在冯·卡门6岁时的一天晚上,冯·卡门的大哥出了一道题:“15×15是多少?”冯·卡门边玩边答:“225。”二哥接着问:“924×826是多少?”冯·卡门头也没抬一下说:“763224。”全家人都发出了惊叹声,但冯·卡门的父亲莫里斯·卡门教授却不以为然地说:“你们是串通好了在演戏吧,小宝贝?难道你还能心算出来18876×18876是多少吗?”冯·卡门只思索了一会儿就说出了正确答案:“356303376。”大家欢呼着把冯·卡门抱了起来。

莫里斯·卡门教授笑了,他决心将儿子培养成材,找来许多名家的作品让冯·卡门研读。1902年,冯·卡门在布达佩斯皇家理工综合大学完成了他的研究科目,获得硕士学位。1903~1906年,他在理工大学任教。这段时间,他还到德国格丁根大学读博士学位,师从现代流体力学开拓者之一的路德维希·普朗特教授,1908年获得博士学位。此时的冯·卡门可谓学富五车,志得意满,可是,如果他从此便停留在自己的学问上,享受那些辉煌的成果,那么便没有后来那个伟大的冯·卡门了。

20世纪初,飞机刚发明不久,莱特兄弟试飞成功的消息传到欧洲,在欧洲特别是法国掀起一股“飞行热”,涌现出一批不屈不挠的航空先驱,法尔芒就是其中的一位。1908年的一天,冯·卡门目睹了法尔芒又一次打破纪录的飞行。飞行结束后,冯·卡门从人群中挤过去,与法尔芒之间有过一段精彩的对话。

冯·卡门问法尔芒:“我是研究科学的。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用他的定律证明了比空气重的东西是绝对飞不起来的,你能解释一下,飞机为什么会飞起来的吗?”法尔芒幽默地回答:“是那个研究苹果落地的人吗?幸好我没有读过他的书,不然,今天就不会得到这次飞行的奖金了。我以前只是个卡车司机,现在又成了飞行员。至于飞机为什么会飞起来,不关我的事,您作为教授,应该研究它。祝您成功,再见。”

法尔芒的话令冯·卡门大吃了一惊,他对陪他一起来的一位记者说:“看来权威专家们的话也不一定都对。现在我终于决定我今后的一生该研究什么了。”冯·卡门拉住记者的手伸出车窗外,立刻有一股风吹过手面,他说:“我要不惜一切努力去研究风以及在风中飞行的全部奥秘,总有一天我会向法尔芒讲清楚他的飞机为什么能上天的道理的。”正是这次参观把冯·卡门引上了毕生从事航空航天气动力学研究的道路。冯·卡门在经过艰苦的研究后,对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有过很多重要的预见,后来都一一成为现实,例如超声速飞行、远程导弹、全天候飞行、卫星……冯·卡门一生还带过很多学生。他跟自己的学生们说:“我的老师并不是那些世界级的权威专家,而是一位卡车司机,他的名字叫法尔芒。虽然他从不读书,可是他却教会了我一个令我为之付出了一生的人生真理,那就是千万不能相信权威,自己的路要靠自己走。”

心灵感悟

读到这里,心灵不禁一颤。瞬间想起了那位推翻地心说创立日心说的哥白尼,那位至死坚持日心说的科学殉道士布鲁诺,想起了伽利略那次伟大的比萨斜塔试验,尽管这些人可能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风险,但正是这些先驱者们不盲从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才推动了历史车轮的前进。权威常常成为一些人崇拜的对象,他们的言行也常被奉为经典。但是权威并不等于科学真理,要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我心有主”,自己的路还要自己来走。

得不偿失

马长山

我原来是一个拳击手,大小冠军拿过几十个。你问我现在怎么成了这个样子?这要从头说起。某天中午,我正在睡觉,一只跳蚤咬了我的脚。我气得要掐死它,可是这家伙太能蹦跶了,我累得满头大汗,连它的影子也没逮着。

我请宙斯帮我捉住这只跳蚤。宙斯把我变成了一只大跳蚤。我轻而易举就把那个家伙弄死了。

可是,宙斯却不肯再把我变回去了。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了吧?

我想告诉你的是,在生活中追求渺小的目标,即使成功,也是得不偿失的。

心灵感悟

人生总在追求,只不过追求的目标有伟大与渺小之分罢了。有的人对生活中的小事整日耿耿于怀,对于蝇头小利就斤斤计较,而耿耿之余,计较之后,赫然发现自己竟然付出的是如此之多,得到的却又如此之少,就又陷入了苦闷之中,整日循环往复,这又有什么意思呢?人应该追求更高远的目标,追求的道路上,敢于放弃,谦虚谨慎,心平气和,时刻谨记“要用宽广的心胸容纳忧愁,要用高贵的理性化解愤怒”,否则你只会得不偿失。

善良是一种能力

曾奇峰

好多年前,在医学院念书时的一个寒假,我在家里意外地收到一封学校寄来的信。打开一看,原来是我有机化学没考及格,通知我提前3天去学校参加补考。用五雷轰顶形容当时的感觉,大约不算太过。一个寒假要复习不说,心情也极恶劣,过年的好东西全无心思去品尝。更糟糕的是,下学期去学校,如何好意思面对同学?刚过完年,就匆忙赶到学校。令我奇怪的是,竟然有好几个同学先我而到了。一问之下,才知道他们也跟我一样,是某一门甚至两门功课不及格提前到校参加补考的!我的心情立即大为好转。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我的心情为什么会好转:而且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也或被动或主动地用过类似的方法调整过自己的心情。这个方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在自己因为倒霉而痛苦时,如果碰到一个更倒霉的人,我们的痛苦就减轻了。我一向觉得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或者说我一向希望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但当我意识到我以上的心理时,我对我是否真正善良产生了深刻的怀疑。把愉快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人,怎么会是一个善良的人呢?

相信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心理。我见过很多的人,他们也用同样的方法来使自己达到心理上的平衡。从他们的言行看,他们都不折不扣地是善良的人。

但善良不仅仅在于言行。真正的善良存在于念起念灭的倏忽之间。祖祖辈辈以杀人为生的职业刽子手,若是在行刑前想到磨快屠刀,让受刑者少一点死前的痛苦,那一念就是善: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见到不幸的人而生比较之心而不是同情之心,那一念就是恶。

人性中有善也有恶。恶的那一部分,往往被压在我们自己都无法察觉的地方,并且以我们同样无法察觉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心情和行为。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这些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善良不是一种愿望,而是一种能力。一种洞察人性中的恶的能力,一种把他人的痛苦完整地理解为痛苦的能力。

做一个人最重要的,也许就是学习善良。

心灵感悟

读完文章,猛然意识到我们自诩的善良是多么不堪一击。虽然我们没有直接将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但是用别人更深重的痛苦与不幸同自己相比较,以获得心理平衡的方式,又是多么的狭隘。当我们面对一只受伤的飞鸟感到同情,而面对一颗比自己受伤更重的心灵却感到庆幸的时候,真的算不上多善良。认识到我们内心的恶吧,这样我们才能学会善良,才能真善良。

难忘的罚款单

张建英

飞机降落在法兰克福国际机场,恭候多时的驻外同事安排我们到酒店住下,便为我们接风洗尘了。

走进一家餐馆,只有几位白人老太太在用餐。服务生态度很好,每次上菜后,便用小勺给她们均匀分掉,老太太们则是细嚼慢咽,不失文雅。一路劳顿的我们,个个饥肠辘辘,拿起菜单一阵狂点。酒足饭饱后,桌上还有1/3的剩菜。驻外同事喊来服务生结账,我们站起来往外走。还没到门口,背后有人喊,只见老太太正和老板说着什么。“老太太们在向老板投诉我们剩菜太多,太浪费了呢。”驻外同事红着脸说。

几位同事来气了,顿时话多。其中一位老太太掏出手机,拨了一个电话,不一会儿,来了个穿制服的人,他问了事情经过,二话不说,就开了一张40欧元的罚款单。驻外同事解释说:他是社会保障机构的工作人员,说我们不根据自己需要点菜,浪费太多。钱是我们自己的,可资源是全社会的,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够也没有理由浪费}所以按照规定必须罚款。驻外同事乖乖地掏出了钱,并一再对他说“对不起”。回酒店路上,我们谁也没说话,但这张罚款单大家都记下了。

心灵感悟

水龙头下的“长流水”,大白天里室内的“长明灯”,公共餐厅里面或一个或半个的馒头,酒桌上吃了不到一半的佳肴……这一些,无不让人触目惊心。难道我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了?难道我们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不是这样的,我们很多地方人们的温饱尚未解决;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资源危机。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浪费,也没有理由浪费。

请记住这句话吧:钱是我们自己的,可资源是全社会的,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够也没有理由浪费!

我只看我拥有的

许思仿

她站在台上,带点诡异地看着台下的学生,偶尔她口中也会咿咿唔唔的,不知在说些什么。但是,她的听力很好,只要对方猜中或说出她的意见,她就会乐得大叫一声,歪歪斜斜地向你走来,送给你一张用她的画制作的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