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宇宙探秘
3524800000053

第53章 对宝藏的探秘(4)

443年,阿提拉击溃东罗马主力,强迫它签订城下之盟,将每年缴纳的黄金贡物由800磅增加到2100磅,并另外要求赔偿战争损失6000磅,从此匈奴帝国开始积聚起大批的财宝。据说阿提拉本人生活极为节俭,虽然他并不严禁手下的奢侈行为,但是自己却从来没有追求过锦衣玉食、花天酒地的生活。他十数年来掠夺的财富除了分给部下外,全攒在国库里,人们曾经以为他有收藏癖,但这个说法没有可靠的根据。而且匈奴是一个游牧民族,居无定所,所以也没有大规模的土木建筑,因此,匈奴帝国很快成了一个极其富有的国家。445年阿提拉谋杀布莱达后,匈奴帝国的权势和财富尽落入他一人之手,据说当时他是欧洲最富有的国王,而“匈奴帝国宝藏”在他生前就已传闻甚多。

453年,正当匈奴帝国如日中天的鼎盛时期,一生流离飘荡、戎马倥偬的阿提拉占足了江山爱上了美人。他迎娶了日耳曼公主伊尔迪科,一位美丽的欧洲姑娘,并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宴会。但是中国古人那些老得掉牙却亘古不易的训诫再次在他身上应验,即所谓物极必反,盛极而哀,人在志得意满的时候,更需退步抽身,时时小心。当客人们酒足饭饱地离开后,阿提拉也醉意盎然地拉着新娘进了洞房,但谁也不会想到,从此他就再也没有出来。第二天清晨,人们在新娘的尖叫声中发现一代雄主阿提拉死于动脉破裂,口鼻中窜出的鲜血将洞房中摇曳的花烛染成了凄惨、恐怖的颜色。

阿提拉的死因从古至今没有人能明白,虽然他一生建功甚多也树敌甚多,但是嫉妒他的人和仇视他的人都没有站出来“声称对此事负责”。可怜的新娘伊尔迪科不可避免地遭到人们的怀疑,但是在匈奴帝国后期连绵不断的内讧和纷争中,已没有人顾得上答理这件事。阿提拉被草草埋葬,葬礼举行的非常简陋而混乱,以致有人说他的宝藏被一同埋入了墓中,有人说被他的不肖子孙瓜分并挥霍殆尽,众说纷纭。阿提拉死后他的儿子也曾攻打过罗马,但很快失败。阿提拉的宝藏可能在此之前已被挥霍殆尽,所以他的儿子迫不得已再度举兵劫掠;也可能是在这次战争失败后,被敌人夺走或者被他的子孙们分散收藏。总之古今闻风而至的寻宝人没有一个曾经见过当年阿提拉的财富之山。

“希望”之钻的奥秘

有这样一颗独特而高贵的钻石,周身散发着幽幽蓝光,无数人第一眼看到它便为之倾倒,可是谁也不知道在这魔幻般的美丽背后,隐藏着一段让人瞠目结舌的恐怖故事,仿佛它带着最为邪恶的诅咒……再次现身1958年,“希望”之钻再次现身,它的最后一个主人美国珠宝商海里·温斯顿与华盛顿史密斯研究院协商,把“希望”钻石作为一系列宝石中的中心展品,与英国伦敦塔上的那些加冕礼用的珠宝媲美。史密斯研究院讨论之后,同意接收。

1958年11月8日,这颗蓝钻被装入山羊皮盒子,外面裹上一层厚厚的褐色包装纸,在纽约邮政总局出现,目的地是华盛顿史密斯研究院。武装人员一路护送,最后安全抵达。海里·温斯顿在1947年出资1500万美元成为钻石的最后一个拥有者。

这颗全球最大的蓝宝石“希望”之钻于300多年前发现于印度。一个路过的老人在河畔一座废弃的矿井里,偶尔瞥见一块闪光的石头,得知是蓝钻石后,老人请工匠进行加工,钻石原矿硕大无比,当时的加工技术水平有限,经过了粗略整型后,重量有112.5克拉。路易十四时代,印度的王公贵族与法国珠宝商塔沃尼达成了一大笔交易,价值30余万美元的宝石全部从塔沃尼达处换成了翡翠,其中包括这颗独特的蓝钻石。“希望”蓝钻来到法国后,几经转手到达路易十四之手,并被重新切磨成鸡心型,重达67.125克拉,人称“王冠蓝钻石”。至此以后,任何人见到它都为之倾倒,皇室贵族以拥有它为荣。

但实际上,温斯顿是它的最后主人,也是几百年来最幸运的一个主人。因为这颗看似无比高贵的巨钻,仿佛有某种诅咒,拥有它的皇室或富商,不是国家败亡便是离奇死去。

传奇经历

在发现此钻的老人去世后,他的三个儿子因为争夺钻石继承权而自相残杀,最后族长出面,下令将其镶嵌在神像的前额上。从此一系列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了。最开始,一个年轻人偷走了钻石,却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被守护神像的婆罗门捕获,活活打死。17世纪,法国传教士用斧头劈死神像的看护,将蓝钻石带回了故乡,最后他被割断了喉管,钻石也一并遗失。若干年后,巴黎珠宝商将其购得,然后转手卖给了法王路易十四。这名珠宝商却惨死在去俄国做生意的途中。

路易十四将这块蓝钻石镶嵌在象征着王权的王杖上,命名为“法国蓝宝”。随即他的一个孙子就莫名其妙地死去,路易十四备受打击郁郁而终。接下来“法国蓝宝”被蓓丽公主作为装饰挂在项链上。1792年,蓓丽公主因为一起偶发事件被一群平民打死。然后“法国蓝宝”的主人变为法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然而法国大革命将路易十六与玛丽双双送上了断头台。皇家侍卫雅各斯·凯洛蒂乘乱将其收入囊中,结果法国当局通告:凡私藏皇家珍宝者斩立决。侍卫雅各斯·凯洛蒂闻讯后压力过大,自杀身亡。

几十年后,“法国蓝宝”落入俄国女皇加德琳一世手里。女皇命人将其送到荷兰进行精心加工。雕琢之后的“法国蓝宝”重44.5克拉,更加耀眼夺目。但钻石匠的儿子将钻石偷偷带往英国伦敦一去不回,钻石匠迫于女皇的威严服毒自杀。而他的儿子后来在英国也自杀身亡。英国收藏家亨利·菲利普·霍普花费9万美元将其购得,并命名为“希望”。1839年,亨利·菲利普·霍普暴死。

随后,“希望”带着它耀眼的光芒,辗转于多个收藏者或珠宝商之间,同样的,这些人都以离奇的方式离开人间。

若干年后“希望”钻石现身巴黎。美国人艾沃林·沃尔斯·麦克林是《华盛顿邮报》和《辛辛那提市问询报》的出版商,他以15.4万美元的价格买入,1918年他8岁的儿子跑到街上被车轧死,麦克林从此神情抑郁而丢失了报业。尔后,他的一个女儿死于误服过量安眠药,1967年他25岁的孙女因酒精中毒暴毙身亡。

最后温斯顿用110万美元买下了这颗钻石,历经10年慈善展出,终于为其找到了最后的归宿。

“皇家上尉”家产探秘

当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皇家上尉”号货船满载来自中国的财富,缓缓驶出巷口向着伦敦进发时,注定了这艘处女航的大货船和它盛载的昂贵货物,成为人们今天还在津津乐道的话题。

财富原始积累

16世纪60年代,荷兰商人浩特曼成立一家公司,专门前往东印度地区发展。到1602年,荷兰陆续成立的14家公司合并成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攫取了大量财富。此时的英国当然不甘落后,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签署皇家特许状,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了为期21年的东方贸易垄断,并迅速从印度的商业贸易对象扩张为一个具有助理政府和军事作用的殖民机构。

160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苏拉特建立了一个贸易点。然后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湾建立了自己的第一所工厂。然后其高层略施手段,通过虚报利润等方法,从英皇詹姆士一世处骗得一张不设期限的特许状,从此开始了名正言顺的大规模殖民和扩张行为。

1754年英法爆发七年战争,东印度公司与法军印度当地武装冲突,军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积累了在海外发展武装力量的经验。此时的英国国内,工业革命带来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的工业原料需要从殖民地进口,英法之间的战事也导致英国军队和国内经济的补给需求大增。此外,英国人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国内人民的物质需求也同样需要东印度公司迅速扩大贸易规模,提高海外殖民掠夺的速度。在这段黄金时机里,东印度公司迅速成长,并逐渐稳坐英国海外贸易市场份额的头把交椅。

1711年,东印度公司首次来到觊觑已久的中国,并在广东建立了第一个用于采购茶叶的贸易点。随后若干年中,东印度公司在东亚和东南亚进行了大量的殖民活动,并在经济上竭尽全力大规模掠夺,这些财富都被运回英国总部以便再次瓜分。

“皇家上尉”号的沉没

“皇家上尉”号也不例外。1773年12月16日夜,天色阴沉,海面漆黑,长长的桅杆直入黝深的夜空。这艘巨大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皇家上尉”号徐徐驶离港口,满载着攫取而来的财宝,从菲律宾巴拉望岛出发,开始向伦敦进发。

17日凌晨,“皇家上尉”号刚刚航行了一天,便撞到了地图上未曾标明的浅滩暗礁搁浅,船上的106名乘客和船员从睡梦中惊醒。船长派出几名船员围绕船身检查了一番,确认船体并无损伤,而且距离深水区不远。在船长爱德华·泊尔如的指挥之下,船员们开始想尽办法移动沉重的船体,但是整整8个小时过去了,船体纹丝不动。

17日上午,船员们惊喜地发现,海水开始涨潮。船长暗喜,随着一声令下,新一轮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上涨的潮水协助他们离开了浅滩。

但是还没等他们高兴起来,刚刚驶出一小段距离的船身便又一次搁浅在另一处暗礁之上。船员们努力了一个下午,“皂家上尉”号不但没有驶入深水,却涌进了大量积水,船长爱德华·泊尔如无奈地看着逐渐倾斜的船体,只好下令弃船逃生。

爱德华·泊尔如带领全体乘客和船员逃回驻地,迅速组织一支救援队伍。但是当他们回到事发地点,“皇家上尉”号和满载的货物早已不见踪影,沉入茫茫海底。有人曾经多次在这一带探寻,但是打捞上来却发现,它只剩下一具残骸,那些堆积在船舱里的财富,永远消失在海底。

日本金库赤城山

19世纪60年代,德川幕府的统治之路走向了尽头,西方国家前来与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国内反声四起,自知穷途末路的德川幕府为了保存力量,将巨额的黄金储存在赤城山某处。随着时代更迭,留下了一桩历史悬案。

埋金

在1866年1月14日,正值日本幕府统治进入尾声,国内暴乱此起彼伏。日本关东西北部群马县境内的赤城山附近突然出现了一批神秘的身影,30名武士,监督着将近100名劳工,将大批沉重的铁桶和成捆的重物搬运至此,安静地工作了将近一年之后方才完工。随后人们才知道,他们在这里所做的,就是将德川幕府准备用作军费的400万两黄金妥善地埋藏在这儿。随后所有参与这一工作的人,全部被神秘地灭口。

原来,在德川幕府统治的初期,日本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军来到日本浦贺港,第二年3月幕府被迫在神奈川同佩里举行谈判,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随后,英、俄、荷等国也先后同日本签订了类似的“亲善条约”。随后美国驻日本总领事迫使幕府于1857年6月签订了《日美友好通商条约》。同年,英、法、俄、美也依样照搬。因此,从1859年7月起,日本成为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国内自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矛盾爆发,尤其严重的是,当时世界的金银兑换率为1∶15,而日本仅1∶3,国内黄金大量流入欧美。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幕府最高执政官井伊直弼提议开展埋藏黄金计划。

选址

赤城山被选为黄金储备的储藏地点,井伊直弼考虑了几个方面的原因:赤城山所在的地区归德川幕府直辖统治,具有便于操控的优势;另外德川幕府许多高层决断事宜都在这里开展,这里的亲信众多,不易被外人察觉;赤城山地理位置隐蔽,周围高山起伏,再加上根川和片品川两河环绕,一旦战事发生易守难攻,非常安全。1860年3月,正当井伊直弼筹备完毕秘密藏金计划,安排下属实施的时候,倒幕力量派出武士杀手,将其刺死在江户樱田门外。接替井伊直弼继续执行藏金计划的,是他的两个下属,小粟上野介和林大学头。

后人根据埋金计划参与者所著《上野国埋藏理由略述书》中的资料得知,当时从江户运出约360万两黄金,加上其他的金制品,总共藏储量达400万两之巨。而后来小粟上野介在遗言中说,自己曾从中私自运出了24万两。

两个人将此事妥善处理后不久,1868年7月,德川幕府被倒幕派推翻,江户时代结束,新政府改江户为东京,明治政府上台,赤城山藏金也就再也没了线索。

寻踪

100多年来,各种形形色色的人怀着相同的目的来到赤城山,四处打探这笔数量巨大的黄金。在前来探宝的所有人当中,最有名的当属水野智义一家三代人了。水野智义的义父中岛藏人临终前曾告诉他赤城山的藏宝地点的有关线索,水野智义闻讯后便变卖家产开始寻宝,1890年5月,他从一口水井附近地底挖出了一尊德川家康纯金雕像,然后又在一座寺庙的地基下挖出了指示藏宝地点的三枚铜板,最后他发现了一只巨型人造龟。但是没等找到真正的宝藏,他便去世了。